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簽天然氣大單 專家指俄氣價過高

人氣 57

【大紀元201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報導)隨著烏克蘭危機的演進,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採取經濟制裁,俄羅斯天然氣正急於尋找新買家之際,北京與莫斯科就「天然氣協議」達成一致。據稱,俄對華天然氣價格過高,甚至高於中亞天然氣近一倍。

俄對華供氣價格超過350美元

僅在5月21日接近黃昏時,即俄羅斯總統訪華接近尾聲之際,北京與莫斯科就「天然氣協議」的最後細節才最終達成一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簽署了為期30年的天然氣合同,合同總價值為4000億美元。

北京與莫斯科為了達成協議雙方做了讓步。俄方推出了「互勉關稅」,即為輸往中國的天然氣取消開採稅,而中方則宣佈準備取消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稅。

據俄新社官網21日報導,瞭解對華供氣合同簽署條件的消息人士透露,俄羅斯對中國出口天然氣的價格超過每千立方米350美元。

早前在回答記者有關價格問題時,俄氣總裁米勒以「這是商業機密」的理由拒絕透露價格。

米勒表示,「沒有和任何公司簽過這麼大的單子」,「所有的問題基本都解決了」。他說,俄氣或從中國獲得供氣預付款。米勒只給出合同總價4000億美元。

《財經網》報導,根據目前公佈的數字,約為350美元每千立方米與歐洲水平接近。中亞天然氣與俄羅斯相比也具有顯著的價格優勢。據報導,中國從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進口天然氣均價在200美元左右。

美歐制裁俄羅斯 俄急於找買家

2013年,歐洲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超過1600億立方米,但隨著烏克蘭危機的演進,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採取經濟制裁,俄羅斯正急於尋找新買家。

俄新網報導,俄羅斯外交部外交學院副院長亞歷山大‧盧金認為,簽署對華供氣合同,俄羅斯使歐盟喪失了施加政治壓力的工具。

盧金表示,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前就需要將天然氣銷售市場多樣化,以避免對歐盟單一方面的依賴。他說:「由於烏克蘭危機,歐盟開始威脅減少進口天然氣並減輕對俄天然氣依賴性的情況下,這特別重要。」

中俄天然氣談判簽4000億大單 引輿論關注

從1994年中俄開始簽訂天然氣管道修建備忘錄,1999年俄方開價180美元,中方出價165美元。後因國際能源市場價格飆升,雙方最終未簽署合同。2008年,中俄建立副總理級常規天然氣談判機制,俄方當時開價300美元,中方出價200美元。2011年中俄進行第16次會晤,未就價格達成一致,談判接近破裂。

20年過去了,中俄天然氣談判最終以現在雙方能夠接受的價格(俄媒報導的超過每千立方米350美元)落下帷幕,這個結果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能源與氣候項目主任塗建軍在新浪微博上表示,「對中俄天然氣談判應該反思:雙方談了超過10年,如果早幾年達成協議價格會這麼高嗎?石油價格大漲國內才開始建戰略油儲備。」

《世界開始轉向》作者岳川博認為:「中俄天然氣20年馬拉松式談判不能達成合作,一定是因為存在重大利益分歧;急切間達成合作,一定是一方或雙方均有重大讓步。依據俄羅斯的傳統,讓步最大的一定不是俄羅斯。」

據大陸媒體報導,進口俄羅斯的氣價水平在中國的進口氣源中屬於中等偏上。此前已有分析師表示,俄氣的進口協議可能會推動中國氣價上調。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西方擬擴大對俄制裁 或禁能源技術輸出
美國首次以網路間諜罪名起訴5名中共軍人
普京侵占克島 意在數萬億美元海底能源
俄稱從烏克蘭邊境撤軍 美:未見任何跡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