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學者:英語村效果有限 不如扮家家酒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光瑩台北6日電)學者今天說,國中小「英語村」效果有限,還不如「扮家家酒」,建議不要再蓋硬體建設為主的英語村,應加強軟體。研考會說,政府擬投入1.5億元,鼓勵地方建置生活化英語情境。

行政院研考會在政治大學公企中心舉行「英語力與國家競爭力」研討會,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教授張玉山發表「提升國民英語能力政策之研究」報告指出,桃園縣在2007年成為第1個設立「英語村」的縣市,在國中、小設置虛擬商店、餐廳、診所等,讓學生從情境中學習英語,全台現有將近50個英語村。

張玉山認為,這些英語村標榜生活化學習,但情境多半大同小異,無法一再造訪,永續發展性不足;且教材針對小學五年級學童設計,內容過於淺顯,提升全民英語能力效果有限,還不如「扮家家酒」。

張玉山認為,英語村的情境封閉、缺乏變化,小孩子一開始去也許會有興趣,但「小孩長大就不好騙了」,建議政府不要再蓋以硬體建設為主的英語村,應該從軟體上加強英語能力教學。

政治大學英語系教授陳超明也認為,英語村耗費太多硬體資源。此外,他也反對學校建設「E化視聽教室」,因為「學生戴上耳機聽慢速英語,和真實生活情境差太多」,還不如多聘請外籍老師和學生練習對話,不然學生聽了半天,還是不會講英語。

與會的研考會副主委魏國彥說,未來英語學用情境建置會以活用目的為主,希望民眾能從日常生活中學習,將英語情境拉出校園外,「沒有圍牆、沒有界線」。

魏國彥說,行政院去年向立法院提出「提升國人英語力建設計畫」,預計3年間投入新台幣5.2億元,計畫包括運用英語力提升國際競爭力、塑造對外國人士友善環境等,其中1.5億元將用於建置英語情境學用場域。

魏國彥表示,建置英語學習情境不一定是「英語村」形式,希望地方政府結合各地特色與資源,將生活空間轉化為英語學習情境。例如學校外面的商店街可成為「英語街」,購物、看診都需說英語。

魏國彥說,這項計畫旨在提升全民英語能力,不會只把目標放在中小學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