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2日15時00分最後更新)
1. 王赫:從三件事看俄羅斯力壓中共 2024-05-22 14:54:05***********************************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普京訪華,外界普遍認為是有求於中共,當前中共在主導中俄關係。但是,從如下三件事來看,情況未必一定如此。
其一,普京對圖們江出海權不肯鬆手。圖們江入日本海(也是中國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圖們江出海權對吉林省和整個東北意義重大。歷史上,中國本是日本海沿岸國家,圖們江是中國內河;但因沙俄掠奪中國領土,中國喪失了圖們江出海口,但仍享有經圖們江的出海權;後形勢演變,中國的出海權實際也沒了。20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江澤民和中共賣國,沒有力爭圖們江出海權。現在普京掉進俄烏戰爭的泥潭,習當局對圖們江出海權有所主張,但俄羅斯依舊強勢。普京和習近平簽署的「聯合聲明」洋洋灑灑上萬字,其中只有一句話說到「雙方將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就中國船隻經圖們江下游出海航行事宜開展建設性對話。」可見,普京只是略微鬆口,中國(中共)能否爭回圖們江出海權仍在未定之天。
其二,西伯利亞力量2號能源管道談判久拖不決。西伯利亞力量2號這條天然氣管道(全長3,000公里,管道設計輸送能力為每年500億立方米,從西伯利亞秋明州經蒙古進入中國),已談判多年。5月16日晚間,隨同普京訪華的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才表示,俄方準備近期完成對鋪設這條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審查和簽字」。大家知道,陷入俄烏戰爭兩年多的俄羅斯要維持其戰時經濟的運轉,越來越需要中共的幫助,需要向中國大賣石油和天然氣。可為什麼西伯利亞力量2號就不能落地呢?據路透社今年5月13日報道,雙方的分歧主要在這個項目的定價等問題上。可見,即便陷入困境,俄方也不輕易對中共讓步。
其三,普京拒絕奧運停火。5月6日,習近平在巴黎與馬克龍會談後共同會見媒體時說,中方願與法方以巴黎奧運會為契機,共同倡議運動會期間全球停火止戰。但是,5月17日,正在中國哈爾濱訪問的普京表示,莫斯科不會在夏季奧運會期間響應停火呼籲。普京藉口奧委會「侵犯了我們的權利」( 「不允許我們的運動員帶著我們的旗幟、國旗和民族音樂、國歌在運動會上表演」),一點不給習近平面子。
以上三件事表明,俄羅斯在困境中仍然強勢,中共外交極其無能。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中國GDP是俄羅斯的10倍以上,俄羅斯經濟體量還不如中國的一個廣東省;更重要的是,俄烏戰爭導致西方對俄實施毀滅性制裁,俄羅斯已經變成三流國家,只有中共政權才有可能對它提供重大支持。
可令人詫異的是,在中俄的具體事項的交涉中,我們居然看到仍是俄羅斯在主導。俄羅斯憑什麼?事出反常必有妖。
本文以為,核心因素在於普京看穿了習近平的心思——力挺俄羅斯扛美,最好俄烏戰爭把俄羅斯和西方都拖垮,好為中共挑戰美國準備條件。因此,普京才敢於對中共漫天要價。這就如同20世紀50年代初的朝鮮戰爭,中共參戰支持金日成,金日成對中共獅子大開口。
互聯網很多人罵中共把俄羅斯當爹。著名經濟評論人士老蠻製作的一則視頻節目——《百善孝為先——中俄外貿數據剖析》,在youtube上熱播。該視頻剖析中共官方數據後認為,中共對俄羅斯的支持是全方位的,從盧布的貨幣信用體系,到戰場的情報體系,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例如,中共高價購買俄羅斯石油(俄羅斯《記者報》2023年5月報道稱,俄羅斯賣給歐盟的石油價格只有每桶50.05美元,印度是每桶48.03美元,土耳其是每桶56.14美元,而接受絕大部分俄羅斯石油供應的中國,平均費用達到了每桶71.76美元)。
美國也早發現中共在暗助俄羅斯。例如,4月1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G7會議上說:「就俄羅斯的國防而言,目前的主要貢獻者是中國。我們看到中國分享機床、半導體和其他軍民兩用產品,這些產品幫助俄羅斯重建了因制裁和出口管制而被嚴重削弱的國防工業基礎。」美國已多批次制裁支援俄羅斯的中國企業。布林肯訪華時還放出狠話,如果中共不解決支持俄羅斯打仗的問題,美國就動手。
當今中國經濟大盤動搖、民生困難。經濟學家共識,中國經濟走出陷阱的外部條件,是與美國、西方重建信任、搞好關係、全面合作。但是,中共為了虛幻的「百年目標」——2049戰勝美國,不惜重金支持俄羅斯打侵烏戰爭,開罪美國和西方。這使得中國經濟處境必然進一步惡化。
野心和愚蠢蒙住了中共當局的眼睛。所以,普京在不利處境中,在中俄具體事項交涉中,仍能壓習近平一頭。
大紀元首發
責任編輯:高義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楚君澳洲悉尼報導)為保護澳洲人免受注射不安全的複方減肥藥物帶來的風險,澳洲將禁止藥劑師配製Ozempic和Mounjaro的複方減肥藥。
週三(5月22日),衛生部長巴特勒(Mark Butler)表示, 10月1日起,政府將Ozempic和Mounjaro中的有效成分——複合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從允許的複方藥品列表中刪除。
Ozempic和Mounjaro獲得澳洲治療用品管理局(TGA )批准,用於治療II型糖尿病,同時,對治療需要減肥患者的醫生來説,這些藥物是一種流行的標示外(Off Label)選擇。
在澳洲,由於這種藥物出現短缺,有複方藥房(Compounding Pharmacy)開始自行配製Ozempic來出售。
政府表示,至少有2萬名澳洲患者正在注射GLP-1 RAs複合仿製藥品,主要是為了減肥。但越來越多的報告顯示,GLP-1 RAs會對患者造成傷害,包括澳洲一名患者因嚴重不良事件而住院治療。
巴特勒在宣布禁令時說,不像TGA批准的Ozempic或Mounjaro控糖藥物,GLP-1 RAs複方藥品的安全性、品質或功效並未經過獨立監管機構的臨床評估。
巴特勒說,「為了保證澳洲人的安全,新法規將把GLP-1RA從藥房複方製劑豁免中刪除,即那些以Ozempic或Mounjaro仿製品出售的藥物。」
他還強調說,這一禁令可能會讓一些人感到擔憂,但「不採取行動的風險要大得多」。
他表示,「這樣做將保護澳洲人免受傷害,挽救生命。」
澳洲糖尿病協會(Diabetes Australia)對聯邦政府決定禁止Ozempic 和其它複方減肥藥表示歡迎。
該協會在週三的一份聲明中說,它理解澳洲II型糖尿病患者對Ozempic持續短缺的嚴重擔憂,然而,當涉及複合藥品時,社區的健康和福祉必須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政府禁用的GLP-1RA複方產品尚未經過TGA的安全、質量和療效評估。複方藥物的強度和成分可能與TGA批准的同類藥物不同。」
但新禁令遭到了一些藥房團體以及Eucalyptus等遠程醫療公司的強烈反對,Eucalyptus公司擁有約2萬名患者,其中許多人正在服用複方Ozempic塞馬魯肽(Ozempic® semaglutide)。
據澳廣報導,Eucalyptus臨床主任維克斯( Matthew Vickers )此前表示,鑒於全球藥物短缺,任何全面禁止複方塞馬魯肽的建議都是「不相稱的」,並將剝奪 「成千上萬澳洲人獲得藥物的機會,而這種藥物正在改變他們的生活」。
他還補充說,Eucalyptus公司只使用「信譽良好的複方配製藥房」,而且沒有發現複方塞馬魯肽引起的任何「意想不到的 」嚴重不良安全事件。
責任編輯:宗敏青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天睿澳洲悉尼編譯報導)一位顧客在Woolworths買了一公斤肉餡,回家後用秤一稱只有784克。隨後,這位顧客在社交媒體上向Woolworths投訴了此事。
這位住在維州的顧客寫道,他是在德拉康比鎮中心(Delacombe Town Centre)的Woolworths超市買了這盒肉餡,超市距離他家有35公里。
回家後,他用家用的秤稱了一下這盒標識1公斤重量的肉餡,發現實際重量少了216克。
這位顧客寫道,20%的出入是在你們的誤差允許範圍內嗎?還是說你們的公斤是一種我不知道的計量單位?
因為超市離家很遠,該顧客表示他無法返回超市退回產品,因為當天的晚飯需要用肉餡。但他把肉餡上秤稱重的圖片發給了Woolworths,顯示其只有784克。
目前還不清楚這位顧客的家用電子秤是否準確。
Woolworths超市表示正在調查顧客投訴的缺斤少兩問題。
在澳洲,聯邦政府的貿易計量監管機構,國家計量協會(National Measurement Institute)會定期檢查已經包裝好的散裝商品的重量標識, 以確保商家遵守規則,讓消費者買到物有所值的商品。
通常,澳洲的各類超市也有自己檢查秤重設備是否準確的工作流程。
責任編輯:宗敏青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中捷昨天(21日)發生持刀傷人案,當時多名乘客合力制伏涉案男子。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表示,她代表市府感謝英勇的市民,中捷公司會提供所有出力制伏歹徒的乘客終身免費搭乘。
昨天案件發生後,有網友將車廂內影片貼上網,畫面中可見犯嫌持刀攻擊1名留馬尾的男子,馬尾男雖已受傷仍奮力抵抗,還與其他乘客合力奪刀,將凶嫌壓制在地。網友力讚畫面中多名乘客見義勇為,避免案件進一步擴大。
盧秀燕今天上午到市議會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中捷事件警方仍持續偵辦中,但從事發影片中,可以看到市民在第一時間見義勇為,分頭合力壓制歹徒,讓傷害降到最低,市府將在治安會議上公開表揚,她代表市府感謝這些英勇的市民。
盧秀燕說,中捷公司會給所有出力制伏歹徒的乘客,提供終身免費搭乘。事件發生後,有民間醫療集團對2名傷者感到不捨,除了中市府負責醫療費用外,若2名傷者需要進一步的復原醫療,此集團願意給予免費服務,並另外各致贈新台幣20萬元慰問金給受傷民眾。
台中市警察局第六分局表示,家住南部的男子21日上午在中捷綠線列車上持刀攻擊乘客,警方獲報到場將已被制伏在地男子戒護送醫,並在晚間移送警局,後續將依殺人未遂罪嫌方向偵辦。
(中央社)
責任編輯:陳安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葉子杰編譯報導)美國洛杉磯警察局證實,正在調查加拿大裔美國演員馬修·派瑞(Matthew Perry)的死亡情況,並和緝毒局發起了聯合刑事調查,調查氯胺酮(俗稱稱K他命)的來源。
去年10月底,在熱門情境喜劇《六人行》(1994-2004)中飾演「錢德勒」而成為全球明星的馬修·派瑞,他在家中的浴缸中溺水身亡,享年54歲。12月,當局公布了毒理學報告和屍檢結果。警方起初的調查報告指,死亡原因是「氯胺酮(ketamine)的急性作用」和隨後的意外溺水身亡。
據《好萊塢報導者》報導,屍檢報告表示,在馬修死後的血液樣本中發現氯胺酮的濃度很高,主要致命的影響來自心血管過度刺激和抑制呼吸。
馬修還被診斷出患有冠心病,在他的血液中發現了微量的丁丙諾啡(buprenorphine),這是類阿片(舊稱類鴉片)藥物中的一種強效止痛藥,官方判定他的死因為意外事故,但警方仍在繼續調查死亡原因。
據《CNN》報導,當地21日,洛杉磯警察局(LAPD)表示,馬修因氯胺酮死亡,該局正在進行刑事偵查並調查氯胺酮的來源,美國緝毒局和美國郵政檢查局這兩個聯邦機構也參與了調查。
洛杉磯警察局發言人表示:「假設,根據調查發現的情況,有可能會追究刑事責任,但我們還沒有做到這一點。」他說,當局正在調查馬修從哪裡獲得毒品以及是誰提供毒品。
氯胺酮藥物,口語常稱K他命,是一種具有致幻作用的全身麻醉藥,也用於治療憂鬱症等。另一方面,丁丙諾啡藥物主要用於治療嚴重的慢性疼痛,並用以治療阿片類物質成癮與急、慢性疼痛。
馬修生前曾長期受酒精、毒癮困擾。他曾在2022年出版的回憶錄《朋友、戀人和可怕的大事》(Friends, Lovers, and the Big Terrible Thing)中披露了他生活中鮮為人知一面:因為吃止痛藥成癮,治療藥癮一度花費900萬美元;去世前他就計劃建立一個基金會,以支持那些患有藥物濫用的人。
責任編輯:蘇漾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台中捷運綠線列車21日上午發生男子持刀隨意砍人事件,所幸第一時間被一名長髮綁馬尾的男乘客奮勇抵抗,與嫌犯搏鬥扭打,之後因刀傷送醫手術縫合。馬尾男許瑞顯本身是自由健身教練,他在術後22日凌晨4點多,二度在網路報平安,並提醒,他目前沒有急缺醫藥費,若大家有收到奇怪的訊息,千萬不要隨便亂匯款轉帳,「那都是詐騙啊啊」。
許瑞顯手術順利後先在IG報平安並更新近況,「謝謝大家關心,我出手術室了,生命沒有危險,訊息有點多,我休息一陣子再慢慢回,謝謝大家」。
至凌晨4點他再度發文,「除了朋友之外,其中有很多都是我尊敬的前輩、教練、選手。如果沒回到訊息,我真的忙不過來我很抱歉,我IG現在跟當了一樣根本出不了通知,滑訊息也要卡很久。然後不認識的人的私訊超級多,我知道大家都是在稱讚我我很開心,但我目前真的分身乏術沒辦法回覆大家,我只能先在這裡統一跟大家說一句,謝謝你們的關心。」
許瑞顯也提醒親友、網友,「目前沒有急缺醫藥費,若大家有收到奇怪的訊息,千萬不要隨便亂匯款轉帳,那都是詐騙啊啊」。
台中捷運警察隊表示,案發後,為安定民心,捷警隊立即增加員警服勤時數,由每日10小時增加至每日12小時及提升攻勢勤務時數由6小時增加至8小時,每日可增加14班次,合計29~37班次,巡邏班次提升近一倍,共計防護140至175車次,護車比率可達60%。
另主動協調中捷公司保全人員於站體守望外,並加強車廂巡邏,與捷警隊警力形成交叉巡邏網,以發揮最大見警率,填補捷運站體與列車安全防護空隙。◇
責任編輯:昌英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台灣發生捷運車廂內持刀傷人案件,桃園捷運警察隊已針對機場捷運沿線各站體、長站距路線及列車車廂加強編排巡邏及守望勤務外,中壢警分局亦配合捷警隊針對轄內A17領航站、A18高鐵桃園站、A19桃園體育園區站、A20興南站、A21環北站、A22老街溪站啟動全面聯防機制,以高強度、高密度的站體內外巡邏及守望勤務,守護旅客安全。
中壢分局表示,除派出所前往巡簽並進入站體與捷警隊會哨守望外,更出動交通中隊、偵查隊,針對轄內6個桃園捷運站每日合計將會有高達60巡邏次,超過120人次的警力於捷運站內、外隨時警戒可疑人事物,更編排有聯防快打部隊,以「定點會哨守望、沿線強化巡邏、全面及時壓制」的「點、線、面」勤務規劃,保護旅客安全。
倘有緊急事件發生,桃捷公司行控中心也會立即指示車站及事故列車進站疏散旅客,並結合捷運警察、警分局、派出所及消防等單位及時處置。
分局長唐嘉仁強調,保護民眾及維護大眾運輸安全警方責無旁貸,警察團隊將高度合作,密切橫向聯絡並落實各項強化勤務作為,預防是類暴力事件發生,更將以雷霆之勢除暴安良,讓民眾安心、安穩的生活。◇
責任編輯:昌英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中共大外宣不被人信任,買單的人並不多。但只要砸大錢,在國際主流報刊上插入新聞廣告,隨著報紙外發,大外宣就能進入千家萬戶,依靠「借船出海」「贏得全球人心」。
你想讓「講好中國」的文章刊登在美國《時代週刊》?每頁可能得上萬美元起跳。《時代》就允許他們的品牌被用於中共的宣傳,把廣告設計得像新聞,有標題、配圖和長篇文字。但實際上,這些都是付費廣告商設計的。
想在《洛杉磯時報》上刊登整版的「北京專版」?或者在《今日美國》刊登關於中國經濟、自然環境和文化的「中國觀察」?每頁可能得花幾千美元。這些報刊與中共的英文版喉舌《中國日報》(China Daily)有合作,《中國日報》就是付費廣告商。
根據美國司法部外國代理人(FARA)報告,去年,《中國日報》每月向《時代週刊》支付約8.5萬美元的廣告費,刊登「中國觀察」文章。同樣地,每月向《洛杉磯時報》支付3.4萬美元,比如在去年9月17日的一期中刊登了四版插頁文章,包括北京專版、成都專版和特別報導。而《今日美國》去年則收到了10.75萬美元的付款。
曾在西媒報刊見過「中國觀察」夾頁的人,應該對此做法非常熟悉。這和《僑報》的今日北京、今日廣東、武漢專版、成都專版很相似,但不同的是,《僑報》的專版上沒有貼「廣告」的標籤,也沒有在每頁註明「更多信息已在美國華盛頓司法部備案」。
據稱,《華盛頓郵報》刊登「中國觀察」的廣告內容已超過30年。許多有名的刊物也都刊登過這種偽裝成新聞的中共廣告軟新聞。直到在美國總統川普將幾家中共媒體列入「外國代理人」之後,這些情況才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
若把美國新聞編輯室比喻為推出報紙的品牌印刷廠,那麼《中國日報》的形象則可以描述為投放大量資金到各個品牌印刷廠,將北京大外宣引入其輸送帶,加上主流品牌的印記。在過去四年裡,《中國日報》為此投放了上千萬美元。假設每頁收費1萬美元,四年就能散播一千頁的內容。而這些主流品牌每天能夠觸及數百、數千萬讀者。
這種借船出海的對外宣傳模式,始於30多年前。在引領這個風潮的先行者中,有兩位值得注意的人物。
首先是《僑報》的首任社長熊斐文(1990年至1995年)。他原名熊懷濟,是人大黨史系畢業的中共黨員。在被中共委派到美國擔任《僑報》社長之前,他曾在香港擔任「中國通訊社」的社長兼總編輯,並將名字改為熊斐文(Sioeng Fei Man)。
《僑報》、中通社、中新社都隸屬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系統(簡稱僑辦),他們都是一家人。《僑報》和紐約中新社還共享辦公地址。僑報的資金,特定版面以及內容本身都來自中共政府,本質上是黨控媒體、黨媒。
然而,《僑報》在商業登記時,卻是委託美國當地人出面,但當地人並不擁有實權,實權在北京派遣的人手中。這種做法是為了規避美國法律禁止外國政府在美國經營報紙的限制,是一種掩人耳目的手法。
同時,《僑報》也隱瞞了資金來源。2011年,一名僑辦老員工向大紀元投書稱:這些黨媒每年從國僑辦獲得的資金數額從幾十萬到幾百萬美元不等,因為讀者和觀眾稀少,必須依賴中國納稅人的錢來維持運營。他指出,儘管中共政府聲稱不干涉他國內政,但實際上從未停止透過海外黨媒進行政治活動,並推廣其專制統治的欺騙宣傳。
為了增加收入,《僑報》主辦者在1994年與赴美考察的《深圳特區報》編輯人員交談時,發現對方有意在海外宣傳廣東,於是提出共享國內新聞資源,合作出報的意願。雙方隨後達成協議,並獲得廣東省委宣傳部的支持。1995年7月1日,兩報同步刊登了「今日廣東」專欄,標誌著中國大陸報紙在海外建立「窗口」的新趨勢。
這種新的對外宣傳模式開始形成。《僑報》隨後陸續推出了「今日福建」、「今日江蘇」、「今日北京」等多個省市的專輯。
在《僑報》牽線下,廣東省外宣辦又先後在僑辦旗下的法國《歐洲時報》、加拿大《現代日報》、巴西《南美僑報》和馬來西亞《光華日報》開辦了「今日廣東」版面,實現一版多用。該模式將中共的宣傳搬到了國際舞台,被視為「外宣戰略的一大突破」、「經濟有效的外宣範例」,獲得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和僑辦的「肯定」。
據一位消息人士透露,僑報的部分資金來源正是僑辦透過這種省市專版,以廣告費的形式提供,這些款項每月會匯入中國銀行的帳戶。
將中國的新聞插頁蔓延到英文媒體,還有第二位關鍵人物,名叫熊德龍(Ted Sioeng)的印尼富商。他於1995年10月以300多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親台的美國華文報紙《國際日報》。之後,他改變了該報的報導方向,大量增加中國的報導,開設「今日雲南」、「今日貴州」等專欄專版。
同時,熊德龍也瞄準了英語媒體和讀者,他在加州最大的《洛杉磯時報》上投放廣告,每週用八個版面刊登中國的新聞,開設英文版的中國福州、天津等城市專版介紹,塑造中共的形象。他還包辦了中共黨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和香港《文匯報》在美國、印尼的發行,以獲得來自中國的商業優惠。
這種模糊新聞與廣告界限的插頁版,逐漸在更多英語媒體上出現。值得注意的是,《僑報》的首任社長熊斐文,也是熊德龍在收購《國際日報》後所委任的社長。
在熊德龍收購《國際日報》後,他將報紙交給了熊斐文管理,這位曾任美國《僑報》社長和香港中通社社長的人物,使得外界盛傳熊德龍的收購行為可能是受到中共指示的。
熊斐文先後在《僑報》與《國際日報》擔任社長,但兩報的性質不同:前者受中共僑辦控制,後者是私人擁有。前者如同中共的親生兒子,而後者則是被領養的兒子。
中共對海外的黨控媒體,即所謂的「親生子」,經常通過隱藏資金來源和人物真實身分來遮掩,不讓外界了解其真實情況。但對於「領養子」,中共則沒那麼多顧慮,熊德龍在大陸受到了很多吹捧,因此相關資料很多。熊德龍的經歷非常典型,其背後的故事有助於理解中共如何在海外進行滲透。
熊德龍兼有荷蘭、印尼血統,出生後被父母遺棄,由一對來自廣東梅州的印尼華僑從孤兒院收養。儘管他是「老外」長相,但母語是中文。1982年他移居美國,在中共的支持下,一躍成為洛杉磯地區的頭號親共僑領,主持了許多中共的集會,紅極一時。
1996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熊德龍成為「中國門」捐款醜聞中的關鍵人物之一。據稱,他向民主黨捐贈了與中共有關的資金,並在募款活動中坐在主桌的克林頓總統和戈爾副總統旁邊。儘管熊德龍當時既不會說英語,也沒有綠卡,更不具備政治捐款的資格。
熊德龍和熊斐文還參加了在南加州一座佛教寺廟舉行的有爭議的籌款活動,兩人坐在主桌,副總統戈爾擔任演講者。據報導,這次籌款活動中的部分資金來自佛教尼姑和僧侶,這些人頭捐款被懷疑是用來掩飾真正的外國資金來源。
1997年,美國司法部長、CIA、FBI和國家安全局長向國會報告,稱他們有可靠情報顯示熊德龍是中共政府的代理人。熊德龍家族給民主黨的40萬美元捐款中,有一半來自「海外帳戶轉帳資助」,資金來源被認定是經過香港而來自於中共。
當時新聞週刊報導指出,執法部門有強有力的證據,證明中共為贏得影響力而採取了三管齊下的策略:利用美國的親共代理人網絡非法向政客輸送政治獻金;展開積極的宣傳攻勢;向目標政客的親屬提供「經濟利益」,即在中國大陸有利可圖的商業交易。其中熊德龍被視為輸入金錢和宣傳的渠道。
面對美國司法部的調查,熊德龍選擇逃往中國,此後未曾返回美國。而《僑報》的開山社長熊斐文,在此事件中作為沉默的證人,被國會召喚但拒絕作證,援引了美國憲法賦予的「不自證己罪」權利。
「中國門」事件的起因可追溯到1994年的中期選舉,當時共和黨結束了民主黨長達40年的國會控制權,這使得總統的政治地位不穩,迫切需要資金支持連任。
在這種背景下,1996年大選期間,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使出渾身解數」尋找新的資金來源,包括舉辦與總統共飲咖啡的活動、出租白宮內著名的林肯臥室,以及接受與中共政府有密切聯繫的亞裔捐款。飢不擇食的後果,就是1996年克林頓競選連任時,爆出了中共間諜給他和DNC提供大量現金的「中國門」醜聞,當時正值江澤民執政時期。
由於捐款金額高達上百萬美元,且涉及到外國資金介入美國大選的指控,事件越燒越大。然而,調查僅持續了幾個月便被中止,最終有17人被判有罪,而有60多名涉案者逃離美國,其中包括澳門富商吳立勝。司法部對「中國門」的調查也就不了了之。但美國聯邦參議院委員會在1997年和1998年公布了幾千頁的調查報告,至今仍可查閱。
政治黑金可以滲透並影響美國議會的決策,那麼在媒體領域,「借船出海」會是怎樣的一種運作方式呢?
