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瘋漲催生囤囤族 糖價突破7000元漲幅150%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10月27日訊】中國物價紛紛上漲之際,糖價、菜價、油價也屢創新高。10月25日,昆商食糖價格綜合指數首次突破7,000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漲幅高達150%。菜價的高漲使得菜販丟棄的老菜葉也成為搶手貨。各類商品漲價消息瘋傳,催生了「囤囤族」。航空部門也來湊熱鬧,國航、海航、東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宣佈,從27日零時起上調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漲幅近一倍。

糖價瘋漲150% 業界憂心

據新華網報導,從2008年10月起,中國糖價一路飆升,從2,800元/噸,一直飆升到目前的7,000多元/噸,創下歷史新高,漲幅高達150%。

9月份開始,糖價是一天一變,一天就是100多元的漲幅。10月22日,新搾季第一批國家儲備糖21萬噸投放市場。但是國家拋儲並未改變糖價的上漲趨勢,此次儲備糖拍賣均價高達6679.83元/噸,不僅刷新了2009~2010搾季國儲糖拋售價格,更是高於部份產區現貨糖價。當日,昆商食糖價格綜合指數也上漲到6,681元/噸。

經過23日、24日兩天的蓄勢,25日,各食糖市場均出現跳空高開並且大幅度上漲的局面。鄭州白糖期貨出現難得的封死漲停收市;昆商批發市場的電子交易行情也在調高後短期內就持續走高並且以漲停收盤;昆商食糖價格綜合指數歷史性地突破7,000元大關,達到7,042元/噸;各地批發市場報價也基本都在每噸7,000元以上。

糖價「瘋狂」屢創新高,最擔心的還是下游的食品加工企業,因為部份成本將不得不轉移到價格上。瘋漲的糖價也令不少食糖批發商感到不安。因為風險變大,各商家表示,現貨價格不斷走高,越來越多的終端用戶持觀望態度,減少進貨量,銷量明顯萎縮。

此次糖價創下歷史新高,業內認為是由供需缺口所致。據統計,2009~2010搾季全國食糖減產169萬噸,產量僅為1,070萬噸,而食糖需求量為1,400多萬噸,相差300多萬噸,即使加上國家儲備和進口量,供需之間仍有不小的缺口。

「囤囤族」流行

物價飛漲,滋生了新的囤貨一族,會精打細算的主婦、老年人提前出手。劉媽媽家裏的孩子才上一年級,她就提前將孩子到1.5米的內衣褲都買回來了,「這樣兩三年內的內衣褲都不用買了,漲價也和我無關了。」

孟小姐更是誇張,兒子才上幼兒園,就提前和老公把給未來「媳婦」的鑽戒都買了,「反正鑽戒年年漲,將來送給媳婦的鑽戒少於50分的拿不出手,乾脆趁現在提前買好,也許二十年後價格要翻幾倍。」

更務實一點的,選擇囤幾瓶好酒在家,陳先生表示,自己幾年前無意中買了一瓶10年白酒,誰知到了今年價格翻了三倍,「我看應該囤一點,就是將來送人也用得到,價格應該只漲不跌」。

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上漲近1倍

由於航空煤油出廠價格上漲,國航、海航、東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宣佈,從27日零時起上調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漲幅近一倍。

根據航空公司公佈的燃油附加費最新徵收標準,國內航線800公里以上燃油附加費從40元上調到70元,而800公里以內航線則由20元翻倍至40元。這是自去年11月12日燃油附加費復徵後最大的一次調整。

國家發改委從10月26日零時起將民航普遍使用的3號噴氣燃料航空煤油出廠價每噸由5,470元提高至5,690元,每噸調高220元。

目前,燃油成本已佔到國有三大航(國航、南航、東航)總成本的40%左右。不甘獨自承擔成本上升壓力的航空公司,也以最快速度上調了燃油附加費。業內普遍認為,此次航空燃油附加費調整,各航空公司成為最大受益者。

應對物價上漲 組團「淘早菜」

26日凌晨7時許,重慶市南坪正揚農貿市場外,見一名菜農挑著新鮮的蔬菜往裡走,融僑半島雲滿庭C區的譚婆婆等5位老人圍了上去。

重慶晚報報導,菜農來自巴南區界石鎮桂花村,正打算把菜挑到市場批發給菜販,菜筐裝的是剛摘的籐菜、萵筍、絲瓜、茄子、蓮白、蔥子。得知幾個婆婆都要買她的菜,她才放下擔子。一番討價還價,5位婆婆把她的菜全部買走,一共44公斤,付了160元錢,5位婆婆各承擔32元,現場把一擔菜分成5份,各自滿載而歸。

其中譚婆婆說,這些菜如果在市場的攤販手中買,每人得多花10來元。「團購打批發,平均每天能節約7~8元,一個月下來,能節約兩百多元菜錢。」

「我們集體打批發,是被菜價上漲逼出來的。」5位婆婆說,兩個多月前,譚婆婆晨練後趕早到市場買菜,偶然發現,抱團直接從菜農手裡打批發,減少市場菜販子這個環節,不但省錢,還能吃到新鮮、環保的蔬菜。譚婆婆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小區裡一起晨練的婆婆們,沒想到一呼百應,大家當即組團開始淘早菜。

北京菜市場的廢棄菜葉成了搶手貨

網名為「弘律」的網友在天涯論壇發文稱,27日早上去早市買水果,看到五、六個中年婦女在一個賣萵苣的攤販後邊搶菜販子扔掉的萵苣葉子。嫩葉菜販子並沒有扔,扔掉的是最外邊的老菜葉。扔一批,下面馬上一陣哄搶。再扔一批,又是一陣哄搶。

文章稱:腰包變癟了,矜持的北京大嬸們再也不在乎自己的臉面了。

文章還透露,早市隔壁的菜市場有一家做饅頭的,早市上也有一家賣饅頭,兩家形成競爭。菜市場做饅頭的上週搞了次促銷,買五個饅頭送一個,結果門前排了長長一條隊伍。

作者稱,自己住在西三環,尚屬經濟條件較好的區域,出現這樣的現象說明通脹壓力實在已經不小了。而周邊中介掛牌的房價,基本上是三萬一平米。

文章還稱,八十年代最後幾年的惡性通脹最終在中國釀成了一件至今仍然不能在輿論領域解禁的政治事件(「六•四」)。今年的勢頭非常類似於當時的情景。對於整個社會來說,貪污也好,腐敗也好,環境污染也好,似乎都可容忍,因為我們這個國家的國民,從歷史到今天,一直都是這樣的能忍。但通脹卻是誰也忍受不了的,城市化程度越高,越難容忍惡性通脹,理由很簡單,貧民階層吃不上飯,就要拚命。此種情緒只要不斷高漲,一夫倡亂,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情形就會真正地在現實生活中出現。

相關新聞
台國營企業3百萬贊助「杜蘭朵公主」遭質疑
京城無房不漲 買個煎餅回來漲了50萬
鐵礦石漲價遭到汽車產業強烈反對
中國各地物價齊漲 通脹成百姓陰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