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道3走山地勢 附近還有3處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5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文儀/台北報導〕台灣交通部昨天公布國道三號走山事故的初步調查報告,邊坡裂縫滲水疑似致災關鍵,且鄰近至少有三處南下路段出現類似滲水。其中距災害現場僅半公里、靠近瑪東系統交流道的二.七公里處路段,邊坡水量多,且適逢大雨,水滿到從水溝溢出。但學者專家強調沒有立即危險,駕駛人不必恐慌。

對於二.七公里處路段,高速公路局將在兩週內裝設自動監測設備,目前暫以人力加強巡檢因應,只要發現異狀,就會緊急採行封路等必要措施。

至於另兩處在瑪東到汐止封閉區的六.九三、七.○四公里處滲水路段,相對邊坡滲水較少,高公局可能趕不及在5月廿5日開放通車前裝好監測。高公局總工程司連錫卿表示,三個月內,才能完成全部卅二處順向坡的監測,若交通部及學者專家認為,不宜開放通車,將尊重辦理。

關鍵原因在於邊坡滲水

國道三號崩塌事故災害調查專案小組昨天首度公布調查進度,小組召集人、大地工程學會理事長廖洪鈞表示,在走山事故現場勘查發現,順著砂頁岩護層有地下水從張力裂縫滲出,有水就可能鬆動、滑動,研判因此造成走山。但是否單一原因致災,還須調查釐清。

負責現勘的大地工程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江淮指出,北部地區尤其是基汐段各處順向坡,因地質狀況和擋土設計與災害路段類似,有九處列為優先勘查路段,已發現三處有類似的滲水層面局部外露。

廖洪鈞及陳江淮強調,現在不能立即把裂隙滲水就會邊坡滑動,將兩者畫上等號,但政府有必要馬上採取動作,尤其連日豪大雨會增加不利因素。

廖洪鈞強調,政府應加強邊坡巡檢及儘速設立自動化監測儀器,監控坡地的慢速移動,例如一天若移動超過十毫米,依標準作業程序應採取應變措施。

廖洪鈞指出,有地下水是常態,水滲出也可適當解壓,但當初鑽探時是否有發現裂隙,會影響工程設計,必須比對原規劃與設計的妥適性;另外材料老化問題,像地錨頭是否防護不足,造成和大氣接觸而生鏽;還有監控及巡檢制度的檢討。

如有必要 地錨需全面更換

廖洪鈞建議說,如果有必要,地錨甚至需要全面更換,或加裝防鏽封套,新建工程的規範也必須提高標準;巡檢制度也得徹底改變,路權外範圍都應列入巡檢,還應定期做更完整深入的檢查,可能得委外專業團體辦理。

專案小組也初步清查中南部順向坡,確認都無立即危險或不致危及用路安全。專案小組預定三週內完成國道三號順向坡總體檢成果,在5月25日開放通車前提出後續處置建議。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