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正梁中西醫園地】胃痛

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人氣: 57
【字號】    
   標籤: tags:

胃痛,古亦稱心下痛,常兼有吞酸、胃脹、嘈雜、噯氣、嘔吐等症狀。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痙攣、部分膽囊炎、胰臟炎等,都會發生胃痛。

從中醫理論來看:胃府宜通,不宜滯結。凡因飲食不調、情志刺激、素體陽虛和加感外寒等,均可使胃氣鬱滯,失於通降,胃痛就會發生。外寒犯胃,或過食生冷,寒積於中,往往引起暴痛;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內生濕熱而悶痛;惱怒傷肝,肝橫逆犯胃或氣鬱化火引發疼痛;或憂思脾氣鬱結,胃氣阻滯,均可發生胃痛。

胃痛在西醫的治療,傳統上就是給予制酸劑,但現在為求達到較快的療效,都是直接給予阻斷胃酸分泌的藥物,如最強的氫離子阻斷劑Omeprazole等。

中醫臨床治療主要著眼點是止痛。止痛的方法決不是見痛即用元胡、川楝子、五靈脂這類止痛藥,而是要正確區別虛實、寒熱、氣血、邪正關係和比重,運用藥物的寒熱溫涼、功用主治,權衡下藥。例如胃寒痛,多選良薑、蓽撥,則痛易止。若有合併感冒寒邪,可另加蘇葉、吳萸、桂枝。寒重可用肉桂、丁香。如是胃熱性疼痛,則可用丹皮、山梔、香附、酒軍等泄熱通絡之品,則痛可緩。

胃痛如果合併食慾減退、貧血、虛弱無力,容易頭暈眼花、臉色蒼白,甚至是體重驟降、解黑便、厭食、吞嚥困難、精神萎靡等,一定要考慮是胃癌。胃癌名列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第五名,治療的預後並不好,最好是早期診斷,早期手術治療。

胃癌並無大規模篩檢的方法,要靠自我警覺,早期幾乎沒有臨床症狀,與消化性潰瘍有點類似,如餓時痛、嘔酸水等。胃鏡是診斷早期胃癌的利器。目前胃鏡配合切片檢查仍是胃癌最主要的診斷方式。透過胃鏡,醫師可以清楚看到胃的情形,必要時切取一部份組織交由病理科化驗,看看是否有癌細胞。很多的胃癌是由慢性萎縮性胃炎導致,胃黏膜變成類似小腸的上皮(醫學上稱為「小腸化生」),持續惡化下去就變成癌症。中醫治療主要是在未形成癌症前養陰清熱活血,阻斷小腸化生的不斷進行,讓胃黏膜回復到正常的細胞型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