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法治 大陸民企「掙錢」缺「定心丸」

人氣 6

【大紀元2014年03月11日訊】(自由亞洲電台)中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莊聰生星期一在北京「兩會」期間表示,中國民營企業普遍感覺「不掙錢心慌、掙錢也心慌,掙得越多信越慌」,「大富不安」情緒的病症找不到解藥。

雖然中國政府一再強調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都是它的「親兒子」,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還用首次提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做了所謂的」親子鑒定」, 但現實卻無情地揭示, 中國民營企業家還是有不少感覺「創業不榮耀、 致富不自豪」,「人身財產得不到有效保護」, 因為莊聰生說某些手中握有沒有受到法治約束的審批、監督和管理等權力的官員,對民營企業選擇性執法,濫用自由裁量權,可以輕易讓民營企業毀於一旦。對此,北京雲漢經略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曹軍先生星期一對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表示:

「莊聰生說的不錯, 因為現狀的確如此。然而中國的問題不是那麼簡單。 比如,現在中國究竟是誰在呼籲法治和中國在法治環境下將是什麼樣子這兩個問題不易回答, 十分複雜。民營企業經營得不到法治保障是個老話題, 最早民營企業 『原罪』的提法現在輿論中似乎不再被提及。如果今天出事的劉漢站出來呼籲, 你會如何對待?我認為在中國根本性的問題是制度, 即權大於法, 讓掌權的人承認法比他大涉及到更深層次的問題, 因為部分原因也是有些民企正是缺乏法治才發財」。

劉漢是近期被中國官方證實因腐敗和涉黑而被抓捕的原四川首富. 北京經濟學者胡星斗教授表示,中國民營企業掙錢缺乏「定心丸」的背後深層次原因還是中國目前仍然是一個人治或官治的社會:

「官員治國, 他可以不遵守法律。中國的法律有時對老百姓有約束力, 但是對官員來說卻喪失殆盡。 在發達國家,情況恰恰相反, 因為現代法治是含義主要是約束公權力和政府。 中國現在推行的法律可以約束老百姓, 但卻約束不了地方政府和官員」。

莊聰生舉例說,廣東清遠市清城區環保局原局長陳柏利用手中的職權敲詐勒索轄區企業,放言「分分鐘可以搞垮一間廠」;曾經是《福布斯》湖北首富,原中國最大的民營航空公司東星航空總裁蘭世立面對媒體時說,「老闆再大,一個處長都能滅你。」 曹軍先生表示,民營企業遭遇不公平對待的現象與中國改革開放相伴相生:

「從改革開放到今天, 如果說大家都是站在一條起跑線上的話, 當時最大的區別是有權和沒有權的, 因為改革開放初期大家都沒有財富。現在情況不同了,除了原來有權和沒有權的區別之外,站在起跑線上的還有有財的沒財的區別。 在這種情況下, 深化改革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如果中國現在真的有法治保護民企的財產,難道他們的財產就沒有問題嗎?」

雖然曹先生如此評論, 但莊聰生表示,沒有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民營企業在中國就是「易碎品」, 民營企業家找不到「大富不安」病症的解藥。社會上經常報道和討論民營企業家移民和轉移資產的背後原因之一其實也在於此。胡星斗教授表示,現在還看不出中國政府未來有什麼明確的路線或方針來改變民企「掙錢越多心越慌」的局面:

「因為中國還是處於不成熟的市場經濟階段,儘管中央政府有種種政策保護和管理民營經濟的發展,民營企業在公權力面前的地位還是1相當卑微, 只能委曲求全。 如果公權力得不到約束, 我們最終的市場經濟是被扭曲的市場經濟,是財富被轉移出國的市場經濟」。

民營企業已經佔了中國企業的90%以上,創造的價值也已佔中國GDP份額的60%左右,幾乎80%的工作崗位出自民營經濟。

(責任編輯:辛民)

相關新聞
中國民企「外資化」現巨額財富流失黑洞
中國富人集體患「焦慮症」:移民才安全
大陸樓市要起風暴? 國務院高官連釋信號
人民幣匯率如過山車 市場心驚膽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