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唱自己的歌 台客家樂手譜出動人樂章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0日報導】聽見客家歌系列1(中央社記者李明宗台北30日電)「他以具有詩詞般特殊力量的詞曲創作,對流行音樂和美國文化有深遠的影響」,這是普立茲獎首度頒給音樂工作者的讚詞,讚譽的是美國傳奇樂手鮑伯‧狄倫(Bob Dylan)。

被視為美國60年代反叛文化代言人的狄倫,以傳統民謠、搖滾樂、鄉村、藍調、爵士和搖擺樂等多樣形式,在歌詞中傳達政治抗議、社會評論、哲學和詩歌。

同樣的傳奇,同樣的人文關懷,但在沒有普立茲獎光環的籠罩下,仍有一群客家樂手,用音樂傳唱這塊土地的天籟,以歌詞為弱勢人們發出感動人心的天問,不論搖滾或民謠,藉音符與文字傳遞感動。

「聽到鮑伯‧狄倫的歌曲,想到音樂也可以文以載道」,曾獲第15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演唱人獎的謝宇威說,「於是開始思考客家人有沒有屬於自己的歌曲」?

從「自己的」開始,這群客家歌手從自己的語言出發,找尋自己客家的音樂元素,利用自己的客家樂器,逐步摸索出「自己的」音樂的可能性。這份反思或許靜水深流,但衝擊與反省絕不亞於民歌運動開啟時,早逝歌手李雙澤的那句撼動人心初衷,「唱自己的歌」。

這趟旅程,從語言啟程。「自己不是講客家話長大的孩子,因此創作過程中遇到客家母語發音的問題很多,大學才學客家話」。拷秋勤合唱團主唱范姜開始溯源,回頭找尋在血液裡流淌的客家情懷,回憶「爺爺講客家話時的模樣與腔調,再來創作客家歌曲」。

憑藉音樂人的熱情,在音樂創作的召喚下,他們開啟了多樣化的創作形式。「我們此生最大的願望就是有一天能夠看到客家流行歌和國、台語歌壇一樣地朝氣蓬勃,佔有一席之地」,硬頸暢流樂團團長朱龍縣發出豪語,「要以搖滾的現代音樂來表達出客家人的另一種心情」。

在音樂光譜的另一端,也有吟遊詩人般的客家歌手林生祥,延續在廟口前傳唱客家樂曲的傳統,融入嗩吶等傳統樂器,「尋找更深沈的客家音樂元素」,結合吉他彈彈唱唱,唱出「都在生活周邊的傳統音樂」,保住「這些祖先留下來的寶藏」。

宛若勇敢迎向巨大風車的唐吉訶德,這群客家樂手也要面對來自演出市場的缺乏、商業市場的冷眼對待、資源的匱乏、甚至連客家年輕人都不見得能認同的挑戰與困難。

「讓客家音樂被接受,就是學習客語的開端,若放棄語言,族群認同也隨之消失」。曾獲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與最佳客語演唱人獎項的劉劭希認為,「恢復客語的意義在提醒客家子弟不要忘了身分;進一步提醒其他族群,客家人不再是隱形的一群」。

客家歌手陳永淘曾說過這麼一個故事。5歲的台德混血小女生「霏霏」,在聽完他的演唱後,送他酢漿草,並輕柔地撫摸著他的吉他。小小種子在小女生的心裡發芽,返回德國後,為保存一棟古老圖書館,霏霏結合同學舉辦慈善音樂會募款,搶救這棟歷史建物。

10年後的霏霏15歲了,回台灣後在廟坪演奏音樂給陳永淘聽,這次換陳永淘努力在山路上找酢漿草獻給霏霏,「就看到她的眼淚像漫畫一樣,嘩啦嘩啦流下來」。

桐花的盛開,象徵客家精神的傳遞,傳遞著兩代間的情感,聯繫著客家與非客家族群的友誼,這是客家樂手們譜出的動人樂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