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專家:多倫多人越來越粗魯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7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季薇多伦多編譯報導)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多倫多的摩天大廈迅猛崛起、參差林立;高檔轎車川流不息,而多倫多人的舉止卻越來越不文明。

禮儀專家艾倫(Linda Allan)稱多倫多人不文明的言談舉止正在增加。例如,在公共汽車上吃味道很濃的食品,或在餐館進餐時張口咀嚼食物;使用手機時,講話聲音過高;在TTC上,爭搶座位,或拒絕讓位;在人行道騎自行車、闖紅燈;將煙蒂順手扔出車窗;亂扔垃圾;未等別人從電梯出來,先搶著進去等等。

專門研究人類社會行為的艾倫,用自己的一套理論解釋了這一現象。她說,造成多倫多人文明舉止每況愈下的原因,其一,源於造成多倫多交通擁堵的市政建設,其施工量巨大,且往往持續幾年;為此交通指示不斷調整,人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弄明白交通指令,繞行或者緩行。所以你會看到騎自行車的人從馬路上躍到人行道或闖紅燈。再有,令人分心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是另一大誘因。它們不僅帶來了新的不文明行為,諸如在電影院發短信,在餐廳用餐時接聽電話等;還將我們的注意力從我們的周圍轉移,致使走路時撞到對方,突然停在繁忙的街道上,或者把別人搞得一頭霧水。此外,城市生活本身的壓力也可能是問題的根源。艾倫注意到,由於大城市人口眾多,人人一天到晚都在忙自己那點事,所以很難保持禮貌。

一項發表在在線雜誌《自然》上的最新研究顯示,人居住的環境能夠改變大腦的壓力反應區。這項研究針對人的大腦在緊張條件下對壓力的反應,對志願者的大腦進行掃瞄。研究結果顯示,住在都市裡的人,大腦壓力反應區活動頻繁,甚至高於那些畢生在城市中心居住的人。不可否認,城市居民的行為日趨粗魯與大腦神經對高壓環境的反應關係密切。

不過,艾倫認為真正的原因是人們的「我為先(me-first)」心態。事實上,雖然許多人表現粗魯,但旁觀的人往往出於禮貌而一言不發。艾倫認為不採用大聲指責或謾罵的方式,謹慎地指出別人不禮貌的行為是一種高尚行為。而這可能是改變多倫多人行為舉止日益下滑的唯一辦法。◇

相關新聞
加拿大法庭重判恐怖份子 以儆傚尤
美加邊境走私猖獗 無人駕駛偵察機出動
获奖华裔音乐神童周一萬錦劇院演出
多倫多展出「台灣之美與文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