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聯盛信託違約擴大 投資者誓戰鬥到底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02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國家媒體週五說,六家中國信託公司已經貸出逾50億元給一個拖欠債務的煤礦公司。這提高了中國影子銀行系統進一步違約的前景。

路透社2月14日報導說,吉林信託公司銷售的一個產品已經違約,該產品投資者發誓不僅僅要從信託公司本身,還要從中國建設銀行尋求還款。中國建設銀行是中國第二大銀行,它是作為這種高回報投資產品的銷售代理。

分析師已經警告由投資者廣泛假設這些高回報投資產品含有國有銀行的隱性擔保而造成的道德風險。如果一個重大違約發生,它可能引發一場恐慌,其中投資者將驟然停止購買這樣的產品,導致那些依賴非銀行融資而維持運營的弱勢企業破產。

國家媒體本週報導說,吉林信託未能兌付7.63億元到期的銷售給中國建設銀行有錢客戶的高回報投資產品。這個產品是為山西聯盛能源有限公司募集資金。該公司已經欠下巨額債務並且無法償還。

但是受到聯盛影響的遠不止是吉林信託,官方《中國證券報》週五報導說。長安國際信託公司去年三月份出售12億元跟聯盛子公司有關的產品,它將在未來幾週到期。

這家報紙沒有點名其他貸款給聯盛的信託公司,但是報導說六家信託公司一共有50億元的敞口。
中國煤礦豐富的山西省的一家法院去年說,聯盛已經有300億元未償還債務並且已經申請債務重組。

「戰鬥到最後一滴血」

路透社引述中共官媒《21世紀經濟報導》週五報導說,吉林信託產品的投資者正要求中國建設銀行承擔賠償投資者的責任。

銀行家已經警告說,中國的銀行敞露於大批表外(資產負債表以外)理財產品的風險之下。雖然銀行從法律上來說,在這種情況下沒有責任償還投資人,但是為了維持它們的聲譽和維持社會穩定,它們可能面臨壓力這樣做。

「幾天前,我們去找了中國建設銀行。建設銀行在山西的領導仍然說,這不是他的責任。最後,如果他們真的不負責的話,我們將去中國建設銀行(總部)並且戰鬥到最後一滴血。」官媒引述一名不具名產品投資人說。

投資者告訴報紙,所有跟購買吉林信託產品有關的的文件和轉賬都是在中國建設銀行進行,並且獲得銷售人員的口頭擔保說,產品沒有風險。他們也說他們的投資意願是建立在對中國建設銀行作為一家大型國有銀行的信任之上的。

山西省官員正跟聯盛的債權人包括信託公司和商業銀行合作,安排一個債務重組,《中國證券報》引述消息來源說。

這將允許信託機構最終償還投資者,雖然有一些延遲。

地方政府計劃整合聯盛的債務並且在不同債權人之間分擔未來的現金流。但是幾個債權人拒絕簽署重組協議,因為該協議要求它們借出新的20億元貸款。

據《金融時報》報導,在2012年,聯盛能源公司老闆邢利斌成為頭條。他豪灑一場奢華的慶典以紀念她女兒結婚和聯盛成立十週年。他安排家人和朋友飛往海南島熱帶海灘渡假並安排法拉利跑車迎親。整個慶典花費大約1100萬美元。

(責編:林詩遠)

相關新聞
中共中央經濟會議地方債首次單列 風險與影子銀行共振
大陸2013年發理財產品4.7萬款 輸血房地產民眾買單
中國影子銀行膨脹迅速引中南海擔憂 已下文干預
中國影子銀行兩大陣地失守 全線崩潰將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