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頸部粗黑洗不淨 黑棘皮症擾人

人氣: 11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5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欣怡台灣台北報導)在生活周遭易發現有些民眾,特別是肥胖者的頸部有一圈顏色較黑區域。大家常誤以為他們的個人清潔較差沒將脖子洗乾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繁棻解釋,這種現象,在醫學上稱為「黑棘皮症」(acanthosis nigricans)。

黑棘皮症本身並不是疾病,但它的出現,可能與肥胖、耐糖不良、糖尿病、代謝症候群,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有關。王繁棻解釋,黑棘皮症分佈部位,以頸部周圍占99%最多,其次為腋下占73%,少數出現於手肘或膝蓋。

王繁棻表示,由於血中胰島素濃度偏高,胰島素作用於角質細胞或纖維母細胞上的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受體上,促使細胞增生,因而造成局部皮膚粗黑狀況。

過去被認為是出現於中老年人的糖尿病,近年來發現病患年齡有不斷下降趨勢,王繁棻指出,年輕人、甚至兒童就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已不算罕見。

王繁棻表示,美國1989年的研究調查了1412位小孩,發現7.1%有黑棘皮症表徵,表現比率隨肥胖程度逐步上升,其中體重為理想體重2倍的小孩66%有黑棘皮症。另據美國2007年研究數據指出,在1133位(小孩至青壯年)被研究者中,有17%小孩及青少年(7-19歲), 21%青壯年(20-39歲)有黑棘皮症表徵,罹患黑棘皮症者中15%有第二型糖尿病,而無黑棘皮症有4%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由於黑棘皮症本身為胰島素抗性的表徵,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對於體重過重(BMI>25)、且出現黑棘皮症的成年人,必須接受血糖檢查。體重過重的兒童(BMI在85百分位以上,或體重超出理想體重之20%),若出現黑棘皮症,且再合併下述三項其中之一項:第二型糖尿病家族史、特殊族群(如亞裔美國人、拉丁人、太平洋島民等)、母親有姙娠糖尿病,也必須接受血糖檢查。

王繁棻提醒民眾,如果血糖正常,仍需進行生活型態調整,注意飲食中的油脂與熱量攝取,多運動,並且保持血糖狀況的追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