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的細菌可引起血液感染

標籤:

【大紀元1月29日訊】 有報道稱,有些人鼻子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可能進入血液循環導致嚴重的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是病人就醫時,導致嚴重感染的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早先的研究已經發現,鼻子中的這种細菌与此類感染的危險性有聯系。大約有60%的人的鼻子在某一段時間內會攜帶此細菌,這通常是無症狀的。但是,一項對219名感染了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入院患者進行的新研究表明,有82%的病人血液中侵入的細菌是和鼻子中的細菌一致的。更具侵襲性的感染是通過多种不同途徑開始的,包括尿道感染、皮膚感染或呼吸道感染。在本月初《新英國藥物期刊》中發表的一篇研究發現,在分別對1278名已确認在鼻子中攜帶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入院患者的單獨分析中,12人最終由于金黃色葡萄球菌發展成嚴重血液感染,血液中的細菌与鼻子中的細菌完全一致。

  德國Munster大學的Christof von Eiff博士及其同事,基于這些發現得出結論,消滅就醫患者鼻子中的細菌可以防止此种細菌引起的感染。但是,Richmond的Virginia Commonwealth大學醫學院的Gordon L. Archer博士說,這并非听起來那么容易。問題是沒有辦法及時确認這些攜帶者。如果我們有快速的診斷實驗,比如像診斷鏈球菌性扁桃体炎那樣,我們就可能确認就醫者鼻腔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并在發生嚴重感染之前消滅它。Archer 博士及其同事Michael Climo博士在研究的評論中說,即使查出細菌,怎么消滅它們也并不十分清楚。口服抗生素可能增加細菌的抗藥性;而抗生素藥膏也并不成功或者只能短時間消滅細菌,并且大劑量使用會產生抗藥細菌。評論中最后的結論是,要真正減少由于金黃色葡萄球菌導致的就醫感染,需要采用有力的手段和創新的方法。殺滅隱藏在鼻子中的細菌應該是此項研究的基礎之一。生產抗生素藥膏的SmithKline Beecham公司資助了部分研究工作。


    相關文章
    

  • 細菌學家出庭作証,日本傳播鼠疫 (1/25/2001)    
  • 日本曾向中國投細菌彈 (1/24/2001)    
  • 确保蔬菜水果汁安全 食品局執行殺菌新例  (1/19/2001)    
  • 日本1855細菌部隊北京7年血腥研究曝光 (1/18/2001)    
  • 香港屯門醫院爆發超級細菌 (1/18/2001)    
  • 致命細菌在屯門醫院猖獗 (1/17/2001)    
  • 傳播人類疾病的罪魁禍首是細菌而不是基因 (1/13/2001)    
  • 研究發現高飛細菌也在大量繁殖 (1/13/2001)    
  • 新的細菌繁殖地–電冰箱? (1/3/2001)    
  • 科學家告誡:冰箱可能成為細菌的“新家” (1/2/2001)    
  • 正見网:生命起源并非我們想象 (12/23/2000)    
  • 無奇不有:瘋牛病可能源于外太空細菌? (12/8/2000)    
  • 砧板抹布易藏細菌 殺人無形 (12/7/2000)    
  • 科學家發現26億年前的陸生細菌化石 (12/6/2000)    
  • 《日軍細菌戰手稿》研究有重大發現 (12/5/2000)    
  • 現代科技造就細菌進化 (12/4/2000)    
  • 銅川:井水細菌超標 數百人食物中毒 (12/3/2000)    
  • 雞蛋盒將加印新警語 提醒民眾應徹底煮熟 (12/2/2000)    
  • 日軍細菌戰手稿在哈爾濱發現 (11/28/2000)
  • 相關新聞
    科學家告誡:冰箱可能成為細菌的“新家”
    新的細菌繁殖地--電冰箱?
    研究發現高飛細菌也在大量繁殖
    傳播人類疾病的罪魁禍首是細菌而不是基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