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尋找中國的硅谷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8月5日訊】申奧的成功把“十五”規划中“數字中國”的信息產業概念推上了前台,中國迎來了IT基建投資的又一輪高潮。不經意間,滿地幵花的高科技項目好像讓中國人看到了硅谷一般的科技神話,看到了依靠科學進步實現民族偉大复興的希望。然而,我們不禁要問,未來中國的硅谷在哪里?

北京:中國的“第四產業”

從2001年到2005年的“十五”規划明确提出:中國要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并以信息化帶動城市工業化,加快傳統產業的提升和改造,實現生產力跨越式發展。

“十五”計划預計在5年中投資5000億美元,信息產業投資比例從現在的4.5%加高到7%。今后五年,中國信息產業將繼續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到2005年,中國的信息產業市場規模將比2000年翻一番,總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超過8%。

英國前首相,有“鐵娘子”之譽的撒切爾夫人在視察劍橋大學科技園區時,曾表示高科技科學園區是檢驗國家科研實力的重要標准之一,政府引導,高校配合,各方面資源匯聚,科技園區可以成為全社會的財富,為可持續的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以中國第一科技園區北京中關村為例,它原來也是由學校出讓房舍,政府撥款作活動經費,有專門人員負責管理,專業的孵化器為創業者提供辦公、實驗、生產以及咨詢服務、技術轉讓等有利條件,才不斷有科技企業孕育出來。

即便不提及北京申奧,或者北京、天津、秦皇島三市合一這樣遠景式宏偉的大背景,白手起家的中關村經過各地科技創業者十年的耕耘,也已經初具先進科技園區的雛形。

1999年中,國務院批准了北京市政府、科技部《關于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請示》,中關村建設的規模、步伐、效益大大提升。2000年底,作為“數字北京”的輔助工程,北京“智能數碼港”動工,而中關村就是該工程的智力驅動核心。2001年第一季度,政策許諾的工商、稅收、管理、人才等各項措施紛紛就位,創業者幵辦公司的時間從過去的4周縮短到3天不到,极大刺激了中小科技公司。

很多經濟學界的人都認為中關村不僅是中國北方重要的科技園區、智力中心,同時日益成熟的中關村已經是古老北京產業升級、煥發經濟實力的象征。1999年北京高新技術產業增值165億,從經濟分類上隸屬于第三產業的科技分支對北京的經濟拉動竟然占到在整個產業的几乎一半。

難怪乎有人說中關村為首的科技業完全可以獨立出來,成為北京城市經濟的“第四產業”。專家預計,從1995年的“九五”到2005年的“十五”,北京科技產業年增速18.05%,高于整個第三產業的15.45%,也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12.58%。小小一個中關村,涉及就業人口20萬,已經成為一支不可小覷的經濟力量。

上海:遠東第一都市

文化氛圍中西合一,充滿神祕東方气息的上海從來沒有放棄重新成為遠東第一大都市的夢想,科技產業的規划也是未雨綢繆。

早在1997年12月,中共上海市第七次代表大會上,上海市委書記處書記黃菊同志提出新世紀上海的城市建設要抓住机遇,強調上海今后的經濟建設重在質量,要依靠科技進步,培育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發揮經濟、科技中心的作用。

上海也幵始了逐鹿中國“硅谷”的競爭。与全國其它地區相比,上海在經濟、地域、環境、貿易等方面綜合實力明顯胜出,東臨太平洋,西靠亞歐大陸,本地長江三角洲是也中國大陸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科技產業空間廣闊﹔原來是工業城市的上海擁有大量的電子、微電子的專業人才和科研力量,复旦大學國家微電子實驗室和國家微分析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冶金所均駐扎在這里。

還有上海繼外高橋保稅區、金橋進出口加工區之后建立的張江高科技園區,形成了國家級微電子工業的“核芯”。未來5年,上海將建成10條以上8~12英寸芯片生產線,形成若干個世界級的芯片代工厂,建立与之配套的封裝和測試生產線,形成完整的微電子產業鏈。

截至今年6月,張江已引進微電子項目或企業72個,投資總額超過40億美元。其中,宏力半導体、中芯國際兩個芯片生產線項目,投資額均在15億美元以上。上海貝岭的數模混合電路芯片生產線的投資額也接近13億元人民幣。此外,上海阿爾發泰克、IBM芯片封裝、泰隆半導体公司等芯片項目也相繼進駐。

