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月份進出口數據荒誕 外媒質疑造假

人氣 31

【大紀元2013年04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國最新的貿易數字顯示三月份的出口增長急劇下降,同時進口強勁回升。對香港的出口大幅上升,而對美國和歐洲的出口卻下降。這個數據的波動性和不一致讓外界對它們的準確性提出擔憂。這種波動的部份原因可以用二月份的農曆新年假期來解釋,期間大多數工廠關閉數週,但是大多數分析家說,這個數據本身也有問題。海關署也承認數據可疑,正在調查。

週三海關數據顯示,三月份進口增加了14.1%,而一月份和二月份聯合數據僅僅增長5%,這暗示中國製造業和消費者可能購買更多。

出口增長從過去兩個月的23.6%放緩到10%。這增加了新任共產黨領導人的挑戰,因為他們試圖維持中國從2008年以來最深重下滑當中的回彈並避免失業。

中國出口香港的數量增加了93%,這是1995年三月份以來的最高記錄。而出口歐洲下降了14%,出口美國下降了6.5%。

《金融時報》:出口商或偽造貿易單據

《金融時報》4月10日報導引述HIS國際洞察公司中國經濟學家Alistair Thornton的話說。「10%的出口增長數字掩蓋了令人不安的現實—要麼貿易數字不可靠,要麼某些被聲稱是出口的物品並非真的是出口。」 「按照目的地把這些出口數字分解之後,結果顯得荒謬。」

大多數分析家說,高度的波動性和難以自圓其說的中國貿易數字可能是因為資本流入被偽裝為貿易單據,以逃避國家嚴格的資本管制。

也有強烈的證據顯示,許多出口商偽造出口訂單以獲取政府的出口退稅。

一些分析家也表示,地方政府可能施壓出口商預定未來的訂單以便他們可以顯示好的數字討好中共新領導人。

「香港的出口仍然低迷,外界廣泛相信中國的出口商誇大了他們的收據,為了引入更多資本到大陸或者從中央政府獲得更多的出口退稅。」澳新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立剛說。「人造的強勁出口數字,可能會導致錯誤的信息和政策失敗。也許在短期內,政府應實施更嚴格的貿易報告制度規定。」

海關署承認數據可疑正在調查

《金融時報》報導說,中國海關署的發言人鄭躍升承認,在大陸和香港的數字之間存在很大的不一致,並說北京在檢查可能的原因。

他說海關數字主要依賴於出口公司的直接報告,其中某些公司可能在報關當中造假。

「一些公司可能使用貨物出口來引入資本以及利用香港和大陸之間人民幣的差價套利。」鄭躍升說。「我們在關注和調查這種可能性。」他說一些公司報告說香港是出口目的地,而實際上香港只是中轉站。而另外一些公司特別是跨國公司,出口貨物到香港,然後重新進口到大陸。

「這些跨國公司的物流做法和商業模式可能增加大陸出口到香港的數字。」

美聯社: 出口增長10%或仍然誇大

美聯社4月10日報導說,中國報告三月份貿易更強勁,這是它復甦的一個可能的正面跡象,但是分析家說,這個數據可能誇大並且扭曲了經濟健康的圖像。

分析家說,這些數據可能被公司的錯誤貿易報告或者政府的操控扭曲,攪渾了觀察經濟是否復甦獲得動力的圖像。

GE東方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弗朗西斯倫說,根據發貨到香港的數量,出口可能比報告的數字還要低。北京把香港列為它最大的貿易夥伴。香港是中國的領土,但被視為一個單獨的關稅地區。

「從中國到香港的進出口數字對不上號,」他說,「不是10%,而應該是2到3%。」

中國的經濟增長在去年第四季度為7.9%,比第三季度的7.4%增高。分析家說,中國從最深重的下滑當中的回彈是靠政府的支出支撐起來的,並且是脆弱的,如果貿易和投資減少的話。

在中國的強勁貿易數據未能跟貿易夥伴的低得多的數字相吻合之後,評論家提出質疑。

公司和政府都可能造假

美聯社報導說,一些人暗示,公司可能報告假的出口數字以獲得退稅,或逃避北京嚴格的資本管制。其他人說,北京可能誇大貿易數量,以求在中共領導人交接期間,讓經濟看起來更健康。

「今天的貿易數據無論是數據質量還是復甦的強度都給不了人任何信心。」HIS全球洞察公司分析家Alistair Thornton在報告中說。

對於二月份的爆炸性出口增長,穆迪分析家Alaistair Chan在報告中說,「現在好像可能是由於跟出口報告有關,或者可能是公司超額開發票以逃避資本管制,引入更多外國資本。」

北京的資本管制和免稅以及給予外國投資者的其他特權刺激中國公司變相從海外引入資金。經濟學家相信,中國報告的外國投資當中的一大部份是中國公司匯到國外而後回流到國內。

根據海關總署,三月份的出口增加到1822億美元而進口為1831億美元,使得本月出現罕見的9億美元逆差。

惠譽下調中國主權信貸評級

此外,美聯社報導說,惠譽評級機構週二削減了中國的長期地方貨幣主權信貸評級,原因是迅速的信貸增長帶來潛在風險以及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評級從AA-下調到A+。惠譽對中國的外匯政府信貸評級不變。

惠譽說,它的分析家相信2012年年底中國的總信貸可能已經增加到GDP的198%,而2008年只有125%。它說這個數字包括銀行借貸和企業家使用的非正式借貸。

地方政府的債務到2012年年底增加到GDP的25.1%,前一年是23.4%。

「中國金融穩定的風險已經增高。」惠譽聲明說。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國際持續質疑中國經濟造假
陳破空:經濟數字造假,國內媒體質疑
童文薰:中共經濟數字造假人民幣進退失據
ECFA報告數字造假?綠批台經部報喜不報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