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民湧入Google+ 籲奧巴馬解放中國

外媒:奧巴馬的Google+專頁成了中國的自由論壇

人氣 19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3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薛飛綜合報導)中國網路審查系統20日發生技術問題,中國上千「網民」見機不可失,發起「佔領奧巴馬Google+」運動,紛紛湧入美國總統奧巴馬的Google+專頁,對人權,自由等議題上書,請求奧巴馬「解放中國」。Google+隨後疑遭中共當局再次封鎖,但這場佔領行動已成為持續發燒的話題。

Google+ 是谷歌旗下的社交平台。自2011年啟動以來,在中國大陸一直被封鎖,中國網民無法登陸。2月20日,中國網友突然發現,可以登錄社交網絡Google+。一打開,就看到奧巴馬的G+頁面推薦,還等甚麼,趕緊去佔個沙發、坐上板凳、順便跟「lz」打個招呼……之後,這個頁面的評論就成功變成了「中文版」。

中文刷屏「搶沙發」

奧巴馬的任何一條博文,都吸引了數百條中文留言跟帖。他的微博儘管發在半夜,依舊在一小時內,被中國網友佔了「滿屏」。「沙發」,「板凳」,「強勢圍觀」,「搶站票」,「占座」,「火前留名」,「前排」等蓋樓常用語處處可見。

其中不乏幽默的帖語和拉家常: 「佔位,廣告位招租」,「前排兜售瓜子汽水」 「 居然有座~擠擠~」「 保持隊形,左右標齊!」「我說怎麼今夜還無法入眠,原來我在等奧哥」「總統看到了吧,你要敢放開讓中國人去美國,非把美國人搞崩潰!」「總統先生,喜歡吃拉麵不?喜歡的話來我家鄉,請你吃到飽啊!」

中國網友「秒殺」般的快速行動力,讓奧巴馬主頁留言成功地被「刷」成了「中文版」,就算中間穿插幾條字母留言,讀一下就會發現,那是漢語拼音。微博網友「彩虹之引」說,奧兄看到這麼多方塊字本來也很激動,興沖沖地去查意思才發現,全部是「hello」的意思。

網友呼籲奧巴馬解放中國

除了幽默的中國式「占樓術語」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呼求,評論重點多放在言論自由和人權,敦促奧巴馬總統「解放」中國人民。並引起海外媒體的興趣,紛紛報導這一不常見的現象,MSNBC稱奧巴馬的Google+專頁成了中國的自由論壇。

一些網民寫道「我們不是野蠻人,我們只是被壓迫」、「尊敬的奧巴馬總統,何時出兵解放中國啊?」「總統先生,我們渴望美國的自由」;「中國政府不代表中國人民。」

「總統先生你好。我是一名中國人。希望你們在於中國政府打交道的時候不要只顧經濟利益,這裡的人民也需要自由和民主。我們需要自由的網絡和有保障的不太辛苦的生活,希望您能盡力幫我們,謝謝。」

「奧總,下次麻煩給習總捎個話,中國人民是渴望美國式民主的,不信讓大傢公投試試看。」

「堅決要求奧巴馬政府公開在美八百萬中共高官家屬財產信息!!」

也有人呼籲奧巴馬「公佈王立軍交給美國領事館的資料,不要跟海子裡的9個殭屍做交易。」

也有些評論抱怨奧巴馬在中國人權問題上軟弱無能:「在中國人權問題上,總統先生軟弱無能的立場令人失望!」

「主席奧巴馬先生您好!請問貴國的普適價值甚麼時候能光明正大的來到中國?難道中國的平民百姓就不是人類嗎??為甚麼中國百姓就不能擁有正常人類擁有的權利?為甚麼貴國政府可以為了利益和一個踐踏人權的獨裁政權合作??與不合法的政府合作,你將永遠被定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網民自我分析佔領G+的原因:「佔領的原因到底是甚麼???因為一黨下的中國人的抒發自己意見的管道幾乎為零。所以借貴總統的G+抒發而已。」「委屈總統了,主要是中國網民實在沒有發洩的地兒了,就借你寶地,讓世界聽聽中國網民的聲音吧,最真實的聲音~」

分析:留言證明他們對中共已失去信任

對於這一現象,山東大學退休教授孫文廣在接受希望之聲採訪時說,中國人的訴求本應由中共政府來解決,但從中國民眾給奧巴馬的留言可見他們對中共當局已失去了信任。

孫教授說「這個正說明中共當局最高層失掉了民眾的信賴,民眾對來他們也不抱太大的希望。我想這是一個很大的諷刺,對中共來講是很大的諷刺。中共媒體如果保持開放,那麼何必到外國去講這些話呢?提這些要求呢?!」

孫教授說,他非常理解給奧巴馬留言的中國民眾的無奈。他曾給中共領導人毛、鄧、江、胡溫都寫過信,反映中國民眾人權被踐踏的問題,最後這些信都石沉大海,他不得撰寫「監獄上書」給中共領導人。

自由撰稿人吳高興認為,這件事說明了中國沒有言論自由。「有甚麼問題、事情要表達應該在國內的互聯網表達,但是國內不能講真話,輕的會丟掉飯碗,重的會坐牢。即使講了也毫無用處,沒有辦法所以到國外的網站發表自己的心聲。」

吳高興還說,中國民眾在goole+上給奧巴馬留言也說明了民眾的覺醒,中共反美說詞再也無法欺騙中國民眾了,尤其是年輕一代。

(責任編輯:孫云)

相關新聞
駭客搭上奧巴馬熱 谷歌發現惡意廣告
喬治魯卡斯和Google CEO捐款資助奧巴馬政權交接 
google槓中國 拒過濾網頁
谷歌遭駭客攻擊  奧巴馬深感憂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