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走班制」為何只是一種空想?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4年12月22日訊】近日,中共官方教育部在所發佈的一則《關於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的公文中表示,從2017年起,全國都將開始高考綜合改革,即在高考中實施語文、數學、外語3門學科全國統考,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學科任選3科的考試成績。這一新的高考方案出台後,不少教育領域的專家、教師都一致認為,「今後高中很可能將採用『走班制』進行教學」。

網媒上有一段文字是這樣來詮釋「走班制」的定義與內涵的:相比傳統的固定班級教學模式,走班制不會把學生固定在一個教室,或根據學科的不同,或根據教學層次的不同,學生在不同的教室中流動上課。走班制還會把學生的興趣放在一個更加突出的位置,即學生有可以選擇一個自己更有興趣的學科學習,或者選自己更加欣賞的老師來聽課。

此外,某教育專家對「走班制」也表示讚賞和推崇,他說,「走班制是未來教學的改革方向」,「通過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科目,甚至選擇授課教師,使學生從目前固定班級的教學中的被動接受角色轉變為主動選擇的角色,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唯美的描述是否會讓人對這個即將到來的「走班制」鼓掌叫好呢?然而,令人並不感到樂觀的是,這些天花亂墜的說辭似乎未能在實際運用中表現出極佳的感染力,甚至連起碼的可操作性都不具備。僅從目前在中國首先進行試點的浙江省某些高中的真實情況就可窺見一斑。這些學校實行的「走班制」主要意在「分層次教學」,即在語文、數學、外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9個高考科目的教學中,分為A和B兩個層次,也有的學校分為A、B、C三個層次,其中A類班級適合學習程度更好的,B類班級則適合基礎程度相對差一些的。

一句「A類適合學習更好的,B類適合相對差的」其實就足以說明,「走班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根本不可能像「描繪藍圖」時所說的那樣,注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讓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尤其是這個唯一被應用於實踐的「分層次教學」,更是只將學生按成績來進行劃分,人為的製造好生與差生之間的距離。如果這種「走班」未能遵循學生自己的意願和興趣,而是依據考試的成績和名次,並且由教育者來代為執行,那麼此番改革也就失去了全部的意義和價值。

事實上,在中國大陸「唯分數論」的現行教育體制下,僅按照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來進行教學,恐怕只能是一種空想。那些教材中所充斥著的政治教育內容以及刻意編造的虛假信息,那些長期以來從未停止的填鴨、灌輸的教育方式,已經使學生們從根本上喪失了自由選擇的權利,也逐漸開始找不到自己原本的興趣所在。如果官方的教育部門真正發自內心的想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自由選擇,那麼首當其衝的並不是通過減少考試科目來致使一線的教育者在所謂的「走班制」上費盡心機,而是讓學生從此擺脫「分數決定人生」的桎梏,讓獨立、自由的學術價值和教育內涵、而非政治教化來重新喚起學生對各類知識的濃厚興趣。

如此,「走班制」才能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在現行的教學模式中發揮作用。因為學生在「走班」的過程中所應享受到的自由,絕不僅僅表現於不同班級之間毫無頭緒的來回穿梭,而是在破除「被洗腦」的陳規、擺脫「唯分數論」的限制之後,真正實現內心深處想要獨立思考、自由表達的夙願。只有當學生大聲說出自己究竟熱衷甚麼、反對甚麼;在教育者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中,真切的感受到精神的愉悅和靈魂的昇華;那麼一切針對教育而制定的措施才不會形同虛設,進行的改革才能擁有不可或缺的意義和價值。

責任編輯:尚一

相關新聞
不公平的高考錄取分數線(2)
瀋陽心理專家:高分低能大學生增多
為了孩子的天性─媽媽不讓女兒上學
高分低能高考題難倒作家校長 中印對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