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訪談:每首歌后面都有一個故事

人氣 360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18日訊】為“5-27”演唱會而提前到北京作宣傳的羅大佑,上周末再次掀起了一陣旋風。周五下午,記者也在《藝術人生》節目的錄制現場,近距离地面對這位傳奇人物。有人說羅大佑是華語歌壇的Bob Dylan,有人說他是音樂教父,現場的觀眾大都三十開外,他們則直呼他“大佑”。去年九月,上海、杭州演唱會過后,羅大佑已多次被簇擁到追光燈下,以下就是他新近的一次暢談。

  問:你是學醫出身,不知這對你的生活和音樂有多大的影響?

  羅大佑:我是學醫出身,從小學到大學,一共讀了19年,而且畢業后,醫生執照也不幸給我考過了,后來我還當過一年多的醫生。我的父親、哥哥、姐姐都是讀的醫學院,但我們家還有一個傳統,就是都學了鋼琴。考大學時,第一年我考上了台中的醫學院,因為想留在台北,就休學了一年,這一年一邊玩音樂,一邊讀點書,第二年再考,又是同樣一所學校,沒辦法,認命只好去讀。當醫生的經歷對我創作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因為當過醫生,所以在考慮很多人生的問題時,會跟別人不一樣。再有就是我開始是在放射科,所以一直到現在,我都習慣戴墨鏡,開始時就是不愿意被舞台上的燈照射,可能也就是想掩飾點什么吧!

  問:你的歌曲影響了許多人,特別是那些今天三十多歲的人,他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听羅大佑的歌長大的”,那么哪些歌影響過你呢?

  羅:一种是中國早期的民歌,比如王洛賓先生整理的許多作品,《掀起你的蓋頭來》什么的,我听了就特別感動。為此我還專程到新疆去向王先生請教,結果受益特別多。再有一种就是西洋的一些民謠、搖滾類的現代音樂,比如你們都知道的BOB DYLAN。除了他的音樂,我想他還對我有一個啟示:嗓子很爛的人也可以當歌手(大笑)。

  問:1985年之后,你多次去美國,你認為中國的搖滾樂与西方的搖滾樂最大的差距或者說區別是什么?

  羅:搖滾樂最大的特點是它完全是一种科技的產物,所有的樂器如果不插電,就只有鼓會響,人家還會說它的聲音不夠響。西洋的搖滾產生在60年代,也是冷戰的產物。因為大家想要和平,如果和風細雨地說“我們要和平”是沒有力的。這是一個大背景。中國的搖滾不同,像崔健,他是把中國民樂与西方的電子樂結合起來,我去听它時,遠古的聲音和現代的聲音都有,這很有意義。現在大家對搖滾的理解,還是要离經叛道,故意很大聲地唱,像羅大佑這樣,其實不必,搖滾應該是傳統現代融合起來的,再加上全世界都通用的一种情感。

  問:我們第一次听到的《是否》是蘇芮唱的,后來才你唱,你唱得很懮郁,這里面是不是有故事?

  羅:歌詞里有“是否我將不再哭”,男儿有淚不輕彈嘛,大不了一死,為什么要哭,所以我沒先唱。事實上,我一直當自己是個作曲家,看別人唱我的歌是最幸福的,我是去年才開始作演唱會的。故事……(笑)我一向是個坦白從寬的人,故事不過是有一個女朋友,后來不在一起了就分手了。情歌有兩种,一种是開心的,一种是分手的,基本上流傳的都是后一种。其實在寫《光陰的故事》時,我就有戀愛的情況了,基本是每一首歌,都有不同的對象,即使是同一個人物,可能也會因為相處的情況不一樣,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感覺。

  我寫的情歌總是不開心的多,因為人在幸福的時候,總是很容易忘記自己的幸福的,而在不幸的時候,才會品味那些過去的幸福。

  問:在《戀曲1980》中,你寫道“你不屬于我,我也不擁有你”,這樣寫愛情好像不太好,但我們都還挺喜歡。這是你的觀點嗎?

  羅:當時是1979年,我正在台北市仁愛醫院婦產科實習。早上開會時,我坐在那里走神,因為我的感情正在變化。我突然想到,即使兩個人生活在一起,也不會有海枯石爛的情況,兩個生命都是獨立的,這個生命不會完全屬于另一個生命。你在講“我愛你”時,是用很大的聲音講的,但你總不能一輩子都有這么大的聲音。有時候人是很脆弱,因為環境、條件的改變,情感會變,對我來說,“你不屬于我,我也不擁有你,我們彼此沒有占有的權利”。

  這好像違反了常理,因為我們總是覺得感情是越持久越好,但千万別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其實世界上只有一种情感,那就是父母親對小孩子的情感是理所當然的。羅密歐与朱麗葉從相逢到最后殉情,總共只有四天的時間,在這四天中所有愛情的价值都實現了。而實際上的情況是,下個月你可能又遇到一個女朋友,你又變心了。

  問:許多藝術家們在創作中,總是需要情感不斷地刺激,對你來說是不是經常會有新的情感來給你的寫作增加激情呢?