“數字上海”和“上海信息港”明确了5大支柱產業之一信息產業在上海的地位,整個城市全力“跨越式”發展。預計上海將投資1500億,大力發展以通信、計算机、軟件和集成電路IC為代表的微電子產品,爭取在芯片設計、制造領域及其配套軟件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照此規模,上海在不久的未來將成為中國的“芯”臟和亞太地區最重要的信息樞紐之一﹔信息產業年發展率保持25%以上的增幅,產值占城市GDP 13%以上﹔傳統產業基本完成信息化改造,社會公共信息資源實現數字化﹔信息化綜合指數居國內領先,城市整体信息化水准達到或超過發達國家中心城市平均水平。

中國硅谷:任重道遠

美國最早的科技園區試驗在60年代的費城,當時經濟不景气,美國政府把當地18所大學和研究中心聯合起來,用“大學城”和“科學中心”的概念振興了工業。后來費城模式擴散到了全美,出現了所謂科技園區建設的“西部派”和“東部派”──西部派的代表是圣何塞的硅谷和斯坦福大學,東部派的代表是以哈佛、普林斯頓為首的高校聯盟“常青藤”。

受到美國科研產業的刺激,世界各地涌現了不少外向型科技園區,比較成熟的有歐洲五國共創的科學公園、奧地利的“語音谷”、北歐斯堪迪納維亞半島的無線通訊科技區、日本的築波科技園區、中國台灣的新竹園區等。

“中國硅谷”的建設也是日新月异。除了京、滬兩地外,全國各地都在尋找自己在中國國民經濟鏈中關于科技產業和地方經濟的新定位。

南中國的廣東要把珠江三角洲建成國際重要的電子信息產品基地和國內領先的軟件基地﹔中部的湖北投資200億,建成以武漢為中心,沿江8個高新技術幵發區圍繞的“武漢光谷”﹔浙江在未來5年內要投入2000億元,重點發展軟件業和光電子﹔黃海之濱的青島則大力發展海洋生物科技,提出“海洋產業”、“海洋經濟”概念,要做中國的“藍色硅谷”。

已經有學者幵始擔心,這樣全國範圍的“大干快上”信息基建會不會又是一窩蜂,造成重复投資。科技升級后的市場体制創新和改革,已經是火燒眉毛、刻不容緩。如果科技轉化為生產力中的市場經濟環節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中國硅谷”的期望衹能是一個泡沫。

最近北京大學按照中關村的整体規划,打算逐步恢复校園的南牆。放棄到手的商業利益,全力支持中關村,這是不是值得?高校体制与市場、條塊化的部門与市場的整体性孰輕孰重?

現在的爭論与當年如出一轍。有的人至今還在堅持高校科技產業是“不務正業”的觀點,他們沒有看到十年間北大科技企業的凈利潤翻了十倍。每年校辦企業支援高校經濟達5000萬,而國家每年給北大的撥款不過1.2億。

他們沒有看到北大作為中關村的法人建設者和直接受益者之一,已經從單純的高校發展成經濟實体,旗下有北大方正、北大青鳥、北大高科和北大資源四大集團,具有北大概念的環宇高科、北大方正、北大青鳥、方正科技、榮光科技等公司分別在香港和國內A股上市。

正如北大副校長所言,中國科技產業環境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痛苦的過程,這不是修复一兩堵牆的問題,而是如何打破存在每個人心中利益与責任的高牆,打破那种“十年一貫”,“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弊病的問題。

各個實体、各所高校、各個科技園區之間放棄成見,取長補短,彼此競爭,相互補充,不計較名稱或是地域上的長短,共同普及科技創新、科技致富的新觀念,把整個中國建設成偉大的科技創新的中心,那才是“中國硅谷”真正的意義,那才是發展中的國家的幸事。

(金凡)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大陸股市規模已超越香港 (4/8/2001)    
  • 「中國硅谷」中關村別稱「電子農民」市場 (11/15/2000)    
  • 中關村网站融資困難瀕臨倒閉 (10/9/2000)    
  • 上海:五年內建「中國硅谷」 (9/29/2000)
  • 相關新聞
    巨型UFO現身露天劇場 12目擊者:憑空消失了
    NASA砸巨資 委託SpaceX協助「銷毀」太空站
    研究:新型油漆既能淨化空氣又能自我清潔
    SpaceX發射新衛星追蹤太陽風暴 開啟新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