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追風箏的孩子》讀後

鮑紫琳

人氣 7
標籤:

本書是作者卡勒德‧胡賽尼膾炙人口的一部名著。故事從拉辛汗的一通電話娓娓道來,觸動了阿米爾內心深處的良知,也牽動著讀者的萬般情緒。故事中,阿米爾與哈山年紀相仿,情同兄弟。然而由於主僕身分地位的差異,阿米爾難掩在上位者的獨尊心態,甚至誣陷了哈山,卻從此一直活在悔恨與自責中,相較於哈山的無怨無悔,真誠付出形成強烈對比。

不論阿米爾處於任何險境,哈山總是為阿米爾挺身而出,挺身而出需要勇氣,正義與善良也許會讓自己受傷,但卻可以無愧。阿米爾以為到了美國可以埋葬記憶,但罪惡不會隨著時間埋沒,因此在好友拉辛汗的一通電話中,阿米爾決定面對自己的錯誤,將罪行化為善行,真正救贖自己。

風箏,是一種希望的象徵;追風箏,代表著對高遠志向的追求,然而,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如果有了自私、貪婪、謊言與傷害,那麼這樣的成功一點也不光采,甚至在自己的心中留下永遠難以抹去的遺憾,於是,「To be or no to be」也就格外顯得重要,要如何抉擇的確需要相當的智慧與勇氣。

我想這本書要表達的是人性。人的本性有正面也有負面,風平浪靜時,看不到其中的暗濤洶湧,唯有在利害關係顯現的時候,人性便開始有了衝突與矛盾。即使是再深厚的友情也一樣要面臨極大的考驗,從故事中的阿米爾我們體悟了一個活生生的證明與教訓。

這本書所有的關鍵都在做與不做當中,要不要付出關懷?要不要拋棄權貴?要不要肯定人性?都由自己決定。偏偏我們所見的大部分是令人失望的,例如阿米爾高高在上的心態,將自己的成功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犧牲他人的幸福成就自己的榮耀。

在人生的旅程中,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上,常常會有難題要解,有難關要過,於是做了許多不擇手段的事情,面對自己的錯誤不但無法承認,甚至說出許多謊言來美化自己,說明自己的高尚,如同電影「羅生門」中柴夫、武士、柴夫之妻與強盜也都做了諸如此類的事情,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即使在布滿烏雲的天空中,依然可以從縫隙中看見一現曙光。

阿米爾在最後選擇勇敢面對自己的良知,將哈山給他的愛回饋在哈山的兒子索拉博的身上,也學會和自己的父親重新建立良好的關係。故事雖然沉重,但是在最後我們依然看到人性光明的一面。

對於自己而言,我也常常面臨了為善或自保的考驗,《追風箏的孩子》一書給了我很大的信心,讓我更加願意相信應該為正義挺身而出,雖然會受傷但是無愧。有理想真好,有朋友更好,朋友笑的時候可以陪著他,朋友哭的時候可以扶著他,人類最偉大的地方應該是展現最純潔的靈魂,無私的奉獻可以讓社會更美好,讓世界充滿和平。@

相關新聞
擔心影片惹殺機  「追風箏的孩子」延後放映
北市圖借閱排行 文學類追風箏的孩子居冠
《追風箏的孩子》觀後感──救贖的心路
《追風箏的孩子》描述忠誠勇敢和愛 故事感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