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力建:中國高考是不是一場鬧劇

信力建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6月12日訊】每年的高考,最熱點的要數高考人數和高考作文。如果說關注高考人數可以瞭解到高考還在荼毒多少學子,可以看出社會對升學的關注力度,可以探測職業與就業的溫熱。那麼,為什麼一個高考作文題會使大眾趨之若鶩呢?

  高考作文歷來五花八門,涉及社會、歷史、哲學等等領域的作文題包羅萬象,似乎出一道什麼樣的作文題就彰顯出題專家的智慧以及省市所代表的世界觀價值觀等等,小小的作文題揹負著萬千榮辱,這不禁讓我們隱約感覺到封建時代的科舉取士制度正在借考還魂,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1949年以來,為了意識形態上的管理需要,大一統考試制度出台了,並且依舊是走「學而優則仕」的舊路。你才恍然大悟,高考制度不過是科舉制度的縮影,高考作文就是寫八股文。

  沒有文化的前人卻要考有文化的後人,這顯然相當無稽。那麼用什麼來遮醜?只能「忽悠」。於是高考作文便被拿來主義充當場面,一陣故弄玄虛之後使每個作文題都「熠熠生輝」,閃耀著「崇高的思想境界」,高考委員會以及出題專家們也藉此提升文化含量,給自己貼貼金。

  但歸根究底,無論出什麼樣的作文,都是毫無文采可言。高考作文表面看來是「擇優錄取」,實際上是「擇聽話錄取」。文章聲稱有發揮空間,可在閱卷者腦裡已有一套標準答案,經過專家們固有思維的一番閹割後,寫作空間已經極為狹窄。往往寫得現實一些諷刺一些的即遭唾棄,剩餘的便在糟粕中選出一些,加以吹噓褒獎,滿分作文由此新鮮出爐。

  對高考作文的熱捧不僅說明國人眼光逐漸狹隘,還折射中國文化的缺失。其實界定一篇好文章在於其「魂」與「魄」的有效結合。思想謂之魂,藝術謂之魄,但放眼中國,國人連基本的信仰都喪失了,沒有價值指向,何來「魂」?讀書範圍縮小,下筆難於登天,詞彙量少得可憐,何來「魄」?

  眾所周知,中國的教育已是積弊深重。而高看高考作文無異於助長萬惡的教育制度,當學子們的升學與這些虛偽的文字息息相關時,不難明白中國為何出不了人才,也不難理解學子們仍然要參加高考,仍然要痛苦地寫虛無縹緲的枯燥文章,不管你怎樣博聞強識,最後還是被高考制度硬生生扼殺了原本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意識,因為高考制度就像作文的格式,不按格式走就會慘遭「屠夫們」的丟棄,高等學府也與你無緣。

  因此,當社會把殷切的眼光都投向高考作文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我們的教育制度和社會形態正在逐步消逝人道主義,人們不但沒有去譴責填鴨式教育和高考作文慣性思維給學子帶來多大的傷害,反而任由這塊教育制度和無知專家的遮羞布橫行於世。誠然,社會的倒退總與人們的漠然有關,這種漠然雖透出淒然的無奈,但作為原本受害者的他們卻依然義無反顧地當起了儈子手,生生不息地葬送一個又一個學子的命運。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中國高考7日登場 錄取率增7% 考生壓力未減
中國最牛考生:43歲老闆高考14次
組織加高科技貴州松桃高考集體作弊
中國高考中的怪象——高科技大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