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參事:中國已存在事實金融危機現象

【大紀元2013年07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頓報導)13日,中國國務院參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名譽所長夏斌在2013年APEC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夏斌表示,當前的中國已經存在事實上的金融危機現象。該破產的企業很多,一些地方融資平台已經資不抵債。

中國目前靠多發貨幣來掩蓋金融危機

7月13日,國務院參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名譽所長夏斌在2013年APEC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會上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當前的中國已經存在事實上的金融危機現象。有些企業該破產沒破產,有些地方融資平台早就資不抵債,壞賬沒有暴露,是在靠多發貨幣在掩蓋、在維持著。

夏斌稱,作為決策者,現在不是一般的再去討論中國經濟是否存在系統性風險問題,而是應該儘快的尋找如何逐步刺破泡沫,逐步沖銷實際已經造成的損失,來擺脫大面積危機的爆發。

中國社會對中共政府存在可怕的過高預期

夏斌稱,目前之所以泡沫沒有破、危機沒有爆發,是因為整個中國社會都存在相當程度上的道德風險,也就是說市場、老百姓投資者、企業家包括銀行都普遍認為地方融資平台有問題、有缺口,但是相信中央政府最後會來救;對於房地產投資有泡沫,但是不相信中央政府的調控會一步到位;國企必須要改革,但是相信暫時是改不到位;中國經濟中間存在不少問題,但是相信中央銀行不敢馬上回歸到合理的貨幣供應;因此,大家都存在這個預期沒問題,想搞大項目的就敢去招商引資,敢發理財產品,再高的利率也不在乎。有錢的人就敢拿出錢來買理財產品,哪個收益高就買哪裏,誰都不怕,這就是道德風險。

夏斌稱,但這是一個可怕的預期,就如6月20日中國銀行界互相拆借的錢利率達到30%的事件表明,流動性、錢最後是一種信任是一種預期,只要信任、預期沒有,馬上流動性就沒有了。預期、信任沒了流動性馬上沒有,有錢也不敢借出去,美國金融危機之後也是這樣,有錢不敢借出去。

中共當局預期危機的到來

對於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增長,不要簡單的關注在0.5%的增長多還是少,中共中央政府提出要有底線思維。

夏斌認為,底線思維就是要有危機思維,就是要有預期思維,就是要做好準備會發生的事。現在的預期非常脆弱,個別事件都馬上會改變人民的預期,會引起一系列的資金鏈終端的連鎖反應,所以他對中國經濟的看法是,中國當下的經濟不整早晚要出事,整狠了馬上就出事,這就是中國經濟。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德媒:中國經濟滑坡 兩大群體將引爆社會危機
《金融時報》:中國經濟硬著陸風險加劇
外媒:「錢荒」讓中共恐慌 下令媒體禁報
錢荒動搖百姓信心 央行無奈提「存款保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