熊德龍早年曾對媒體說,《國際日報》擺脫困境靠的是把自己的船借給中共媒體,因此,他總結出的特色化發展道路是「與中國報紙合作,利用自己的網絡,『借船出海』使中國信息能及時傳送到僑胞面前。」
在2015年發表於中新網的文章中,熊德龍提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是「華人媒體的必然使命」,「即充當民間公共外交的角色」。
他提到,天津《今晚報》有50個海外版,而《國際日報》是其首個海外合作夥伴。2014年,《國際日報》因在《洛杉磯時報》加頁插入的一則關於重慶的新聞廣告而獲「中國記協」的獎,「成為一個非常成功的國際傳播案例。中國駐洛杉磯總領事館為此發來賀信。」
在羅英洋撰寫的《客家區域文化叢書:印度尼西亞客家》中,描述熊德龍擅於資本運作,通過將《國際日報》的整體廣告合約「打包」,然後高價轉賣給更大的資本家,實現了廣告收益的倍增和利潤的極大化。經過「打包」的廣告大權,歸購買版權的資本家,貫上其知名度,價值提升了,客戶不是直接與報紙打交道,而是跟購買版權的資本家簽約。這一資本運作形式,不僅增加了報紙的效益,也使得購買版權的大商家獲得巨大利益。
文章說,在盤活廣告上,熊獨出心裁,把中國給他的廣告小財源,借用資本運作,開拓成大財源。「這一獨創⋯⋯很自然把呆板的廣告培育成又一顆『搖錢樹』」。
熊德龍在2017年梅州網的採訪中進一步解釋說:「有讀者就有影響,有影響就有辦公司做生意的可能。我們做報紙的,比任何一個行業都不好做,但如果和做生意掛起鈎來,則比任何一個行業都好做!這就是我的『秘訣』。」
他在同年福州市舉辦的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上,特別強調「媒體融合」的重要性,並以《國際日報》與《洛杉磯時報》合作,中國新聞插頁隨《洛杉磯時報》同步發行為例,說明「華媒就應與美國當地媒體及中國媒體『打成一片』」的理念。
在過去二十年間,中共的海外影響力不僅範圍更廣,力度也更大。這種影響在《華爾街日報》、華府的有線電視節目中都十分明顯。
美國國會於2017年舉行了一場聽證會,主題為「中國的信息控制、全球媒體影響力和網絡戰策略」。「自由之家」東亞高級研究分析師薩拉·庫克(Sarah Cook)作證指出,中共的外宣行動傳達了三大目標:塑造中共正面形象和對中共獨裁的良性看法,鼓勵外國投資,以及邊緣化、污名化或全面壓制反共聲音和尖銳的政治評論。
庫克在她的書面證詞中提到,中共壓制中文異見媒體的手段正在擴散到美國主流媒體。例如2017年1月,「中國觀察」在《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的廣告插頁中攻擊神韻藝術團和法輪功,使用中共官宣的語言,並呼籲讀者抵制在紐約和華盛頓舉行的神韻演出,儘管神韻的票房需求旺盛。
她說,這是「中國觀察」首次在主流媒體上用假新聞廣告的方式,對美國本土的中國異議團體、藝術機構進行仇恨言論攻擊。
庫克認為,中共每年投入數十億美元於外宣和媒體審查,但效果有限,因此其手段變得更加隱蔽和複雜。從中長遠來看,隨著中共與美國媒體之間經濟依賴關係的加深,這可能會對某些議題施加自我審查的壓力,引起了對其政治和經濟影響的深切擔憂。
中共這種操縱輿論的情況並不限於美國。根據臺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的研究,台灣報紙上以不透明的方式刊登中共政府單位製作的新聞,大約始自2009年。
在2012年3月的一個例子中,《New Talk》的調查報告揭示了福建省省長訪台時,旺旺-中時傳媒集團如何配合福建省政府和廈門市政府的宣傳計畫,並從雙方獲得資金,在省長訪台期間在《中國時報》及其附屬報紙上刊登了一系列相關的嵌入式新聞,以「外加預算」方式購買新聞報導。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兆年在「台灣媒體的中國因素」文章中指出,旺旺集團在北京建立了旺旺-中時文化傳媒機構,將中共政府的廣告包轉包給台灣其它媒體公司,賺取中介費。一些在中國擁有商業利益的台灣資本家也考慮購買台灣媒體所有權,以增加政治影響力並獲得中國的投資補貼。
文章舉例說,旺旺集團與華夏時代集團合併後,從中共當局收取了大量嵌入式廣告費,其中國子公司旺旺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在2011年獲得了4,700萬美元的中國官方補貼,這占淨利潤總額的11.3%。此外,旺旺集團一直透過其媒體影響力爭取中共政府的特殊利益。
植入式新聞以獨特的方式模糊了新聞和宣傳之間的區別,在某種程度上是利用了傳統本地新聞的衰落。2021年,中國記協網發表文章討論如何開展隱性的宣傳,認為即使是自稱獨立的西方媒體也無法完全脫離資本的影響。
根據FARA的記錄,《中國日報》在美國的廣告支出從2009年的50萬美元激增至2019年的500多萬美元,顯示出這種宣傳策略的擴張。許多媒體公司因財務困難而對這些廣告收入趨之若鶩。
中共在美國法律的約束下,近年試圖更積極地從「借船」過渡到「買船」,特別是透過美國的個體企業家,接管西方文化媒體。就類似馬雲在香港購買《南華早報》的操作。中共在全球社交媒體平臺上的秘密行動和操縱行為也是一個新的趨勢,形式多樣。
在與中國媒體的合作中,許多美國媒體可能完全沒有意識到所達成交易的性質。民主黨65區區領袖于金山回顧了從老布什到奧巴馬時期(1989年至2017年)的美中外交關係,說當時的關係密切到了「水乳交融,有求必應,要什麼給什麼」的地步,以至於「什麼都不理」,忽視了這些交易的本質。
旅美中國學者何清漣在其著作「世界華文媒體的政治版圖 」中指出,許多國家的華文媒體早已被中共以多種方式控制。與90年代初期相比,這些媒體的報導內容發生了明顯變化,更多關注中國的政治經濟發展,而忽略了人權侵犯、社會抗議等敏感話題,幾乎成為新華社消息的延伸。這些媒體越來越像宣傳品,無法依賴市場機制持續運作,只能依靠討好北京才活下去。
北京向海外媒體投放廣告已經持續了數十年。然而,隨著中美關係惡化和美國的覺醒,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在新的FARA報告中,《華盛頓郵報》已不再是《中國日報》的廣告合作夥伴。這與從2016年年底到2020年4月期間,《中國日報》向《華盛頓郵報》支付460多萬美元形成了鮮明對比。
去年11月底的FARA報告顯示,與《中國日報》合作的美國廣告夥伴已從過往的數十家剩下四家。此外,還有一些維權組織和美國政治人物發起請願,或直接向媒體發信,要求他們停止刊登中共官媒的內容。
聯邦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和葛拉斯里(Chuck Grassley)在今年3月給媒體的一封信中強調,繼續與中共官媒合作等同於向美國公眾傳播中共的宣傳,並指出任何在美國的企業,包括新聞機構,都不應該幫助合法化中共的行為或傳播其謊言。
責任編輯:陳玟綺
***********************************
腰酸背痛是現代人普遍的毛病,尤其是在辦公桌前久坐而罹患「膏肓痛」一族,會感到異常疼痛。膏肓痛指的是兩側肩胛骨內緣和脊椎之間的疼痛,並且還會連帶從肩頸到上背的疼痛,而大多數的這種疼痛,其實是因為姿勢不良所引發的。本文介紹五招上背伸展運動,教你活化肩胛骨,可以有效舒緩上背酸痛。
頸椎承壓會進一步造成肩胛骨的前引及外翻,讓後背的菱形肌及斜方肌因為拉長造成肌肉無力的緊繃,也會讓胸大肌和胸小肌因為緊縮而造成緊繃。那麼,修正的方式,首先是要先放鬆酸痛的肌肉,再針對無力的肌肉做反向的運動練習。
Step1:平躺地上,將按摩球從肩胛骨上緣開始,放置在肩胛骨酸痛的地方,用按壓的方式做放鬆,因為肌肉內有高爾肌腱器的神經組織,在肌肉被按壓超過7秒後,肌肉會自動發出放鬆訊號。
Step2:將手臂慢慢上抬到耳邊再放下,重複15次,增加肌肉按摩及放鬆。
2. 滾筒放鬆法
圓肩駝背讓大圓肌拉長、闊背肌緊縮而緊繃,大面積的肌肉可透過滾筒放鬆。
Step1:平躺地上,將滾筒按壓在腋下的位置。
Step2:透過手臂的內旋與外旋增加筋膜的放鬆。
圓肩駝背是指肩胛骨往前伸並往外翻,同時胸大肌、胸小肌緊縮,所以透過反向動作練習,強化菱形肌、斜方肌的力量,伸拉胸大肌與胸小肌。
Step1:兩手往前伸做拱背的姿勢。
Step2:回正後雙手平舉,大臂與小臂呈現90度,肩外璇,做雙臂向後展的擴胸動作,有擠壓肩胛骨的感覺。注意鍛鍊過程中不要聳肩。
2. W型訓練
Step1:坐姿,身體微傾45度,雙手呈現W型放在胸側。
Step2:先將雙手臂往後,有擠壓肩胛的感覺,並作為原始設定點。
3. 肩膀旋轉
雙手摸肩膀,做肩膀的內轉及外轉,注意過程中不要聳肩。
觀看影片:上背痛、肩頸痠痛、膏肓痛嗎?兩招放鬆按摩,舒緩緊繃上背,再來三招運動,活化肩胛骨!
責任編輯:李曉清、李凡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西蘭花的營養較全面,所含豐富纖維有助於腸道蠕動,可謂寶藏蔬菜。在忙碌的日子裡,不想錯過西蘭花的健康益處,冷凍品是不錯的選擇。
西蘭花擁有密實的花蕾,用來煮高湯或是勾芡、撒調料粉,吸附調味料效果很棒。這裡介紹多種增強西蘭花風味的方法,大家不妨試試看。
用西蘭花製作蘸醬,或作意麵配菜,微波爐可以幫助你在幾分鐘內快速煮熟一批西蘭花。
微波西蘭花需要一個帶蓋子的容器,沒有蓋子換用碗或盤子。在容器中裝入大約1/4杯水(依份量增減)混合冷凍西蘭花,加熱5分鐘(功率1000W)或者煮至自己喜歡的熟度,最後靜置1分鐘。
若添加切達起司,再加熱一分鐘左右,讓起司熔化包裹蔬菜。這樣,毫不費力就能端出一盤美味的健康餐。
蒸鍋中加入水位低於蒸架的水量,煮沸。西蘭花放入蒸架,蒸5至8分鐘左右。為蒸熟的西蘭花調味,椰奶調和的花生醬、芝麻醬、辛辣的奇米秋裡醬(Chimichurri),以及中式的三合油都可以試試看。
傳統意式青醬用作西蘭花蘸醬非常不錯。想要更多嘗試,也可用煮熟的西蘭花製作青醬。
在砂鍋菜、披薩中使用冷凍西蘭花,先將蔬菜放入煮沸的鹽水焯3分鐘左右。這樣,西蘭花會變得鮮綠嫩滑。
調味時,現磨一些帕馬森起司與喜歡的調味料混合,簡單不失美味。
營養酵母(nutritional yeast)既是B族維生素的補充劑,也是美味調味料。其類似麥乳精的香氣單獨搭配蔬菜也很棒,嘗試混合乳品製作蘸醬也不錯。
香蒜奶油醬是西蘭花的經典配醬。烤過的蒜混合奶油(butter),蒜味會變溫和。香蒜奶油醬放入盤中,蔬菜的餘熱會溶化奶油,吃起來順滑可口,非常享受。
烘烤西蘭花無需提前解凍。預熱烤箱425或450華氏度後,將冷凍西蘭花鬆散平鋪在烤盤上,15分鐘左右就可以得到擁有焦香脆邊的蔬菜了。
烘烤前,用油脂混合喜歡的調味料拌勻蔬菜,調味粉可選辣椒粉、意大利綜合香料、現磨混合胡椒粉等,喜歡辛辣則有卡真調料、現磨黑胡椒、辣椒粉(碎)或蒜粉等選擇。
任何蔬菜混合牧場調味料(Ranch seasoning)烘烤,都會帶來吮指鮮味。牧場調味料像玉米澱粉一樣,很容易為每朵小花蕾覆蓋一層鹹味薄膜。當烤至淺棕色的西蘭花出爐,相信沒人會拒絕這樣的美味吧。
如果手邊有檸檬,磨碎一些皮,混合鹽、油脂拌勻西蘭花烘烤。微妙的清爽果香,使這道菜成為鮭魚或雞肉的絕佳配菜,滋味令人難忘。
烘烤過的西蘭花與堅果一起加入香料炒飯中,乾爽的蔬菜與飯粒完美契合,呈現多層口感又不會搶奪香料味。
如果解凍了一包西蘭花,試試用喜歡的醃汁浸泡再烤。醃汁可選葡萄酒醋、油、鹽、百里香以及現磨黑胡椒的組合。
比起烤箱,氣炸鍋烤蔬菜更快速。只要將冷凍西蘭花與食用油、調味料拌勻再放入氣炸鍋,大約10分鐘,香噴噴的油烤西蘭花就可以上桌了。
液體油脂加入調味料混合蔬菜,有助於調味料均勻分布。適合的油脂包括葡萄籽油、橄欖油或花生油等。
麵包屑吸附調料和製作脆皮效果一流。手邊有氣炸鍋專用的麵包屑嗎?混合喜歡的香草和磨碎的帕馬森起司,就可以吃到皮脆酥香的西蘭花了。
氣炸西蘭花的調料還可以嘗試薑黃與黑胡椒的組合,營養加倍的同時又能吃到濃郁風味。
像炒其它蔬菜一樣在熱鍋中放油,然後加入冷凍西蘭花翻炒。胡蘿蔔、玉米、青辣椒、馬蹄片、木耳等也可以搭配同炒,增添菜色。
喜歡辛辣味,添加一些乾紅辣椒、蒜茸。蔬菜炒好加鹽等調味料,擺盤時撒一些烤白芝麻或烤花生、烤杏仁片、烤腰果點綴,堅果的加入使營養多元又美味。
醃肉煸出的油脂為蔬菜增添複雜風味。試試用培根煸出油脂,或將意大利醃豬臉頰切成薄片,小火煸出油脂來炒蔬菜。醃豬臉頰已經用鹽和香草醃製過,芳香物質被油脂鎖住,最後會包覆在蔬菜上,所以不用特別調味,即可享受到純粹的美味。
當西蘭花炒香時注入蛋液,所有的風味都將被蛋液緊緊鎖住——就是吃不膩的西蘭花蛋餅了。若加蘑菇翻炒滋味更鮮。
西蘭花可與許多食材混搭料理美味的四季湯。寒冷的季節,你可能想喝熱乎乎的奶油濃湯,切達起司、藍紋起司或濃奶油都是湯底好選擇,乳香十足,給你暖暖的一天。濃湯填入麵包或搭配香料烤麵包丁享用,風味更佳。
手邊若有高湯、蔬菜湯等預煮湯底,直接將冷凍西蘭花加入煮沸的湯中就好。想增加飽腹感,湯中先煮少量短意大利麵,結束前3分鐘再加冷凍西蘭花煮熟。類似煮法還有穀物湯、馬鈴薯湯,西蘭花也是在最後添加。
湯中點綴玉米粒或烤板栗、切碎的根類蔬菜等香甜蔬菜,與西蘭花的甜美相得益彰。菜湯上桌,餐盤點綴一朵打發奶油花,即營造滿滿的儀式感。
一些食譜需要解凍西蘭花。若在室溫解凍西蘭花,可將蔬菜放在濾網上自然化冰,方便分隔水分。或者,將蔬菜浸泡在溫熱的水中幾分鐘,然後瀝乾使用。
責任編輯:茉莉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曾薇心編譯報導)22日,多家日媒報導,曾演出《麻辣教師GTO》與《哥吉拉》等作品的日本知名男演員中尾彬本月16日因心臟衰竭離世,享壽81歲。
2007年3月,中尾彬因高燒不退而緊急住院,他被診斷出急性肺炎、橫紋肌溶解症、肝功能障礙、心律不整,並因此住進ICU加護病房。他同年6月復出,康復後他曾說自己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在那之後他也持續前往醫院就診。
據「體育報知」報導,相關人士透露,近年中尾彬的健康狀況時好時壞,也曾經臥病在床。而「日刊體育」報導,中尾彬今年5月還在工作,因此突然接到其死訊,相關人士也感到驚訝。其葬禮及告別式已由其妻子池波志乃及親友舉行。
中尾彬曾參演日劇《暴坊將軍》《天地人》《義經》《麻辣教師GTO》《跳躍大搜查線》《派遣女醫X第三季》等作品,他還曾演出電影《本陣殺人事件》《狗狗和你的故事》與《極道之妻》和《哥吉拉》系列等作品,並參與許多綜藝節目。
責任編輯:蘇漾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週一,中華民國新總統賴清德就職,日本30多名國會議員赴台祝賀。中共駐日本大使吳江浩對此發出威脅言論。週三(5月22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回應說,日本已對中共大使有關台灣的「極不恰當」言論提出抗議。
中共駐日本大使吳江浩週一說,日本如果支持「台獨」與「分裂中國」的話,「日本民眾將被帶入火坑」。
週三,林芳正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對記者表示:「我們認為(中共)駐東京大使發表這樣的言論是極其不恰當的,我們已立即提出嚴厲抗議。」
他還重申了日本立場,即日本希望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
5月20日,在中共駐日大使館舉行的台灣問題圓桌討論會上,吳江浩作出上述表示。
21日,日本眾議院議員松原仁(無黨派人士)批評吳江浩言論,認為吳應該被驅逐出境。松原仁還向眾議院議長額賀福代郎提交一封書面質詢信,尋求政府意見。
松原仁在質詢信中表示,吳江浩去年4月28日曾發表過類似言論,時任外務大臣林芳正表示,「對於(中共)駐東京大使來說,這種言論極其不恰當,已通過外交渠道提出強烈抗議。」
針對吳江浩兩次威脅言論,松原仁在信中表示:「(吳)兩次重複威脅言論極其缺乏見識,也是對日本政府缺乏尊重的表現。」
然後他詢問政府意見,並說:「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應該通知他,其是不受歡迎的人,並驅逐他(根據《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
政府預計將在5月31日內閣會議上做出書面回應。
賴清德5月20日就職,日本跨黨派國會議員聯盟「日華議員懇談會」率31名議員出席觀禮。自民黨籍眾議員、日華懇幹事長萩生田光一也說,日本和台灣是懷抱共同價值觀、無法替代的友人,「我們主動前往台灣觀禮,這不是他國可以置喙的事情,不需要他們置喙」。
責任編輯:葉紫微#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在紐約市警察局開除了一名藏裔警官之後,華裔警官李·史迪威(Lieutenant Steven Li)也在今年二月遭到革職。他的解僱與一起涉及中共政府在紐約進行「獵狐行動」的案件有關,李警官在FBI對他進行調查時,被發現做出了不實陳述。
該獵狐行動的目標之一是V3女士,她於2001年從中國移民至美國,在此之前她曾在一家中國國有企業工作。2002年,她被中共政府指控挪用公司資金,在中國購買了多處房產,這些房產後來被政府沒收,但爭議長期未決。
據警局文件,為了解決這一爭議,中共政府在2019年底派遣了孫海英(Sun Hoi Ying,又名Sun Haiying,音譯)前往美國,試圖在未經美國國務院和司法部同意的情況下,將V3弄回中國。
孫海英抵達美國後,通過中間人聯繫了李警官,希望他能協助找到V3。根據孫的要求,李警官聯繫了V3,表明自己是紐約警察,說知道她在中國有麻煩,要求見面談一下。
在紐約王后區的一家餐廳,李警官與V3會面,他出示了警察證件以證明自己的身分,但他聲稱這次面談,自己既不代表美國政府,也不代表中國政府,只是問她想不想見一個人,這人想幫她解決在中國的案子。
V3同意與孫會面,孫海英隨後加入會談。孫聲稱自己是受中共政府委託來美國的,想確定她是否打算和解,以及在什麼條件下和解。他繼而向V3施壓,要求她解決在中國的問題,否則將面臨中共政府的報復。
會談結束後,V3聯繫了FBI,並協助進行了調查。FBI發現,在孫海英回中國後,直到2020年10月,李警官繼續為孫海英和V3傳遞信息。
2022年3月,孫海英被指控在美國擔任中共政府的非法代理人,目前仍然在逃。聯邦起訴書沒有提及李警官的名字,也沒有對他提出指控,同樣,一名社區僑領被指涉嫌是同謀,也未具體列名。不過就像前藏裔警官昂旺的案子一樣,李警官也受到警察局內部調查。
今年2月2日,李警官接受紐約市警局內部審訊聽證。他否認自己是中共政府的代理人,並聲稱自己只是作為中間人幫助雙方解決問題。
警局在2月16日的調查報告中指出,李警官在初次會面時並未對V3施壓,而是讓孫和V3自行討論。之後,李與孫通過微信進行了廣泛交流,李偶爾提及與V3的接觸情況,但並未深入討論案件。他們還聊到未來可能合作開展「私家偵探」業務。孫還向李發送了含有某些人護照照片的附件,讓李進行查詢,但沒有證據顯示李曾打開附件或對這些人進行調查。此外,沒有證據顯示李接受了孫或V3的金錢報酬。
最後,警局的內部調查發現,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李是中共政府的代理人,也沒有證據顯示他有意圖這樣做。然而,李警官後來在接受FBI問話時刻意淡化了自己與孫的關係。多次在被FBI指出回答不實後,他才一再做出更正。
警局認為,他不實的回答涉及了重大事實,這些對於FBI對「獵狐行動」的調查至關重要。此外,李沒有遵守內部準則,沒有向紐約市警局報告自己被FBI約談的事情。 因此決定解僱他。
李警官在警局服務了20年,曾獲得優秀獎章,但最終因「虛假陳述」和「未報告」而結束了他的警察生涯。
今年1月29日,前紐約市藏族警員昂旺因不服從命令,未接受警局內部事務調查員有關其代理人案件的質詢而被解職。李警官是第二人。美國近年不斷加強對「外國代理人註冊」法律的執行,這項法律要求為外國政府遊說的人員和施加影響的人必須向司法部披露他們的活動。
另據《紐約移民記事網》(Documented)報導,在紐約市警察局,至少還有另一名警察正在接受調查,因為他在去年中國新年遊行執勤期間,說他聽到中共國歌很激動,並斥責「給祖國添亂」的華人「看我怎麽收拾你」,他還在抖音和微信上發布支持中俄聯盟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了爭議。
責任編輯:陳玟綺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五月是亞太裔傳統月(AAPI Heritage Month),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21日在曼哈頓上東城的官邸舉辦盛大派對慶祝,現場嘉賓雲集。亞當斯當晚也表揚了4名亞太裔傑出人士與組織,其中包括已有141年歷史的紐約中華公所。
市長首席顧問英柯麗(Ingrid Lewis-Martin)簡單開場後,亞當斯身穿一襲鮮紅色西裝搭配白襯衫現身瑰西園(Gracie Mansion),偕市議員黃敏儀(Sandra Ung)、莊文怡(Susan Zhuang),伴著群眾的歡呼聲走上舞臺。亞當斯表示在市級與州級的選舉中,有越來越多像黃敏儀與莊文怡的社區族裔代表為民服務,在政壇抬升亞太裔的能見度。
市長亞當斯說,「161年前,首批日本裔移民來到了紐約市;1863年至1869年之間,還有上萬名華人為美國建設首條跨州鐵路;到了19世紀中期,南亞移民也在紐約市開枝散葉,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在瑰西園舉辦(亞太裔)傳統月來慶祝。」
每年亞太裔傳統月,市長都會表揚社區人士,今年則由韓美家庭服務中心(簡稱KAFSC)的費舍爾(Jeehae Fischer)、國際領袖基金會(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Foundation,ILF)信息委員會主席暨2022世界夫人全美總冠軍Lily Han、美中公共事務協會副會長暨愛心接力基金會聯合創始人韋一(Alan Way),以及紐約中華公所(CCBA)獲此殊榮。
紐約中華公所顧問曾偉康(Raymond Tsang)代表領獎,他表示中華公所過去與市長辦公室保持了緊密合作,包括支持市長抵制警察攔截報告法案、支持市長的公校控制權,並且接下來還會與市府繼續合作「通達華埠」(Chinatown Connections)等項目。
作為當晚亞太裔傳統月的兩位「嬌」點,市議員黃敏儀十分肯定亞當斯連年舉辦中國新年與各式亞太裔慶典活動,肯定了亞太裔社區的付出;市議員莊文怡則表示現在有很多華人參政,而布碌崙也在市長任內催生了紀念殉職華人警官的劉文健小學,提升社區華人的認可度。
