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看過這本書再找醫生:眼睛異常對症照護(3)

山田修、吉良有二

人氣: 929
【字號】    
   標籤: tags:

飛蚊症

所謂飛蚊症,是眼前出現漂浮的小黑點或小蟲般的飛影。有的則會在視野中央出現一層薄霧,感覺上,這些影像會隨著視線的移動而飛舞。

老化或是過度用眼,都會產生自由基等,造成眼睛玻璃體當中的蛋白質或脂肪發生變性,形成類似水垢般的物質。

這雖然多半是老化等的自然生理現象,並不需要擔心,但是當浮游物質的數量或形狀突然變化,或有視力減弱、在陰暗場所見到閃電般一閃而過的光影,還是出現視野部分欠缺等的現象時,有可能是視網膜穿孔或剝離、葡萄膜炎、玻璃體出血等疾病的徵兆,應盡速至眼科求診。

視野異常

發生視野異常時,可根據其特徵,判斷可能罹患的疾病。

罹患腦瘤的患者,會因為腦瘤發生的部位而表現出個別的視野異常特徵,有賴於醫學的診斷。

淺側頭動脈炎也有可能造成視野異常,患者會自覺單側或雙側的側頭部有搏動性的強烈疼痛感,典型的發病症狀還有側頭部發紅,並能觸到細線般細長而脹大的淺側頭動脈。

眼動脈也會有與此相同的發炎症狀,造成視神經或視網膜的血流障礙,約有四至五成的患者因而發生視野障礙,大約一成患者失明。

引發視野異常疾病的比例

白內障3.2%

高度近視7.8%

黃斑部病變9.1%

視網膜色素病變13.7%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19.0%

青光眼20.7%

其他26.5%

青光眼的視野

健康的視野(左眼) 初期從鼻側開始出線視野欠缺 末期進展成為視野狹窄
眼壓一旦升高,會造成結構性脆弱,視神經乳頭受到壓迫,引發視神經障礙。

※治療青光眼,早期發現是關鍵!

過了40歲,應接受一年一度的健康檢查。由於一旦失去視野就不可復原,所以在出現自覺症狀之前早期發現,至為重要。

青光眼的發生,主要是眼壓升高,視神經受損導致視野狹窄。我們的眼球當中有一種稱為房水的液體,它會源源不絕的產生,通過「排水口」排出眼球之外,以便眼球保持一定的張力。

而一旦排水能力降低,無處可去的房水持續囤積在眼球中,便會造成眼球內部壓力上升。過高的眼壓壓迫到視神經,將導致視物機能受損。

近來,醫學發現青光眼的患者當中,有六成竟然是眼壓並未偏高(上限為21mmHg)卻罹患了青光眼的病人(正常眼壓青光眼)。

原來,並非只有眼壓才會傷害視神經,如果視神經發生病變,失去對眼壓的抗力,同樣會造成青光眼。

青光眼多見於中年以上人口,40歲以上的青光眼罹病率約5.8%(每17人當中有1人的比例),可說是和我們息息相關的生活習慣病之一,病情惡化將有導致失明之虞。

其症狀是視野範圍逐漸狹窄,其進行的速度十分緩慢,兩眼同時惡化的病例也少見,因此在病程進行當中幾乎不會有自覺症狀。

青光眼是一種一旦發病就要一輩子與其共存的眼部疾病,所以選定可信賴的醫生,持續的耐心接受治療很重要。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單純的視網膜病變──可以完全治癒

(進行)增生前視網膜病變──可阻止症狀繼續惡化

(進行)˙增生性視網膜病變──失明之虞

可能在無自覺症狀下進行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可依照病程進行分為三階段。治療方法各有不同。

增生性視網膜病變與新生血管

虹彩

隅角

毛樣體

玻璃體

玻璃體

視網膜

a.視網膜剝離

增生視網膜

新生血管

b.玻璃體出血

c.新生血管延伸到毛樣體與虹彩→新生血管型青光眼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自覺症狀為視力減退、視野欠缺,其他還包括眼前小黑點或雲霧狀物體等。當自覺症狀發展到這一程度,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已經相當嚴重。

引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初始原因,也就是糖尿病本身,是沒有疼痛等自覺症狀的。如不透過檢查,很難察覺到自己已經罹患糖尿病。

當檢查結果確診為糖尿病時,有些人這才知道自己已經罹患糖尿病多年了。到這時候,就算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已經惡化到相當程度,也不令人意外。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依照病程進行分為三階段,分別是「單純的視網膜病變 」、「增生前視網膜病變」、「增生性視網膜病變」。

一旦發展至增生性視網膜病變,就會出現為彌補局部血流惡化、血行不良的代償性血管增生,帶來失明的風險。

視網膜色素病變的視野

(出處)山梨大學醫學部眼科飯島裕幸醫師編輯、日本視網膜色素病變協會「目と健康シリーズ」改寫。

視網膜色素病變是視網膜發生異常的色素沉澱所造成的一連串疾病。視網膜可將光線轉換為神經信號,這些信號從視神經被傳送到大腦,我們由此感受到光的變化。

視網膜上有各種細胞,各自具備重要的功能,視網膜色素病變是其中的視細胞發生功能障礙。

可以確診為遺傳性病變的患者佔五成,其餘的五成雖然無法確診出病因,但一般仍推測是基因異常所導致。

本症的初期症狀一般是在黑暗處發生視力障礙(夜盲症),有些患者自孩童時代起就出現自覺症狀,但有不少是從40歲左右才感到自覺症狀。

有的則是因為視野狹窄才發現病變。患者當中,有的視野狹窄症狀是有如透過望遠鏡視物一般。病人直到經常與人碰撞,或是無法開車,才發覺視力有異。

隨著病程進行,陸續會出現視力減退、色覺異常,是其典型的發展。

目前的醫學治療尚無法復原視網膜機能,或是有效終止症狀惡化。

黃斑部病變的視野

正常的視野

黃斑部病變的視野

發生於50歲過後,60到70歲最常見的眼部疾病,男性的發病率是女性的兩倍左右。(出處)根據バルティスファーマ資料修改

老年黃斑部病變的發生原因,是看東西時具有重要功能的網膜上方黃斑部組織,隨著年齡增加而受損,造成視力減退的疾病。患者會出現視物變形、視野中心變暗而缺損、視力不良等症狀。

同時使用雙眼時,未必能察覺異樣,因此務必分別使用左、右眼加以確認。臨床上常見身體健康、視力良好的中老年人突然發病。

黃斑部病變是老化的現象,男性發病率高,大約是女性的兩倍。在美國,此症是導致失明原因的第一位,迫使政府當局必須擬出防治對策。

老年黃斑部病變可分為滲出型與萎縮型兩大類,針對滲出型的黃斑部血管增生,可用雷射治療或VEGF抑制療法(譯注)。

【譯注】:VEGF抑制療法就是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 (VEGF)的注射治療方法,可抑制血管增生。@(本文結束)

摘編自 《沒看過這本書,千萬別找醫生:日本名醫教你如何看對科、找對醫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