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洛杉磯歡慶法輪大法日

人氣 1

【大紀元2011年05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劉菲聖塔莫尼卡報導)5月13日是法輪大法創始人李洪志先生六十華誕暨世界法輪大法日,15日(星期日)南加法輪功學員百餘人盛裝聚集在人潮湧動的聖塔莫尼卡碼頭,通過集體煉功、歌舞表演來歡慶這一特殊的日子,吸引了眾多遊人駐足觀看。

聖塔莫尼卡碼頭是洛杉磯的著名景點,喜歡紮在海邊的人,也像海鷗一樣自由閒散。隨著法輪功學員陸續來到碼頭綠地上開始靜靜地煉功打坐,在悠揚的中國音樂襯托下,又給碼頭帶來一派殊勝祥和的氣氛。


圖﹕5月15日﹐南加法輪功學員百餘人盛裝聚集在人潮涌動的圣塔莫尼卡碼頭,用集體煉功、歌舞表演歡慶法輪大法創始人李洪志先生六十華誕暨世界法輪大法日。圖為集體煉功。(攝影﹕季媛/大紀元)


(圖﹕5月15日﹐南加法輪功學員百餘人盛裝聚集在人潮涌動的圣塔莫尼卡碼頭,用集體煉功、歌舞表演歡慶法輪大法創始人李洪志先生六十華誕暨世界法輪大法日。圖為集體煉功。(攝影﹕季媛/大紀元)


圖﹕5月15日﹐南加法輪功學員百餘人在旅遊聖地聖塔莫尼卡碼頭歡慶法輪大法創始人李洪志先生六十華誕暨世界法輪大法日。圖為全體高唱《師恩頌》。(攝影﹕季媛/大紀元)


圖﹕5月15日﹐南加法輪功學員百餘人在旅遊聖地聖塔莫尼卡碼頭歡慶法輪大法創始人李洪志先生六十華誕暨世界法輪大法日。圖為全體高唱《師恩頌》。(攝影﹕季媛/大紀元)


1996年開始接觸法輪功、至今已經修煉十幾年的武術大師李有甫,此次為恭賀師尊六十華誕特意表演了一套八卦掌。他那如行雲流水般的步伐和遊走的手掌,引來觀眾陣陣掌聲。李有甫說,能跟隨李洪志師父走到今天,心裏有無限感恩和榮耀,並指出法輪大法為人類道德回升帶來了希望。談到自己表演的這套八卦掌,李有甫說:「真正的功夫看起來是很自然很美的,不會表現得像凶神惡煞一般、但卻能起到止惡揚善的作用,比如對付惡人時可以順手就把他的刀槍拿下。」他鼓勵人們也不要懼怕惡人:「怕惡欺善是最可悲的,人應該呵護善良,制止邪惡。」

一曲大合唱《師恩頌》表達了當日參加慶祝活動的每一位法輪功學員對李洪志師父的感恩之情,甚至不會講中文的西人法輪功學員也努力跟上節拍,戴納.丘吉爾醫生就是其中一位。丘吉爾醫生介紹,大約10年前,自己30幾歲、還在新澤西居住。之前由於長年的精神空虛、酗酒導致身心處於低谷。一日他到教堂尋求能夠讓他改變人生、擺脫痛苦的東西,並誠心向神祈求。當日回到家裏,一直在觀察他的華裔房主將法輪功介紹給他,之後兩個晚上他連續做了同一個夢,讓他「追尋佛法」,兩天後他就到附近公園找到一對中國夫婦,並從他們那裏學會了法輪功的五套功法。「我曾經患有高血壓,心律失常、幾乎快得上了糖尿病,我還有天生的讀寫困難、社交恐懼症……學煉法輪功以後3個月,我發現我的心不再怦怦跳了,血壓15年來第一次恢復正常,於是我就把平時吃的大量治高血壓的藥都扔了。」同時,正在報考醫學院的丘吉爾發現自己的讀寫困難也消失了,面前的書本一下子有了意義。最終丘吉爾順利地考取了醫學院。目前他聖塔莫妮卡和托伦斯有兩處診所。


圖﹕民眾被法輪功深深吸引﹐許多人當場學煉。(攝影﹕季媛/大紀元)


圖﹕民眾被法輪功深深吸引﹐許多人當場學煉。(攝影﹕季媛/大紀元)

圖﹕民眾被法輪功深深吸引﹐許多人當場學煉。(攝影﹕季媛/大紀元)


圖﹕民眾被法輪功深深吸引﹐許多人當場學煉。(攝影﹕季媛/大紀元)

圖﹕民眾被法輪功深深吸引﹐許多人當場學煉。(攝影﹕季媛/大紀元)


圖﹕民眾被法輪功深深吸引﹐許多人當場學煉。(攝影﹕季媛/大紀元)

圖﹕民眾被法輪功深深吸引﹐許多人當場學煉。(攝影﹕季媛/大紀元)


除了文藝節目,法輪功學員們寧靜祥和的集體煉功場面和功法表演也吸引了很多遊人、過客。一位自稱叫Empress的女士路過此地看到法輪功學員在煉功,說「很酷」,同時能感到一種能量。「他們很舒服,而且很純淨。」Empress不僅自己想學煉法輪功,還想帶更多的人來。「每個人都應該抽時間來看一看——這樣才對得起他們自己。無論甚麼文化背景的人,他們都需要瞭解如何與自己的身體取得共鳴,最捷徑的方法就是入定了。」

當聽說法輪功源於中國卻在中國被禁止打壓,Empress感到很不理解:「太可怕了……這兒多好——在美國人們能自由煉功,每個民族都應該有自由煉功的權利。」


圖﹕法輪功小弟子表演舞蹈。(攝影﹕季媛/大紀元)

圖﹕舞蹈表演。(攝影﹕季媛/大紀元)


圖﹕法輪功小弟子表演舞蹈。(攝影﹕季媛/大紀元)


圖﹕武術大師李有甫表演八卦掌。(攝影﹕季媛/大紀元)

圖﹕女聲獨唱。(攝影﹕季媛/大紀元)


(攝影: 季媛/ 大紀元)

相關新聞
新州參眾兩院表彰法輪大法日
愛爾蘭慶祝世界法輪大法日
舊金山法輪功遊行慶祝世界法輪大法日
「建黨日」前夕 南加華人中領館前燒紅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