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文革中「內參片」的由來

人氣 86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10月20日訊】所謂「內參片」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特殊產物,當時,全國老百姓只能看八個樣板戲,但中共中央少數首長和外事部門的人員卻可以看到很多「內參片」。

在《丁東:回望內參片》一文中介紹了文革中「內參片」的由來:

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國電影藝術已經相當繁榮,人們把看電影作為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

然而,到了文革年代,電影卻變成了公眾生活的稀缺品。造成這一局面的是文化大革命的旗手江青, 1966年初江青在上海召開部隊文藝工作者座談會。在這次座談會紀要中江青把整個文藝界說成漆黑一團。後來這個紀要經過毛澤東精心修改,強調會議是「林彪委託江青召開的」,以中共中央文件發出。這樣,江青個人對電影的好惡,對文藝的好惡,就成為國家意志。

此後,不論是國產電影,還是進口電影,幾乎都被打入封資修行列,老百姓再無觀看的權利。數年間,能和公眾見面的故事影片,就剩下《地雷戰》、《地道站》、《南征北站》、《英雄兒女》、《平原游擊隊》等有限的幾部,以及引進的少量朝鮮、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故事片。文革中後期,恢復了故事片創作,但江青仍然把持著電影界的地盤。

江青讓老百姓幾乎沒有電影可看,她卻不少看電影。在陳墨、啟之主編的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叢書中,電影資料館專家戴光晰女士回憶了相關往事。「四人幫」在台上的時候,劉慶棠等人負責選片小組。說是為中央首長選內參片,又讓上海電影譯製片廠專門為他們譯片。

江青自己一個小放映廳,沙發前還有一個腳凳,後面有兩個護士隨時給他測體溫。

「四人幫」倒台以後,電影開始了逐步解禁的過程。有關部門開始影片的節奏,遠遠滿足不了各界人士的文化飢渴,於是,看參考片成為一時的風氣。當時各部門召開全國性會議,都要找電影資料館調幾部尚未公映的電影,招待代表。電影資料館也舉辦了日本、意大利、法國電影回顧展等國際學術交流活動,請外語專家現場配音放映。不論是電影圈裡的人,還是電影圈外的人,紛紛通過各種門路,搞來票子觀看。倒票的黃牛,也趁機小賺了一筆。當時中國電影資料館,成了最風光的地方。

隨著技術的進步,有了網絡、光盤等傳播渠道,普通人不出門,不進電影院,只要有一台電腦,成千上萬部影片就可以自由選擇。看電影成為政權高層特權的局面,終於一去不復返了。

電影就其本來的特性而言,就是一種屬於大眾藝術,在多數國家一向如此。國家權力對電影製作、傳播和欣賞的壟斷,是不可能持續的,也是不應該持續的。

關於“内参片”

當年的「內參片」就是不公映的內部參考片。這些影片是供中共中央少數首長和外事部門的人員觀看的。

「內參片」是按內容等來進行分類與編號的,如「特內」、「滬內」、「影外」、「影資」,下達譯制任務時只說編號不說片名。

製片廠譯制「內參片」有嚴格的規定。首先是嚴格保密,其二,這些「內參片」譯制完成統一由相關人員審查後直接送中共中央。

(責任編輯:吳凱琳)

相關新聞
【網文】老桑:禁言「文革」 將毀了下一代
【史海】六四前「宮庭政變」習仲勛怒斥薄一波
劉青:中共活摘販屍教了我們什麼
商業內幕:中南海新領導將走哪個方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