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超:莫言得獎,高興但不特別高興

陳大超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0月16日訊】「莫言已獲諾獎,我不知怎麼的,一點兒也沒有高興與興奮的感覺,也許沒有中國人得獎,我也不見得有多麼失望,有中國人得獎也不見得有怎麼高興的事,文學不僅僅是文學的事情,如果僅僅只是文學,我不會有多麼喜歡!」早上打開電腦,一位朋友在郵件裡這樣跟我說。

我立刻這樣回覆他:「關於莫言獲獎,我的想法與你大致相同。具體地說,就是有一點高興,但不特別高興。我覺得中國的大作家,應該在思想上有重大挑戰意味。他的作品能夠給民眾注入新的思想活力與精神原素。畢竟,優秀的作家也應該是思想家。我現在在網上看網友們的評論,就比看作家們的作品舒服。那些評論非常的有思想銳度,同時也有機智俏皮且深刻有力的表達。」

莫言的作品我讀過一些,感覺語言表達有鮮明的特色,他營造的文學意像有獨特的審美衝擊力。但他的作品,沒有讓我感覺到對中國特有的陳舊思想——特別是專制思想,具有某種潛在的反抗、抵制意識。我覺得中國的大作家,應該在這方面做出充分而有力的貢獻,其作品應該具有喚起民眾擺脫奴性意識與馴服於權力的高超的思想藝術上的感染力。

而且莫言得獎後對記者說的有關普世價值的話,我也不喜歡。鳳凰衛視記者問:「莫言老師您認為文學的普世價值在哪裡?」他說:「這個普世價值現在也說的很爛了,大家都把普世價值掛在嘴邊,實際上我理解的普世價值也沒那麼複雜,就是真善美的東西就是普世價值,我們中國人認為自己好,你自己對待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親人那種感覺去對待外國的朋友,他們也會感覺到很好的,這就是一種普世的東西。我想在文學作品裡邊,就是說你寫出了不僅僅能夠打動你的同胞的作品,而且你的作品被翻譯出去以後也能打動外國的讀者,這樣的作品就必然具有普世價值。」

我覺得「真善美」才是被說爛了的,才不能老是被當代作家們掛在嘴邊。我認為,如果真善美如果是人權是自由是民主的代名詞,它才有被當代中國作家們掛在嘴邊的意義,否則,說它就是糊人。是幫著某些人糊人。從這個意義上說,不承認人權自由民主這個普世價值的莫言,他得這個獎,我真的是並不怎麼高興!他的作品如果跟這樣的普世價值不沾邊,那它們與當代中國的現實,也就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關聯。 是的,如果文學「僅僅只是文學」,那它就不值得千千萬萬人神往與迷戀;老是喜歡寫這類作品的作家,也不值得千千萬萬人去敬仰與歡呼!

轉自《 BBC》大家談中國

相關新聞
卡夫卡與莫言:檀香刑與文身刑
央視: 你幸福嗎?莫言:我不知道
王容芬:莫言的立場與態度
曹長青:莫言得諾獎不是壞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