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葭:走出想像中的台灣

人氣 65

【大紀元2013年12月04日訊】我的專欄文章《這不是你的台北》發表後,被台灣《旺報》轉載。後來,《我們台灣這些年》一書的作者廖信忠,也寫了一篇大概同樣意思的文章,於是這個話題就在台北引起了一些小小的討論。恰好我還沒有離開台北,跟很多在地的朋友繼續聊這個事情。上次限於字數和其他原因,很多問題無法展開來談,顯得比較粗疏。許多讀者也在微博上表示不能理解。

我的意思很簡單,台灣處處透出的「中國味道」,只是「台灣味道」中的一種。在這個多元開放的文明體系裡,中華文化固然是很重要的一支。但當今的台灣文化樣貌卻有另外的組成部份,其對台灣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儒家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許多台灣人認為,大陸遊客所羨慕的那種和諧親睦的人際關係,實在是台灣社會民主化轉型的巨大成果之一。

國府播遷台灣之後,針對大陸的文化大革命,確實搞過所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同時也藉此打擊包括共產主義在內的「異端思想」。陳立夫等人曾給予高度評價。但是,那個時候的台灣更和諧,還是現在?在那個白色恐怖的年代裡,面對政治合法性的不斷流失,蔣氏只有建構這種文化論述來鞏固合法性。等到上世紀70、80年代本土意識崛起的時候,中華文化甚或成為一個被攻擊的目標。

如今台灣的年輕人,提起中華文化都會覺得怪怪的——即便他們剛剛放下毛筆或是古琴,他們的概念裡,很少把一種文化形態定於一尊,有些年輕人,根本對中華傳統文化不瞭解。我跟幾個朋友在台北林森南路的「北平龍門客棧餃子館」吃飯,一抬頭,發現店招的匾額居然是孔德成寫的,我連忙舉起相機拍照。他們就問我:「這有甚麼好拍的啊。」我答曰:「這可是孔德成寫的耶!」台北朋友就說:「孔德成是誰啊?」我當時差點嚇得把相機扔了。

很難想像吧,他們居然不知道第三十二代衍聖公、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就算連這個也不知道,總該知道第七、八屆「考試院院長」吧?說實話,我那一刻有點失望和不滿。後來我跟他們講了曲阜孔廟和衍聖公的故事,他們才表示第一次知道。這絕非極端的例子,現在年輕人普遍對大陸這塊土地缺乏瞭解慾望,何況這塊土地上的歷史和文化?

當然,他們也讀唐詩宋詞,但是很少有感覺。我就勸他們多去大陸看看。我說,當你走到廬山瀑布、西湖蘇堤、黃山雲海的時候,你才能明白這些詩詞的意境,體會詩人當時的感覺。他們就回答說,可是太遠了呀。對於中華文化,他們有相當的距離感和陌生感。即便是在使用漢字、說著國語,仍然不認為那是他們必須體認的東西。

前幾天,我在宜蘭參觀了蘭陽博物館,那是一座以原住民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博物館。我自認此前對原住民有一些瞭解,但是仍然大感吃驚,覺得那是一片巨大的知識空白。遲至上世紀初,台灣原住民才與外界發生聯繫,語言、習俗截然是外族。這樣的民族在台灣有27個,其中14個獲得當局承認。而一些年輕人非常熱衷去保護這些原住民文化,認為這些是台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份。

此外,日本對台灣文化的影響也不可低估。《海角七號》上映時,許多台灣人看得泣涕漣漣,但大陸人毫無感覺,無法理解這種對日本的「鄉愁」,甚至有作家認為這部電影是大毒草,導演是漢奸。去北投、宜蘭泡溫泉,也是日治時代留下的傳統。至於待人接物中的鞠躬、作揖等,恐怕在民國和前清的大陸都沒這麼過分吧?

我不得不在這裡提到台灣人的本土意識。我記得過去幾年,上海和廣東曾在一些場合禁止說滬語和粵語,遭到網友很大程度的反彈,這就是本土意識。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與大陸分隔了六十多年的台灣,本土意識崛起到何種程度。可以說,本土意識已經是台灣的主流意識,是一種「政治正確」,他們已經建構起一種「台灣文化」的論述體系,並且容納了各種不同的文化形態。

大陸人看到的,只是自己熟悉的那一種而已,並且會不斷在意識上強化這種聯繫。這種視角當然是從自己出發,且認為台灣是跟福建、廣東一樣的地方,而沒有感覺到這其中不同的地方。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想像,大概沒有多少台灣人會這樣看。台灣人為了彰顯這種不同,在大陸人面前可能會表現得更好,又增加了這種誤解,真不知伊于胡底。

文章來源:大家

相關新聞
與中土源遠流長 台再盼沐浴神韻之光
馬英九籲重視古籍智慧 馬悅然籲多學古文
蔣中正:中華文化無人可毀滅 中共獸性不相容
「破四舊」挖墳狂潮:孔子墳遭雷管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