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矽谷神話幻滅 暴富想法落伍

人氣 1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24日訊】矽谷是否能夠頂住科技類股崩潰的壓力,最終從廢墟上重新站立起來?這個問題令得市場上人心惶惶。其實,這一問題是無須回答的,矽谷當然會重新站起來,不過站起來的矽谷已經不可能是當年那個矽谷了。那麼,在這漫長而又緩慢的恢復道路上,究竟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呢?

TheStreet.com專欄文章寫道﹐棒球隱語壽終正寢。創投資本家道爾(John Doerr)近期成為了媒體關注的對象,他曾經說過網路是這個星球歷史上最大的合法賺錢工具,現在正在為自己進行辯白。他努力將各種新的意義加入到自己的著名論斷當中。

但是我和道爾之間經常談論的是另外一回事,他經常挂在嘴邊的隱語是,我們現在只是處於網路的第二局當中。他是將網路的進程比喻成一場棒球比賽。現在我們應該能夠斷言,網路絕對不是一場遊戲,當然,也未必就是一場革命。網路是一種賦予我們某種能力的技術,有時,它也是一個遞送系統。

現在我們是處於第幾局當中呢?誰會去在意?或者,另外一個文字上的花樣更為合用:我們現在所處的是網路時代的大結局--一場艱難活劇的痛苦收場。在掩埋了逝者的屍體之後,倖存者再度忙碌起來,他們還承擔著重建的使命,儘管他們未必瞭解自己在建設什麼

一夜暴富的想法落伍了。那些晚近時候來到矽谷的財富追逐者發現自己錯失了賺錢的機會之後,只好選擇離開。他們或者是回到自己的家鄉,或者是去尋找下一個能夠帶來機遇的地方。於是乎,許多地方都隨之起了變化。房價降低了,交通輕鬆了,午餐時找一張空桌子不再是什麼難事,人閒下來之後,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注意與人交往的禮儀。

但是,另外一個結果的意義更為深遠。長期觀點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辭典當中。加州Robertson Stephens的科技導向投資銀行家圖比亞森(Ted Tobiason)透露,他近期曾經和一些矽谷的業界人士溝通,後者目前談論的主題已經轉向產品的發展和公司的架構。「人們總是在談論架構,這讓我感覺很不適應,」這位銀行家稱,他認為,現在人們已經開始傾向於談論五年規劃之類,這是「巨大的進步」。

華爾街是一個討厭長期觀點的地方,他們再多的花言巧語也掩蓋不了這一事實。他們認為,短期循環意味著更大的收益。過去五年當中,正是這些來自紐約的投資銀行家們在加州的Menlo Park和Palo Alto等地方建立了龐大的機構,但是,現在,這些機構的規模又開始縮減了。

財務標準回歸本質。曾幾何時,無論是在矽谷還是外面的世界,真正受到重視的財務標準就是盈餘。但是,隨後瀏覽量就粉墨登場了。然後是融資數目,然後是管理層資歷的總和等等等等。現在看來,在一切是多麼的愚蠢,但是在當時這種標準的氾濫對企業的構成確實是有重大影響的。當時曾經擔任研究分析師的舊金山創投資本家夸廷內玆(Michael Kwatinetz)指出:「企業在建設當中,以華爾街最為重視的一個標準為導向--銷售額。」

記得當時,一份缺乏營收數字的商務計劃甚至會被認為是不完整的。Webvan在過去一年中的營收達到2億4000萬美元,但是運營虧損卻達到4億7500萬美元。帕薩迪納的初創公司CarsDirect.com是名譽欠佳的創投公司idealab!的作品,前者在申請上市的文件當中登錄的毛利率是負數。這千真萬確,絕對不是一時的疏忽,因為他們正在賠本出售廉價汽車。這就是網路泡沫中的典型現象。

現在的企業喜歡的是更為傳統的途徑:創建一種產品,打開它的銷路,如果需要更多的資本用於發展,就將公司的股票上市。

前瞻退出歷史舞台。曾幾何時,再談及華爾街對其業績的預期時,企業在分析師面前總是表現得非常克制。然而,在1995年的「私人證券訴訟修改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通過之後,一小部分膽大的公司--尤其是英特爾(INTC)--開始在季度盈餘報告當中發佈盈餘前瞻數字。現在,公平披露守則業已問世,企業透露資訊的途徑和方法都受到了控制。

