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合作?美國大學反思學術自由何在

人氣 6
標籤: , ,

【大紀元2014年10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肖見編譯報導)去年九月,美國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因支持中國學術自由,引發是否與北京大學學術合作的爭論。這場爭論聚焦於:當與中國或其它專制國家大學進行國際合作時,美國大學如何確保核心價值——學術自由。如今,衛斯理學院內的爭論已告一段落,但正引起其它大學的反思。

《高等教育紀事報》(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報導,這場爭論起因是當時北京大學教授、經濟學家和人權活動家夏業良因政治觀點而遭北大停止聘用。

衛斯理學院與北京大學有校際合作,衛斯理社會學教授托馬斯‧庫什曼(Thomas Cushman)得知夏可能會因言論被北京解聘後,發起了有逾130名教授(近40%)簽署的一份請願書,如果夏被解聘,衛斯理應重新考慮與北京大學的合作關係。

夏後來被解聘,他認為是因為他對政治改革的持續呼籲。目前北大和衛斯理學院沒有聯合學位課程,只有學生和學者交換項目。

去年九月的這場爭論包括三方面:一是有關夏業良,另一個關於衛斯理學院和北京大學的合作,三是教授在大學行政管理上包括其全球策略等決策中的角色。

庫什曼稱他並不是要衛斯理學院斷絕與北大的合作,但夏業良和庫什曼都強調美國大學應該謹慎對待與中國大學的合作關係。夏表示,他支持衛斯理學院與北京大學的合作。他們認為美國高校需要檢討這些校際合作關係的後果。美國的教師必須在制定海外合作夥伴關係方面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特別是在有不同的學術自由概念的地區。

夏業良目前是位於華盛頓的自由派智庫卡托研究所 (Cato Institute)的一名客座研究員,夏說:「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國際交流的目的是什麼?你必須保持這一原則的初衷。」 否則,他警告說,那些國際合作可能「只是想借用你(美國大學)的好名聲,(但從而) 敗壞這個名字。」

庫什曼持批評態度的理由是﹕與像中國這樣的專制國家的大學合作,可能會限制美國大學的校園學術自由。像西藏獨立和天安門廣場的民主抗議活動等在中國是禁忌的話題,而在與北京至少是合作夥伴關係的背景下,在衛斯理這些議題也同樣是禁地。

庫什曼認為,美國大學在進行國際合作時,對確保學術核心價值的部分做得不夠。他說::「我們正成為更多的外交官而不是批判型學者。」

《紀事報》獲得一份2013年6月由北京大學和衛斯理校長簽署的協議,其中並沒有提到學術自由,只有廣義上的夥伴關係。 在夏事件發生後,衛斯理成立了一個以教務長深南(Andrew Shennan) 為首的一個特別小組,已經起草了一份包含學術自由的未來與國外大學合作的草案。

另外,所有建立夥伴關係的機構,現在必須由衛斯理教授組成的國際研究委員會進行審批。深南稱,過去一年的討論是具有建設性的,教職員堅持他們在海外項目中的「中心角色」是正確的。

庫什曼對此結果表示欣慰。他和夏認為這種改變僅僅發生在衛斯理是不夠的。畢竟,類似國際聯繫的爭論在其他機構,包括杜克大學、紐約大學和耶魯大學時有發生。

庫什曼希望美國大學管理層與蘇丹或伊朗的總理或沙皇或獨裁者大談特談想合作時,他們應該自問,他們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 風險和收益是什麼。

責任編輯:白玉

相關新聞
北大解聘風波 臺大師生:中共政治打壓學術自由
《紐時》社論:中共侵犯學術自由
夏業良:中國大學禁錮學者思想、扼殺學術自由
夏業良:中國學術機構淪為中共「御用」機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