徐行:從香港六四回看台灣

文/徐行

人氣 24

【大紀元2014年05月31日訊】最早的香港印象,源於彼時殖民地的觀光產物。播放幻燈片的小盒子,裡頭有十來張香港夜景,華麗卻絲毫不蒼涼的維多利亞港,在年幼的我心中埋下了不可思議的光。

或許仍有些人記得「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的楚香帥,或是看到「發哥」廣告時會想起黃浦灘頭的許文強和馮程程。當然,好多代台灣人都是讀金庸長大的,也許還多少看了一些倪匡的科幻作品,或者是他妹妹亦舒的言情小說。那個年代,香港是流行文化和娛樂的代名詞,追星族不是哈日、哈韓,而是瘋狂的迷戀四大天王,至今,周星馳的電影一年仍可以在電視上重播八百次,這可不是浮報的數據,而是經過AC Neilson統計的。

1997年回歸前夕,全世界都在看,香港是否馬照跑、舞照跳,是否真的可以一國兩制?十七個年頭過去,我想答案不言自明,或是套句俗話:瞎子吃餛飩,人人心裏有數。

港人的生存權如同當地的摩天大樓一般,因土地狹窄而只能不斷往天際線延伸,一波波的遊行、請願、抗爭,Sars、廿三條立法、五十萬人上街,靜坐抵制拆天星碼頭、皇后碼頭,保護文物、集體紀念的意識抬頭,反高鐵、保衛菜園村,各種社會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可惜星星之火難以燎原,但這一次次的事件,使香港人與中國政權的矛盾逐漸升溫。

2012年香港D&G事件,引起更多香港人的憤慨。D&G分店禁止香港人於店外人行道的攝影,卻准許中國大陸遊客拍照,這種不平等的待遇,猶如歧視「港人」與狗不得拍攝一般。群情激憤的香港人聚集於店外攝影、示威,一開始態度強硬的義大利總公司終於發表聲明道歉。但香港內部的社會問題卻日益浮出檯面,反國民教育對下一代進行洗腦,反對殘體字、反走私客、限奶令,對於香港人來說,所謂的祖國同胞,竟像蝗蟲過境掠奪了他們的生活空間,危害了他們的食、衣、住、行。

但是遊行、吶喊過後,香港人爭取到甚麼?反對了甚麼?連最低的要求,港人治港都難以達成。做為主權相對自由的台灣,從香港經驗中,我們應該學會甚麼教訓?能從中習得些甚麼?
香港可能是少數仍努力紀念六四,強調六四民運價值的最後一片土地。回看臺灣,我們的聲音微乎其微,因為綠色執政、本土認同、二次政黨輪替,不同的社會發展脈絡,讓台灣和香港在六四紀念活動上分道揚鑣。

為何成為中國公民的香港人,仍高喊:「愛國愛民」、「平反六四,永不放棄」?「血染的風采」之激昂遼闊,今日聽來,是否格外諷刺?

當香港人不斷強調自己愛國情懷的同時,也暴露出了自己身處中國之外,這種既外部又邊緣的狀態形成了香港尷尬的處境。六四民運,北京高喊的是民主、自由和反官倒、反腐敗,而香港卻是高唱「我是中國人」!北京人當然不需要再替自己正名。反之,香港或者是台灣,卻在六四民運中開出另一種弔詭的民族激情,沸騰的愛國熱情。

這或許也就解釋了為何台灣的六四聲援日小,中國對香港的六四紀念遊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香港「同胞」願意顯示自己的愛國情操,中央領導樂見其成。

當然,我們也可已將六四民運視為一種對於普世價值的肯定,追求民主、自由與人道關懷。然而,這樣是否又直接觸痛了中共逆鱗,所以台灣政府在六四議題上日漸消音,民間也甚無愛「國」的表述。

香港和台灣真正要抗議、戒慎恐懼的是中共傾力營造文化和經濟霸權的意識形態。說到底,中國公民要獲得世界資訊並不難,網路翻牆就可以上臉書玩「candy crush」,搜尋「六四」有甚麼困難?網路管控再嚴格也可以找到突破的方式。不諱言,部份的中國人選擇遺忘六四,因為政府製造出大國崛起的浮華表象,局部的現代化讓他們放棄了公平、正義,放棄了良心,這些人並不是服膺共產黨,而是服膺利益與權力。

部份富起來的既得利益者,理直氣壯的遮蔽真相;歷經反右、文革心如死灰者,噤若寒蟬的沉默無聲。中國,還有一大半的人睡在魯迅所說的鐵屋裡,而醒過來的那一群人,卻選擇裝睡。
教育洗腦、霸權宰制不過是中共政權的高壓統治技術,高分貝的抗議或許能達到暫時的目的,但要解決問題根本,需要更多的道德勇氣。◇

相關新聞
顏丹:福建1歲女童捐器官為何引發網友質疑
【名家專欄】美聯儲將降息 可為與不可為
張菁:官媒頻「擺拍」 中共新聞造假釀禍端
王友群:為何說迫害法輪功是害人害己害子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