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最後的金融大鱷

人氣 1
標籤:


在前一波金融危機中倖免於難的美國高盛銀行,近來傳出詐欺事件,面臨美國國會的嚴厲質詢和司法部的起訴,其推波助瀾的貪婪身影呼之欲出,是否影響微幅復甦中的美國經濟,令全球矚目與憂心……

文 ◎ 季達 杜國輝(紐約)

月三十日,美國司法部開始對華爾街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進行刑事調查,以了解該公司及其高級主管是否涉嫌詐欺客戶,在房屋貸款證券交易中犯法。消息傳出後,標準普爾股票分析師將高盛股票降為「賣出」(sell)評級,導致該公司股票周五下跌十五點零四美元(9.39%)。

兩周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高盛進行民事詐欺控告,四月二十八日參議院進行聽證會以了解高盛在美國房貸危機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是否詐騙客戶。此時國會正在進行金融改革立法,而這一刑事調查消息無異給高盛及華爾街施加了更大的壓力。


四月二十七日高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布蘭克費恩出席參議院聽證會
,參議員批判高盛惡意賣給客戶有嚴重問題的債券。(Getty Images)

據了解內情的人士表示,曼哈頓美國聯邦檢察官是在接獲SEC的「刑事推薦」(criminal referral)後所提出,調查還在最初階段。

SEC在民事訴訟案中指控:高盛及一名交易員在二零零六及二零零七兩年的交易中涉嫌詐騙客戶。SEC指控高盛未向客戶全盤公布次級房貸證券交易的內幕,讓一家避險基金參與投資商品的設計,這家避險基金在事後放空這些次級房貸債券,暴賺逾十億美元,高盛的客戶們則損失了約十億美元。

兩天前高盛的高級主管才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被參議員們無情地批判。在聽證會上,參議員們引述許多高盛內部的電子郵件顯示,高盛非常清楚賣給客戶的債券有嚴重問題,還互相祝賀成功成交。對此,高盛的主管們採取迴避及沉默的方式回應。

此外,包括眾議院法制委員會主席在內的六十二位眾議員聯名要求司法部長侯德對高盛進行刑事調查。

SEC發言人及曼哈頓聯邦檢察官辦公室的發言人都拒絕評論。高盛公司發言人則說:「公司在近日吸引了如此多的注意力,並不驚訝傳出刑事調查。」

數千名美國民眾周四(二十九日)在華爾街進行抗議,街上可見許多譴責華爾街的標語,其中一個標語說「華爾街透支了美國經濟」。抗議人士不滿政府用納稅人的錢挽救金融機構,卻讓數以百萬計的普通民眾失業。


民眾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舉牌抗議高盛詐騙客戶。(AFP)

「用人們的美國夢來賭博」

參加在高盛新辦公樓前抗議活動的「工薪家庭黨」(Working Families Party)成員科凌斯沃(Bryan Collinsworgh)告訴本刊記者,不論高盛員工是否觸犯了法律,華爾街有員工肯定是「濫用人們對他們的信任」,並「用人們的美國夢來賭博」,他們試圖利用金融體系的缺陷以獲得短期的利益。他說:「而這一切極有可能會得到證實。」這是他們參加該抗議活動呼籲金融改革的原因。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退休華爾街金融專家告訴記者:「高盛在業務上極其出色,他們高效、熟練而勤奮,並且高度關注盈利。一個具有這些特質的企業能夠獲取高額盈利,並不令人吃驚。當然,我不是律師,我既沒有親眼看到證管會的投訴,也沒有看到參議院的證據,我無法評論高盛是否做過違法的事。但是,如果高盛確實幹了證管會所指控的,那麼我認為那就是道德敗壞,無論是否非法。」

華爾街情緒低落

這位曾在華爾街從事金融投資業超過四十年的業內人士接著說,金融投資業形象在過去的十八個月裡受到危害。人們普遍認為這次經濟衰退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銀行。傳統的商業銀行是為投資人資金避風險而設,他們通常是用自己的資金或是客戶的資金進行投資,這些客戶是清楚這些風險的,只有如此才可能獲得巨大利潤。他表示,目前《華爾街日報》的民意調查顯示,絕大多數華爾街金融投資從業人員同情高盛。