傳統月慶祝派對提供了多樣亞洲美食與飲品,包括蝦條、日本汽水、炒麵等,其中來自知名粵菜館「金滿庭」(Dim Sum Palace)的精緻小點更是吸引現場嘉賓花時間排隊品嚐。
責任編輯:陳玟綺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丹紐約報導)紐約市警察局5月21日在總部舉辦慶祝亞太裔傳統月的慶典,包括華裔、韓裔、孟加拉裔、印度裔、巴基斯坦裔警員所組成的六個亞裔警員組織的成員,以及社區組織成員共近千人,濟濟一堂,共同慶祝亞太裔傳統月,肯定和表彰亞太裔警員對保衛紐約市安全的貢獻。
慶祝活動在熱鬧的醒獅表演中拉開帷幕,接著播放紐約市警察局守護紐約市安全的宣傳片,以及亞太裔警員分享他們及他們的文化在市警大家庭中發揮獨特作用的影片。
紐約市警察局局長卡班(Edward Caban)致辭說,當晚慶典的主題是「英勇」,感謝亞裔警員在市警大家庭的貢獻,他們的成績有目共睹,亞裔警員的人數也不斷增長,在過去一年增加了二百多人。亞裔警員隊伍顯示了紐約市警察局人員的構成,反映了這座城市的人口結構。
北王后區勤務指揮中心「行政長官」(Executive Officer)、華裔警銜最高者吳銘恆(Tommy Ng)當晚發表主題講話。
他說,這個慶祝和表彰不僅是彰顯個人的成績,更是為了證明集體的努力。亞裔警員是市警大熔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人數不斷增加,目前有3,700名穿制服的執法人員和2,600名文職人員,這一數字顯示紐約市警擁有更具包容性的警力,可更有力地幫助多元化的社區,顯示對多元社區的尊重,他們帶來了獨特的視覺和文化自信,增進了警察和亞裔民眾之間的信任和合作。
他並說,紐約市警察局是機會之地,鼓勵所有人突破自我和面临的挑战,不断提升。他還勉勵警員們拥有奉献精神、做好准备及具有坚韧不拨的精神。
亞裔玉石協會(NYPD Asian Jade Society)會長、華裔警察金偉恆等各個市警兄弟會會長逐一發言。金偉恆說,亞裔玉石協會成立於1980年代,當時的創辦者希望擁有一個多樣化的警察部門,同時也為亞裔警員爭取權益,今天越來越多來自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匯聚一起,為守護紐約市的平安做奉獻。
包括市警20分局華裔局長潘蘇利文(Candida Pun-Sullivan)在內的6名亞裔警員受到表彰。潘蘇利文在曼哈頓下城出生,父母來自上海和香港,她是佩斯大學的MBA,到今年7月加入市警20年,去年12月,她晉升為副督察,擔任20分局局長。
責任編輯:陳玟綺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葉子杰編譯報導)《神鬼奇航》製片人傑瑞·布洛克海默證實將製作兩部新海盜電影,其中一部由「芭比」女星瑪格·羅比主演,另一部在他心中仍然希望強尼·戴普重新扮演「傑克·史派羅」船長這一角色。
《神鬼奇航》(Pirates of the Caribbean)(又譯:加勒比海盗)系列製片人傑瑞·布洛克海默(Jerry Bruckheimer)曾製作過強尼·戴普(Johnny Depp)主演的五部海盜電影。當地20日,布洛克海默向《娛樂週刊》透露將製作兩部新電影,並公開了第六部電影的計劃,考慮優先製作一部由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主演的海盜電影。
80歲的布洛克海默說:「這是兩部不同的電影,我們希望兩部電影都能拍成,我想迪士尼也同意,他們真的想拍瑪格的那部電影。」第一部電影是重啟版計劃與《年輕女子與海》編劇傑夫·內桑森(Jeff Nathanson)撰寫劇本,第二部由製片人瑪格團隊內的《猛禽小隊》編劇克莉絲汀·哈德森(Christina Hodson)撰寫劇本。
不過,布洛克海默坦言他仍然希望戴普能夠重返該系列,他說:「這是一次重啟,但如果由我決定,他一定會參與其中。我愛他,他是我的好朋友,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藝術家,他的造型是獨一無二的。」
戴普曾表示,自己演的傑克船長並非單純地模仿歌手凱斯·李察(Keith Richards),還結合了有法國腔的卡通臭鼬佩佩樂皮尤(Pepé Le Pew)的某些共性。
布洛克海默說:「他創造了傑克船長,那在紙上找不到,那是他創作出的臭鼬佩佩樂皮尤和凱斯·李察,那是他對傑克·史派羅的詮釋。」
至於粉絲是否在下一部《神鬼奇航》電影上映之前,先期待《捍衛戰士》續集(Top Gun)上映呢?對此,布洛克海默於3月25日接受《ComicBook》採訪時表示,這關係到演員配合演出的難度,「這很難說。你不知道,你真的不知道,你不知道他們是如何聚在一起的,你就是不知道」。
同時是《捍衛戰士》製片人的布洛克海默說:「因為《捍衛戰士》中有一位非常出名且才華橫溢的演員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他在拍攝《捍衛戰士》之前會拍攝多少部電影,我無法告訴你。」「但我們要是重啟《神鬼奇航》,這就比較容易聚在一起,因為你不必等待某些演員。」
責任編輯:蘇漾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丹紐約報導)紐約「希望山華人協會」將於6月8日(週六)在紐約上州「希望山鎮公園」(Mount Hope Town Park)舉辦第二屆慶祝「龍舟節」(Dragon Boat Festival)的活動,屆時將帶來「親子賽龍舟」「親子漢服秀」、品嘗美味粽子以及端午節文化習俗介紹展等豐富多彩的內容。
黃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節,端午節和中國新年、中秋節並列為三大傳統節日。端午節也是盛暑開端,「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所以古人也把端午作為夏令時節防瘟辟毒的啟動日。端午節的節俗很多:包粽子、賽龍舟、掛艾草、佩香囊、點雄黃、繫五彩繩等等,背後蘊藏豐富的文化典故。
「希望山華人協會」負責人吳Mela介紹,近年在「希望山鎮」周邊的華人家庭漸多,這些家長很希望在海外出生的孩子能了解中華文化,「希望山華人協會」舉辦這個活動,旨在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讓這些海外出生的華裔孩子熱愛中華文化,同時也與外族裔的居民同樂,一同學習和體驗中華歷史文化和習俗。
屆時活動將有:親子旱龍舟比賽、親子漢服秀、文藝表演、展板介紹端午節歷史和習俗等;在公園的大草坪上將設有數十個攤位,展示和銷售粽子,彩繩手環,艾草茶、艾草冰粉和艾草小吃,首飾、香囊、南北小吃、傳統服飾等等,讓大家在觀看文藝表演、遊玩的同時,也可以欣賞或品嘗到有特色的手工製品和小吃。
吳Mela說,去年第一屆的龍舟節活動,特別受歡迎,不僅當地的家庭參加,還有民眾從紐約市驅車來參加;不僅華人家庭參加,當地的外族裔家庭也參加。尤其是「親子賽龍舟」和「親子漢服秀」這兩個環節,大家的興致特別高。父母和孩子一起套上五彩的旱龍舟來比賽,還有的家庭父母和孩子穿上漢服,在伴奏下「走秀」;家長們都說,現在的孩子閒暇時多玩手機、玩電子遊戲,但參加這個文化內涵豐富的活動,一方面體驗了歷史和文化的薰陶,另一方面也讓孩子親近了大自然、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加深了,一舉多得。
活動時間:6月8日(週六)上午11點至下午6點地點:紐約上州Mount Hope Town Park;更多資訊:mthopechineseassociation.org
責任編輯:陳玟綺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面對高齡社會與少子化時代來臨,家庭支持系統越來越少,外傭照顧、老老相伴的家庭,在醫院裡也越來越多。
一位72歲徐奶奶是位泰國華僑,先生早逝,中文可溝通,平時與兒子同住相依為命,因腦中風及急性腎損傷入院,左手腳無力抬不起,小便解不出來裝置導尿管,日常生活穿衣如廁皆無法自理需他人協助。
兒子表示,為了照顧媽媽已失業半年,擔心無法照顧好媽媽及無收入,生活支出壓力很大。住院期間經由護理站轉介,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出院準備服務組林純瑩護理師立即前往協助,與家屬及醫療端進行跨團隊討論後,會診復健科醫師評估復健需求,後續安排自急性病房轉至復健病房,透過完善的復健計劃及密集的復健訓練,由職能治療師與物理治療師進行平衡力、肌耐力等訓練及指導,促進徐奶奶恢復日常生活的自理功能。
徐奶奶出院前三天,出院準備組同時提供長照2.0資源評估服務,說明符合長照申請條件「年齡滿65歲以上失能老人」,經家屬同意轉銜評估長照失能等級,申請居家照顧服務、居家喘息及復能專業指導及轉介居家護理師協助換管照護衛教;並由社工師與家屬面談,提供社福相關資源申請條件:如中低收入戶長期社會福利身分申請資格及方式、桃園市及民間急難救助經費、及通報社會局脆弱家庭關懷等協助;另生活輔具部分,予協助連結二手輔具資源中心借用輪椅、便盆椅返家使用。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出院準備服務組護理師林純瑩表示,桃園醫院運用全人醫療照護,以病人為心,透過跨科別、跨專業團隊提供全人及持續性之照護服務。出院準備服務小組主要任務,即是協助病患能在出院後,儘早提供照顧所需的醫療服務,和與順利聯結長期照護、福利資源,以減輕家屬在個案出院後照顧上之困難,並使個案獲得持續性及完整性的照顧, 落實達成『出院準備要及早,返家照護沒煩惱』的服務宗旨。◇
責任編輯:昌英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建霖台灣桃園報導)桃園市圓夢愛心關懷協會、社團法人中華光點兒童重症扶助協會以及加百列創藝—邱文娟藝術家聯合舉辦的「愛使我們勇敢,有您真好」重症兒童暨藝術家聯合公益畫展開幕儀式,於中壢區公所一樓展覽大廳盛大舉行。
畫展傳達對重症兒童及其家庭的人文關懷,希望透過藝術輔助治療,為這些身處困境中的孩子們,帶來更多的愛和希望,讓藝術成為連結心靈的橋梁。也期盼每位觀賞畫展的來賓,在欣賞作品的同時,靜心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探索每一幅畫傳達的愛與關懷。
圓夢愛心關懷協會謝慧謹理事長表示:活動為協會第125場活動,成立十年來,協會堅持著每月一愛的精神,善行不懈,更感謝各界的持續支持。這次的畫展展出重症兒童和藝術家們的作品,並分享他們的故事和心路歷程,傳達圓夢理念,讓重症兒童擁有發光發熱的機會,一圓他們的夢想,更從畫中看見勇氣與希望。
社團法人中華光點兒童重症扶助協會也介紹推展他們對重症兒童藝術輔療的理念,除了藝術陪伴推廣,更走進校園舉辦畫展,還有家庭關懷與支持的喘息活動,也期盼各界攜手做愛心,一起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賓客一同見證了藝術如何跨越界限,連結著每一顆渴望愛與關懷的心靈。三個主辦單位跨界攜手合作,不僅展現了社會的溫暖與包容,更為這些特殊群體點亮了希望之燈。◇
責任編輯:昌英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紐約市三大公共圖書館的負責人、工作人員和支持者5月21日在市政廳外集會,抗議市長亞當斯削減預算,他們不僅希望恢復被削減的預算,還呼籲再增加資金,以便維持基本服務。
紐約、王后區和布碌崙三大公共圖書館敦促市政府恢復削減的5,830萬美元資金。三大圖書館總裁一致強調,預算削減已造成嚴重影響,自去年11月起已經取消週日開放,如果得不到恢復,並成為未來基準的話,可能會進一步取消週六開放。布碌崙公共圖書館總裁兼執行長約翰遜(Linda Johnson)表示,這是連續第四年削減預算,到了某個臨界點,圖書館就無法再維持應有的服務水平了。
紐約公共圖書館總裁馬克斯(Anthony Marx)表示,去年圖書館基本上就停止了招聘,由於人力短缺,不得不關閉部分分館。三位圖書館總裁在市議會委員會的聯合聽證會上還表示,除了恢復的預算外,他們還需要大約1,900萬美元才能滿足當前的需求。
副市長托雷斯-斯普林格(Maria Torres‑Springer)在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到此事,她表示,亞當斯政府100%支持圖書館,不但豁免了前幾輪的預算削減,並增加了1,500萬美元的資金。但是市府除了支持圖書館,也要顧及預算平衡。
目前亞當斯與市議會的預算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依法必須在6月底通過新財政年預算案,因此圖書館支持者及市議員正加緊努力,避免削減成為定案。
責任編輯:陳玟綺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曾薇心編譯報導)HYBE旗下的子公司BELIFT LAB今(22日)宣布,公司已對經紀公司ADOR的負責人閔熙珍提出妨礙業務及毀損名譽的告訴。
上個月HYBE以涉嫌奪取公司經營權的名義,向旗下子公司ADOR的負責人閔熙珍提告,隨後閔熙珍召開記者會表示,HYBE子公司BELIFT LAB的ILLIT女團是抄襲ADOR的NewJeans女團的概念所製作的團體。
對此,BELIFT LAB本日發聲明表示:「BELIFT LAB本日以妨礙業務及毀損名譽的嫌疑,向單方面主張虛偽事實並傷害本公司及旗下藝人的閔熙珍提告。我們要明確地說,閔熙珍談及本公司旗下藝人ILLIT涉嫌抄襲一事並非事實。本公司已向司法機關提交可以證明抄襲疑雲與事實不符的依據資料,就算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也會按照合法的程序追究是非。」
BELIFT LAB說:「是否有竊取智慧財產權,並非以個人單方面且歪曲的解釋來判斷,而應當依照合理的標準和程序來判斷。然而,無差別的臆測和虛假事實,貶低了本公司藝人及工作人員的努力與成果,對此我們感到非常遺憾。」
聲明文末,BELIFT LAB寫道:「本事件的本質與ILLIT無關,但ILLIT成員正因為嚴重的被嘲弄和人身攻擊而感到痛苦。懇切地希望大家停止對藝人進行不分青紅皂白的侮辱、惡意誹謗、散播虛假事實、毀損名譽等攻擊。本公司將盡全力保護藝人和成員。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蘇漾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5/20~5/22 0700降雨,石門水庫降雨合計19.4毫米,預估可為水庫增加270萬噸水量;寶山+寶二水庫降雨合計10毫米,預估可為二水庫增加約萬20噸水量。
北水分署指出,石門水庫22日7時水位為223.96公尺,蓄水量為6604萬噸,蓄水率已回升至32.2%,累計自5/20迄今淨蓄水量增加106萬噸(入流量扣除供水使用量),相較水位由223.69公尺上升約27公分。
寶山+寶二水庫系統22日7時蓄水量約2000萬噸,蓄水率已回升至54.8%,預期後續如有明顯降雨,蓄水量仍會上升。
北水分署指出,依氣象資料分析顯示,近期仍可能有降雨,北水分署指出,將加強守視透過節水操作及加強引水,努力讓水庫穩定供水。至於是否有實施人工增雨規劃?將視天候條件適當機動實施,以增加水庫集水區降雨機率。
目前北水分署指出,仍以完成今年一期作供灌完成為目標,除優先使用河川及埤塘水源供灌外,並已與農水署桃園及石門管理處策定抽穗期6月供水量為3700萬噸,且視近期降雨挹注情形及實際農作用水需求,採每週滾動檢討方式進行節水供灌,請農民安心。◇
責任編輯:昌英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印度人才可緩解美國芯片供應鏈的勞動力短缺。專家呼籲,在美印加強技術合作之際,應改革移民政策,促進人才流通。分析師還認為,美國提高中國半導體進口關稅,可望擴大印度芯片市場份額,加速供應鏈轉移。
美印於2023年3月簽署了建立半導體供應鏈和創新合作夥伴關係的合作備忘錄。此後,美國芯片製造商已承諾在印度投資數十億美元。
印度駐美國大使館副館長蘭加納坦(Sripriya Ranganathan)在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一場活動中說:「印度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有能力同時滿足雙方(印度和美國)的經濟需求。」
她呼籲,兩國應共同努力,儘量發揮這些科技人才的經濟影響力。
印度有大量學習科技課程的學生。根據印度政府的《全印度高等教育調查》(All India Survey on Higher Education),截至2021年,全印度有超過60萬名大學生就讀於電子工程相關學科。
與此同時,美國預計將面臨芯片人才的嚴重短缺。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估計,到了2030年,該行業將增加近11.5萬個工作崗位,但這些新職位中,有58%可能無法找到合適的員工。
一些專家認為,應實施一項特殊的簽證計劃,促進芯片業人才在美印兩國之間的流通,這將使兩國受益。
大多數在美國科技業工作的印度籍人士,都持有H1-B簽證,這是為專業人士頒發的工作簽證。但每年新發的H1-B簽證上限為85,000人,由於供不應求,往往需要抽籤。
2025財年的H1-B簽證抽籤,吸引了超過47萬人報名,這意味著超過80%的人無法獲得工作簽證。
美國科技政策智庫「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全球創新政策副總裁埃澤爾(Stephen Ezell)說,為半導體和人工智能(AI)等專業人士,設立有時限的特殊簽證,在政治上也許是可行的。
但他認為,目前恰逢美國總統大選,可能要等新政府上任後,才能推動相關的政策。
在美國芯片製造商去年宣布的一系列投資項目中,最受人矚目的是美光在印度古吉拉特邦(Gujarat)新建的半導體封裝測試(ATP)工廠。該項目於去年9月開工,預計將於2024年年底投產。
該項目高達27.5億美元,一半由印度聯邦政府提供,5.5億美元由古吉拉特邦提供。其餘部分由美光公司負擔。
除此之外,應材(Applied Materials)和超微半導體(AMD)等公司也在印度投資建設芯片研發設施。
上週,美國宣布將中國半導體的關稅,從25%提高到50%,理由是擔心中共可能主導低端芯片市場。
新德里智庫卡內基印度(Carnegie India)研究員班達里(Konark Bhandari)認為,美國此舉,可望擴大印度在低端芯片生產領域的市場份額。
(本文參考了《日經亞洲》的相關報導)
責任編輯:葉紫微#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天睿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澳洲的第三階段減稅計劃即將在7月1日生效,調查顯示,澳洲家庭決定把減稅後省下的大部分收入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第三階段減稅計劃會讓澳洲家庭平均獲得1888澳元的減稅。
西太銀行—墨爾本研究院(Westpac-Melbourne Institute)的最新消費者情緒調查顯示,以平均數來計算,澳洲家庭計劃把減稅後得到的80%的錢存起來,其中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會把減稅後的所有額外收入存起來。
西太銀行資深經濟學家哈桑(Matthew Hassan)說:「調查結果表明,消費者會利用減稅來修復自己財務狀況,重建儲蓄緩衝區,而不是用於消費。」
大多數澳洲人對對生活成本和通貨膨脹感到更加擔憂。人力資源諮詢公司Randstad的年度就業調查發現,為了應對生活成本危機,五分之一的澳洲人開始從事第二份工作,44%的受訪者擔憂自己會失業。
《悉尼晨鋒報》委託的調查也顯示,79%的澳洲人計劃把政府發的300澳元能源帳單補貼存起來,或者用於償還債務。
距離澳洲下次聯邦大選還有不到一年時間,總理阿爾巴尼斯已經排除了提前選舉的可能性。他表示,在解決生活成本問題之前,他不會將注意力轉向競選活動。
責任編輯:宗敏青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紐約市議會5月21日發布了最新的經濟和稅收收入預測,估計紐約市2024和2025財政年度(今年7月到明年6月)的稅收收入將比市長亞當斯的預算辦公室所預測的還多11億美元,因此敦促亞當斯全面恢復遭削減的預算。
「市長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MB)上個月才將2024和2025財年的稅收收入預測上調了23億美元,市議會的最新預測則又多出了11億美元,因此市議會議長歐德思(Adrienne Adams)和財政委員會主席紀思庭(Justin Brannan)透過聲明表示,紐約市有足夠的稅收收入來恢復所有遭到削減、尚未恢復的預算項目,包括:全面學前班和幼兒園、老人服務、公立學校、市立大學、文化機構、圖書館、公園、住房、心理保健、預防犯罪和促進社區安全等這些幫助工薪家庭,並確保民眾安全和健康的基本服務。
紐約市獨立預算辦公室(IBO)上週也發布報告,預測紐約市2024和2025財年的稅收收入將比市府所估計的還多出22億美元。但是亞當斯仍然堅持「強有力的財政管理」。
「市長管理和預算辦公室」主任吉哈(Jacques Jiha)也認為,稅收收入預測方面必須比較保守。亞當斯已經恢復了原先遭到削減的部分項目,但是公市圖書館系統數十個分館取消週日服務仍未恢復,甚至其它分館可能取消週六服務,還有削減老人局預算,上週才引發民眾抗議。亞當斯和市議會目前正在進行預算談判,依法必須在6月30日之前達成協議,通過2025財年預算案。歐德思和紀思庭表示,上述的優先項目,將是預算談判的重點。
責任編輯:陳玟綺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秦鵬觀察》。今天是美東時間5月21日,京港台時間5月22日。
今天焦點:中共政府日前推出房地產史詩級救市措施,為何必然落空?政府下場買樓,趁火打劫恐還爛尾。
中國前四個月財政收入加速下降,經濟復甦只是曇花一現。最新上市公司年報,透出2024中國悲慘真相!
