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之世界第一

李玥 馬致遠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1月14日訊】挪威:全球第一座無「根」風力發電機組

未來的航運物可能不再需要攜帶燃料出海,因為挪威人已經把能漂浮在海上的風力發電機組造出來了。

最近慕名到訪挪威的斯塔萬格的人很多,不過大多不是衝著它的宜人美景,而是全球第一台建在海面上的無 「根」風力發電機組「Hywind」就在那裏。Hywind風機與陸地上的風機用的材質大致相同;它的發電機葉片直徑為80米,高出海平面約65米。海平面以下的部份被安裝在一個100多米的浮標上,並通過三根錨索固定在海下120米到700米深處,以便它隨風浪移動,迎風發電。

建造它的時候,不是在陸地上組裝完再安裝到海上的,而是通過輪船上的吊車在海上一點點搭建組裝而成,並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關鍵是儘可能地令其苗條,除去「贅肉」,以在海上保持相對平穩,並可提高發電能力,還要讓其足夠堅強,能經受住海上相當惡劣的天氣。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的亞歷山德拉•貝克女士說,海上的風更強更持續,而且空間也廣闊。軍事雷達工作、海運業、漁業和旅遊業都會從中獲益。以後風力發電機組會建立在北美、伊拉克半島、挪威、英國的海岸上。漂浮式風力發電將會給許多國家提供額外的能源,尤其是那些陸地上沒有足夠的風能資源的地區,漂浮的離岸風力發電可能會是富有競爭力的不二選擇。

瑞典:第一個需要進口垃圾的國家

人人都討厭垃圾,可是人人都得產生垃圾。一個城市或者一個小區,幾天不清理垃圾,全市便會惡臭難聞,時間長了還會傳播疾病。瑞典卻向周邊國家大量進口垃圾,因為垃圾不夠用!

垃圾少是好事,說明居民平時注意環保,儘量不產生更多的生活垃圾,為甚麼還需要進口垃圾?因為瑞典的垃圾處理工廠回收垃圾和再加工循環的能力太強了,幾乎所有的生活垃圾都被回收利用,或轉化為能源。瑞典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只有1%是「真垃圾」,其它垃圾都可便廢為寶。

垃圾有的可以焚燒,有的不能焚燒,有的可以回收,有的無法回收,這都要靠居民們自覺的將垃圾分類。據說瑞典人在垃圾分類問題上自覺得不能再自覺了,他們深知不分好垃圾就無法利用垃圾。居民的自覺環保意識也是瑞典可以成功利用垃圾的一個重要因素。

瑞典資源回收的成效卓著,焚化爐燃燒垃圾產生的熱源將水加熱後,經由水管加壓輸送至住宅區和商業大樓。而焚化爐所燃燒的熱量也為一般家庭提供電力。全國的焚燒爐所產生的能源能夠滿足城市20%供暖需要,瑞典共460萬戶居民,其中81萬戶住家以焚燒垃圾產生的能源取暖,另外有25萬住戶用的電是依靠焚燒垃圾發電。

瑞典每年都必須從歐洲其他國家進口80萬噸垃圾,作為電廠能源的原料,這些垃圾大多從挪威進口。而挪威之所以接受雙方簽訂的協議,是因為出口部份垃圾比自己處理還省錢。這一形勢能持續多久?等到鄰國也都有能力把垃圾變成能源後,瑞典再到哪裏進口垃圾呢?
從瑞典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垃圾成為搶手貨的日子不會太遠了。

芬蘭:全球第一台全波形高光譜激光掃瞄儀

芬蘭地理測繪研究所研發明瞭世界上第一台能夠提供3D色彩數據的高光譜激光掃瞄儀,芬蘭《科技與經濟》雜誌在第一時間報導了這一新聞。

根據報導,這台激光掃瞄儀擁有8個波長通道,會使以前的各種鑒別和測量方法發生根本性的變革。這台激光掃瞄儀會在指定區域釋放光束,光束會照射到目標上然後再反射回掃瞄儀。根據光脈衝的飛行時間和光譜顏色的亮度,電腦會形成有關這個目標的3D彩色圖表。使用這種掃瞄儀可以使對國土面積較大的國家的測繪過程變得高效快捷。

另外,這台儀器可以幫助評估植物和其他東西的條件、生產率和養分循環。通過將光譜信息和地理信息相結合的方式,對於以前較難測量的信息,該掃瞄儀也能輕鬆搞定。比如,大面積區域中的雪晶體或者是地球上沉積物中的各種礦物。

(責任編輯:林彬)

相關新聞
北歐生活:無肉食生活
北歐一週政經簡訊(2012.10.8-14)
北歐一週社會簡訊(2012.10.08-14)
北歐一週社會簡訊(2012.10.15-2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