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銀行上億違約風波發酵 驚動上海銀監局

人氣 6
標籤: , ,

【大紀元2012年12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古清兒綜合報導)近日,上海華夏銀行嘉定支行銷售的理財產品到期無法兌付風波持續發酵,此事件造成投資客戶上億血汗錢恐血本無歸。

投資受害人到華夏銀行總部抗議

從11月29日以來,數十位受害人聚集在上海浦東陸家嘴華夏銀行總部門口抗議,他們舉著自製標語:「華夏銀行騙取儲戶血汗錢」,高呼「華夏銀行,還錢!」12月4日,受害人舉標語當街下跪喊冤。

據悉,這些投資人中最多的損失高達幾百萬,涉事總金額高達上億元。

上海瑞盈財富管理有限公司高級財富規劃師金榮發表示,一大群人在華夏銀行門口,要求華夏銀行還錢。這個事件其實就是明顯的欺詐行為。

近日,上海華夏銀行嘉定支行銷售的理財產品到期無法兌付風波持續發酵,此事件造成投資客戶上億血汗錢恐血本無歸。(網絡圖片)

財經股票名博「揭幕者」表示,丈母娘跟他說,華夏銀行出事了,賣理財產品錢都虧光了。原來是華夏銀行和北京中鼎發行的信託產品,50萬起步,年受益12%,結果血本無歸,50萬全沒了,投資者急瘋了,華夏銀行還說這並非華夏銀行產品,是理財經理私賣別家的信託產品,可見華夏銀行對理財經理的管理多混亂。

12月3日,上海銀監局局長已赴華夏銀行上海分行調研相關情況,而銀行方面稱兩個月內解決此事。受此事件影響,華夏銀行早盤放量急挫,收盤跌4.14%,跌幅位居銀行股首位。

華夏銀行稱不知情

據悉,這些投資者從上海嘉定支行購買了「中鼎財富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入夥計劃」投資產品,並承諾該產品收益率達到12%,這些產品從50萬元起步,不僅有相關合同,投資人還簽署了投資擔保函。

「中鼎財富一號」於2011年11月25日成立,今年11月26日到期。但到期後投資人一分錢沒賺到,連本息均無法兌付。

對此事件,華夏銀行總行稱這款產品不是銀行發行,也不是銀行代理銷售。而是嘉定支行前理財經理濮婷婷的個人行為,目前濮已被開除。但員工家屬稱嘉定支行和支行負責人參與此事。華夏銀行嘉定支行行長蔣黎也購買了該理財產品。

據《21世紀網》報導,對於銀行的說法,投資人也提出了質疑:當時是在華夏銀行的貴賓室裡購買的理財產品,且由銀行員工推薦並提供的「一條龍」購買服務。此外,根據相關投資人提供的資料顯示,華夏銀行的員工在聊天記錄中表示是「銀行代銷」的產品。

事發後,華夏銀行曾要求濮婷婷主動辭職,在其被拘留前,濮在家人陪同下赴上海銀監局提交了舉報材料。

為此,濮婷婷的丈夫許先生向媒體喊冤:「如果沒有行裡領導的允許,就憑婷婷的級別,怎麼可能來銷售如此巨額的理財產品?現在銀行把責任推到她身上。」

分析人士指出,華夏銀行理財產品案例是最近數年來中國銀行業所爆出的最大投資違約案之一。這使得中國監管當局十分擔憂這些銀行在競相爭奪存款背後留下的惡果。

上億血汗錢恐血本無歸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北京中鼎財富投資的四期產品共募集了1.4億元,由於發行主體和管理人通商國銀涉嫌通過詐騙騙取了擔保,此次為中鼎入夥計劃提供擔保的中發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稱不會為此進行代償。

從客戶報案材料中,涉及人數已有500餘人(正式簽約的大約80人,其他多為集資人),隨著後續理財產品到期,人數或會進一步增加,四期產品規模合計約有1.19億元。

「中鼎財富入夥計劃」是通商國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募集,其實幕後老闆是河南新通商投資集團的魏辰陽夫婦,他主導股權融資計劃,投入到四家河南的企業當中。

4期產品中,河南典當行項目和汽車銷售項目已經人去樓空,河北雲頂商務樓項目爛尾,還有一個項目借款人沒有還款意願或能力。

而河南新通商投資集團在2011年10月下旬曾因無發兌付擔保理財資金,遭到眾多投資者的圍堵,事涉高達4.3億元的擔保案。

網絡熱議

華夏銀行此次捲入理財產品無法按期兌付的風波,在網絡引發業界同行廣泛討論。

上海漢理資本董事長錢學鋒表示,剛路過浦東陸家嘴華夏銀行大廈,散戶在示威抗議,據媒體報導這是近幾年來首例PE通過信託產品走銀行(或私人)渠道銷售而無法兌現一案,金融風險突顯,近幾年信託理財PE產品很懸。

他還表示,前兩年銀行私人銀行部和第三方理財公司銷售不少PE基金產品,如果再過3年基金到期發生嚴重虧損,個人投資人該找誰呢?責任如何認定?投資太陽能光伏、風電等PE將是「重災區」。

上海財經評論員舟亦洲質疑,作為上市公司,是否第一時間向公眾如實告知?只問一句:中鼎入伙協議是「員工私售」嗎?能讓為你賣力的員工揹黑鍋,怎麼能把客戶的利益放在眼裡,非常不負責任的銀行!

廣州安盈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裁李元表示,華夏銀行出問題的中鼎不是信託,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PE,而是名股實債型的有限合夥基金。有限合夥基金在發行方實力和風險控制措施等方面比信託差了不止一兩個等量級。

上海民眾「一夜無夢」表示,把PE包裝成理財產品賣給以保值為目的的老百姓,其性質遠超當年的次貸,也只有中國的銀行做得出來。

相關新聞
又一中國「富比士」富豪涉金融詐騙
華人要當心 警惕海內外金融詐騙
天津私募詐騙驚天大案  受害人波及全國
中國企業違約增多 大宗物資價格劇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