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車兩天兩起動車故障 深陷「換車門」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9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金靖報導)9月13日、14日兩天時間裏,京滬高鐵及京青動車線上連曝兩起因動車故障而引發的「換車」事件。其中,京滬G14次故障列車為中國南車造CRH380AL系列,京青D337次則為中國北車造CRH5型車。

中國南車相關人士稱,事件應為人為判斷失誤所致,而不是之前鐵路工程人員所說的「底盤故障」。而中國北車則強調,其目前發生的一切故障都是介於「故障導向安全」的設計理念。

而業內專家對此卻不以為然,認為高鐵多次出現換車事故絕非這麼簡單。

中國南車否認「底盤」故障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涉及中國南車CRH380AL系列的故障事件發生於9月13日京滬G14次(上海虹橋-北京南),該車在虹橋站發車時即遭遇車輛故障,全車旅客耽擱了40分鐘後被要求換乘備用車。據公開信息稱,當時有鐵路工作人員解釋,是該趟列車的底盤發生了故障,導致列車無法正常運行。

在CRH380AL事故發生的次日,北京至青島的D337次動車發生故障,涉及列車為中國北車CRH5型動車。據悉,這趟車行駛途中因故障多次停車,行至天津南站時乘客被要求下車,換至另一輛列車,後晚點40多分鐘到青島。

原北車機車工程師魏明(化名)對大紀元記者透露,對高速動車組來講,轉向架部位走行部,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底盤」,是直接影響行車安全的一個部件。德國高速鐵路ICE上次出事故就是因為轉向架中彈性車輪內部缺陷造成的。

南車一位知情人士昨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否認了「底盤故障」的說法。據稱,其「故障」列車經回庫檢查「一切正常」,事件應為人為判斷失誤所致。同時該人士強調,自調圖以後,南車380A未發生一起因「車輛故障」而造成的晚點。而中國北車則強調,其目前發生的一切故障都是介於「故障導向安全」的設計理念。

魏明認為,這兩次動車換車事故,對即將出爐的 「7.23」事故調查報告來說,來的不是時候。目前溫州動車追尾事故,雖然沒有公佈調查結果,但從大陸媒體的半吹風信息看,基本上責任限定在信號、調度失誤上了,估計不會再擴大。調查組對事故的分析始終刻意避開了列車、供電系統和工程問題。

天價動車「換車」也成常態

魏明指出,此前,京滬高鐵也曾因動車故障發生過「換車」事件。至於換車的標準,動車開通以後,很可能沒有很明確的詳細標準,但會有原則性的指導標準,如發現了安全隱患、列車不能啟動、駕駛室儀錶顯示異常,關鍵功能喪失或紊亂後,列車診斷系統自動保護啟動,禁止開車等。

魏明認為,如果沒有顯示這些比較關鍵的問題,輕易不會換車。因為換車不但會引起旅客的不滿,現場組織混亂等,更會對始發站或停靠站的調度指揮造成困難,打亂原來的調度計劃,可能對各部門協作造成更多問題,所以輕易不會換車。

魏明透露,這類換車的現象,在採用動車組之前,實際也時有發生,只是旅客不易察覺,而且應對比較容易。以前要求換得比較多的是機車。而且,過去因為知道機車故障率高,長途牽引風險高,往往長途列車在中間大站會更換機車,這個不少人也知道,旅客也能感受到,機車與客車對接時會有衝動。

魏明指出,客車的更換也有發生,但通常是途中發現安全問題後,可以從整列車中摘除,影響的只是一輛車而已,俗稱「甩車」。動車組雖然也可按不同動力單元分解,但實際運用中通常不分解,屬動力分散性車組,結構更加複雜,特別是高速動車組,多由電腦控制,一旦出問題,只能整列更換,不敢輕易分解,因為分解後還需要重新進行整列調試,目前路局和運用段尚不具備能力,主機廠做起來難度也很大,所以只能整列更換。因此,動車組的質量等級必須要非常高,確保可靠性,備用車應只應對萬一,現在看,備用車登場已成為常態,變得像換機車一樣頻繁,說明動車組質量嚴重不達標。

魏明認為,8輛編組動車組一列價值2億元,16輛編組動車組4億元,過去20輛編組列車最高5,000萬元,動車組價值是它的10倍之,還是出現頻頻換車現象,是不可接受的。

魏明指出,動車正常研發週期3至5年,中國大陸屬於引進消化技術,應該需要更長時間,實際硬壓成1至2年出車,而且直接大批量生產,沒有試制階段,沒有驗證考核階段。不論主機廠,還是零部件供應商,產品質量根本保證不了。

(責任編輯:徐亦揚)

相關新聞
京滬高鐵又出包 20多車次突斷電停車
溫州動車慘案 雷擊至禍說法被質疑
中國動車事故解析 難倒韓國專家
溫州「和諧號」相撞種種詭異之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