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企業艱難尋找中國消費者口味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6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楊辰綜合報導)中國龐大的消費人口被西方企業看作是未來的金礦,但是中國人的消費觀令他們難以琢磨,很多直接照搬西方營銷模式的企業都在遭遇滑鐵盧,損失慘重。

中國消費者的潛在購買力令西方企業把其作為未來發展的最主要客戶群之一。西方企業紛紛進駐中國各大中城市,試圖抵消歐洲和北美市場疲軟的需求。可是消費習慣、文化及地域差異讓西方企業頻頻遭遇滑鐵盧,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些差異包括較高的儲蓄率、砍價心理以及中國傳統文化價值。

運動品製造商阿迪達斯(Adidas)曾經嘗試專門製造一個稍微便宜的運動鞋系列,來滿足中國消費者喜愛“價廉物美”商品的心理。可是,由於價格過於便宜,消費者以為這是假冒的阿迪達斯,所以此系列無人問津。

全球最大玩具公司美泰(Mattel)不得不在2011年初關閉了中國的芭比娃娃專賣店,這次慘敗讓美泰公司明白了中西方父母對女兒的要求的差異。中國父母希望自己的女兒規規矩矩,向用功讀書的孩子看齊,而不是向愛打扮愛賣弄風情的芭比娃娃學習。

全球最大家居建材零售商家得寶(Home Depot)在中國關閉了將近一半的店面,因為它發現中國人習慣雇用裝修公司,很少自己獨立搞裝修。

更令西方企業頭疼的是中國各地域的消費觀也不同。大城市的消費者對“抽象價值”看重,例如追求“時尚且酷”的商品或是讓人羨慕的奢侈品,而中小城市的人更務實,看重“物有所值”。

全球最大家用電氣和電子產品零售集團百思買(Best Buy)亞洲區負責人德諾(David Deno)向《華爾街日報》表示,我們愚蠢又自大。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中國消費者協會怒責鐵路當局
日本卡西歐向中國消費者答復:道歉可以 退賠再談
中國消費者觀賞新車趨之若騖
小心陷阱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有關吃、住、用的4大警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