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講座會解讀114雙補選結果

人氣 13

【大紀元2010年1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姜曉文馬來西亞吉隆坡報導)兩年前,馬來西亞執政聯盟——國陣在3月8日(308)第12屆大選的強烈反風下,失去不少傳統堡壘區。接著在過去13場補選的首9場中,被反對黨聯盟——民聯勢如破竹奪下8席。隨著國陣政府推行各項親民政策和改革計劃,已有重新攫取民心的跡象。今年11月4日,國陣突破了308全國大選的頹勢,分別在沙巴巴都沙比國會議席和吉蘭丹加臘士州議席的兩場補選中大獲全勝。

這兩場補選具重要指標意義,可被視為是自政治海嘯以來的「期中選舉」,是人民對國陣和民聯施政表現的「期中考」。此間輿論認為,此次補選結果說明,以往國陣流失的華、印裔票已經開始回流,首相納吉實施的「一個馬來西亞」政策已初見成效。對此,政治學者王建民博士卻持不同意見。

王建民:華人票並不是回流!

他表示:「國陣在加臘士州議席補選中,只是提高了3%的華人支持率,即從48%提升至51%,並沒有像早前黃燕燕所說華人支持國陣的選票增長15%。」

「出現些許的華人票回流其實是馬華在推動『一個大馬』的奏效,如果我站在反對黨的角度來看,這個『一個大馬』組織是有一點效果。我到過選區內有83%華裔人口的布賴新村,在每晚都舉辦免費吃喝兼抽獎送禮的晚宴,但是國陣在當地的華人票只是增加了23張,這並不是甚麼了不起的成就。」

他說:「04年的大選,國陣在布賴新村的支持率是61%,比1999年減少了15%。根據馬華補選的成績,華人票並不是回流!」


政治學者王建民博士。(攝影:林艾微 / 大紀元)

王建民博士是於週五晚(12日),由隆雪華堂民權委員會主辦的「解讀補選結果的訊息」講座會發表上述觀點。其餘兩名主講人為《南洋商報》副新聞編輯許國偉及馬國選舉觀察網絡協調員黃文強。

許國偉:民聯應該吸取教訓

對於王建民的觀點,許國偉持相同看法。他說:「國陣在這兩次補選中,華人票並沒有回來,只是守住而已。他成功的地方就是用『一個大馬』包裝,躲在當時的候選人依沙後面,因為馬華非常清楚,如果在加臘士拿出馬華的黨旗,根本拿不到原本流失的票,所以他們用這樣的策略,最少讓民眾沒有排斥、抗拒的想法。」但是他認為『一個大馬』並不是很有效,不然在前幾場的補選中,國陣為甚麼會輸到這樣?

他表示:「在後五場補選中,國陣贏了4場,而這4場補選區都是國陣最舒服的戰場——城鄉混合或有原住民的地方。因為在這些地方,國陣的人力、物力都比民聯強。其實國陣的策略並沒有比以前強很多,但是民聯不信這一套,還是在城鄉混合區用城市的那套策略,這就是民聯失敗的原因。民聯應該吸取教訓,協調好所有在野力量,仔細想想在東馬怎樣跟國陣打!」


南洋商報副新聞編輯許國偉。(攝影:林艾微 / 大紀元)

黃文強:擁有太多幽靈選民

長期觀察及監督東馬政治選舉的黃文強也被邀請到這次的講座。他從長期所看到的事實解析補選帶來的訊息。

對於曾道玲甫就任巴都沙比國會議員,黃文強不客氣的說到:「巴都沙比國會議席擁有太多幽靈選民,這場補選的成績隨時可受到挑戰。例如沙巴進步黨主席楊德利在1999年競逐裡卡士(Likas)州議席時,被揭露選區中充滿大量的非大馬公民「幽靈選民」,最後法庭宣判成績無效,並且禁止楊德利參選一屆州選舉。

黃文強還特別比較了1960年與2006年的沙巴種族比例,發現最明顯的變化是,2006年的沙巴人口,有25%是非大馬公民,所以他說沙巴在這46年來變成了另一個國家。他表示,沙巴的種族結構變化對巴都沙比起著莫大的影響,這使得有很多的非法選民出現。

此外,他也指出巴都沙比補選的選舉弊病。由於選舉委員會希望兩場補選能同步進行,因此在這兩場補選中使用了未經憲報的選民冊。這樣就可能會導致執政黨可趁機在選舉前大量登記新選民。而且巴都沙比有高達166名超過100歲的選民,佔整體選民的0.6%,選委會倉促地決定同步進行兩場補選,導致未來得及更新選民冊『使到還有很多死了的選民還活著。』


馬國選舉觀察網絡協調員黃文強。(攝影:林艾微 / 大紀元)

選舉能反映民意才有意義

黃文強指出:「大馬政黨選候選人的方式都是從最高的領導人,欽點到最低的人,選擇哪位候選人都是落在黨最高領導人的手上,而不是最瞭解當地幹部及地方情況的地方黨部。候選人不是真正在當地作出甚麼貢獻,而是認識『老大』就可以做候選人。而在美國選候選人,候選人是經當地黨員票選而出,結果一出,中選者連黨主席都不能更換。」

最後他表示:「如果選舉不能反映民意,那這個選舉是沒有意義的!」

相關新聞
馬來西亞議員補選  安華大勝
馬來西亞國會議員補選今投票
馬來西亞三場補選7日同時開戰
馬來西亞三場補選落幕 民聯2:國陣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