也有不少評論認為華爾街金融同業員看到高盛的處境,進而憂慮金融行業的前途,有些「悲從中來」。

財閥之間的利益平衡

現就職於紐約華爾街投資顧問公司R.W.Wentworth & Co.的華裔金融投資專家Thomas
Au對記者說,高盛被有些人形容成巨型「墨斗魚」,實際上高盛就像個巨型國家聯盟,所擁有的能量和影響力可以與一些國家相比,甚至比很多國家(如希臘)還要大。高盛是如此之大,即使高盛不違反法律,其運作方式也會讓一些利益團體感到威脅。

有二十五年金融投資經驗的Thomas
Au接著說,當然,高盛與當前的金融危機有某種關係,雖然出發點可能不是故意的。但金融財團只要想盈利就會影響整個金融系統,高盛多多少少就像一個「巨人」,只是想盈利,根本就沒有注意或意識到誰被他踩到腳下,就像雷曼兄弟一樣。

了解中國歷史的Au先生比喻說,高盛、證管會和聯邦儲備銀行、甚至財政部之間的關係就像中國歷史上的各路軍閥,或者叫利益團體。這些財閥們通過維持利益的平衡來維持國際各種勢力的平衡。他說:「如果任何一個團體成長太快而沒有很好的照顧到其他團體的利益,其他的團體就會群起而攻之。」


不只是高盛的問題

美國杜克大學金融學教授雷蒙德.格羅斯(Ray Groth)曾經長期在投資銀行供職,對這個行業的做法非常熟悉。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時候表示,由於缺乏對內情的了解,不能夠隨便斷言。但是,如果高盛真的選擇跟這家澳大利亞基金就Timberland證券虧損提供賠償,很可能是因為這種證券的交易範圍很廣泛,高盛為了保持跟客戶之間的關係,而選擇優先賠償的解決辦法。

但是,格羅斯認為,這個賠償方式並不能夠徹底解決高盛跟證交會之間的問題,更不意味著高盛在這次金融監管改革過程中將從此置身事外。格羅斯對美國之音說:

「高盛欺詐案引出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參議院聽證會提出的問題不只是高盛公司一家的問題。前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Volker)早就提出過,也就是投資銀行現行的私人股本交易活動要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擔保的貸款和存儲業務分離開來的問題。」

格羅斯說,高盛的例子就是把這兩種功能所形成的利益衝突發揮到了極致。它一方面銷售各種證券,另一方面卻做空這些證券,從中獲得巨額利潤。這種在一筆交易中腳踩兩隻船的做法雖然並不違反現行的市場規則,但是卻在金融危機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第二大投資金融企業摩根.大通(J.P. Morgan)拒絕在目前情況下就此事發表看法。摩根.大通媒體聯絡部對《新紀元》表示:「我們不談論這個事情。」

賠錢容易事難了

格羅斯指出,除了高盛之外,原來的雷曼兄弟公司、貝爾斯登公司、美林證券等都有同樣的問題。金融改革如果不糾正這個問題就不能避免將來危機的重演。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高級研究員馬克.萊文森(Marc
Levinson)對有關高盛通過賠償來了結它跟證交會之間的司法糾紛也表示質疑。萊文森表示,從國會的聽證來看,目前還沒有什麼證據顯示高盛在相關的證券交易中有違法行為,批評的矛頭主要集中在高盛的道德責任問題上。萊文森對美國之音說:

「金融改革對解決道德責任問題不會有什麼作用。至少到目前為止,我並不認為金融機構有著明顯的道德責任問題。控方還沒有提出高盛違法的確鑿證據。有關道德責任的議論主要來自政客的宣傳,目的是給公眾樹立一個攻擊的靶子。」

萊文森認為,政客們也絕不會容許高盛就這樣輕易地溜掉。道德責任問題將會繼續成為政府推動金融改革的一個主要議題。

美國證交會是在四月十六日以涉嫌金融欺詐的罪名正式向高盛集團提出起訴。證交會說,高盛在向投資者出售跟某些次級房貸掛的抵押債務憑證時,沒有向投資者說明,做空這些抵押債務憑證的對沖基金保爾森公司參與了產品的設計,結果給客戶造成了約十億美元的損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