首先,還是請大家在評論區,關注我的YouTube新頻道以及乾淨世界頻道,謝謝。
5月17日,中共政府推出3項重磅拯救房地產的新措施,分別是國企出面大量收購過剩房屋、降低抵押貸款首付金額,以及取消首套房與第二套住房的利率下限。同時,中共央行也針對國有企業,設立了3,000億人民幣的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宣稱要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已建成與未售出的住房,用於保障性住房政策」。
對此,外界很多讚揚聲,《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宣布迄今最大膽的房地產救市措施」,野村(Nomura)證券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則稱這標誌著中國樓市危機要結束了。
但是,我一開始就沒有看好這樣的做法。上週四(5月16日),在《希望之聲Tv》的【專家解讀】節目中,我針對當時彭博社劇透的政府要出資收購房屋變保障房的計劃,潑了幾瓢涼水。
我說,第一,這不是為了救房東們,而是因為中國房地產占GDP25–30%,全國房子賣不出去、房價下跌,會導致經濟持續低迷,政府稅收會隨之下降。而房產占中國居民財富的70%,房價下跌也會讓人們更不敢消費。而且,中國地方政府的開支40–50%靠賣地,也就是著名的「土地財政」,房子賣不出去,開發商就不會再買新土地,地方政府就沒錢花,所以,現在當局這樣做,是為了救自己,想把經濟拉起來;
第二,我說,讓國企買房子實際上是要來割韭菜,首先是對開發商。因為中國房價超過70%被政府通過賣地、稅收等拿走了,開發商只拿到一小部分,如果政府按市場價格收購,那不就相當於把賣地搶走的錢又都吐出來了嗎?所以,收購價肯定要大打折扣,對開發商來說,這就是趁火打劫。所以,它們會被割肉。還會割誰的肉呢?買房者。
政府這樣不是要讓房價漲上去,而是要給市場製造一個假象,你看國家隊都下場了,你們趕緊買房子吧,這樣開發商可以部分解套,就有錢買政府的土地了,這才是真實的目的。如果誰信房價要穩住或要漲價了,誰倒楣。
第三,我說,中共政府肯定是說大話花小錢,因為一方面政府真沒錢,你看現在地方債那麼高,公務員們都沒錢了;另一方面,如果真的大規模買房作保障房,那開發商的房子賣給誰?這不自己人打起來了嗎?還有一點,中國房地產窟窿太大了,每年商品房銷售8萬億,地方政府絕對不可能花幾萬億托市,最多出一千多億象徵性入市,再大肆宣傳一下就行了。
大家看,後來中共出爐的房市新政,是不是和我說的差不多?
而且,5月18日,中國財經數據挖掘專家老蠻給了一組數據,也證明中共高調讓國企買房,就是一個騙局。
@老蠻頻道 以廣州為例,稱市政府手上現在已經有30萬套保障房,相當於廣州整整四年的新房成交量。這些保障房現在在幹什麼呢?在沉睡吃灰,沒有用於任何用途。全廣州市符合保障房申請政策的總人數只有兩萬人,消化不了這30萬套房。這些保障房也沒有辦法拿來出租,因為你無論怎麼定租金標準,無論怎麼選擇租戶,都不合適,都是利益輸送。也不好拿出去賣,衝擊市場的事就不說了,你無論怎麼定價都是錯的,都是國有資產流失。所以只能閒置吃灰。類似的,手裡有幾十萬套房子的政府,有多少呢?包括所有一二線城市政府。
所以,大家指望地方政府大規模從地產商手裡購買保障房嗎?別想了,就是演一齣戲,花一點小錢給陷入困難的央國企房地產公司送一下溫暖,同時騙更多韭菜為黨接盤。
當然,可能有朋友會問,這個最大的招兒確實是花槍、假把戲,那其它幾項措施怎麼樣?更關鍵的,如果老百姓大部分相信中共政府呢?
這是很好的問題。我們來看看中國經濟學家、地產界和民間的反應,就知道,這些大招到底會有多少作用了。我簡單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三類人,一類是不上鬼子當,一類是有心無力,還有一類是且看他們表演。
我們先看一個很有意思的對話。三大段,第一段,說了官方三大法利好政策,首套房二套房首付下降、公積金貸款利率下降等;亮點在後面,準備了兩套說詞,一套針對潛在的買房客戶,說政策密度和力度很大,說明政府決心很大,房價不說反彈大概率是以撐住了,所以,趕緊買房吧,現在是好時候。
另一套說辭針對業主「沒有解決經濟問題和新房去庫存的問題,就不能解決二手房價穩定問題,每次政策都有客戶入手但是房價一直下降,可以趁機賣掉」。
各位,你們相信那個版本?
關於降低首付比例,有兩張圖在微信熱傳,一張說,這「意味著30mm的網撈不到魚了,換15mm了,懂」;還有一張,計算了一下首付比例由30%變成15%之後,首付+貸款利息,最後發現,新政策下總付出更多了。有網友就諷刺,你知道為什麼貸款利率為什麼不是降到2.75%而是2.85%了吧?經過測算的。
也有人嘲笑,「100萬的房子,以前背70萬、60萬的貸款,史詩級的利好……以後可以背85萬的房貸了!」
以上我們更多的是講一般網友的反應,而民意決定了實際需求。看起來不妙吧?別急,財經圈的專業人士更不看好。
5月17日,世界著名投行大摩一點沒客氣,下調了中國房地產板塊的看法,從「有吸引力」下調至「與大市一致」。
一個地產界朋友,也在朋友圈警告「房子多的趕緊拋。政策期最多60天時間,你能夠賣出好價格的不會超過45天時間。」
事實證明,投資人也不看好。週一,房地產類股票領跌,導致港股收黑,香港恆生內地房產指數以下跌0.7%收盤。
我不看好房市前景,還有更根本的原因:中國房市不振的三大核心問題,供遠遠大於求,經濟下行導致民眾收入下降或預期變差,以及預售制導致爛尾概率大增,現在當局一個都沒觸及,所以降低首付後不僅貸款還的本利和更多,還更容易爛尾。
而且,對央行宣稱準備3,000億再貸款給國企購房做保障房,我認為也會爛尾。因為,中共當局本質是逐利的,並不是為民眾服務,房子買太多,依然只會讓其吃灰,而由於房價依然太高,即使出租也會賠錢,政府絕對不會傻呼呼地做下去!
要救房地產,就要救經濟,但是當局想到的主意,是讓你買房子,買汽車,買家電,買手機,還要去旅遊。然後發行超長期國債,準備放水。如果我們對比一下,中共統計局今年第一季度鼓吹經濟向好,GDP增長5.3%,再看看現在黨中央這麼忙碌,總覺得哪裡不對。所以,我們想知道,中國經濟真實情況到底是什麼?
之前,我們從三駕馬車的真實同比看出了一些端倪,得出結論是中國GDP化妝術曝光,「國九條」難救A股。今天,我們再從另外幾組最新數據,看看經濟到底怎麼樣了。
第一組數據,說實話把我嚇著了,比我想像的還要糟糕。週一,中國財政部公布,中國2024年頭四個月的財政收入同比下跌了2.7%,而此前公布的1至3月較去年同期下跌2.3%。這進一步表明,中國經濟復甦乏力。
分析子項,更讓人驚訝:1–4月,企業所得稅收入17,898億元,同比增0.9%,這說明即使去年前二個月因當局無預警放開風控,全國接近停頓,今年的日子也沒變得好過;個人所得稅5,007億元,同比降7%,這說明高收入的人要麼下崗了,要麼降薪了。
印花稅1,358億元,同比降17.1%,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339億元,同比降52.7%,這說明,交易包括股市交易大幅下降。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3,484億元,降7.7%,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0,536億元,降10.4%,這說明土地財政繼續崩塌當中。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22,198億元,降20.5%,這說明當局日子更不好過,真沒錢了。
而且,了解中國財政收入的人都知道,當局奉行竭澤而漁的政策,最近這些年,除了疫情期間,財政收入一直大大高於GDP增長率,甚至多年以二位數增長,現在全面下降,到底發生了什麼呢?大家來選擇一下:A、政府良心發現,減少了稅收和亂收費;B、GDP造假,C、稅收很高,不好意思報真實數字。
我們知道,經濟學有一個常識,就是上市公司由於擁有的資源更優厚,所以盈利情況,應該好於GDP增長情況。這一點各個國家都通用。但事實如何呢?
我們看到的中國A股的盈利數據正好相反。
比如,一家頭部券商的數據是2023年A股的整體盈利水平同比下滑了1.4%,其中非金融行業下滑3.3%。到了2024年一季度,A股盈利更是同比下滑了4.3%,其中非金融行業下滑了5.1%。另一家券商的口徑略有不同,剔除金融和石油石化後,2023年A股的歸母淨利潤同比是-3.69%,2024一季度同比則是-5.62%。
專業分析師還從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的角度,進行了分析。用REITs驗證,是因為它涵蓋了產業園、物流倉儲和高速公路在內的各種真實資產的運營情況。以公司為主體的經營業績可以做各種方式的平滑和修飾,但資產視角很難做這些事情。結果發現,建信中關村REIT的出租率急速下滑——從2022年初的96%一路跌至2023年底的64%,企業租戶到期不續租、退租、縮減面積等情況在產業園REIT的年報裡比比皆是。另外,張江產業園REIT上市材料裡公布的光大園2021年前十大租戶,現在只剩下三家。物流倉儲REIT的情況也類似。
根據財新網統計,中國六大行(中農工建交郵)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率均值是0.58%,較上一年下降0.47%,其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營收同比負增長。而這六家銀行的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率均值為1.91%,較上一年增速下降了4.78個百分點。
看起來,雖然增長率不咋地,但是好歹淨利潤均為正值,對吧?別急,專業人士指出,這些銀行採用了技術手段保證了淨利潤增長的比收入更快,即都動用了撥備率這個「大殺器」:工行、建行、農行、交行、郵儲銀行同比分別少計提17.4%、11.5%、6.6%、5.8%、26%的資產減值損失,於是淨利潤波動被成功平滑掉了。
當然,我們不是說所有的中國企業都難過,但整體來講,絕大部分企業2023年不好過,2024年更是和「卷」、消費降級等聯繫在一起。畢竟,在中共當局趕跑了外企、嚇壞了民企,又堅決不肯給老百姓發錢之後,只靠當局吹喇叭,中國還是很難走向「經濟光明論」的。
那麼,接下去又會發生什麼?我將為大家繼續觀察和分析。也請喜歡我節目的朋友,在評論區訂閱我的新頻道。2024,讓我們一起關注歷史大轉折時刻!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ix7du7PHahnSJm8dctzDA
歡迎訂閱乾淨世界頻道:https://www.ganjing.com/zh-CN/channel/1eiqjdnq7go7cVXgAJjJp39H61270c
《秦鵬觀察》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紐約報導)一個17歲的弗吉尼亞州說唱青少年在網絡上直播表演時,意外地用雷射槍打死了自己。
悲劇發生在上週的5月15日。這個名叫Rylo Huncho的歌手在一次Instagram上直播表演時,使用了一把綠色的雷射槍(Laser gun)。只見他一邊唱一邊把槍口對準了自己的腦袋,在一道閃光之後,他就從直播屏幕上消失了。
後來當地警方證實,這個青少年死於「意外自傷的槍傷」。
死者家屬在GoFundMe上面成立了一個籌款網頁。
責任編輯:陳玟綺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記者陳安編譯報導)亞省最新的藥物使用數據顯示,全省2023年阿片類藥物相關死亡總數創下歷史新高。
報告顯示1,867人死於阿片類藥物相關原因。埃德蒙頓和卡爾加里去年也創下了新高。
心理健康和成癮部發言人亨特·巴里爾(Hunter Baril)在聲明中表示:「雖然因成癮而喪生的人數令人擔憂,但我們對2024年前兩個月的下降趨勢持謹慎樂觀態度。」
截至2024年前兩個月,亞省已有237人因阿片類藥物相關死亡。
亞省表示正在建立一個支持康復的護理系統。
巴里爾說,「去年,我們在紅鹿市和萊斯布里奇開設了兩個世界一流的治療中心」,「我們正在建造另外9個此類設施,其中5個與全省的原住民社區直接合作。」
他也提到了網絡阿片類藥物依賴計劃(Virtual Opioid Dependency Program.)。
媽媽停止傷害組織(Moms Stop the Harm)的聯合創始人佩特拉·舒爾茨(Petra Schulz)表示她對死亡數字並不感到吃驚,她認為護理需要在恢復階段之前很久就開始。舒爾茨呼籲亞省提高公共教育,實施更多減少傷害的措施。
舒爾茨說:「雖然康復、提供基於證據的自願治療非常重要,但我們必須確保他們保持健康並存活下來,才能到達那裡。」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中原大學培訓頂尖教授,效法被譽為全球最聰明、最創新的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獲得亮眼成果!化學系助理教授李承宇以「拓展生化感測技術」主題代表中原大學,參加奇點大學「領導者執行計劃」徵選活動,在全球精英中脫穎而出錄取通過。未來,可望將研究成果發展為實際應用項目,衍生校園企業,推動科技與醫學領域之創新變革。
奇點大學是2008年由Google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合辦的新型未來學院,非一般傳統學位授予機構,全球頂尖人才趨之若鶩。奇點大學以整合各領域精英的能力高度聞名,強調跨學科合作及全球網絡的建立,校友和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匯聚全球包含金融、商務、科技、製造、健康等領域的精英,帶來的後續效益十分可觀,吸引全世界人才競相申請。其嚴格的審核標準與高昂的學費,讓這所大學成為創業課程中的獨角獸,更被媒體封為「比哈佛大學還難錄取的大學」。
中原大學自2023年10月起,在校長李英明指導下,由理學院院長吳宗遠主辦規劃,結合工學院、產學處及研發處等單位之資源,推出「中原起點to世界奇點」之教師創新創業人才培訓計劃。由理、工、電資三個學院共推派5位教師參加培訓,並邀請校外院士級的各領域傑出學者進行最前沿訊息揭露,以及創新創業的轉折分享,希望能促成教師組成校內創新創業團隊,參與奇點大學執行計劃,最後將研究成果具體化,申請校園衍生企業。
於中原大學化學系任教的李承宇,於2022年2月加入中原。2019年他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生化與生物醫學科學系進行博士後研究時,適逢疫情,在封城的情況下,申請參與了COVID-19快篩研發團隊,累積豐富的實務經驗。此次申請奇點大學短期領導者執行計劃,希望能解決產品從實驗室到市場中間可能面臨的問題,拓展生化感測技術的應用價值。
李承宇指出,生化感測技術的宗旨,就是利用科技降低檢測的門檻、時間與成本,同時提升檢測的準確性與靈敏度,讓非專業訓練的人員能在沒有儀器設備下一樣能執行準確且快速的篩檢。然而,從實驗室到市場化的過程還有許多困難需要解決,而奇點大學的培訓計劃能給予解決這些問題的資訊。
經過中原大學創新創業人才培訓計劃的洗禮,李承宇提出計劃書代表中原參加奇點大學領導者執行計劃徵選,錄取率估僅1%。當收到錄取通知時,李承宇開心地無法置信,並對培訓計劃充滿期待!他表示,參加奇點大學不僅可以獲得不同領域的合作機會與幫助,實現將所學技術轉為實際應用的可能性,同時這些經驗也可以帶回學校,分享給其他校內老師們,讓更多的不可能成為可能。未來,他也會繼續致力於更多種類的快篩開發,降低使用者操作門檻與檢測成本,提高醫學檢測的普及率。
中原大學理學院長吳宗遠表示,中原大學明年即將邁向建校70年,而「創新、創意、創業」三創一直是以理工為起點的中原大學傳統校風之一,如何讓三創這個「起點」成為未來中原大學特色的「奇點」,是全校齊心努力的目標。化學系李承宇老師很幸運獲得「千載難逢」的入學資格,他期許李承宇在奇點大學受訓完成後,回到中原大學,能開設新型式的三創課程,做為中原70後,創新、創意、創業的新起點!◇
責任編輯:昌英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根據紐約州主計長迪納波利(Thomas DiNapoli)16日發布的報告,2022年紐約州的兒童貧困率幾乎是全國最高,而且與全國平均兒童貧困率的差距持續擴大。
這份報告引用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指出,紐約州2022年有18.8%、將近五分之一的兒童生活在貧困當中,高於全國16.3%的平均兒童貧困率,排名第41位,也就是說,有40個州的兒童貧困率低於紐約州。
同時紐約州的兒童貧困率比鄰州新澤西的12.9%,和康涅狄格的12.5%,都高出了6個百分點,和全國其它大州,包括德克薩斯州、佛羅里達州、伊利諾伊州、加利福尼亞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相比,紐約州的兒童貧困率第二高,德州的兒童貧困率最高,達19.2%。
貧困的定義是指個人或家庭無法負擔食物、衣服和住房等基本需求。雖然自2012年以來,紐約州的兒童貧困率整體呈下降趨勢——那一年高達22.8%,但是自2019年以來,紐約州與全國平均兒童貧困率的差距持續擴大。全州有四個縣的兒童貧困率特別嚴重,其中布朗士為35.5%,布碌崙為27.5%、肖托夸縣(Chautauqua)和布魯姆縣(Broome)分別為26.6%和27%;納蘇縣(Nassau)和蘇福克縣(Suffolk)在都會區中兒童貧困率最低,分別為6.6%和7.1%。帕特南縣(Putnam)的兒童貧困率全州最低,為5.8%。
反貧困的非營利組織「羅賓漢」(Robin Hood)指出,貧困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由於薪資上漲停滯、生活成本上升和高失業率所造成。紐約州最近通過的新財政年度預算案包括一項5,000萬美元的反貧困試點計畫,由聯邦政府補助,從雪城(Syracuse)、羅徹斯特(Rochester)和水牛城(Buffalo)的貧困家庭開始試點,如果成功,將在全州範圍內推廣。不過迪納波利建議州府,必須加大對反貧困的投資,才能達到《2021年兒童脫貧法》(2021 Child Poverty Reduction Act)所制定的目標,在2031年之前將兒童貧困率減少50%。
責任編輯:陳玟綺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季薇多倫多報導)多倫多公車局(TTC)最大的工會——聯合運輸工會(ATU)本地113工會,向安省勞工廳申請的不調停報告( no-board report),週二(5月21日)獲批。這意味著,TTC本地113工會成員,最早於6月7日,可以合法罷工。
安省勞工廳週二發布的不調停報告,意味著安省不會任命一個調解委員會來幫助解決工會和TTC之間的勞資糾紛。
目前,勞資雙方的談判仍在進行。但不調停報告一經發布,工會方在17天的期限後,可以合法地舉行罷工。
如果發生罷工,多倫多市的公交系統將全面停運。
ATU本地113工會,代表約12,000名駕駛員、收費員、維護人員、車站工作人員和其他TTC一線員工。
據《多倫多星報》報導,113工會主席馬文·阿爾弗雷德(Marvin Alfred)表示,他們已開始動員成員為罷工做好準備。
但該工會執行委員會尚未確定罷工日期。
阿爾弗雷德稱,截至上週,已有8,000多名成員報名參加罷工糾察線活動。
自今年4月1日以來,這些TTC工人一直沒有簽訂合約。談判仍停滯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包括工作保障、薪資和福利。
TTC首席執行官里克·利裡(Rick Leary)聲明,談判團隊「一直在努力達成一項公平的集體協議」,他表示,6月7日「並不意味著勞動力中斷會自動發生,僅表明可能開始的最早日期。
如果發生罷工,這將是TTC工會員工十多年來的首次罷工。
TTC主席、市議員賈馬爾·邁爾斯(Jamaal Myers)表示,鑑於上個月成功避免了與TCC電力和行業工人的罷工,所以對TTC和ATU本地113工會之間能夠達成協議,他感到樂觀。
利裡也表示,已成功與代表TTC特種警員和查票員的CUPE本地5089工會、代表工匠、機械工和其他熟練的車間員工的IAMAW本地235工會續約。
阿爾弗雷德表示,TTC提出的合約未能反應生活成本和通脹,這是一個問題。此外,針對殘障人士的Wheel-Trans公交服務是否出於同情繼續運營,「是我們正在討論的事情」。
ATU本地113工會成員上次罷工是2008年。當時,一份市府報告稱,TTC罷工,每天可能造成5,000萬元的經濟損失。
責任編輯:岳怡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紐約報導)有消息報導,在去年7月突然曝光的一樁長島應召女連環殺人案,在沉寂了幾個月後又出現新進展:警方在本週一(5月20日)再一次突襲了嫌犯——曼哈頓建築師休爾曼(Rex Heuermann)的住所,據稱是為了找到與其他受害者相關的新證據。
根據《紐約郵報》援引消息來源的說法,警方正在搜查被指控為「吉爾戈海灘」(Gilgo Beach)連環殺手的休爾曼在長島馬薩佩誇公園(Massapequa Park)的家,尋找新的證據並使用其他潛在受害者的部分遺體「進行匹配」,試圖將他與這些謀殺案聯繫起來,但目前證據「與任何別的受害者不匹配」。
在週二中午,據悉警方的調查人員和驗屍官的車還停在正與休爾曼離婚當中的前妻埃勒魯普(Asa Ellerup)和兩個成年孩子的家門前,警察搬出來很多箱子。
鄰居表示,埃勒魯普說,上次調查人員把家裡翻了個底朝天,「不知道他們這次還能找到什麼」;鄰居說孩子們並不相信他們的父親做的事情。
但檢方對這次搜查守口如瓶。長島蘇福克縣地方檢察官蒂爾尼(Ray Tieerney)只對媒體表示,「吉爾戈海灘凶殺案特別工作組的工作仍在繼續」。
消息人士表示,儘管有DNA證據、手機記錄和目擊者身分證明,調查人員仍無法確定休爾曼被控所殺的被稱為「吉爾戈四受害人」實際上是在哪裡被殺的,「這就是他們正在尋找的新證據」。
調查人員此次突襲選在嫌犯前妻和兒子都去南卡的時候進行,但其女兒在家裡;而休爾曼自從2023年7月被捕以來一直待在蘇福克縣的Riverhead監獄中。
2023年7月,警方已經花了近兩週的時間搜查了休爾曼家的房屋和地下室。
十幾年前,四名在克雷格列表(Craig’s List)招攬生意的應召女屍體在海洋公園大道沿線荒涼的海濱地帶被發現,還有另外六具屍體,其死亡原因不明。
此案沉寂了十多年,直到警方於2022年重新立案,並在新調查組成立兩個月後確定了休爾曼為嫌疑人,並於隔年7月13日在曼哈頓街頭實行了逮捕行動。
休爾曼一直沒有認罪;他的律師布朗(Mike Brown)一月份曾對媒體表示,「他們(檢方)掌握的證據很少,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到休爾曼身上,然後他們積累了更多證據,並試圖用這些證據來完成他們的故事」。
責任編輯:陳玟綺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服務於高雄某貿易公司年約三十多歲的未婚女性,平時很少買彩券,某天下班路上經過彩券行,心血來潮想買一張,沒想到竟然中了威力彩頭獎,獨得二億元!為了回饋社會,她慷慨捐出1,000萬元做公益,其中500萬元指定捐贈予雲林縣政府辦理各項社福計劃。
台灣彩券公司受中獎人的委託,21日與雲林縣政府共同舉辦「威力彩頭獎中獎人捐贈記者會」。縣長張麗善除恭喜更感謝中獎人,也是我們雲林的女兒,雖然在外縣市上班,但仍心繫著雲林,願意回饋故鄉,並且和社會共同分享這份資源。雲林縣政府必定會將這筆善款達到最大效益!
今年1月22日於高雄市「彩鑫商行」開出,頭獎新臺幣2億元一人獨得。這位幸運中獎人慷慨捐出1,000萬元做公益,其中500萬元指定捐贈予雲林縣政府辦理各項社福計劃。
台灣彩券股份有限公司薛香川董事長表示,這位中獎人年約三十多歲的未婚女性,雲林人、現於高雄的貿易公司工作,平時不常購買彩券,某天下班路上經過彩券行,心血來潮想買一張,電選一注即幸運中威力彩頭獎;開獎當天看開獎節目對獎號時感到不可思議,隔天還特地買報紙再次對獎,確認完獎號後才相信自己中頭獎。捐款雲林縣政府的動機是從大學畢業後,響應政府的南向政策,前往東南亞國家教書為期半年。這次幸運中獎,感念過去受到政府協助,也想回饋故鄉,因此決定捐出500萬元給雲林縣政府補助弱勢團體,另外,也捐出500萬元予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用於照顧台灣偏鄉兒童,共計捐出1,000萬元。
縣府社會處林文志處長表示,雲林全縣人口數共66萬多名,身心障礙者大約5萬名,占總人口數7.4﹪,感謝台灣彩券公司所捐助的五項計劃,社會處會更加用心地來推動。 ◇
責任編輯:昌英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2024年5月27日到6月1日世界衛生大會(WHA)即將在瑞士日內瓦開議。臺灣從2017年起年年期盼以觀察員身分出席會議,在政治干預下年年落空,今年恐怕沒有例外。
臺灣能不能參與WHA似乎離你我很遙遠,真的是這樣嗎?
