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發射人類首顆考察火星高層大氣探測器

人氣 7

【大紀元2013年1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柳芳綜合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11月18日將人類首顆專門設計用於考察火星高層大氣的探測器「MAVEN」,送入了太空,它將圍繞火星完成高空大氣及揮發物探測任務。科學家們預期這次考察任務期間獲取的大量有關火星高層大氣散逸的數據,將幫助人類瞭解這種大氣流失過程在整個火星氣候演變中所起到的作用。

CNN報導,NASA於週一美東時間下午1點30分在位於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將飛船發射升空,計劃於2014年9月22日進入火星軌道,開始為期10個月的繞火星探測之旅。

MAVEN,即「火星大氣和揮發分演化探測器」,長11.43米,有如一輛美國校車長度,重約2454千克。

人們可能聽說過,數十億年前,火星的狀態可能類似地球,有雲彩、海洋和厚厚的大氣層,甚至可能還存在過某種微生物。然而,現在的火星看上去卻是一個貧瘠的、冷凍的沙漠狀。

NASA工作人員戈爾文(James Garvin)說:「我們將通過衛星探知現代火星是如何運轉和工作的;它的氣候狀態,瞭解大氣是如何消失在太空的 – 火星是如何失去磁場的等信息,並及時發回地球。」

科學家們將藉助MAVEN獲得的數據瞭解火星為何會變成今天我們所見那樣,成了一個寒冷,乾燥,被沙漠覆蓋的荒涼世界。

探索火星大氣演變史

MAVEN飛船項目首席科學家,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多分校行星科學家布魯斯•亞科斯基 (Bruce Jakosky)表示:「MAVEN的使命並非尋找生命,而是幫助我們瞭解火星的氣候演化史,這也將從一方面讓我們瞭解火星環境宜居性的演變。」

這次火星探測器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研究火星大氣層來揭示火星的氣候如何受太陽影響,從過去的溫暖,潮濕變成現在的乾燥,寒冷。

另外一個任務是驗證火星大氣甲 烷形成理論。雖然火星表面不適合生命存在,但科學家認為火星地下可能存在生命。因為火星大氣的甲烷隨季節變化而呈現不同的分佈特徵,研究發現火星表層存在 甲烷釋放源,科學家推斷火星大氣中的甲烷可能源於生命活動,這次火星探測器將對這一推斷進行驗證。

具體講,這項探測任務主要包括3方面內容:

– 火星高空大氣的構成成分;
– 火星正以多快的速度失去所剩的大氣;
– 有關火星的過去。

NASA表示完成這項太空任務將耗資6.71億美元。

美國可能最早2030登陸火星

目前,在火星軌道上,美國宇航局運行著兩艘探測器–火星奧德賽號和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在火星表面,美國宇航局的機遇號和好奇號火星車還在執行探測任務。

未來,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16年發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這屬於火星地震波內部探測,大地測量和熱傳輸探測器項目,該項目將著眼考察火星的內部結構。此後,美國宇航局將在2020年發射新的火星車,採集火星岩石樣本後帶回地球。而美國宇航局的載人登陸火星計劃最早可能要到2030年才能實現。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好奇號」火星上發現鵝卵石和「蜥蜴」
NASA「好奇號」發現火星土壤中有水
組圖:印度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火星之行」
印度火星探測器旅途遇波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