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 盛唐藝術的最高境界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3月19日電】作為歷史名城,相信世界上一個城市沒有比洛陽有著更長的故事了。擁有5000年悠久歷史的洛陽,是中國7大古都中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城市,其中,合稱「洛陽三絕」的「龍門石窟」、「洛陽牡丹」、「洛陽水席」都有被傳頌千年的典故。

東森新聞18日報道,馳名中外的龍門石窟,因由香山(東)与龍門山(西)對峙,遠望猶如一座天然門厥,而于隋朝建都洛陽后,得名「龍門」。著名的龍門石窟就密布在伊水兩岸長達1公里的兩山崖壁上,与「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崗石窟」并稱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

据考古學家考証,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前后(西元493年),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宋諸朝,雕鑿不斷。据龍門石窟研究所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00余塊,佛塔4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北魏石窟占30%,唐代約占60%,其他時代窟龕約占10%。

龍門石窟雖然是佛教文化的藝術表現,但它也折射出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時尚。石窟中至今仍然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建筑、書法、音樂、服飾、醫藥等方面的實物資料,因此它堪稱為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

据考証,從現存龍門石窟中的碑刻及史志記載來看,營造者有皇室、顯貴、民間商會,以至平民百姓,也有少量外國佛教徒留下的作品。其中,被稱為中國佛教藝術登峰造极之作的「奉先寺」,其規模規模最大,主佛盧舍那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丰頤秀目,嘴角略翹,稍含笑意,形象既庄嚴雄偉又不失睿智慈祥。

在主佛盧舍的左側,有老僧迦葉嚴謹持重,右側是阿難文靜虔誠;文殊、普賢二菩薩身著盛裝,佩帶瓔珞寶珠;護法天王身穿甲胄,手托寶塔,足踏地鬼,身軀壯碩,嚴肅鎮定;金剛力士剛強威猛,袒胸赤搏,咄咄逼人。二菩薩的外側還各有一頭梳雙髻、身著長裙、足登云頭鞋、含睇微笑的供養人像。這組群像如重星托月,襯映出了盧舍那佛的崇高形象,充分顯示了盛唐藝術的至高境界。

龍門石窟已經歷了1500年的滄桑歲月,加上自然和人為2方面的因素,損坏嚴重,尤其慘遭30年代前后的盜劫(1965年統計有800余處盜跡),完整者已不多見。1953年中央文化部批准成立了「龍門石窟保管所」,石窟得到了妥善保護。70年代開始用新的科學技術研究病害治理并進行維修加固,修建了防雨和安全防護設施,正是希望石窟可以永久流傳,成為世人永遠崇拜的藝術圣品。


    相關文章
    

  • 南京考古愛好者發現六朝“飛天佛磚” (3/18/2001)    
  • 江蘇湯山發現佛窟群 (2/21/2001)    
  • 敦煌石窟靠高科技獲新生 (2/4/2001)    
  • 印度佛像石窟 受損日益嚴重 (1/2/2001)    
  • 災降古城 洛陽傳聞滿天飛 (12/27/2000)    
  • 歌舞廳宴貴賓 洛陽大火死者干部多 (12/26/2000)    
  • 中外專家攜手縫制「綠色保護衣」 保護敦煌莫高窟 (11/30/2000)    
  • 中國:四處文化遺產新列《世界遺產名錄》 (11/30/2000)
  • 相關新聞
    印度佛像石窟 受損日益嚴重
    敦煌石窟靠高科技獲新生
    江蘇湯山發現佛窟群
    南京考古愛好者發現六朝“飛天佛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