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胡錦濤早已暗示薄不是「政治明星」

人氣 40

【大紀元2012年10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怡蓮綜合報導)在王立軍事件之前,薄熙來曾被視為中共的政治明星,薄熙來突然垮臺後,一些海外媒體認為是王立軍的出逃或十八大黨內權鬥的結果。日前,《南洋視界》報導表示,胡錦濤從未前往重慶視察,早已暗示薄從來就不是「政治明星」。

《南洋視界》報導說,胡錦濤從未前往重慶視察,就如陳良宇當年擔任市委書記,胡錦濤拒絕前往上海一樣,才是個最大的政治表態。

在一些媒體眼裡,薄熙來是一個「政治明星」,突然出事後,認為是因為王立軍「自我爆炸」,或是十八大黨內權鬥的結果。這些外媒說薄熙來是政治明星,如果不是白癡,就是另有原委。其實其中一些媒體早就享受過重慶市政府的巨額廣告費,有的則是對中國政治一竅不通。

薄熙來在大連已野心畢露

日本媒體《朝日新聞》7月13日報導,薄熙來夢想成為中國的皇帝。在擔任大連市長期間,薄在星海廣場上豎起二十米的華表,壓過天安門廣場華表的高度。在海邊的銅質小路上,有1,000個名人的腳印,只有薄熙來的是金色的。

為了實現做天子的野心,薄設法邀請江澤民訪問大連十天,期間極盡諂媚江澤民,樹立江的巨幅畫像。薄熙來的諂媚策略對江澤民正中下懷,臉上笑成一朵花。接下來的一個月,薄被任命為市委書記,而前任書記只留下市常委的頭銜。

大連市政府在薄熙來接市長時,大搞面子工程。大連的市容建設曾被外界諷刺為∶「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

薄熙來在商務部 讓吳儀很生氣

《南洋視界》說,如果不是薄熙來老子的關係,100個薄熙來都下台了。但胡錦濤基於對元老的尊敬,讓在遼寧聲名狼藉的薄熙來進入國務院,擔任商務部長。但薄熙來依然不好好幹實事,媒體作秀的惡習一點不改。

據香港《文匯報》前駐大連記者姜維平披露,以2004年初的美國之行為例,薄與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同行,明顯是個配角,而且不論吳還是他,在3天的友好協商中,與美方簽署的8個協議,原則上想必是胡、溫的主見,但後來由薄傳達給媒體的消息卻說,是他的「務實,幽默,機敏」,「促成了談判的順利進行」,這不僅歪曲了事實,而且誇張了個人的作用,使「鐵娘子」吳儀很是生氣。

據消息人士說,薄還動輒向上級謊報商情,挑撥吳儀與國務院主要領導的關係,妄圖取而代之,特別是在外事場合喧賓奪主、故弄玄虛、口吐狂言,因此吳儀對其痛恨不已。

吳儀堅決反對薄熙來接任副總理在當時政治局幾乎是公開的秘密,最後吳儀以「裸退」成功抵制薄熙來接任副總理一職。

薄熙來在重慶利用媒體宣傳自己

《南洋視界》說,讓他離開國務院去邊陲直轄市重慶,給個政治局委員作為安慰,確實是胡、溫給面子的做法。但薄熙來卻罔顧別人對其老子的照顧,到了重慶,手中有了重慶日報,開始大肆宣傳個人。登峰造極的時候,竟然在重慶日報刊登自己的題詞手跡。

報導說,更為嚴重的是,薄熙來策動外國媒體為自己造勢,策動外國政要為自己宣傳,這些早已超越了地方首長的本分,並連帶著向中央施壓,給中央難看。一些外媒曾預測薄熙來可能進常委,是完全搞錯了方向,顯示其對中國政壇的無知。

中紀委抓王立軍只是引子,目標是抓薄

《南洋視界》說,很多人都認為,王立軍和薄熙來內扛才導致薄熙來落馬。其實,這也是對中共政壇的無知。中央解決薄熙來問題應該是早有部署,胡錦濤不會永遠不去重慶。因此,北京從王立軍在遼寧時期的問題著手,採用「敲邊鼓」的戰略,引發了重慶薄熙來集團的裂變,才最終導致了王立軍事件。

之前,大紀元曾報導,早在幾年前中紀委就對王立軍進行了暗中調查,並在一年前抓捕了他在遼寧鐵嶺安插的親信。抓王只是引子,目標是抓薄,中紀委原本沒想把事情鬧這麼大,最後出現眾多意外,真應了那句古話:人算不如天算。

薄熙來大量收購海外媒體為政變造勢

王立軍在今年2月份出逃美國領事館後,曝光了活摘法輪功器官販賣屍體及薄熙來、周永康十八大後奪取習近平權力的政變的黑幕。

據大紀元報導,薄熙來、谷開來早期就開始在海外收買媒體,每年投資數千萬給遠在新加坡的《聯合早報》,而《聯合早報》專設「重慶頻道」,為薄「搖旗吶喊」,批汪洋(廣東省委書記)、挺薄熙來、譏胡錦濤、倒習近平。

(責任編輯:肖笙)

相關新聞
胡錦濤堂弟胡錦星評薄熙來:野心太強
未普:薄熙來犯了胡錦濤的三個大忌
胡錦濤貼身保鏢曹清 曾率部屬控制薄熙來
處置薄熙來提上議程 胡錦濤主導 江系潰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