2019年12月底,臺灣的衛生體系得知中國武漢出現疑似SARS的高度傳染呼吸道疾病,基於2003處理SARS的經驗,馬上繃緊神經,除了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查證,並且向世界衛生組織(WHO)通報,要求提供進一步資訊,立即成立緊急應變小組應對,啟動邊境檢疫。2020年1月12日臺灣防疫專家到武漢訪查,在WHO發布訊息「新冠病毒僅有限度人傳人」同時,1月15日臺灣疾管署宣布為法定傳染病,此後依據法律規定與疫情推動後續的因應措施,使臺灣成為新冠疫情期間防疫模範生。
疫情初期,中共政府試圖掩蓋遮掩快速擴散中的疫情,以致病毒迅速向全世界擴散,又企圖操控世界衛生組織通報體系,錯失採取有效做法的時間,最後導致超過全球7億病例、死亡人數超過7百萬人。澳洲政府要求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疫情,中國以大規模貿易報復回應。典型的極權政府思維:解決不了問題,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臺灣的醫療水平居世界前端,經過2003年SARS疫情磨練,公共衛生防疫體系更為完備,有經驗有能力迅速控制疫情擴散與治療,也深刻體認參與世界衛生體系的重要性。
可是臺灣不在世界衛生組織體系之內。除了2009年到2016年之間,在中國的政治安排「通融」之下,臺灣可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組織運作,2017年起,中國不通融了,臺灣這個醫療與公衛的優等生,似乎只存在平行時空,想要貢獻也不得其門而入,通報疫情刻意遭到忽略。世界衛生組織WHO名義上屬於聯合國,實際上仿佛中國的魁儡。一個以推動普世健康人權為宗旨的公共衛生專業機構,淪為無視人權的專制政權附庸,以嚴重曲解的聯合國2758號決議,以及衍申的「一中原則」,把WHO的宗旨釘上十字架。
臺灣位居亞太交通樞紐,經濟貿易發達。2019年疫情前2350萬人口的臺灣,入出境達5,800萬人次,兩岸關係人流互動頻繁,半導體設計製造執世界牛耳。試想,Covid-19爆發之初,如果臺灣沒有守住,全球要付出多大的人命與經濟財產代價?
1948年成立的世界衛生組織是聯合國專門機構,中華民國是發起國,設立宗旨在促進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和福祉,直到1971年會員資格因為聯合國2758號決議,中華民國被排除在外。回頭來看2758號決議,解決的是聯合國「中國」代表權的問題,不涉及臺灣代表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來沒有統治過臺灣,聲稱代表臺灣,阻擋臺灣人民參與國際組織的權利,不存在法理基礎,WHO配合演出,除了傷害自己的專業性與獨立性,也犧牲臺灣人民的權利。
中國用政治金權干預世界的運作與秩序已經不是新聞。「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戰狼式的言語與主張讓世界各國反感,但是在經濟利益之前,全球政治選擇對霸權妥協,助長獨裁者的氣焰。如同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博士所言:『世界最大的悲哀不是壞人的囂張、而是好人的沉默』。用在公衛防疫上,代價就是無數人的生命財產損失,即使是牆內的中國人民,也不例外。
落實普世健康人權是WHO成立宗旨,不應該因為政治目的而扭曲。Covid疫情之後,全球對防疫一體的體認更勝以往。在2024年世界衛生大會(WHA)開會前夕,本人期盼以微小的聲音告訴大家,衛生與健康並非理所當然,任何形式的政治排擠都將削弱國際社會共同應對衛生挑戰的能力。臺灣有願意也有能力與世界分享衛生醫療資源,期望參與世衛大會,協助世界衛生組織落實健康人權的宗旨。
我們期盼不要有下一個李明亮,期盼全世界不需要再承受一次歷時3年奪走數百萬人命的瘟疫!請不要放棄健康人權的理想!請支持臺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
(投書者:牧風)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黃小堂紐約報導)5月21日,紐約大都會運輸署宣布,長島鐵路和大都會北方鐵路將於7月啟動「夏季週六折扣計畫」(Summer Saturdays),持有這兩個鐵路系統月票的民眾,在週六可多帶兩名旅客搭乘鐵路,單程車票每人僅需1美元。
大都會運輸署(MTA)在聲明中表示,在7月6日至8月31日之間的週末,持有長島鐵路(LIRR)和大都會北方鐵路(Metro-North Railroad)月票的乘客可以乘車往返自己月票所屬鐵路系統的任何車站,不看月票上限定的車站。
此外,持有月票的乘客在週六搭乘這兩個鐵路系統時,可以帶上兩名額外的旅客,每人單程只需花1美元。
長島鐵路總裁羅伯特·弗里(Robert Free)和大都會北方鐵路總裁凱瑟琳·里納爾迪(Catherine Rinaldi)表示,該計畫讓乘客和他們的家人可用優惠的價格享受鐵路服務,探索哈德遜河谷、康州的山間步道和博物館,在今年的鐵路之旅中帶上全家人!
MTA提醒,折扣計畫不適用不同鐵路公司之間互乘,這代表長島鐵路的乘客不能用他們的月票搭乘大都會北方鐵路,反之亦然。
MTA表示,「夏季週六折扣計畫」再度啟動是因為6月底開始將徵收堵車費,因此鼓勵民眾積極使用大眾交通工具。
責任編輯:陳玟綺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紐約州與紐約市共同斥資約56億美元的「通達華埠」(Chinatown Connections)項目,紐約市經濟發展機構(NYC EDC,文中簡稱EDC)日前在官網公開招標說明文件(RFP),徵求有關劉錦廣場(Kimlau Square)與周邊交通建設,以及華埠牌坊的建築設計諮詢對象。
EDC政府與社區關係副總裁李金枝(Gigi Li)5月21日對《大紀元時報》表示,「通達華埠」項目的RFP截止日期到6月17日,拿到合同的單位將參與劉錦廣場交通路口與華埠牌坊的建築與設計。
「通達華埠」項目是由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於今年2月9日宣布的地方發展計畫,重點涵蓋劉錦廣場擴寬與整頓周邊道路、柏路(Park Row)美化,以及華埠牌坊建設。56億美元的項目資金包括州府下城振興金(DRI)11.5億美元與市府的44.5億美元。
李金枝指出,紐約市交通局已經開始針對劉錦廣場與柏路(Park Row)展開交通調研,有助於重新設計與評估是否重開柏路,讓私家車通行。另一方面, 市交通局也在柏路開展「街道改進」(street improvement)項目,回應社區急需柏路安全的呼聲。
上週二(5月14日),紐約市交通局在曼哈頓社區第三委員會介紹了街道改進項目的初步構想,包括與紐約市警察局合作拓寬柏路的人行道、增加自行車道、增加標誌、移除柵欄、彩繪街道,並且釋出原本僅限公家車使用的43個停車位。
「這些都會從今年暑假開始執行,一直到明年,讓柏路變得更安全。」李金枝表示與紐約市警局合作緊密,包括市警第五分局與市警總部,「因為我們聽到民眾反饋有關柏路的諸多問題中,主要是紐約市警局與周圍的政府機關停車,所以當地缺乏(私家車)停車位。」
「街道改進」項目從暑假開始執行後,李金枝表示紐約市交通局會開始監測項目執行效果,評估空出停車位是否應該永久化。
「通達華埠」底下需要執行交通調研的子項目,還有華埠牌坊建設。根據EDC公布的牌樓專案組的會議簡報,「可能的」牌樓選址就圈在聖詹姆斯坊(St. James Place)與柏路交界一帶。
不過,李金枝表示這並非最終的牌樓選址,仍須等待交通調研結果才能確定。「牌樓專案組會幫助推進項目,但首先是得掌握劉錦廣場重新設計案的交通調研結果,如此一來,我們才會清楚適合牌樓的選址。」
根據EDC公布,牌樓專案組包括了華埠商業改進區(Chinatown BID)、紐約中華公所(CCBA)、非營利組織「心目華埠」(Think!Chinatown)、聯合海外福建同鄉會(United Overseas Fujianese Association)、律師鄭向佑(Nolan Cheng)、紐約華裔美國退伍軍人會等6個組織與個人。
華埠牌樓的籌款事宜主要由華埠商業改進區與紐約中華公所領頭贊助,主要負責人分別是商改區行政總監陳作舟(Wellington Chen)與剛卸任的前中華公所主席曾偉康(Raymond Tsang)。
李金枝表示,雖然曾偉康已經卸任,但是在與新任中華公所主席協商後,仍由曾偉康代表公所出面負責牌樓籌款事宜,而正式的籌款動作還得等到「通達華埠」項目如期在今年秋天找到建築與諮詢合約商,並且確定牌樓選址後才會行動。
民眾如需了解更多有關「通達華埠」的招標詳情,請見EDC官網:https://edc.nyc/architectural-design-related-consulting-services-chinatown-connections-project
責任編輯:陳玟綺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日前,廣西百色田東縣一糖廠12噸消毒劑受潮產生大量煙霧,現場一度疏散近千人。
近日,大陸網絡傳出視頻顯示,廣西百色田東縣一糖廠周圍籠罩著大量白色煙霧。煙霧還瀰漫到居民區。工作人員甚至穿上防化服及防毒面具去處理受潮消毒劑。
附近一名住在碧桂園的居民向「極目新聞」表示,5月20日當晚聞到刺鼻性氣味,隨後被通知關門關窗。地圖顯示,該糖廠以西2公里範圍內有碧桂園等居民區。
該糖廠附近的另一居民說,事發後被要求撤離。該居民說,「當時風往西邊吹」,受到影響的主要是糖廠西邊區域,自己住在北邊。
5月20日,廣西田東南華糖業有限責任公司二糖廠發布一則《關於三氯異氰尿酸泡水產生大量煙霧的情況報告》。該報告稱,當日約晚間7時50分許,原田東南華紙業公司停產後存放在田東南華糖業有限公司二糖廠的約12噸三氯異氰尿酸因近期暴雨受潮發生反應產生大量煙霧,導致周邊出現刺激性氣味。截至目前,未造成人員傷亡。
5月21日,廣西田東縣政府通報,事發後,該公司二糖廠生活區和周邊居民共900多人被疏散。
《新京報》報導稱,田東縣政府工作人員表示,雖無人傷亡,但有民眾吸入氣體不適而求醫,具體人數不明。
責任編輯:蕭律生#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編譯報導)為爭奪顧客,美國快餐業價格戰正在升溫。先是快餐巨頭麥當勞計劃在6月份推出5美元超值餐的消息,緊接著是溫蒂(Wendy’s)推出了3美元早餐套餐打擂台。
CNBC報導說,麥當勞將從6月25日開始推出為期一個月的5美元超值餐促銷活動,包括一份麥樂雞漢堡或雙層牛肉漢堡、四塊雞塊、一份薯條和一杯飲料。
《餐廳商業》猜測,隨著餐廳試圖吸引顧客,麥當勞的超值餐可能會加劇今年夏天的快餐業價格戰。
麥當勞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美國業績略低於預期。由於物價上漲和利率上升,消費者正在削減生活支出。
此外,據《今日美國》報導,麥當勞週二(5月21日)在全美推出新品「麥旋風」(McFlurry)飲品。據悉,這是用糖漿和切碎的糖果塊製成的,嘗起來像小時候的糖果味。
為吸引顧客,這家快餐巨頭週三(22日)將通過旗下的應用程序免費贈送六塊麥樂雞。
不出所料,快餐連鎖店溫蒂週一(20日)宣布推出3美元的早餐套餐,包括調味土豆以及培根,雞蛋和奶酪英式鬆餅,或香腸、雞蛋和奶酪英式鬆餅三種。
溫蒂還宣布將會在參與活動的店鋪增加香腸早餐捲餅。
據新聞稿稱,這款新產品的靈感來自於今年早些時候推出的培根早餐玉米煎餅,包括香腸餡餅、雞蛋、調味土豆、美國奶酪和奶酪醬,包裹在玉米餅中。
作為新推出的早餐捲餅的一部分,溫蒂為DoorDash會員提供含培根或香腸早餐捲餅的早餐訂單,早餐滿12美元可立即減5美元。折扣有效期為5月31日至6月6日,送完即止。
責任編輯:葉紫微#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成都摸車事件與普通群體性事件的本質區別在哪裡?中共體制崩潰的兩種模式都在來臨,天下未亂蜀先亂會在當代重演嗎?
5月13號,四川省成都市傳出一起大規模群體性事件,一位農民工摸了市長媽媽的座駕被警察抓捕,引發萬人聚集抗議,警方到場鎮壓,據說有多人被捕。成都是中國大陸有名的慢生活城市,大家悠哉悠哉喝茶打牌,與世無爭,成都人奮起反抗,凸顯中國大陸官民矛盾加劇,民間怨氣衝天。古代中國還有天下未亂蜀先亂的說法,那麼成都的這起群眾抗議事件對當下的中國大陸而言,是否意味一些啟示或者是一些徵兆?
獨立電視製片人李軍在新唐人《菁英論壇》節目中表示,成都這起事件發生在5月12號下午4點左右,當時一個農民工在街頭摸了一下那個豪車,車主是一位老太太,她很惱火下來打了這位農民工一耳光,她自稱自己兒子是市長,要求農民工賠一萬塊錢。後來央視報導她的車子的後擋泥板上出現一個小劃痕,但是這個東西你沒辦法證明是不是摸出來的。當時現場這位老太太打了人之後,農民工不願意賠,她就報警,還罵他一個窮酸鬼一輩子都買不起這個車,結果一下來了好多警察就把這個農民工按在地上,然後要把他抓走。現場的民眾當時就惱火了,你們打人,罵人,然後還弄警察來把人銬起來要帶走,那老百姓就不幹了,就是引起公憤了,大家就圍著她說,這個事情不行,說太欺負人了。老百姓在一起齊聲喊放人,放人,放人。老百姓說,你們憑什麼打人的不抓,罵人的不抓,你把一個農民工抓走,你這也太欺負人了吧,她就算是市長她媽,你也不能這麼欺負老百姓。
這個事情一直到了後半夜,就是5月13號凌晨,現場的人是越來越多,可能有幾千人,甚至有人說是上萬人,到最後警察還是把這個農民工給抓走了,然後把這個豪車和那位老太太給放走了。
李軍說,後來央視出來辟謠,說老太太的兒子不是市長。但是民眾也不傻,如果是一個普通車主,我們兩個之間發生矛盾,我一個電話能喊來幾個警察?另外,十幾個警察圍成一圈保護老太太那個車,請問我們普通的市民誰享受過這個待遇?所以這裡面一切這些措施,央視那個辟謠反過來證明這個老太太真的是一個高官家屬,有權有勢,非同尋常。老百姓當時說了一句話:以前只知道年輕人會說我爸是李剛,現在知道老太太會說我兒子是市長。這明明就是權貴欺負老百姓,官欺民的典型案例。
大紀元時報總編輯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中國大陸現在整體社會情況確實是很緊張。我們以前就經常說,中共倒台有兩個前提條件,第一個就是經濟出現大的危機,另一個就是對外戰爭。其實現在戰爭正在進行當中,對外戰爭的不同形式已經開始了,就是貿易戰和科技戰,後面還可能出現軍事上的衝突。內部危機主要是跟經濟有關,包括現在失業特別嚴重,老百姓的財產縮水,收入下降,公務員都在減薪,各種爛尾樓等等,這會導致社會非常不滿,各種殺人報復事件會越來越多。
另一方面,中共的維穩力度也是空前絕後,我有個朋友在微信上看了一個帖子,是那種拐彎抹角罵中共的帖子,看了之後,她發了一個跟帖,只有兩個字,哈哈。結果那個帖子被封被刪掉了,居然還有片警到這個朋友家裡去問她,這哈哈是什麼意思?中共現在的這種控制絕對是空前絕後,毛澤東都達不到這種控制的程度。因為現在是通過數字化的監控,你看什麼,說什麼,花什麼錢,喜歡什麼東西,它都可以通過AI知道,可以控制,它不但有警察特務,還有街道官員、網格員,你的一舉一動,一思一念,它都恨不得全部掌握和控制。老百姓的不滿現在就像沸騰的水,而這種強化的專制就是一個封閉的大鍋,這種狀況持續下去就是爆炸,而且是致命的。
郭君說,在社會學理論中對社會崩潰的解釋是這樣,它認為是一種連鎖反應,有點像核分裂的模式,一個原子的分裂會導致更多原子的分裂,然後傳遞到整個社會。專制體制的控制模式,其實就是要切斷這個鏈條,因為無法預期第一次的事件,所以所有的專制體制它必須切斷這個事件的傳遞,切斷這個連鎖反應的鏈條。目前來看,中共整個體制在這方面仍然還是有效的。我們看到所有的社會事件都是單一事件,還沒有形成一個連鎖事件,所以基本上中共仍然在控制中國大陸的局面,但是現在的這種趨勢是很危險的。
切斷矛盾鏈條依靠的是最基層官員,如果基層癱瘓就會出現社會問題的連鎖反應。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說的非常形象,說是中共只要拿出一萬億基本可以解決全民醫療的問題,但是它只要花八百億就可以增加一百萬武裝警察足以鎮壓任何不滿。那大家想一下,它八百億可以解決的問題,為什麼要拿一萬億呢?現在的問題是,如果經濟危機,財政出問題,最後連八百億它都沒有了,那個時候就會真的出大問題了。
郭君說,白紙運動實際上形成了一個鏈條,那時候大家都在談一個事情,而且是各個地區、各個城市都出現了,甚至國外都出現了,所以白紙運動發生後突然清零就結束了,其實中共可能是真的害怕這個事的蔓延。
中國政經評論人士鄭旭光在《菁英論壇》表示,政治變化有很多我們沒有辦法預測的東西,有很多轉型政治的理論都講到了轉型政治的條件。譬如有一派認為轉型往往發生在高速成長之後,因為人們形成了一個預期,當成長降低的時候,人們的預期和現實生活差距太大,他就會有強烈的不滿。實際上所有的轉型都有一個基本條件,就是人們不滿意現狀,然後有精英分子順勢而為改變統治者或者改變統治結構或者改朝換代。這些轉型發生的根本原因,我們沒辦法直接的把它歸結為經濟原因和戰爭原因,一定要經濟原因或者戰爭原因觸及到了人們改變體制或者說改朝換代的這個行動才算數。
實際上,我覺得列寧有一句話挺有意思,他說苦難帶來不了革命,但是對苦難的覺悟和意識可以帶來革命。就是如果你認為這個苦難的原因在上層在上頭,那就可以帶來革命。如果你認為這是宿命,是天經地義,是自己不努力,那這個跟革命毫無關係。所以這個社會不管是苦難還是富裕的,最關鍵的就是人們是否有巨大的不滿,這個不滿是否歸結為是政治體制或者統治者?