  羅:音樂,一首歌,除了情感它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是。寫一首歌后面所需要的支持力,跟對生命价值觀的認定,是要血淋淋的,真的要進到感情的最深處,要真刀真槍的,抓住靈魂最真的地方。這樣講好像很抽象,其實就是你突然不由自主地起了雞皮疙瘩的地方,寫一首歌看上去很簡單,事實上,你要硬讓它有起雞皮疙瘩的效果,是不可能的,要讓它有生命很難很難。這當然需要生命的熱情。當時間、空間變化時,你所面對的同一個人,或者你在變心,或者對方在變心,這需要你去選擇。是不是說,寫歌就一定要去找女朋友,去一次次地談戀愛,也不是這樣,而是你要不斷地付出真心,去面對對方。

  問:講一下你的初戀可以吧?

  羅:(笑)初戀有兩种,一种是自己苦悶异常好几個月,對方一點都不知道,一种是有四顆眼睛,起了火花。我的初戀開始時是19歲,維持了八九個月,因為我從台北到了台中讀大學,所以就分開了,后來就真的結束了。

  問:那你是不是給她寫了歌?

  羅:寫了曲子,但沒有流傳,都是不成功的。

  問:在你的作品中,有多少是寫給這樣的女孩子,有多少是寫給你的愛人同志李烈的?

  羅:基本上每一首歌后面都有一個故事,但這不一定就是一段戀愛。我寫給李烈的歌,現在公開的有三首,然后沒有出版的還有三首。因為我們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很長了,然后中間也有很多波折,所以很多歌會有這些時間中留下的痕跡。

  后記:為了告別的聚會

  每一次關于羅大佑的聚會,都會有故事。去年9月發生在上海的著名故事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在演唱會現場,打開手机,對大學時代的女友喋喋不休–也不管她結了几次婚,有什么樣的生活。上周五在中央電視台演播室里也有故事,有個83級北大生物系的畢業生,他訂上了最后一張机票,從廈門飛到北京,在擁擠的觀眾席上,這個不再年輕的年輕人与几個同學坐在了一起。他二十年前听了羅大佑的歌,就放下了手中的教科書,走上了音樂的道路,節目結束后,他又得回到廈門,回到現實生活中。羅大佑使那些生于六十年代,在八十年代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們的生活充滿了夢想。十几二十年過去,這些夢想大多被顛覆,當大家因為羅大佑聚在一起時,這些夢想便碎片一樣的聚起來了,是為了羅大佑嗎?還是一次關于告別的聚會?

  我們愛大佑

  我們這撮人迷過羅大佑,這撮人當中的我迷羅大佑的《明天會更好》。我迷歌手是因歌論人,不咎既往。非問我羅大佑是男是女,是一個還是一個組合,和羅大佐是否一家,出過哪些大碟,是兩栖還是三栖,持哪國護照,對不起,搞不清亦不關心。迷到這程度,羅大佑更像個符號。 崔永元(主持人)

  我喜歡羅大佑,因為他的歌里有很多的文人气質。 楊瀾(傳媒工作者)

  听到《閃亮的日子》,我的眼淚又快下來了,二十年前,我用磚頭大的錄音机,轉無數次帶听到這些歌,它們已經深深地進入了我們這批人的心靈,它們早就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流行歌了。(成方圓)(歌手)

  我過三十歲生日的時候,唱得酩酊大醉,半夜里在馬路邊坐著,唱羅大佑的歌,當時的感覺,既哀傷又幸福。當我与羅大佑坐在一起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比他幸運–我們喝醉了可以唱羅大佑,他喝醉了就沒這么多歌唱。 (張立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5.27”門票訂購已達7万 (5/18/2001)    
  • 特寫:羅大佑–你的樣子 (5/17/2001)    
  • 羅大佑北師大說光陰故事 (5/16/2001)    
  • 羅大佑﹕大陸音樂創作潛力好于港台 (5/16/2001)    
  • 羅大佑為了“527”演唱會 在京一路奔波 (5/14/2001)    
  • 妙語連珠 羅大佑与莘莘學子共話“光陰故事” (5/12/2001)    
  • 羅大佑─與我的記憶有關 (5/11/2001)    
  • 著名音樂人羅大佑作客新浪聊天室訪談實錄 (5/10/2001)    
  • 命運多舛 蔡琴右耳突然失聰 (5/8/2001)    
  • 8000張低价票售罄 樂壇傳奇人物聯手打造“5-27” (5/7/2001)    
  • 我的音樂很孤獨–羅大佑自述“非音樂”主張 (5/5/2001)    
  • “風云榜”里“風云變” (4/24/2001)    
  • 羅大佑:沒有北京歌迷在場我會覺得很孤獨 (4/20/2001)    
  • 羅大佑:我與孤獨﹑寂寞為伍 (4/17/2001)    
  • 北京歌迷對羅大佑“ 遲遲的等” (4/16/2001)    
  • 林志炫:《花房姑娘》唱完很開心 (3/18/2001)    
  • 羅大佑李烈愛情十二載 一年各分飛 (2/1/2001)    
  • 華語榜中榜明星強中強 (1/19/2001)
  • 相關新聞
    華語榜中榜明星強中強
    羅大佑李烈愛情十二載 一年各分飛
    林志炫:《花房姑娘》唱完很開心
    北京歌迷對羅大佑“ 遲遲的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