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移民日增 忙壞愁壞商家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2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編譯報導)隨著世界各地的移民在加拿大人數的日益增多,在目前全球經濟陰雲下,開發各族裔移民的生意,無疑會給目前發展緩慢的主流商家帶來很大商機。在大多倫多有些城市,移民人口漸成多數,各大零售商、銀行和手機商紛紛使出各自招數以吸引少數族裔消費人群。
  
加拿大統計局最新預計,到2031年,大多地區人口63%將為少數族裔移民,比2006年43%的比例大大增長,其中南亞和華裔人群最壯大。
  
2006年統計局數據顯示,多倫多、萬錦、賓頓、密西沙加和烈治文山等市少數族裔人數比2001年大幅增加。目前萬錦少數族裔占全市人口65.4%,全國各城市中比例最高,其中一半左右為華裔,四分之一為南亞裔;賓頓市南亞裔占全市人口56%,僅次於萬錦。

移民人數大增 零售商轉換思維

幾年前,少數族裔要想購買自己民族的食品,只能到一些小的民族食品專門店購買,如今各民族消費者也可在本土最大超市連鎖之一的No Frills店內買到,並且還可根據各民族不同節日在電視上做廣告,有針對性的吸引不同種族消費者。
  
上月,本土超市連鎖巨頭之一的Metro購進中東和地中海族裔消費者穩定增長的Adonis超市的多數股份,這是本土超市連鎖巨頭繼Loblaw收購華裔最大連鎖超市「大統華」2年後的又一個大動作,也讓Metro和Loblaw成功共享這些少數族裔超市的供應商來源和商業策略,更有針對性地深入少數族裔市場。
  
也就是說,在服務了中產階層白人幾十年後的今天,現在是加拿大零售商轉換思維的時候了。

少數族裔太龐雜 迎合不易

據《環球郵報》報導,要想深入爭取少數族裔消費群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倫多Solutions Research2006年所做一項調查顯示,加拿大零售巨頭在爭取少數族裔消費群體方面,顯得步履蹣跚,接受調查的3,000名少數族裔中,52%表示很少看到針對自己需求的廣告。
  
雖然零售商步伐跟不上少數族裔人口增長步伐,但畢竟在緩慢朝前努力:一些大公司開始與少數族裔商家合作,並僱用少數族裔營銷公司;同時根據人口分布信息,在不同地址選定不同族裔消費群體。
  
一年前,Loblaw聘用少數族裔市場高級經理;豐業銀行和羅渣士也聘用了各自的少數族裔市場經理;去年,風移動也聘用了一家少數族裔開辦的市場營銷公司,針對亞洲消費群體打出了萬聖節促銷廣告。
  
瑞爾森大學廣告研究中心主任海南德茲(Tony Hernandez)表示,儘管主流媒體商業廣告可能會針對特定人群,但如果老是用公式化的本土出生的中產郊區家庭為廣告主體,就顯得有些笨拙。
  
海南德茲表示,以南亞族裔為例,南亞也只是一個概括性的詞,其中還包括許多不同族裔;另外,少數族裔之中,不同代之間也存在差異,如新移民和老移民之間,許多商業廣告就忽視了這一點。
  
Monsoon市場營銷公司合夥人納什(Gautam Nath)也表示,不要以為打出泰姬陵就代表全南亞了,也不要以為展示一下功夫,就迎合所有華裔的心理了。

迎合少數族裔消費者 商家鍥而不捨

總之各大商家人口統計數據均明確顯示:人口結構正發生劇烈變化,有針對性的市場戰略勢在必行。但如何做才能見成效?
  
加拿大營銷協會報告指出,2006-07年間,為吸引南亞消費群體,M&M肉食品連鎖店發起一項內部促銷運動,仔細研究大多區各分店周圍人口構成,開發針對性產品,並徵求南亞員工意見,做電臺和報紙廣告。
  
但據M&M人力資源、店舖運營行政副總裁艾略特(Kerina Elliott)表示,4年後,店內南亞消費者人數並未顯著增長,即使有一點點進步,但也無法明確證實,最後只能希望這些努力至少能讓南亞消費群體知道有M&M這樣一個肉食品連鎖店。
  
儘管少數族裔會在No Frills這樣的大型超市購買日常雜貨,但還是會時不時到自己民族的超市購物。也就是說,再怎麼努力,本土商家還是無法十全十美照顧到少數族裔所有需求。

(責任編輯:岳怡)

相關新聞
加拿大「超級簽證」生效 通過率最揪心
加拿大移民大省漸失勢 更多新移民西移
美加邊境新協議堵漏洞 加移民難鑽空子
加國大規模移民詐騙調查 尋獲6千疑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