鄭旭光說,四川這個地方,清末時四川發生的保路運動促成了辛亥革命。清末時候交通已經很發達了,四川當時正在修鐵路,保路運動的出現是純政治原因。一個原因是川漢鐵路四川段是讓當地全體農戶交糧入股的,他們為修鐵路交3%的糧食,作為川漢鐵路的股本。後來盛宣懷要搞鐵路國有化,四川的這些地主們全都不幹了,就把人民全給得罪了。另外一個是替人民討公道的是四川咨議局的正副議長,咨議局是有合法性的,等於是議會的前身,是立憲派的大本營,就是說有頭有臉的人全在這兒了。所以四川保路運動實際上是全民抗議,所以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索。
古代有「天下未亂蜀先亂」的說法,是跟地緣政治有關,四川易守難攻,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而成都平原是天府之國很富有,所以這個地方容易造成割據之勢,如果有新的統一政權的時候,這裡也是在最後被收割的一個對象。但是四川保路運動不是地緣政治的因素,關鍵是官府把人民得罪了,把精英也得罪了,根源就是中央政府的一個奇奇怪怪的國進民退的政策。
鄭旭光說,中國現在這個樣子,我覺得就是說如果官方同時得罪了人民,又得罪了精英群體,那出事兒是鐵定的,今天不出事兒,明天也會出事,而且一定是出大事。
新唐人、大紀元推出的新檔電視節目《菁英論壇》,是立足於華人世界的高端電視論壇,該節目將彙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熱點議題,剖析天下大勢,為觀眾提供有關社會時事和歷史真相的深度觀察。
本期《菁英論壇》全部內容,敬請線上收看。
《菁英論壇》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轉載和引用《菁英論壇》文章 ,請保持原文內容,並標明出處。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最近一週,中紀委連打四虎。最新消息,5月22日,海南省前副省長、前政法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星泰被查。
22日,中紀委通報,劉星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被審查、調查。
本月6日,劉星泰還露面,參加海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擴大)會議。
現年61歲的劉星泰,山東利津人,早期在山東省工作,曾是淄博市組織部部長,山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山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日照市市長、市委書記等。
2018年1月,劉星泰跨省出任海南省副省長、黨組成員,同年7月任海南省委常委,後任省委政法委書記,2022年1月任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劉星泰在任山東日照市市長期間,參與迫害法輪功學員,被海外明慧網點名。
明慧網2016年報導,劉星泰自2015年2月擔任日照市市長兼副書記以來,積極參與迫害法輪功學員,一年多以來,綁架關押日照市包括五蓮、莒縣在內的幾十名法輪功學員。
最近一週,中紀委連打四虎。除了劉星泰,5月16日至20日,中國農業銀行前黨委委員、副行長樓文龍,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江蘇省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王昊均官宣落馬。(先前報導:江蘇省政協副主席王昊被查 上個月還曾露面)
其中,唐仁健、王昊均是中共二十大代表。曾以中共黨魁習近平特使身分出訪的唐仁健還是現屆中央委員。大紀元評論員岳山撰文說,唐仁健被官宣落馬,打破了二十大以來,秦剛、李尚福和李玉超等中央委員僅被免職而未宣布落馬的悶局。
責任編輯:蕭律生#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慶祝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就職,5月20日晚間昆士蘭僑界於布里斯本南區楓林餐廳舉辦慶祝晚宴,台僑各社團、政商各界暨社區各族裔代表四百餘人熱烈參與。
駐布里斯本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范厚祿處長伉儷率辦事處員工,昆士蘭台灣中心歐陽群主任,昆士蘭僑界僑務諮詢委員盧淑媛、僑務委員陳秋燕、羅富齡等出席,場面盛大,共同見證及分享臺灣民主發展成就與喜悅。
澳洲三級政府聯邦眾議員格雷姆.佩雷特(Graham Perrett)代表、昆州議員詹姆斯.馬丁(James Martin)、約翰.保羅(John Paul Langbroek)、布里斯本市長夫人尼納(Nina Schrinner)、布里斯本副議長黃文毅、洛根市長喬恩.雷文(Jon Raven)、昆州警察局長代表分別上臺致賀詞。
在播放賴清德總統就職典禮及僑委會徐佳青委員長致詞影片後,慶祝酒會總召集人盧淑媛首先向賴清德總統致以誠摯地祝福及祝賀。
她說:「賴清德總統的就職,不僅是臺灣政治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更象徵著臺灣新時代的開始,我們深信在賴總統的領導下,臺灣將迎來更加繁榮和穩定的明天。」
她期待在接下來的歲月中,進一步加強澳洲和臺灣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攜手共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范處長表示,賴總統就職演說中,揭示新政府的全方位治理方向:建立民主、繁榮、自由的台灣,中華民國臺灣在賴總統的領導之下,政局一定有新的氣象。
他說:「新政府的核心價值, 必定能帶領有韌性的臺灣人,一起創造更美好的家園。在國際上推動價值外交,和全球民主國家肩並肩,形成和平共同體。」
他感謝各位對中華民國臺灣堅定的支持,及對辦事處及臺灣中心的協助,希望未來大家繼續心手相連,努力為臺澳關係打造更美好的明天。
他同時呼籲大家踴躍參加即將於6月25日,在布里斯本市政廳廣場舉辦的「聲援台灣加入WHA、WHO」活動。
范處長並代表外交部頒發「睦誼外交獎章」給僑務諮詢委員盧淑媛,以表彰盧諮委長期在慈善事業的貢獻,促進台澳之間的友誼。
布里斯本市長夫人尼納(Nina Schrinner)今晚特地來向盧淑媛諮委致意,感謝她幾十年來不僅為當地的多元文化社區做出了貢獻,還為布里斯本和澳大利亞社區做出了貢獻,感謝她為使我們的城市變得偉大所做的一切。
昆州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州議員詹姆斯.馬丁(James Martin)致詞時說:「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慶祝臺灣新當選賴總統的就職典禮,今晚是本著團結精神相聚的機會,澳大利亞和臺灣、昆士蘭和臺灣一起分享,共同的民主價值觀,與重要的貿易關係,和文化紐帶的牢固友誼。」
去年臺灣是澳大利亞第七大貿易夥伴,也是澳大利亞第六大出口市場。
馬丁並表示:「在昆士蘭發展相互尊重和理解的關係,我們的願景是看到一個更具包容和統一性的昆士蘭,這將延續我們的成長和成功,也是我們與臺灣各社團共同的願景。許多臺灣社團和慈善機構通過慈善事業、社區服務等事業,豐富了我們的社區。」他感謝台灣移民在澳洲的貢獻。
州議員約翰.保羅(John Paul Langbroek)除了祝賀賴總統的就職典禮外,也表示,很高興與臺灣這個偉大的民主國家建立牢固和持續的關係。
僑務委員陳秋燕對賴總統及新內閣堅強陣容很有信心,澳洲臺僑堅定支持臺灣政府維護主權,和平共榮,共織臺灣民主前行。
僑務委員羅富齡期待賴總統能改善政策、發展經濟、保護台灣的民主價值、自由和人權,她並改謝大家熱烈的參與。
主辦方安排各社團會長與貴賓上台合唱「路2024」與「明天會更好」。並由國際傑人會昆士蘭分會表演口琴演奏,及昆士蘭美學舞蹈推廣協會表演山地舞「新高山青」,展現臺灣多元文化特色。
最後由中華航空提供一千元禮卷,與長榮航空提供布里斯本台北來回機票一張摸彩,在大家期待與恭賀中獎的熱鬧聲中,慶祝晚宴畫下句點。
責任編輯:李心慈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景燁編譯報導)一名在新罕布什爾州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就讀的中國留學生5月15日失蹤。到了5月20日,她的遺體被發現在佛蒙特州的康涅狄格河(Connecticut River)。
這名來自中國的博士生是26歲的蔡可欣(譯音,Kexin Cai),就讀於達特茅斯學院心理和腦科學系的相互理解實驗室(Mutual Understanding Lab)。她的住所位於新罕布什爾州黎巴嫩市(Lebanon)。
康涅狄格河是新罕州與佛蒙特州的分界線,河流以東就是黎巴嫩市。
據當地警方消息,蔡可欣從5月15日開始不知所蹤,而警方在5月17日得到相關報案。警方發現,附近兩處商家的監控錄像都顯示,蔡可欣於15日傍晚騎著電動自行車去往西黎巴嫩方向。
5月20日,警方接到報告,說在黎巴嫩市西北方的波士頓湖(Boston Lot Lake)附近發現一輛電動自行車。該湖處於康涅狄格河流域範圍之內。
警方對比圖像後,認為這是失蹤者用過的自行車。當天,地方警員、達特茅斯學院警衛、警犬、直升機和新罕州漁獵部官員以該湖為中心,聯合展開搜尋。
到了下午4點左右,一名漁民報案,說在佛蒙特州溫莎鎮(Windsor)的康涅狄格河發現一具人體。下午5:36,當地緊急救援人員將其打撈上岸,後來確認這是蔡可欣的遺體。
「初步調查顯示,這起事件中沒有犯罪行為。」黎巴嫩市警察局公告說。
據達特茅斯學院的學生媒體報導,蔡可欣去世前是該校的博士班第二年學生。「可欣是格外有天賦且謙虛的研究者,她有著真誠、甜美的性格。」該校研究生院院長庫爾(Jon Kull)對媒體說。◇
責任編輯:馮文鸞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熙採訪報導)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4年6個月的上海維權人士陳建芳於去年10月21日刑滿釋放,之後被當局軟禁家中。今年3月下旬美國人權官員聯繫上她,表示將協助她赴美,隨後陳建芳失去聯繫。
陳建芳出獄後並未獲得自由,沒有醫保和低保,生活極度困難。許多關注她的朋友前往探望,送點糧食也遭到各種暴力對待和驅趕,逐漸地切斷她和外界的聯繫。
近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訴大紀元記者,陳建芳出獄後她家都被政府派來的人24小時監控,她多次前去探望,但是在幾百公尺處就被攔下。
她說,「今年3月下旬,美國駐華領事館官員曾聯繫上陳建芳,表示願意協助她到美國。次日,陳建芳一位好姊妹被指控提供人權官員電話給陳,警察經常上門騷擾那位姊妹。隨後,陳建芳也失去聯繫,她的那位好姊妹也聯繫不上她了。」
她說,「陳建芳出獄後,她家的前門、後窗各有一個塑料帆布小屋,每個小屋裡面坐著2個人24小時看守,你說這要花多少錢啊!」
今年1月下旬,上海訪民孫洪琴和朱黎斌帶著糧食、油膏等前往探望陳建芳後,寫了一封公開信給上海市長龔正一一《呼籲保障「政治犯」陳建芳最低生活條件》。
就在陳建芳失聯前一天,北京律師王宇應陳建芳請求,欲陪同其上醫院看病。王宇在陳家門口受到警察非法阻擾、盤查,並要求王宇到派出所接受登記、調查並將她驅離。
陳建芳是上海浦東新區農民,因家中土地被強徵未給予合理補償而維權,過程中,陳建芳意識到由於制度原因,信訪根本不能解決她的訴求,於是放棄自身維權,轉而投身捍衛人權的志業。
她曾與被迫害致死的曹順利一起關注訪民群體的人權狀況,而遭到警察的報復,曾被任意拘留、監視和限制出境。
責任編輯:李沐恩#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天睿澳洲悉尼編譯報導)5月21日,澳洲政府派遣兩架軍機前往法屬南太平洋群島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撤僑。當晚, 108名被困在騷亂地的澳洲人乘坐首批撤僑飛機抵達布里斯班。
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表示,澳洲政府在21日收到允許兩架軍機入境的通知。
隨後澳洲空軍的兩架C-130大力神(Hercules)前往新喀里多尼亞接被困澳洲人回家,當天晚些時候,撤僑軍機抵達布里斯班,機上一共有108名澳洲人。
大約300人已經在澳洲外交部註冊,希望政府協助他們撤離新喀里多尼亞。剩餘的大約200名澳洲人什麼時候能撤離還是未知數。
法屬南太平洋群島新喀里多尼亞位於昆士蘭以東約1500公里處,大約有27萬人口。法國議會近日批准修改憲法,允許所有本地人和居住10年以上的居民在省級選舉中享有投票權。
原住民領袖認為這會稀釋土著卡納克人的選票和政治影響力,騷亂從上週開始,已經造成至少6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自從騷亂發生後,新喀里多尼亞國際機場一直關閉,商業航班無法起飛,一些反應迅速的國家已經派出撤僑飛機。
澳洲政府已經通知仍被困在新喀里多尼亞的澳洲人,法國當局會在22日安排更多撤僑航班,打算離開的人需要做好準備,如果法國當局批准,澳洲政府隨時可以派出更多撤僑飛機。
法國當局表示,預計未來幾天會有更多撤僑飛機接被困的大約500名法國人和外國遊客離開。
法國總統馬克龍正準備啟程前往新喀里多尼亞,與當地官員和代表會面討論政治和國家重建問題。
責任編輯:宗敏青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5月20日,賴清德就職無疑是中共最擔憂的;然而5月19日,伊朗總統萊希因飛機失事身亡;5月20日,國際刑事法院一名檢察官欲對以色列總理、國防部長和三名哈馬斯領導人發出逮捕令;當天,美國在聯合安理會指責中共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中共或許覺得這些能轉移台灣問題的視線,趕快回應了三個國際突發事件,還單獨追加了一個針對美國的回應,結果卻一再出醜。
5月19日,伊朗總統萊希和外長因飛機失事遇難。中共黨魁習近平很快發唁電,稱其為「好朋友」。中共外長王毅則稱,「事故發生後,中方為搜救工作提供了積極協助。我們願繼續向伊方提供一切必要支持。」
中伊雙方都沒有說明,中共提供了什麼「協助」,或準備提供什麼「協助」?目前尚未看到伊朗公開向中共求助的信息;美國卻透露了伊朗曾向美國提出援助請求。
5月20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說,「伊朗政府要求我們提供援助」;最終,「主要出於後勤原因,我們無法提供這種援助」。但華盛頓對空難事件表示哀悼。
伊朗視美國為最大敵手,伊朗總統萊西乘坐的卻是美製直升機。5月21日,新華社報導《伊朗軍方下令成立委員會調查墜機原因》。文章稱,「失事直升機型號為美製貝爾-212……這一機型為美軍在越南戰爭中大量使用的UH-1N型『休伊』軍用直升機的民用版本,具備多功能用途,使用廣泛……伊朗共有15架貝爾-212型直升機,平均服役年齡35年……伊朗2018年發生過一起貝爾-212型直升機事故,造成4人死亡……由於美國長期制裁,伊朗一直面臨飛機老化、關鍵零部件短缺等問題……是導致這一事件的因素之一。」
伊朗用了美國直升機35年還在用,證明美國直升機確實耐用。伊朗知道這些飛機已經嚴重老化、缺乏維護,實際應該停飛;但伊朗似乎沒有其它選項,只能冒險繼續飛。中共黨媒試圖把失事的原因甩鍋給美國,聽起來有些小兒科,但沒有意識到現了一大醜。
中共軍方號稱開發了各種直升機,卻沒有提供幾架給伊朗「好朋友」,不知是中共不願意給,還是伊朗沒看上。中共的直升機基本抄襲俄羅斯、歐洲和美國,伊朗應該清楚中共的底細。伊朗寧願繼續用美國的舊飛機,卻沒有用中共的飛機,中共自詡的「大國」顯然失去了含金量。
實際上,中共黨魁的專機也是美國貨,假如中美對抗繼續升級,美國不再提供零部件,中共黨魁的專機也可能出事。習近平的專機是一架波音747-400客機改裝的,同批機型於2000年前後從美國購買,機齡也超過20年了。李克強原來的專機是同一型號,還曾短暫借給朝鮮的金正恩使用,但沒有轉給李強。
中共吹噓的C919大型客機已經完成,按理應該捨棄美國飛機,自己造一個類似美國的「空軍一號」。據稱中共曾有這樣的打算,但美國總統的「空軍一號」不只是一架飛機,更是一個加密的空中指揮中心,能抵禦核輻射和衝擊波,還有先進的防干擾雷達、反地對空導彈系統,中共恐怕難以仿造。
中共只能改造一下波音客機的內裝,提高舒適性,其它的應該就勉為其難了。中共黨魁出訪仍然繼續坐美國產的波音飛機。中共黨魁在國內主要坐專列,不敢坐飛機;估計今後更會拒絕乘坐直升機。
伊朗總統出事,打亂了中共的算盤,至少在伊朗50天內產生新的總統之前,各派別將主要專注於爭權奪力,短期內難有精力再配合中共在中東攪局。中共無奈之下,硬把事故責任推向美國,不惜在國際上出醜,也惟恐天下不亂,只是太過幼稚。
5月20日,國際刑事法院(ICC)的一名檢察官卡里姆‧汗(Karim Khan)表示,正在尋求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以色列國防部長和三名哈馬斯領導人發出逮捕令,認為他們涉嫌戰爭罪。
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聲明稱,「讓我明確一點:無論這位檢察官想暗示什麼,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沒有任何對等關係。我們將永遠與以色列站在一起,共同應對對以色列的安全威脅。」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聲明表示,美國拒絕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將以色列等同於哈馬斯,此舉是可恥的;「哈馬斯是一個殘暴的恐怖組織,對猶太人進行了(納粹)大屠殺以來最嚴重的殺戮,目前仍扣押著包括美國人在內的數十名無辜者」;這「讓人質疑這項調查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英國首相蘇納克的發言人稱,「這一行動對於暫停戰鬥、解救人質或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無濟於事。」「與其它國家一樣,英國尚未承認巴勒斯坦是一個國家,以色列也不是《羅馬規約》的締約國。」即以色列不在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範圍內。
中共一貫反美反英,並一直支持哈馬斯,按理應該與美英唱反調,不想此番竟然某種程度上附和了美英的立場。
5月20日晚,新華社報導了這一消息,但沒有立即評論。5月21日的中共外交部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昨天以涉嫌戰爭罪為由向以色列總理和哈馬斯高級領導人發出逮捕令,雖然中國不是國際刑事法院的成員國,中方如何看待這一決定?
發言人汪文斌稱,中方「站在國際法一邊」;但又稱「希望國際刑事法院秉持客觀公正立場,依法行使職權」。
中共含混地稱「站在國際法一邊」,卻沒有加入世界上123個國家締結的《法院規約》,此次也沒有表達支持國際刑事法院之意,反而希望國際刑事法院「秉持客觀公正立場」。中共實際在說國際刑事法院沒有「秉持客觀公正立場」。
中共當然並非真的「站在國際法一邊」。2023年3月,國際刑事法院曾發出了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逮捕令。中共當然不會執行,5月16日普京訪華,與習近平數度會談,中共根本無視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
中共應該在變相說國際刑事法院沒有對哈馬斯「秉持客觀公正立場」,但又不敢公開講,表面上就變成了似乎認為對哈馬斯和以色列都不公正;然而這樣一來,中共的立場就變得與美英有相似之處了。
當然,中共最想說、同樣更不能說的應該是,中共高層絕不能接受被國際刑事法院通緝。2020年7月,維吾爾族人士向國際刑事法院提出申訴,要求其調查中共對新疆維吾爾人的種族滅絕指控。中共若在台海、南海或東海等處開戰,中共黨魁也隨時可能因戰爭罪被通緝,這才是中共最怕的。中共的這一公開回應,表面上和暗地裡都在出醜。
為了儘可能轉移台灣問題的視線,中共不惜把戲做足,同時還自行炒作俄烏戰爭。5月16日普京訪華期間,中共黨媒儘量迴避了俄烏戰爭話題。然而,普京走後,中共卻轉而高調宣傳烏克蘭戰爭。5月21日,新華社首頁連續列出了伊朗總統身亡、以哈領導人被通緝和俄烏戰爭三個專題欄目。
新華社主要宣傳的一篇文章是《中方駁斥美國代表在烏克蘭問題上對中國的無理指責》。這篇文章繼續抵賴中共對俄羅斯的軍事援助。該專欄內還有一篇醒目的文章《美國才是烏克蘭危機的真正製造者和拱火者》。
中共從未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卻稱烏克蘭危機是美國「製造」。這篇文章5月11日發表,當時中共黨魁訪歐歸來,應該親身感受到了歐洲的壓力,但不肯改變對俄烏戰爭的態度,只能又甩鍋給美國。大概新華社也覺得缺乏邏輯,當時並未放在要聞醒目位置,此次卻變相翻炒。
最蹊蹺的是,新華社忽然後補報導了俄烏戰爭的最新進展。5月21日,新華社發出文章《哈爾科夫戰事牽動俄烏沖突走向》。文章引用俄國防部的通報稱,「俄軍已『解放』哈爾科夫州十多個居民點……俄烏沖突接下來或更為激烈膠著……烏軍正在集中力量阻止俄軍向烏縱深推進。據俄國防部19日通報,俄軍在哈爾科夫州沃爾昌斯克、利普齊等居民點擊退了烏軍的五次反擊,並在多條戰線佔據有利陣地。」
新華社一面扮演莫斯科的代言人,一面又假稱中立,同時卻稱烏克蘭危機是美國「製造」。普京訪華結束後,中共忽然莫名其妙地對俄烏戰爭高調表態,顯得十分詭異。無論中南海昏了頭,還是真以為出現了什麼新轉機,都顯得極其不明智,也等於再次在全世界面前出醜。
5月21日,新華社發文《外交部公布關於對美國國會前議員加拉格爾採取反制措施的決定》,所謂的反制包括凍結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在中國大陸的資產、禁止交易與合作、不予簽發簽證、不准入境。
加拉格爾卸任美國眾議員之前,一直擔任美國國會眾議院針對中共委員會的主席。他推動了一系列針對中共的法案,屢次針對中共強硬表態;然而他在任時,中共不敢宣布對他的所謂「反制措施」。加拉格爾卸任議員職務後,中共才象徵性地宣布「反制」。
加拉格爾在中國大陸應該沒有任何資產,恐怕也沒打算進入中國大陸,中共的「反制」不過是做做樣子。然而,即便是做樣子,中共都故意挑在國際事件頻發之時,希望盡量少引起注意。白宮近期新增對華關稅,給了中共「新質生產力」當頭一棒,中南海顯然無力反抗,只能繼續玩精神勝利法。
賴清德就任之際,中共連忙公開回應三個國際事件,又追加了對美國前眾議員加拉格爾的「反制措施」,或許以為能轉移台灣問題的視線,但這四個回應卻是四次出醜。
中南海不敢提大陸疫情,不敢提南方水災,還不會管經濟;應對國際事務又明顯不得要領,危機處理能力明顯低下,再次集中詮釋了中共近年來不斷遭遇國際孤立、走下坡路的根本原因。
秦剛被失蹤已經一年,王毅仍一直回爐兼職中共外長,中共高層竟然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外長人選。無德又無能,正是如今中共官場上下的真實寫照。中南海恐怕自己都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大紀元首發
責任編輯:高義#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新加坡航空一架從英國飛往新加坡的客機,在緬甸上空遭遇嚴重亂流,造成數十人受傷,一人死亡。在曼谷緊急迫降後,131名乘客和12名機組人員,已在週三(5月22日)上午搭乘救援航班抵達新加坡。
這架波音777-300ER客機,原本載有211名乘客及18名機組人員。遭遇亂流後,高度在5分鐘內驟降了1,800公尺,造成了嚴重顛簸,一些人甚至還撞到了機艙天花板。
一名73歲的英國乘客疑因心臟病發作死亡,至少30人受傷。
28歲的學生阿茲米爾(Dzafran Azmir)告訴路透社:「我看見走道對面的人完全被甩飛,撞到了天花板,然後又重重地落了下來。人們的頭部有巨大的傷口,還有些人發生腦震蕩。」
飛機內部的照片顯示,客艙上方的面板有裂口,天花板上懸掛著氧氣罩,行李散落一地。一名乘客說,一些人的頭撞上了座位上方的燈,撞破了面板。
131名乘客和12名機組人員已從曼谷出發,並在當地時間凌晨5點前抵達新加坡樟宜機場。目前仍有79名乘客和6名機員在泰國,包括要接受治療的傷者及其家屬。
新加坡航空公司首席執行官吳俊鵬在視頻講話中說:「我謹代表新加坡航空公司,向死者的家屬和親人表示最深切的慰問。」
新加坡運輸安全調查局(TSIB)正在調查這起事故,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也派出人員予以協助。
吳俊鵬說,飛機突然遇到了劇烈的亂流,飛行員隨後宣布出現醫療緊急情況,並改道飛往曼谷。
新航表示,客機飛行約10小時後,緬甸伊洛瓦底江盆地(Irrawaddy Basin)上方突然發生亂流。亂流有很多成因,這次飛行可能遭遇到很難察覺的晴空亂流。
新加坡航空被視為世界頂級航空公司之一,近年來沒有重大事故。
2000年,新加坡航空曾因颱風天候不佳,在台灣的桃園國際機場發生空難,機上179人中有83人喪生。
責任編輯:葉紫微#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馨編譯報導)拜登政府週二(5月21日)表示,將從美國東北部的儲備中釋放100萬桶汽油,以降低今年夏天的油價。
這些汽油來自新澤西州和緬因州的儲存點,將以10萬桶為單位分批次出售。美國能源部表示,這種方法將創造一個競爭性招標過程,確保這些汽油能夠在7月4日的美國獨立日假期前流入當地零售商手中,並以具競爭力的價格出售。
能源部表示,此舉旨在幫助「降低美國家庭和消費者的成本」,此前國會授權出售東北部地區已有10年歷史的汽油儲備,然後將這些儲存點關閉。國會在3月份批准的一項為避免政府部分關門而達成的支出協議中包含了這一措施。
