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2011澳洲經濟最大懸念-中國通脹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2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編譯報導)澳洲網絡財經雜誌 Business Spectator 12月24日發表評論文章《澳洲的中國懸念》(Australia’s China cliffhanger)指出,進入2011年,澳洲面臨的最大經濟懸念是,北京是否能夠控制住通貨膨脹威脅,還是其不斷上漲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引發新一輪的社會動盪。

許多經濟學家擔心,北京對於解決其通貨膨脹問題,表現出危險的自滿情緒。今年11月,中國的CPI(消費價格指數)攀昇至28個月的新高5.1%。目前中國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2.5%,這使得中國儲蓄者面臨實際利率為負的局面。這促使中國的家庭和企業紛紛將錢投入實物資產,如食品、房地產,甚至是大宗商品,以對抗通貨膨脹。這樣一來,我們現在就看到大宗商品,如鐵礦石和煤炭現貨價格繼續日復一日的攀昇。

經濟學家們認為,對於一個積累了2.65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國家,在其貨幣供應量年增長20%,同時維持負實際利率的情況下,想要控制通貨膨脹,根本就不可能。特別是其經濟增長又維持在每年10%左右。

但中共政府卻非常不願意提高利率來緩解通脹的壓力。其中一個原因是北京擔心,利率急劇上升會推高了很多企業的借貸成本,引發廣泛的企業倒閉。一旦出現企業倒閉潮,就會加劇各銀行已經存在的壞賬問題。

此外,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國際社會對北京的市場機制已經失去了信任。經濟危機後,中共採取的中央計劃經濟看上去似乎比西方主要經濟體的方式有效。因此,北京目前更傾向於使用行政控制,而不是基於市場措施,如提高利率等,來打擊通脹。

原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現任中國世界經濟學會會長、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日前在中國官報《中國日報》(China Daily)撰文,批評中國超常增長的現狀,指出這種增長模式不可持續,除非立即進行經濟和政治改革。

余永定在文章中指出,中國的快速增長是以極端高昂的代價換來的,只有未來幾代人才能真正瞭解這些代價。

他還警告說中國經濟過度依賴出口、過度投資房地產,與緊張的社會關係、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和公共服務的匱乏等種種因素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威脅,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耗盡了它的潛力。

「因此,中國已經到了一個生死攸關的時刻:如不進行痛苦的結構調整,其經濟增長勢頭可能會嘎然而止。「

總之,2011年,中國問題將繼續成為澳洲經濟的最大懸念。

相關新聞
澳洲經濟學家預計經濟增長放緩
澳洲經濟發展低於預期
利息不斷高升 澳洲住房市場繼續低迷
澳洲各省印花稅增加購房者負擔有待改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