但是,出現的是一個始料未及的新趨勢--前瞻消失了。加州聖荷西的通訊晶片製造商PMC-Sierra(PMCS)今年早些時候就定下了這樣的調子,一再重復對今年的表現「沒有預期」。康寧(GLW)只是泛泛地稱未來十二個月至十八個月內情況會出現好轉,實際上卻無異於從根本上取消了前瞻。

近期,昇陽(SUNW)、EMC(EMC)和北電網絡(NT)都開始仿傚這種對將來不置一辭的做法。比如昇陽就明確表示,在其截至八月的財季季中的時候,公司不會討論任何關於預期的話題。

即將去職的北電執行長羅斯(John Roth)在週四的一篇聲明中稱:「在2002年下半年之前,公司的開支規模預計不會有任何可觀的成長。所以公司短期的能見度是很有限的,我們無從發佈2000財年第三財季或者是全年的前瞻數字。」

這是一個很好的進步。企業細節詳盡的前瞻會使專家投資者變得懶惰。所有人拿到的都是一樣的前瞻,如果情況出現變化,所有人受到的影響也幾乎完全一樣。現在,分析師們就必須努力工作了,因為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不同行業不再糾結在一起。1997年,我第一次踏上矽谷的土地。我當時確實是懷著極大的熱忱,決定開始學習關於半導體、企業軟體、磁碟驅動器和網路行業的種種知識。在兩年的時間裡,我投入大量時間撰寫關於零售業、金融服務業以及保險業的文章--當然,所有這一切都是與「網路」有關的,當時,這個字眼有著和今天的「基因」一樣的煽動力。

現在,正如Mayfield Fund的創投資本家羅伯茨(Janice Roberts)所說,「商務技巧和經驗重新受到了青睞。」

這一氣候的直接結果就是--比如說--人們再也不會相信,前軟體公司的主管對雜貨店的經營也是內行。此外,整個矽谷的「商務發展」附屬部門可能也會就此消失。當經驗豐富的管理人才想要在某家尋找機會的話,他們會自己打電話,自己來完成這一切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軟件創業表現優越 美華人不輸其他族裔 (7/22/2001)    
  • 矽谷頂級房屋 行情暴跌 (7/15/2001)    
  • 省開支 美國加州矽谷高科技業有譜 (7/4/2001)    
  • 美國日裔人口劇減 社區漸萎縮文化承傳堪虞 (6/19/2001)    
  • 美矽谷電腦網絡精英失業 被迫淪落街頭 (6/17/2001)    
  • 美國加州矽谷失業者 多人入住收容所 (6/16/2001)    
  • 美國加州灣區矽谷失業率全面上升 (6/10/2001)    
  • 網絡業逆境未阻矽谷投注新科技創業資金 (6/9/2001)    
  • 沙正治﹕政府應該「少管、多做、多幫忙」 (5/22/2001)    
  • 楊海平:中共爲什麽如此恐懼‘神盾’軍艦  (5/16/2001)    
  • 英特爾科學展 台灣包辦12獎 (5/14/2001)    
  • 矽谷失業率大幅揚升 (5/13/2001)    
  • 美國加州矽谷裁員風 殃及謀生不易清潔工 (5/11/2001)    
  • 吳敬璉又放一炮:北京足可與矽谷竹科一較高下 (5/11/2001)    
  • 親歷攔檢族裔偏見 美國有色人種促進會提申訴 (5/8/2001)    
  • 買主擔憂經濟疲弱 加州矽谷房屋銷量減逾兩成 (5/8/2001)    
  • 中美駭客大戰 僅屬虛擬塗鴉 (5/2/2001)    
  • 威盛被Trident控告侵害商業機密 (4/28/2001)    
  • 英特爾公司精減人手 願為轉職員工提供補償 (4/27/2001)    
  • 網絡公司夢破碎 法網難逃 執法機構須增員 (4/24/2001)
  • 相關新聞
    網絡公司夢破碎 法網難逃  執法機構須增員
    威盛被Trident控告侵害商業機密
    親歷攔檢族裔偏見 美國有色人種促進會提申訴
    吳敬璉又放一炮:北京足可與矽谷竹科一較高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