能源部還說,選在這個時候出售100萬桶(約4200萬加侖)汽油,其目的是在夏季的駕駛季節開始時緩解駕車者的壓力。
根據美國汽車協會(AAA)的數據,目前全國汽油價格平均約為每加侖3.60美元,比一年前上漲了6美分。動用原油儲備是美國總統可以自行採取的少數幾個可控制通脹的行動之一,而通脹是執政的民主黨在選舉年所面臨的不利因素。
能源部長珍妮弗‧格蘭霍姆(Jennifer Granholm)在一份聲明中說:「拜登-賀錦麗政府專注於為美國家庭降低油價,尤其是在夏季駕車出行的季節。通過在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和7月4日期間戰略性地釋放這一儲備,我們正在確保在勤勞的美國人最需要的時候向三州(地區)和東北部地區提供充足的汽油供應。」
能源部表示,須在6月30日之前將這100萬桶汽油轉移到終端或交付給零售商。
美國國會共和黨人長期以來一直批評奧巴馬政府建立的東北部汽油儲備,稱任何此類儲備都應該由國會批准建立。該儲備在2012年超級風暴桑迪襲擊煉油廠後建立。
國會下屬的監察機構美國政府問責局(U.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簡稱GAO)2022年的一份報告稱,這些從未動用過的汽油儲備在汽油嚴重短缺的情況下只能起到最低限度的緩解作用,而該儲備每年的維護成本約為1900萬美元。
俄烏戰爆發後導致能源價格飆升,拜登政府在2022年從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了1.8億桶,將儲備降到198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因此拜登政府此舉引起共和黨人不滿,指拜登總統動用戰略儲備來應對國家緊急情況是在玩弄政治。
責任編輯:葉紫微#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燕瑾西雅圖編譯報導)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5月16日發布的數據,從2022年7月1日到2023年7月1日,西雅圖在美國50個最大城市中人口增長率排名第13,以相當於0.8%的增長率,跌出美國人口增長最快的十大城市之列。
儘管0.8%的增長率對於許多城市來說,仍可能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數字。但對於西雅圖市來說,與前一個十年相比,卻是在下滑。2010年代,西雅圖曾是全美國人口增長最快的大城市。在那個年代,西雅圖市每年的人口增長率都遠超2%。
然而在經歷了2010年代的十年繁榮之後,西雅圖市在2020年到2021年間,人口減少了約8,800人,這或許是受到疫情大流行的影響。在接下來的一年,2021年7月1日到2022年7月1日,西雅圖以令人矚目的方式反彈,再次躍升為全美人口增長最快的城市。
但是,在其後的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1日間,西雅圖市人口卻僅增長了0.8%,約5,900人,從全美人口增長率第一的城市直落到第13位。
取而代之的是亞特蘭大市,它以2.4%的增長率在美國50個最大城市中名列第一。位居其後的是德州的沃斯堡市(Fort Worth)和北卡羅萊納州的羅利市(Raleigh)。佛羅里達州有三個城市——傑克遜維爾市(Jacksonville)、邁阿密市(Miami)和坦帕市(Tampa)——進入前十名,比其它任何州都多。
不過,《華爾街日報》評論員詹姆斯·弗里曼(James Freeman)撰文說,西雅圖市仍然有可能再次迎來人口的明顯增長。其徵兆是,「去年11月,西雅圖市選民用相對理性的『自由派』取代了市議會中的一些激進左派」,「結束了削減警察經費的時代」。
本月14日,西雅圖市議會又以8比1的投票結果批准了新近與西雅圖警察工會達成的協約,同意未來約1.7億美元的預算,並為近1,000名警察提供追溯性加薪。
新合約將使西雅圖市警察局的警察成為華州收入最高的警察。新入職的警員起薪從8.3萬美元提高到10.3萬美元,六個月後再增到11萬美元。合約簽署後,警察們將平均獲得近6萬美元的追溯工資,有些人可能會更多。
西雅圖市長布魯斯·哈雷爾在同日下午迅速簽署了新合約,並稱這是「向推進我們的城市願景,讓每一個社區的每一個人都安心,都感到安全的方向邁出的必要的一步。」
本月初,西雅圖市議員,公共安全委員會主席鮑勃·凱特爾 (Bob Kettle)在一次聲明中表示,「批准這份合同將是改善西雅圖市多年來讓人難以忍受的放縱的公共安全環境的重要一步。」
西雅圖市的人口增長率儘管在2022年7月1日到2023年7月1日間僅增長了0.8%,卻沒有失去人口,仍然是全美第18大城市,擁有約75.51萬名居民。
在美國50個最大城市中,費城的人口下降最大,減少了1%;其次是紐約市,減少了0.9%,孟菲斯市(Memphis)減少了0.8%。
與西雅圖市0.8%的人口增長率相比,金縣在這期間有幾個小城市的人口增長速度卻要快得多。
雷德蒙德市(Redmond)一直是華州增長最快的城市之一。在2022-2023年間,它的人口增加了約3,600人,增長率達4.7%,使得這一城市的人口剛好超過8萬人。
西塔克市(SeaTac)的增長速度幾乎與雷德蒙德市相同,人口增加了近1,300人,增長率達4.2%,總人口達到了3.18萬。
岸線市(Shoreline)也很突出,人口增加了約1,700人,增長率為2.8%。岸線市去年的人口達到了近6.14萬。
然而,金縣的許多大城市人口卻在減少。貝爾維尤市(Bellevue)減少了超過1,000名居民,人口下降了0.8%;奧本(Auburn)和薩馬米什(Sammamish)的人口下降率都超過了1%。金縣人口下降的城市還有伊瑟闊(Issaquah)、倫頓(Renton)、肯特(Kent)、布里恩(Burien)和費德勒爾韋市(Federal Way)。
責任編輯:舜華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梅蒙特利公園市報導)洛杉磯縣監事會週二(5月21日)通過決議,將「簡·方達日」從原定的4月30日改為4月8日。此前因該日期與「黑色四月」重疊,引發了批評者和越裔美國人的強烈不滿。
越南裔第70區州眾議員謝德智(Tri Ta)18日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說:「這是不能接受的。」1975年4月30日西貢(現胡志明市)淪陷,越南共和國政府殘部投降,被北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取代,「我們在那一天失去了國家」。州參議員阮珍妮(Janet Nguyen)日前曾表示「這是我們哀悼的日子」。
由於越南裔社區和經歷過越戰創傷軍人等大量居民的強烈反對,洛縣監事會已於5月10日發布更新:出於對社區的尊重將提議簡·方達日改至4月8日,並作為地球月(Earth Month)的一部分。
洛縣監事會主席霍瓦斯(Lindsey P. Horvath)的一位代表告訴《洛杉磯時報》,最初選擇4月30日純粹是基於監事會的會議日程安排。
簡·方達(Jane Fonda)曾公開反對越戰和美國政府的介入,包括她在1970年代訪問北越、接受共產黨廣播電台的採訪,並與北越軍隊士兵及其高射炮合影等行為,都受到流亡越南裔群體的批評。她在拍照現場爲士兵們唱歌,在探望美軍戰俘後,她聲稱戰俘們沒有受到虐待。但在其後許多年,方達說拍照是被利用了,並且說「確定存在著對戰俘的酷刑」。
謝德智表示:「(4月30日)這一天也是我們紀念越戰期間並肩作戰的超過58,000名美軍官兵和25萬南越軍人犧牲的日子。」他因此發起請願書,呼籲廢除有傷害性的簡·方達日。他說:「數百名選民在我的辦公室簽名請願……希望尊重這個神聖的日子。」
請願書中說,「黑色四月」對居住在南加州的越南難民社區具有神聖意義,「在黑色四月紀念那些與可怕的共產主義政權合作的人不僅時機不對,而且給我們社區帶來痛苦,並揭開了戰爭的傷疤」。人們每年都舉行黑色四月紀念儀式,哀悼那些為自由事業付出一切的人。
5月6日,以謝德智為首的18位兩黨州眾議員聯名致信霍瓦斯,要求立即撤銷簡·方達日,信中說,它「令人痛苦地想起了方達在越戰期間的親共產主義活動」,她訪問北越首府河內,甚至上電台譴責美國軍方,獲得了「河內簡」(Hanoi Jane)稱號。
談到北越占領家園後家人的遭遇,謝德智說:「1975年(美軍當年撤離越南)父親因為寫過一本反對共產主義的書被關進監獄,有好幾年。我那時才十幾歲。」他父親出獄後,他們和許多人一樣逃離越南來到了美國。他說:「我們知道自由來之不易,必須為之奮鬥。」
現年86歲的電影演員和社會活動家簡·方達,4月30日出席了洛縣監事會的表彰活動。監事會決定設立簡·方達日以表彰她為「娛樂、環境、性別平等和社會正義所做的令人難以致信的工作」。
主席霍瓦斯發言說,方達「是一位深受喜愛的演員和無畏的活動家,她為環境和社會正義留下了遺產」,她「在職業生涯中打破了無數的玻璃天花板,其行動主義是無止境的」,以及「我們感謝她和盟友倡導和提議的如此多的社會正義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氣候正義……氣候變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危機」。
簡·方達感謝霍瓦斯和監事後授予的榮譽,她回顧從小時候至今的洛縣環境變化,稱州長紐森是第一位敢於對抗大型石油公司的人,簽署了立法。近年來,加州人一直忍受著油價上漲帶來的痛苦,在忽略每年都上調的汽油稅下,紐森說大型石油公司應對加州的高油價負責,並加強了對石油公司的監管,同時限制發展石油業。
簡·方達發言中說,大多數美國非常關心正在發生的事情,「這是關乎生存的一年」;「我們要參加對從上美國總統到下級基層的投票,這關乎到年輕人是否擁有宜居的未來」。◇
責任編輯:方平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姜琳達洛杉磯報導)為歡慶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端午節,亞凱迪亞市聖安妮塔賽馬場(Arcadia Santa Anita Park)將於6月1日至2日,舉辦「2024歡樂端午節暨LUAU BBQ仲夏音樂饗宴」,讓民眾在這個夏日外出遊玩的好時節,品各國美食、觀看豐富多元表演、享受親子時光。
這項大型活動由聖安妮塔賽馬場和藍天國際傳播聯合主辦,地點位於6號門入口的跑馬場中央公園。主辦方將在週末兩天準備一系列精彩活動,讓大洛杉磯地區華人一起慶祝端午佳節,同時方便其他族裔民眾進一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在活動現場,民眾不僅可以觀看精彩刺激的賽馬,還可以參加特別的「端午陸上龍舟大賽」。
比賽開放給公司行號、企業社團和家庭朋友親子團體,不限年齡,人人皆可參加。主辦方規劃了一大片草地賽場,在陸地進行龍舟比賽,不僅安全無虞且娛樂性高,也充分展現濃厚的節日氣氛。
凡報名參加「端午陸上龍舟大賽」的團體和個人均可獲得免費門票,比賽優勝者將獲得獎盃和獎品。免費報名也非常簡單,撥打電話(626-287-4566 / 626-287-4588)即可。
歡樂端午節活動時間為6月1日(週六)上午11點至晚上8點、2日(週日)上午11點至傍晚7點。兩天舞台節目不斷,主辦方將邀請不同族裔的文藝團體帶來文化娛樂表演,包括舞龍舞獅、旗袍和漢服走秀、各國民族舞蹈、少林功夫表演等。
而在6月1日晚上5點半至8點,主辦方邀來地方知名樂隊呈現「星空下LUAU BBQ仲夏音樂饗宴」,將週六活動推向高潮。
想像仲夏之夜,涼風習習繁星閃爍,伴隨著美妙動人的氛圍音樂,與家人朋友一起品嚐美食,好不愜意。
當然,有活動的地方就有兒童的樂園。主辦方介紹,現場將特設兒童活動專區,分為「親子樂手工坊」和「趣味遊樂區」兩大板塊,突出寓教於樂、健康向上的主題。
手工坊攤位設有適合各年齡段兒童的手工製作項目:應景的彩繪龍舟和粽子、摺紙龍舟、製作端午香包、傳統折紙剪紙、彩繪紙扇和燈籠、捏麵人等。
兒童遊樂區提供大型汽球城堡遊樂設施、賽馬場騎小馬等趣味活動,還有令小朋友樂此不疲的蹦床。
歡度節日快樂時光,自然少不了美食。屆時,各色風味街邊美食將一齊登場:鐵板燒烤海鮮、烤串、炸串、鹽酥雞、臭豆腐、波霸奶茶、冰糖葫蘆、椰子凍、芒果椰汁糯米飯、冰淇淋薄餅、客家擂茶、台灣休閒零食等。
除此之外,現場還設有中醫義診攤位,老人耆英保險專家——福全健保也會為民眾免費提供醫療保險資訊。
主辦方介紹,位於亞凱迪亞市的聖塔安妮塔跑馬場(285 W Huntington Dr, Arcadia, CA 91007)歷史悠久、久負盛名,平日除了賽馬,也都會在週末舉辦各種大型活動。而端午節是華人十分重視的節日,因此希望附近民眾不要錯過6月1日至2日的端午佳節慶典。◇
責任編輯:方平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澳洲昆士蘭臺灣商會於2024年5月18日上午在昆士蘭臺灣中心召開第19屆第3次理監事聯席會議,由該會黃子綾會長主持,昆士蘭臺灣中心主任歐陽群應邀列席,是日參加人士包括僑務委員羅富齡、僑務諮詢委員黃素珍、廖充炳、大洋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蘇萬喜、林居正、施伯欣、昆士蘭臺灣商會監事長張靜芳、前會長許柏亭、簡明宏,以及多位副會長等理監事成員近40人。
歐陽群致詞肯定昆士蘭臺灣商會用心舉辦各項活動,促進會員情誼及商機交流,並感謝該會支持與協助僑委會推動各項臺商服務措施,另鼓勵在座臺商踴躍申辦i僑卡及加入i僑卡特約商店,藉此促進商機。
黃子綾於會務報告中,運用簡報說明上任後所辦理的各項多元活動,並感謝理監事幹部團隊以及所有臺商會成員的協助,讓各項會務運行順利,並說明該會將於6月至9月舉辦海外信用基金保證說明會暨企業講座、年度慈善晚宴及臺灣嘉年華等活動,鼓勵各界踴躍報名參加。
當日會議討論多項議題,出席會議成員踴躍發言,並針對如何強化青商傳承及永續發展進行意見交流,會後並進行餐敘,氣氛熱絡,整體活動圓滿成功。
(昆士蘭台灣中心供稿)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重慶市涪陵榨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涪陵榨菜)在2023年的財報顯示,2023年涪陵榨菜出現了2010年上市以來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該消息登上了百度5月22日熱搜。
被投資稱為「榨菜茅」的涪陵榨菜在其日前發布的《涪陵榨菜:2023年年度報告》中表示, 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3.86%,實現歸母淨利潤8.27億元,同比下降8.04%。
自2010年上市以來,涪陵榨菜還是第一次營收和淨利潤雙下滑。
具體來看,2023年,涪陵榨菜的榨菜、蘿蔔、泡菜的營收全面下滑。其中,榨菜的毛利率為54.78%,同比下滑2.17%;泡菜的毛利率為53.73%,同比下滑9.99%。
涪陵榨菜在解釋銷量和利潤下滑時表示,主要是「受宏觀消費需求不及預期及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
2010年至2022年,涪陵榨菜業績穩步增長,營收從5.45億元增長至25.48億元,歸母淨利潤從5574.56萬元增長至8.99億元。但是近兩年,涪陵榨菜的營收增速在下滑,2022年,公司營收增速1.18%,創出上市後的罕見低速。
因為涪陵榨菜的主要產品是榨菜,營收淨利潤下滑背後顯示榨菜不好賣了。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涪陵榨菜的榨菜銷量從13.48萬噸下滑至11.33萬噸,榨菜的營業收入從22.26億元下滑至20.76億元。
即使如此,涪陵榨菜還在擴張產能。2023年初,烏江涪陵榨菜綠色智能化生產基地(一期)項目啟動土建建設,項目達產之後,涪陵榨菜新增20萬噸榨菜產能。
對於涪陵榨菜銷量和利潤下滑,很多網民發表了評論。
網民「me_未來」表示:「下滑原因沒別的,就是難吃了,總有些硬根在裡面,就跟老乾媽似的,越做越倒退,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還怪行業競爭。」
很多網民吐槽涪陵榨菜價錢貴過豬肉。
百度網民f952ff2則說:「價格貴過豬肉,還難吃!」
「偌諾的故事」也說:「一包榨菜能賣出肉價,我為什麼不吃肉???」
截至5月21日15點A股收盤,涪陵榨菜報14.62元/每股,總市值168.70億。
責任編輯:李宇圓#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黃芸芸香港報導)日前本地傳媒報道,港股「打風不停市」措施推遲至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才實施,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行會前表示,政府將於7月公布港交所在極端天氣下運作的諮詢結果,但一向的說法並非指於7月落實執行。
李家超指出,實際運作涉及交易和交收問題,以及有關營運單位的準備性和實際系統的配合等。要確保不會對日常交易造成任何不便。他重申會推行,但會按諮詢結果及實際操作準備去推行。@
責任編輯:陳玟綺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熙採訪報導)公民記者張展於5月13日刑滿出獄後一度下落不明,外界擔心她的安危。在各界的關注下,5月21日張展錄製視頻,感謝外界的幫助。
張展在錄製的視頻中說,「5月13日上午5點,警察送我回到上海哥哥的房子裡。謝謝大家對我的幫助和關心,希望大家都好。」
在視頻前,張展顯得有些木訥,語言反應能力不足。關注者表示,估計和她長期單獨關押、絕食、受虐有關。
5月21日,張展關注組通報:「張展四年刑滿後第九天,終於確認她已獲釋出獄,目前只有有限的自由。感謝四年來海內外朋友們對張展的支持、聲援。」
張展是一名律師出身的公民記者,2020年5月她前往武漢報導新冠(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的情況後遭到拘留, 2020年12月被以「尋釁滋事罪」判處4年徒刑。
5月13日,張展刑滿釋放當天,關心張展的朋友和支持者卻無從知道她的下落,連張展的母親也無法聯繫上。
連日來,各界輿論強烈關注張展的下落,美國國務院也發表聲明,表達對此案的關切。
聲明中表示,「美國對她被任意拘留及當局對她的虐待問題一再表達嚴重關切。我們重申中(共)國應尊重張展的人權,立即停止對她和所有中國記者所面臨的限制措施,包括監視、審查、騷擾和恐嚇。」 聲明強調:「中國的記者應該能夠安全並自由地報導。」
5月21日,無國界記者組織也發布聲明《原應已出獄的中國記者下落不明,無國界記者就此示警》。無國界記者(RSF)敦促北京政府立即披露張展的資訊,確保她立即徹底無條件獲釋。
張展因關注公共事務而被判刑,無國界記者組織(RSF)曾將2021年度新聞自由勇氣獎頒發給張展,以表彰她在新冠(中共病毒)疫情初期不顧當局的威脅,通過社媒直播武漢疫情,並讚揚她的報導是當時外界了解武漢疫情的一個主要的獨立消息來源。
張展是因報導武漢疫情而被判刑入獄的第一人。入獄初期,張展堅持絕食抗爭,體重掉到不足40公斤,健康惡化,甚至一度病危。
上海知情人士當時對大紀元記者表示,「張展因為絕食身體狀況很差,後面一年幾乎都在監獄醫院度過。」過去4年來,該知情人士經常會到張展家中看望張母,並關心張展獄中情況。
上海市民沈艷秋女士和張展的母親是好朋友,她告訴大紀元記者,她因為關注張展的事遭到當地警方的傳喚和監控。
她說,「昨天(20日)我也被喝茶了,13日當天政法委書記到處找我,派人在我家樓下看著我,我要去女子監獄也去不成。昨天下午政法委書記把我叫去派出所約談。現在很敏感的,又要『六四』了。」
責任編輯:李宇圓#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黃芸芸香港報導)網上求職招聘平台Jobsdb by SEEK發布報告顯示,今年本地打工仔平均加薪3.2%,較去年跌0.9百分點,但仍高於最新3月通脹率2%。
加薪幅度方面,前3高工種分別為「數據分析及研究」平均加薪7.2%、「法律及合規」加薪5%及「工程」加薪4.9%,而「保險」加薪4.6%及「資訊及科技」加薪4.2%,均高於平均水平 。
疫情後訪港旅客回升,「酒店及旅遊」薪酬待遇明顯改善,業內逾八成員工獲加薪,平均加幅4.2%。相反,「餐飲」工種的加薪幅度較低,僅為2.2%。
調查亦顯示,受外圍經濟因素影響,今年打工仔對未來就業市場前景持審慎態度。36%受訪者認為就業前景不明朗,按年增19個百分點,相反只有14%感到樂觀。
此外,在過去12個月內選擇「裸辭」的受訪者僅22%,較去年跌4個百分點,過半受訪者會在找到新工作後才決定辭職。打工仔短期展望更為謹慎,只有24%受訪者計劃在未來三個月內跳槽,按年減少13個百分點。
部份受訪者對轉工後的預期待遇也不甚樂觀,有14%的受訪者估計要減薪,較去年增加10個百分點。預計求職所需的時間,由2023年平均4.8個月,增加至2024年平均5.1個月,而不足三成的受訪者相信兩個月內可以找到新工作。
有近四成的受訪者有意到境外工作,當中34%人考慮境外工作,另有5%受訪者已開始在搜尋境外工作機會。調查結果顯示,打工仔於考慮境外工作時,有37%的人會選擇到大陸尋找機會,僅次於澳洲38%,而新加坡排名第三35%。@
責任編輯:陳玟綺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瑛瑜綜合報導)英國警方早前拘捕並起訴3名男子,指他們涉協助與香港有關的情報機關,犯下外國干預罪,當中包括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行政經理袁松彪。案中另一名37歲被告Matthew Trickett在週日(19日)下午突然死亡,當地警方正在調查。
英國泰晤士河谷警方(Thames Valley Police)在英國時間週二(21日)下午5時31分發稿,表示週日下午約5點15分,警員接到一名公眾人士報警後,到英格蘭東南的美登赫(Maidenhead)的格倫費爾公園(Grenfell Park)為一名男子急救,但該男子在現場被宣告死亡。
目前當地警方正在調查這宗死亡案件,暫列為「原因不明的死亡」(unexplained),並表示驗屍將在適當的時候進行。
死者的家人已接到通知,當地警方正提供支援。
稿中提到,Trickett此前正在保釋中,被要求定期到警察局報到,並等待法庭的程序。泰晤士河谷警方之前與死者有過接觸,按正常程序,須將此案移交給警察行為獨立辦公室(IOPC)。IOPC已評估事件,並決定由泰晤士河谷警方的專業標準部門調查此事。
不過稿中並無提及Trickett具體涉及什麼案件。
當地警方呼籲任何知道相關消息的人,尤其是在事發前曾在格倫費爾公園的人,聯絡當地警方。
袁松彪、衛志良與Trickett在5月13日出庭後獲保釋,被要交出旅遊證件,不可離境並遵守宵禁令。他們涉及的港諜案,原定本週五(24日)在倫敦的中央刑事法院再訊。
翻查資料,Matthew Trickett就住在發現其身亡的美登赫,他是英國內政部(Home Office)的移民執法調查員,並任職私家偵探。
他在港諜案中被指有份參與袁松彪委派的監視任務,目標包括劉祖廸、蒙兆達等流亡英國港人,並向香港駐倫敦經貿辦收取費用。
Trickett亦向當地警方承認,曾經為香港駐倫敦經貿辦工作,並見過袁松彪。他還承認曾經協助案中另一名被告衛志良,進行上門討債行動,並把水倒進目標單位大門下方,引目標人物開門。@#
責任編輯:玉潔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黃芸芸香港報導)恆生銀行首席經濟師薜俊昇接受本地傳媒訪問表示,本港經濟未來仍面對高息和地緣政治等挑戰,下半年主要依靠旅遊業及本地消費,期望在資產價格上升的正面財富效應影響下,市民消費會更爽手,保持經濟增長,維持對全年經濟增長2.8%的預測。
薜俊昇指出,市場原先估計本港首季經濟增長不足1%,因當時樓市股市未穩定,零售數據亦較差,但最終經濟增長2.7%,遠好過預期,是由於旅遊業持續復甦,雖然商品零售較差,但服務輸出仍有增長,出入口亦好過預期,因此政府仍然預期全年增長可達2.5至3.5%。
另外,本港最新失業率維持3%,他認為,本港失業率偏低,就業人數上升反映職位增加,勞工市場偏緊,加薪將繼續,很多行業積極增聘人手,尤其在旅遊業復甦及資產價格上升之下,零售業及金融服務業的人手需求上升。@
責任編輯:陳玟綺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楚君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新加坡航空公司表示,週二(5月21日),從英國倫敦飛往新加坡的SQ321航班遭遇嚴重亂流,導致一名乘客死亡,另有70多人受傷,其中包括8名澳洲人,飛機緊急降落曼谷。
週三(5月22日)上午8點多,新加坡航空公司在臉書發布的第四個更新公告中說,「SQ321上的一名乘客在事故中死亡。」
「截至2024年5月22日5時05分,SQ321上的另外79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仍留在曼谷。其中包括正在接受治療的乘客,以及他們的家人和航班上的親人。」
新加坡航空公司稱,在飛行約10小時後,緬甸伊洛瓦底江盆地(Irrawaddy Basin)上空突然出現亂流。飛行員宣布出現醫療緊急情況,並將這架波音777-300ER飛機改道飛往曼谷。
曼谷蘇凡納布國際機場(Bangkok Suvarnabhumi Airport)總經理吉迪卡頌(Kittipong Kittikachorn)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從倫敦飛往新加坡的SQ321航班在遇到氣流之前,機艙乘務員正在供應早餐。
吉迪卡頌說,一名73歲的英國男子在事故中死亡,原因可能是心臟病發作。七人受重傷,其中一些人頭部受傷。
當時航班上有211名乘客和18名機組人員,其中有56名澳洲人。
曼谷的Samitivej醫院表示,該醫院正在治療71名乘客,其中包括6名重傷者。
據9號新聞網報導,FlightRadar24捕獲並經美聯社分析的追蹤數據顯示,這架飛機在37,000英尺高度飛行,然後在大約3分鐘內突然陡降6000英尺,至31,000英尺的高度。
飛機在31,000英尺的高度飛行了不到10分鐘,然後在不到半小時內迅速下降並降落在曼谷機場。
