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紫微:又是一年評卷季

劉紫微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6月18日訊】去年的這個時候,作為一個博一的學生,坐在一間明亮的教室裡面,對著一台電腦,眼前過的是同樣的一道題。一道題,答案卻千奇百怪,但是標準答案只有一個。給分與不給分只在判卷人的一念之間。不得不說,已經過去了7、8年了,高考時的知識點已經有些模糊,有些答題技巧也已經有所忘記。不過一直在這個學科中學習,一些基礎的知識還是有印象的。況且早就知道了這次的判卷,所以也早早的做了一些準備,把所有的大題都仔細的研究了下,因此在判卷時還是有些譜的。

每道題由兩個人來批,得分誤差在一定範圍內是允許的,超出這個範圍則由第三個人來評,之後取這三個人最接近的兩個人的得分作為最終得分。如果第三個的評分和前兩個人的評分差距都很大就交給本題的組長來批。題目的分配由電腦隨機分配。看上去是一個很公平的政策。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有著一些問題。

從評卷的人選上來說,每個課題組都有一定的名額,有的時候為了爭取到這個名額(你們懂的),報名的人員是不會經過很嚴格的篩選的,雖然官方會說「經過嚴格的篩選」,但是究竟有多嚴格,或許只有「有關部門」才會知道了。之後就是選上來的人的負責程度不同,有些人就會死記硬背答案;有些人或許會活絡一些,不同於標準答案的正確答案也會給分。筆者曾經碰到過一個異於標準答案的正確答案被其他兩人做錯誤處理。心中只能表示無奈。雖然每道題的組長會提醒大家遇到異於標準答案時要提問,但有時候為了判卷速度,還是會自作主張。

每判一張卷子,根據題目的難易程度以及長短,會有幾分到幾毛的報酬,因此判卷速度就成了最終酬金多少的槓桿。一切只要與錢掛鉤,那麼就會出現各種的問題。判卷=掙錢,這就是整個高考判卷的一個總體的感覺。很少會有人注意到卷子判別的正確性有多高(會有部份敬業的人去注意這一點,但少數的力量是不足以改變整個現狀的)。很多人會回來議論這三天賺了多少,別人也會投來讚許或者羨慕嫉妒恨的目光,期待著明年自己也能去賺錢。三天,平均每人能賺1000多元。對於我們來說確實是一筆巨款。面對金錢,職業精神、道德還能算甚麼呢?

相關新聞
高考後出遊群 赴台灣自由行六成是學生
男孩高考後得知 12天前車禍 母去世父重傷
高考謝師宴最貴達萬元 老師稱更重感恩心
大學畢業就業難  九大專業亮「紅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