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太可怕 UN氣候變遷會議關切風災加劇

人氣 6

【大紀元2013年11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正在波蘭舉行,鑑於菲律賓在颱風海燕肆虐下滿目瘡痍,哀鴻遍野。專家提到,氣候變遷使得颶風、颱風等風暴的強度增加,變成了致命怪獸。

《紐約時報》報導,小島嶼國家聯盟的談判代表恩格迪克斯(Olai Ngedikes)在聲明中提到,海燕颱風單單在一個城市就造成1萬人死亡,這個事實「強烈提醒我們,對氣候變遷無所作為所付出的代價,也應該成為我們在華沙努力工作的動力」。

與會的菲國代表沙諾(Naderev Sano)說,他的國人正在承受氣候變遷的極端後果,「氣候危機是瘋狂的!」

不過,科學家對海燕一般的極端風暴與氣候變遷的關係還持保留態度。科學家表示,迄今沒有足夠資料可以對任何風暴下這種結論。

麻省理工學院的大氣科學家伊曼紐(Kerry A. Emanuel)說:「無論我們看到什麼氣候變遷的結果,我們發現不可能找到(直接關係)。」

風暴強度逐漸增加

但科學家普遍同意,風暴的強度隨著氣候變遷而增加。據伊曼紐的研究,到本世紀末,颱風(或颶風)的強度平均將增加11%。

颶風桑迪去年肆虐美國紐約,近日颱風海燕以每小時225公里的風速橫掃菲律賓,被媒體喻為史上登陸的最強烈颱風。國家氣候資料中心(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的大氣科學家柯辛(James P. Kossin)說:「數據暗示,隨著氣候變遷,這樣的事件會越來越頻繁。」

伊曼紐說,地球由於二氧化碳及其他吸熱氣體而暖化,海洋及大氣的溫差正在加大。正是這種差異造成這類颱風或氣旋風暴。他說:「當氣候升溫,基本上就增加了颶風的最大速度。」

科學家們發現,可以確定的是,暖化造成的海平面全面上升使暴風雨的風浪更加劇烈。影響風浪高度、範圍及災害程度的因素很多,包括風速、暴風路徑、地形、潮汐等,但上升的海平面造成的影響最大。

柯辛說:「如果不考慮其他條件,我們普遍地看到海平面上升。毫無疑問,暴風的風浪會越來越劇烈。」

太平洋颱風研究缺數據

但氣候變遷對太平洋風暴的影響特別難研究,因為沒有政府派飛機進到風暴中收集資料。在大西洋,美國政府定期派出偵察機進到颶風中,但是最近一次研究太平洋颱風的偵察飛行已經是超過25年以前的事情了,當時那也是美國飛機。伊曼紐說:「自此之後,我們就一無所知。」

相反地,研究人員必須仰賴衛星遙感數據偵測雲層厚度,使用模式識別軟體及演算法推測暴風強度。在2008年的太平洋研究中,柯辛曾使用這些數據,發現「最強烈的風暴越來越強」。

這次的會議為期2週,遠程目標在研擬出於2020年替代《京都議定書》的新協議。《京都議定書》旨在減少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但國際間對全球暖化的成因、減少溫室氣體造成的經濟衝擊看法分歧,開發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就如何分擔責任也有不同的主張,使得《京都議定書》的效力有限。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UN報告: 應對氣候變暖 幾乎無計可施
糧價稍回跌 亞銀:氣候變遷威脅仍在
氣候變遷會議台團將辦週邊會議
2012年溫室氣體量創新高 氣候遽變主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