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評論中國互聯網自由 惹爭議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28日訊】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茨日前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採訪時涉及到中國互聯網自由的評論,引起了中國國內以及國際間的廣泛關注。

據美國之音2010年 1月 27日報導,人民日報以及新華社等中國官方媒體都在標題上引述比爾.蓋茨的話說,中國官方對互聯網的審查很有限。但是,國際輿論對蓋茨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採訪期間的表述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英國報紙:蓋茨評論有損形象工程*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報導說,蓋茨在斥資數十億美元在全球範圍內預防瘧疾、把微軟重新塑造為一個更為可愛、更加人性化的公司以後,幾乎已經成功地把他作為美國資本主義不好一面的代言人的形象甩掉了。不過,說完中國官方對互聯網的限制「非常有限」之後,他的形象塑造工程被大打折扣。

星期一,美國廣播公司早間新聞節目主持人在訪談中對蓋茨提問說:「谷歌公司發表了不再接受審查、甚至可能撤出中國的聲明,美中關係也因此發生了一些變化 ……你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蓋茨回答說:「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互聯網在各個國家都發揮了相當積極的作用,讓人們可以通過新的渠道發表觀點。很幸運的是,中國方面對互聯網的審查一直是相當有限的,而且也很容易越過(那些審查措施)。所以我認為,讓互聯網留在那裏,繼續發展,是很重要的。」

*蓋茨是機會主義者?*

美國華爾街全時(24/7 Wall Street)金融信息以及評論公司的主編麥肯泰爾撰文說,蓋茨比誰都明白,假如谷歌離開中國的話,那對微軟的搜索引擎 Bing「必應」來說,無疑是一個絕佳的商機。麥肯泰爾說,蓋茨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採訪時實際上是在利用那個機會對中國政府表明自己「盟友」的立場。

英國每日電訊(The Telegraph)說,蓋茨是在為中國政府「幫腔」,並批評他是沒有羞恥感的機會主義者。

美國計算機世界(Computer World)上發表的評論說,蓋茨說「中國官方對互聯網的審查很有限」完全是錯誤的,「假如真是那麼有限的話,中國政府不會動用那麼多的時間和資源來審查互聯網。」

*谷歌賺不到錢還是成績顯著?*

在谷歌公司兩個星期前做出不再繼續接受搜索內容的審查、並且意識到因此可能意味著要撤離中國市場的聲明之後,中國國內的一些評論說,谷歌這麼做是因為他們在那裏賺不到錢。

對此,每日電訊的評論說,這完全是無稽之談,「谷歌在中國創業四年已經成功佔有中國市場的30%還多,有幾個外國公司有這樣的成績?沒有一個。」

*專家:涉及侵權以及整體運作*

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亞洲事務高級研究員布朗博士(Dr. Kerry Brown)星期三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谷歌事件的實質不僅在於中國政府對互聯網搜索功能的審查和限制,更大程度上是谷歌在聲明中闡述的嚴重的黑客以及侵權行為,涉及客戶權益的保障以及公司的存在和整體運作。他認為,互聯網安全問題現在已經極其嚴重,國際間急需審視、洽談、制訂出遊戲規則。

布朗博士說:「蓋茨在這個問題上也肩負著一定的責任,因為微軟是一個巨型公司,它的運營系統很容易受到攻擊,實際上它也受到了攻擊;問題是,這些攻擊都來自何方?」

布朗博士分析說,從網絡襲擊的規模和複雜程度來看不大可能是個人或者企業的行為,而谷歌兩個星期前做出嚴正聲明也必定是有確鑿的證據。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吳惠林:法令當工具的中共極權社會不可久留
奧巴馬對中國黑客的網絡攻擊感到憂慮
異議人士:中共違法侵權 限制通訊自由
網戰開打 美印聯手制衡「網路敵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