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頭遮尾“發泄吧”在南京悄悄開業

標籤:

【大紀元2月5日訊】在南昌、沈陽等地頗有爭議的“發泄吧”,近日在南京靜悄悄地開業。面對這躲躲閃閃的“新生儿”,不知南京有關各方能否接納。

江南時報記者近日獲悉,南京開了第一家“發泄吧”,于是便按“金陵熱線”上披露的地址前往探訪。然而,記者用了近3個小時把不足300米的丹鳳街一帶的街巷搜羅個遍,也沒見到“發泄吧”的招牌。電話咨詢當地派出所和社區服務中心也一無所獲。記者只好再次上网搜尋其電話號碼,問清楚其具体的地點原來只是某高層住宅的一個居室。記者昨天下午終于找到了這間外觀和普通民居無任何區別的吧室。沒有記者想象的燈箱、招牌,連起碼的箭頭示意圖也沒有。記者問訊了數位住戶,沒有人知道咫尺鄰里竟有著南京首家的“發泄吧”。江南時報記者進入了這個二室一廳,其中一個房間擺放著簡單的辦公用具,另一個房間則幕帘低垂,后面擺放著音響和拳擊手套,地面上堆積著一些充气的道具,有小人、動物等,這才讓記者感覺到這确實是一個發泄場所。然而,其注冊名稱卻是“夏娃心理咨詢中心”。

對于江南時報記者的突然造訪,“吧主”張先生很是熱情,中年模樣的他顯得很干練。他告訴江南時報記者,他本來在江蘇一省級公司工作,父母也是省級机關的工作人員,可由于原單位垮了,35歲的他也就下崗了。張先生說自己學的是企業管理專業,對貿易和信息网絡也很在行,對于心理咨詢這种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我是受南昌等地開辦‘發泄室’的啟發才開這個店的。”張先生解釋道,“當初我擔心其命運,所以只准備專門為女性服務。”“既然是發泄場所,為何不就叫發泄吧或發泄室呢?”江南時報記者單刀直入。“申請這個店還真有點費周折。”張先生說,“這個店除了供人發泄,也有心理疏導的內容,所以當初就給它起了個‘夏娃情感調理咨詢中心’的名字,可誰知到玄武區工商局注冊時,該局的工作人員說這种性質的公司他們第一次碰到,不敢批准,讓我找市局。來到了南京市工商局,個体處的同志一看,‘情感調理’這內容肯定和‘情感陪護’有關,這哪能批准!我赶緊給他們說明自己這個公司主要是發泄和心理咨詢的場所,于是把名字改成了現在的‘夏娃心理咨詢中心’,才通過最后的關卡。”

“本來印好的3盒名片現在又只得重印了,我很害怕進入誤區,自己也是有意地在避開情感陪護這些事情,所以在請心理咨詢方面的工作人員時還特意挑選的全是男性。”“我害怕在搖籃里就被掐死!”江南時報記者問:“你沒有給公司的開業做大張旗鼓的宣傳,甚至現在連招牌都未敢打出,是否与害怕引起爭議有關?”“公司确實沒有進行宣傳,只在网上發了個消息,主要因為我還未忙得過來。至于害怕市民反對嘛,我辦這個公司是為減輕人們的心理壓力,這個出發點是好的,我相信大部分市民會接納的。但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出現總會有人持不同意見,有人反對也很正常。”談及公司今后的發展,張先生說,這几天咨詢電話不斷,有100多個了,當然也有人以為是情感陪護,所以三更半夜地打電話過來。張先生說已有七八位客人來試驗過了,惟一的一具人体模型已被打“殘廢”,送去修理了。張先生告訴記者一件意外的事:開了這樣一家“發泄吧”的事他至今沒有告訴家人,“不想讓她們擔心。”

相關新聞
【時事金掃描】摧毀上百無人機 烏導彈威脅莫斯科
【新聞大破解】中共22條極限施壓台灣 已顯無效
歐盟對華電動車關稅如何發展 美歐做法有不同
旅遊攻略出版商「孤獨星球」退出中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