事後的照片顯示,氧氣罩和飛機的部分天花板似乎也已掉落,食品托盤和咖啡壺散落在廚房地板上。
曼谷蘇凡納布機場表示,飛機於當地時間下午3點35分請求緊急降落,並於下午3點51分降落。 未受傷的乘客已下機,另一架飛機將接載他們繼續飛行。
新加坡航空公司向死者家屬致以最深切的哀悼,並對乘客和機組人員遭受的痛苦經歷深表歉意。
與此同時,澳洲外交部發言人敦促,受影響的澳洲人應聯繫領事應急中心,海外電話:+61 2 6261 3305,國內電話:1300 555 135。
責任編輯:宗敏青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黃芸芸香港報導)新鴻基地產(00016)與23家大陸、國際及本地金融機構,當中包括中銀香港、滙豐、花旗、華僑銀行、法巴及瑞穗銀行等,簽訂一筆230億元的5年期銀團貸款協議,超額認購近5倍。
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表示,計劃將部份款項用作債項再融資,其餘則作日常營運資金,指出做法貫徹集團審慎的財務管理原則。
郭炳聯指出,面對當前的經濟環境,集團會繼續恪守審慎的財務原則,高度重視現金流管理,包括嚴格控制資本開支,並繼續推出待售住宅項目。同時也會推售已落成的待售住宅單位和部份非核心物業,以確保充裕的現金流。@
責任編輯:陳玟綺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日本阪神甲子園球場湯山 佐世子代理球場長、海外事業負責人高本穗乃花女士及張方倢女士於5月20日至嘉義大學參訪,實地了解嘉大「KANO」棒球相關校史文物,以及嘉大「KANO」棒球隊發展現況。
當日嘉大由林翰謙校長、張俊賢副校長、陳瑞祥副校長、林芸薇主任祕書、體育室鍾宇政主任(嘉大棒球隊總教練)及相關同仁與會,雙方將持續強化棒球活動資訊交流與宣傳合作以及人員(或球隊)互訪,並對於台日棒球交流及嘉大球員赴日發展等議題交換意見。
林翰謙校長致詞歡迎甲子園球場湯山 佐世子代理球場長等人首次訪問嘉大,說明嘉大棒球隊目前為大專棒球聯賽甲組前八強球隊,2015年與日本中京大學簽署學術交流協議,開啟重返1931年甲子園冠軍賽戲碼,疫情前已於中京大學及嘉義市各舉辦二次棒球訪問交流賽,也期待未來嘉大棒球隊能有機會再回到甲子園球場打球,感受「天下嘉農」美譽之得來不易,並傳承永不放棄的嘉農精神。
嘉大特別安排「KANO小旅行」導覽行程,引導甲子園球場貴賓參觀「KANO」文物館、「KANO」棒球紀念園區及合作社二樓的「KANO」棒球特展(常設展),後續來訪將進一步安排參觀嘉大棒球隊訓練情形。
湯山 佐世子代理球場長致詞感謝嘉大於甲子園球場建立100周年時合作舉辦「台灣嘉義農林特別展」,並提供「朝日牌(準優勝盾)復刻版」「1931年嘉義農林對神奈川商工的比賽球」及「嘉義農林獎盃」等「KANO」重要紀念文物參展。阪神甲子園球場是春季和夏季高中棒球錦標賽的主場,也是日本職業棒球阪神虎隊主場,在日本被視為「棒球聖地」,湯山 佐世子代理球場長表示,2014年《KANO》電影在台灣及日本獲得廣大迴響,這些嘉義農林的珍貴史料吸引許多台日熱愛棒球民眾到場觀賞,也期待透過台日棒球交流,牽起台日棒球的美好情誼。
湯山 佐世子代理球場長等人聽取「KANO」文物館有關嘉農「KANO」棒球傳奇的導覽介紹後,至KANO棒球紀念園區參觀嘉大校友捐贈的近藤兵太郎(獲選進入2024年第11屆台灣棒球名人堂,是第一位入選的外國人)與蘇正生「師徒棒球情深雕像」「甲子園棒球紀念碑」及「天下嘉農-甲子園紀念球盃」,並前往「KANO」棒球特展仔細瀏覽嘉義農林學校棒球隊近藤兵太郎教練、球員蘇正生、拓弘山、吳明捷、劉蒼麟等人的校史文物,湯山代理球場長對於嘉大細心、完整保存「KANO」相關文物並大力對外推廣表達敬佩之意,並於「天下嘉農」紀念球上簽名留存嘉大紀念。
嘉農第一代球員蘇正生曾說:「沒有近藤教練,就沒有嘉農棒球隊;沒有嘉農棒球隊,就沒有台灣的野球。」近藤教練與嘉農棒球隊「腳踏實地」「刻苦耐勞」及「不能輸」的原則,正是嘉農精神的最佳詮釋,也是嘉大持續努力的方向。
責任編輯:黃善◇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奕採訪報導)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USCIRF)5月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PDF),回顧2023年度各國宗教自由情況。報告指出,中國的宗教自由狀況進一步惡化,中共在國內和海外繼續迫害法輪功等信仰群體。
報告表示,中共繼續迫害新疆維吾爾人、天主教、佛教徒、法輪功等信仰團體;香港的宗教自由狀況也在緩慢惡化。
報告寫道,「中共繼續迫害法輪功……2023年,法輪功消息來源記錄了6,514起騷擾和逮捕案件,1,190人被判入獄,209人因迫害而死亡。」
法輪功是以「真、善、忍」為原則的佛家上乘修煉功法,包括五套功法動作,因祛病健身效果神奇,曾在大陸廣泛流行。1999年,中共時任黨魁江澤民因恐懼法輪功學員人數超過中共黨員,對其發動群體滅絕性迫害。
這份最新報告建議美國國務院再次將中共、俄羅斯、朝鮮、古巴等12個國家列為「特別關注國」。自2000年至今,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每年發布國際宗教自由報告;過去25年來,每一年將中共列為嚴重迫害宗教自由的「特別關注國」。
就2024年最新年度報告,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委員斯蒂芬‧施內克(Stephen Schneck)向大紀元記者表示,「中國的宗教自由狀況非常可怕,越來越糟糕。」
他說,「中國法輪功學員的所遭受的迫害非常嚴重。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對此正進行仔細監測。這也是我們決定將中共列為『特別關注國』的原因之一。我們非常關切中國法輪功學員的狀況。」
明慧網報告了很多法輪功學員遭受嚴重迫害的案例,僅舉以下兩例:
龐勛,男,30歲,四川人民廣播電台主持人,2022年12月2日,在樂山嘉州監獄被迫害致死。遺體上遍布電擊、毆打等痕跡。知情人說:監獄把他活活打死了。因中共信息封鎖,他被迫害致死的消息至2023年2月才被傳至海外。
梁立新,女,約69歲,家住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 2023年3月,被綁架,後轉入長春市看守所關押,六天後,即被迫害致死。
這份最新年度報告還表示,中共不僅在國內迫害宗教信仰人士,而且實施跨國鎮壓,將迫害延伸到海外。
報告寫道,中共是世界上最「活躍」、「最複雜、最全面、最嚴重」的跨國鎮壓實施者。
報告引述華府知名非盈利結構「自由之家」的研究指出,「2023年,中國(中共)政府繼續針對維吾爾族、藏族、新教、基督徒與法輪功等僑民和宗教信仰群體,開展跨國鎮壓活動。」
報告特別提到2023年4月,美國商務部指控紐約僑領盧建旺、陳金平在紐約經營非法警察站。盧被控曾代表中共政府在美國境內參與跨國鎮壓。2023年5月,美國司法部指控加州僑領陳軍(John chen)和林峰(Lin Feng)在美國針對法輪功學員,推行中共的跨國鎮壓。
報告建議,美國「繼續對嚴重迫害宗教自由的中共官員和實體實施制裁,尤其是針對中共統戰部門、公安部、國安部等機構」。
針對中共嚴重侵犯宗教信仰自由的行為,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委員斯蒂芬‧施內克(Stephen Schneck)進一步告訴大紀元記者,「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呼籲美國政府盡一切所能促進中國的宗教自由,並解決中共長期嚴重違反宗教自由的問題。」
他說,「我們呼籲美國政府向中共施壓,保護中國宗教信仰者,包括維吾爾人、藏傳佛教徒法輪功學員的宗教自由。」
美國資深國會議員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就這份報告以及法輪功受迫害情況在採訪中告訴大紀元,「中共不僅對維吾爾人,而且對法輪功學員,實施群體滅絕迫害。」
他說,「希望美國政府運用馬格尼茨基法案,非常、非常嚴肅地制裁中國共產黨以及參與迫害的個體。過去,他們做了一些制裁。他們還需要實施更多更多的制裁。」
近年,四川省成都市前「610」辦公室主任余輝、廈門市基層警察黃元雄,因參與迫害法輪功,被美國政府公開點名制裁。
史密斯議員還建議,希望在美中雙邊的各層級會議中,美國每一次都將宗教自由和人權議題放在「首位」。
責任編輯:高靜#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綜合報導)今年以來,唐山官場「地震」不斷。其中一名市公安局黨委委員,一名副市長,兩名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一名副主任先後落馬,而部分官員涉及唐山燒烤店打人案和退休幹部馬樹山舉報事件。
5月21日,河北省紀委監委網站通報稱,唐山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楊潔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公開信息顯示,楊潔,女,中共黨員,現年56歲,長期在唐山任職。
楊潔曾任中共共青團唐山市委書記、灤南縣委副書記等職,2006年任灤南縣縣長,2008年任灤南縣委書記,2010年任曹妃甸工業區黨工委副書記兼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為副廳級。
2012年,她任唐山市曹妃甸區區長,2014年任唐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2021年6月報導顯示已任唐山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同年8月任唐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至此番被查。
值得注意到,一個月內,楊潔及其前任郭彥洪——兩任唐山市人大常委會女性「一把手」先後落馬。
4月30日,唐山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郭彥洪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官方宣布調查。
2011年,郭彥洪任唐山市政協黨組書記,2012年任唐山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2017年任唐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2021年卸任,當時接替郭彥洪的正是楊潔。
今年1月,據官方通報,對唐山燒烤店打人案「保護傘」、唐山市公安局前黨委委員、路北分局前局長馬愛軍,以徇私枉法罪、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罰款70萬元。唐山燒烤店打人案發生在2022年6月,多名男子騷擾、毆打在燒烤店內用餐的女子,手段極為殘忍。該事件一度引發國內外輿論關注。
今年4月5日,唐山市副市長李建忠被當局宣布調查。4月9日,唐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遷西縣委書記李貴富被當局宣布調查。
今年1月,唐山市遷西縣退休幹部馬樹山,因舉報李貴富等人涉嫌腐敗問題而遭到打擊報復,被捕後面臨公訴,消息引發輿論關注。
馬樹山曝光李貴富主政的遷西縣打造的「政績工程」遍地開花。大紀元記者粗略計算,官方報導的大工程合計總投資超過300億元。而根據官方數據,遷西縣常住人口僅為36萬人。
責任編輯:李宇圓#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馬馳澳洲阿德萊德編譯報導)近期想找建築商蓋房子的人要注意了,南澳出現了一種新式的針對建築行業的網絡詐騙方式,迄今為止受害者們的損失達到了數萬澳元。
據《廣告人報》報導,南澳最近出現了一種新的網絡詐騙方式,騙子冒充有執照的建築商並在網站上回帖,聲稱他們為招聘平臺或一些網站工作,取得受害者信任後索要超過南澳法定金額的押金。目前受害者們已經損失了共計近6萬澳元。
根據規定,對於花費在12,000澳元到20,000澳元之間的工程,押金必須低於1000澳元;對於價值超過20,000澳元的工程,押金必須低於其總值的5%。
南澳州政府已向人們發出警告,指詐騙者通常會冒用實際企業的身份,甚至可能打電話給受害者並發送看似合法的建築商合同文件。騙子收到錢後,會說工程被耽擱了,然後就會失去聯繫。
消費者和商業事務廳長邁克爾斯(Andrea Michaels)表示,詐騙者說話時表現出對建築工程有一定程度的知識。她敦促消費者應留意一些危險信號,比如語法錯誤或可疑的網站鏈接。
她說:「如果你對聯繫人的身份存疑,最好的方式就是獨立地找到聲稱公司的聯繫方式並致電,這樣就可以驗證與你聯繫的人是否是他們口中所說之人。」她還敦促消費者去做一些額外工作,比如去尋求多方報價進行比對,對過低報價保持警惕並了解自己的權利。
目前,消費者與企業服務機構(CBS)正在調查此事,現已知至少三起相關案件,受害者們被騙走了總計近6萬澳元的資金。
消費者事務代理專員斯特勞德(Fraser Stroud)建議人們在網上尋求信息時應保持警惕。他說:「在選擇建築商時,消費者應了解自己的權利,尤其是在要求支付押金的時候。」
責任編輯:陳紫雨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佟亦加報導)大陸90後女星關曉彤代言的奶茶品牌「天然呆」,5月20日被成都市錦江區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風險信息顯示,此前已經被限制高消費的「天然呆」,現存12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達1,807萬元(人民幣,下同)。
天眼查App顯示,5月20日,成都「天然呆」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因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被成都市錦江區法院列為老賴,涉及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此前,該公司已因此案被強制執行10.6萬元,並被限制高消費。此外,該公司還新增兩則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合計789萬餘元,涉及賣賣合同糾紛和民間借貸糾紛案件。
資料顯示,成都「天然呆」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8月,法定代表人為周詩杭,註冊資本500萬元。關曉彤父親關少曾通過彤夢心緣(成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持有該公司35%的股份。
風險信息顯示,該公司現存12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1,807萬元。
關曉彤奶茶店風波已持續2年,儘管其工作室多次澄清關曉彤不參與奶茶店經營,與具有爭議的奶茶品牌再無關聯,但其口碑明顯受影響。
去年底有陸媒報導,一直堅持維權的加盟商曾晒出過案件判決書,上面提到明星代言人關曉彤的奶茶店店長身分以及相關宣傳行為對加盟商的影響,認為關曉彤的不當宣傳行為對於合同無法繼續履行存在一定過錯,但不足以讓關曉彤成為被告並對加盟商進行賠償。只是由於關曉彤父親關少曾間接持有奶茶公司「天然呆」35%的股份,雖然有一說稱他已退股,但加盟商直接喊話,要求關曉彤的父親還錢。
以童星出道的關曉彤,1997年出生於北京的一個藝術世家,祖父關學曾是北京琴書大師,父親關少曾是影視演員。她4歲時與父親一起演戲,迄今演藝生涯已達16年,已出演過20部電影、60多部電視劇,曾與金馬影后周冬雨、楊紫以及因代孕風波和偷漏稅遭封殺的鄭爽被《南都娱乐周刊》選為大陸「90後四小花旦」。
責任編輯:葉紫微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雖然很多人知道,對於情感上的幸福感,金錢並不是一切。但這並不能阻止人們嘗試獲得物質上的滿足感,以期獲得快樂。但事實真的如此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幾個美國人的故事。
這個世界花花綠綠,商店裡的商品琳瑯滿目,媒體上充斥著各種奢侈品牌的報導,誘惑著人們的購物慾望。特別對年輕人來說,更是如此。一些人花大價錢買了曾經令自己心儀或渴望的奢侈品,有的是為了彰顯地位,有的是為了實現奢侈生活的夢想,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曾經嚮往的、可以炫富的東西給他們帶來什麼呢?
《華爾街日報》的讀者分享了他們曾購買昂貴商品但最終失望的故事,或許可以給年輕一代一些免費建議。
1984年,布萊恩‧德斯洛格(Bryan Desloge)成為IBM公司的新晉職員,當時年薪18,000美元。為了實現夢想,他花了7,000多美元購買了一款勞力士潛航者型腕錶(Rolex Submariner)。
德斯洛格現年64歲,已經退休,他說年輕時的自己將不鏽鋼手錶視為身分象徵。然而,就在購買勞力士兩年後,德斯洛格意識到這款手錶不實用。
德斯洛格後來試圖將勞力士送給兒子,但遭到拒絕。現在這款手錶仍束之高閣。他自己則使用售價500美元的Garmin智能手錶。
現年63歲的帕姆‧斯塔爾(Pam Starr)是一名加州葡萄酒商。幾年前她曾拜訪一名舊金山的時裝設計師,因此花了1800美元買了薄紗泳衣罩衫,又花了1,800美元買了一件袖子長度為四分之三的露肩絲綢襯衫。
她表示,在給自己定製的15件衣服中,只有3件是自己喜歡的,但這些衣服花了她二萬多美元。
斯塔爾說,如果時光倒流,她會對自己說:「聽著,帕姆。選擇兩件(衣服)開始嘗試。如果你喜歡它們,可以擴展到其它東西。」此外,她會停下來問自己,實際穿這些衣服的頻率有多大。
邁克爾‧科塔斯(Michael Kotas)和妻子曾花了12萬美元買了一棟山間度假小屋,可以俯瞰亞利桑那州圖森市,不幸的是,小房子需要做大量裝修工作。
科塔斯60多歲,曾做技術銷售工作。他花了60,000美元升級小屋,且財務難題還遠未結束。
戈登·普雷克斯(Gordon Preecs)從眼科事業退休後,在2013年買了一輛大型皮卡車,並於2017年買了一輛22英尺長旅行拖車,夢想和妻子駕車遊覽全國各地的國家公園。新車總成本約為50,000美元。
購買拖車三年後,普雷克斯和妻子搬到德州,他們感受到擁有房車的財務壓力。2020年,他們以32,000美元總價出售了使用里程不足5,000英里的拖車和皮卡。普雷克斯用這筆錢買了一輛特斯拉。
物質財富與人類幸福之間的關係,是學術界和思想界一直在探討的話題。在消費至上的當下,不少人感覺獲得物質上的滿足就會帶來快樂,但很多實例證明即便是快樂,也只能是短暫的快樂。
暢銷書《不可動搖》(Unshakeable )的作者安東尼‧羅賓斯(Anthony Robbins)也是一名致富專家。這本書告訴人們,想要致富,感恩的心不可或缺,與本田健的《快樂錢商》得到是相同的結論。
巴菲特(Warren Buffett)被視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人,然而,巴菲特的一生卻在奧馬哈過著非常低調的生活。他的小兒子彼得認為,擁有一個安全、有愛、開放的家庭,是人生最大的財富。他覺得父親的財富應該還給世界。
在奧馬哈,那些早期投資巴菲特公司的人,現在都是億萬富翁。但在奧馬哈的鄉村俱樂部,停車場裡沒有奧迪或任何其它豪華車,一切都非常低調。
美國前ABC新聞主播丹‧哈里斯(Dan Harris)近日在Podcast節目〈與丹‧哈里斯在一起,快樂多一點〉(Ten Percent Happier with Dan Harris)說:「獲得快樂最快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慷慨付出。」
2017年,《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對50個人的研究中,參與者獲得100美元現金,一半被要求買想要的東西,另一半要求用在他人身上。結果顯示,錢花在別人身上的參與者幸福感更強烈。
責任編輯:葉紫微#
***********************************
到康熙二十九年,曹寅子承父業,離開了紫禁城,下江南做官,先任蘇州織造;康熙三十一年,轉任江寧織造。
康熙第三次下江南南巡時,經過南京,下榻在曹寅的江寧織造府。曹寅的嫡母孫氏,當年小玄燁的奶娘,出來給康熙磕頭。康熙當時拉著她的手,對周圍的臣工感慨道:此乃吾家老人也!當時正是春天,廳堂前有萱草盛開,康熙手書「萱瑞堂」,賜給他的孫氏奶娘。所以,在《紅樓夢》中,賈府除夕祭祀的祠堂,就寫得筆墨詳盡,且接連兩處提到,此處有先皇御筆的匾額,還有御筆的對聯。注意!康熙皇帝御筆親賜的「萱瑞堂」,被曹雪芹幻影移形,寫到了《紅樓夢》裡,就是原著第三回提到的榮禧堂的原型!
紅樓夢第三回《金陵城起復賈雨村,榮國府收養林黛玉》,關於榮禧堂的描寫,是以黛玉的視角描寫的。金陵十二釵,真正第一個出場的人物,是林黛玉,可謂金陵十二釵之首。黛玉投奔賈府,拜見賈母和一干舅舅、舅母等長輩,經她的眼界打量,鄭重其事地寫了榮禧堂。
原文是這麼寫的:
「一時黛玉進了榮府,下了車。眾嬤嬤引著,便往東轉彎,穿過一個東西的穿堂,向南大廳之後,儀門內大院落,上面五間大正房,兩邊廂房鹿頂耳房鑽山,四通八達,軒昂壯麗,比賈母處不同。黛玉便知這方是正經正內室,一條大甬路,直接出大門的。進入堂屋中,抬頭迎面先看見一個赤金九龍青地大匾,匾上寫著斗大的三個大字,是『榮禧堂』,後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書賜榮國公賈源』,又有『萬幾宸翰之寶』。大紫檀雕螭案上,設著三尺來高青綠古銅鼎,懸著待漏隨朝墨龍大畫,一邊是金蜼彝,一邊是玻璃醢。地下兩溜十六張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對聯,乃烏木聯牌,鑲著鏨(zàn)銀的字跡,道是:
座上珠璣昭日月,
堂前黼黻煥煙霞。」
黼黻是什麼呀?華美禮服上的紋理!這句非常巧妙地點明了——織造家的身分和職業。大清聖祖學問之淵博,對臣下的親和體貼,躍然紙上!
曹寅在江南,除了繼續兢兢業業於皇家織造事務,還多了一項風雅去向,他和文人墨客交往甚廣。在此,插敘一個關於曹寅身世的軼聞。
曹寅和前明遺民顧景星,常常以舅甥身分詩文酬答,顧景星被曹寅稱為舅舅。顧景星出生於湖北蘄春,其祖籍屬於崑山大族顧氏,族中英才輩出,包括和顧景星同時期的顧炎武,從血脈上屬於同宗,這顧家一族人皆為前明死忠粉。老曹家是東北瀋陽那旮沓的,顧家怎麼會有女子嫁給曹老爹呢?於是就有一種說法,說《紅樓夢》一開篇,甄士隱家丟失的那個小女孩英蓮(也就是後來嫁給薛蟠的丫鬟香菱),這個女子的命運暗藏了曹寅生母的身世,因為顧景星在戰亂時期,曾經攜家口從湖北蘄春回到祖宅,崑山千燈的顧家,以躲避戰火。那麼這個期間,家裡也許就有小女孩被亂兵擄走,流落到了曹家,做了曹璽的妾室,生下曹寅。這個說法呢,也沒有DNA驗證,姑且存這麼一說吧。
但從顧景星的《白茅堂全集》裡,收錄的和曹寅的詩文酬答,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情親何繾綣,餞別倍踟躕。老我形骸穢,多君珠玉如。深慚路車贈,近苦塞鴻疏。」(《懷曹子清》)曹寅贈送過顧氏路費、藥資,又在其過世後,出資出版了顧景星的詩文全集。無論其中是甥舅之情,還是文人之間的情分,都反映出了曹寅在江南,和文人墨客交際深廣,愛好文學這一點,也使得他被南方文人廣為接納,相處得格外融洽,為朝廷起到了安撫地方,穩定人心的作用,對康熙大帝收服南方民心,可謂功不可沒。
責任編輯:李越#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紀者李塑綜合報導)近日,中國惡性傷人事件頻發,傷人者多為主觀、故意且傷害不特定多人,網民擔憂這種報復社會的行為無法防備。
江西貴溪一所小學發生惡意砍人事件,造成2人死亡、10人受傷。
5月20日,江西省貴溪市文坊明德小學發生惡意砍人事件,一名女子持刀砍傷多名學生。視頻顯示,現場多名小學生被砍傷在地,場面血腥殘忍。
貴溪市公安局通報稱,5月20日中午12時許,該市文坊鎮明德小學發生一起持水果刀傷人案件,犯罪嫌疑人為45歲女子潘某某。案件導致2人經搶救無效死亡、10人受傷。
網傳消息顯示,嫌疑人潘某某為當地醫護人員,且是文坊中學一名教師的妻子。潘某某為何持刀砍傷學生,通報中沒有披露。
一名貴溪學校被砍傷的學生家長發視頻稱,他的女兒今年才8歲,和行兇者無冤無仇,距事發已有20多個小時,但女兒仍在ICU。
此外,湖南郴州一公園發生刑案致3死2傷。
5月20日晚上,當地有人在朋友圈發現場圖片,圖片顯示,一名黑衣男子仰面倒在地上,頭部流血。
當晚,有人在朋友圈發文字提醒稱郴州石榴灣公園發生砍人事件,傷者被送到附近醫院救治。
5月21日,湖南郴州市公安局蘇仙分局發布警情通報,確認蘇仙區一公園發生一起刑事案件,該案造成3人死亡,2人受傷。通報未報原因及細節。
網民guan_16705651142669發帖說:兩個都屬於獨狼式恐怖襲擊。目的就是報復社會。兩個都是用刀。一個是刀小學生,一個是刀路人。
火頭螞蟻:現在命案有起風之勢,這不是好情況。
另外,四川武勝縣一轎車衝撞路邊行人,造成5人死亡。
5月21日早上,四川武勝縣龍女鎮一輛小轎車突然撞向路人,導致5人死亡。
大陸網路傳出的視頻顯示,四川武勝縣龍女鎮馬路上,一輛小轎車突然加速行駛,且撞向路人。瞬間,路人被撞倒地或被撞飛。
武勝縣公安局通報稱,21日早上7時許,武勝縣龍女鎮,52歲男子孫某某駕駛小型轎車行至G350線463km+400m處,撞上路邊5人,導致2人當場死亡,3人經送醫搶救無效死亡。排除毒駕、酒駕嫌疑。
四川自貢市37路公車上發生一起持刀傷人事件。
5月21日,網友發帖稱,有一男子在自貢一輛公車上傷人。現場畫面顯示,員警正將一名身上帶血的男子控制。
四川自貢警方通報,嫌犯倪某在公車上用美工刀劃傷司機和乘客,倪某有智力殘疾且有癲癇史。
網民對公安機關的警情通報不披露案件嫌疑人作案動機不理解。
網民仙油叔說:每一次出現這種事情的時候,都沒有人報導嫌疑人的作案動機,搞清楚作案動機才是未來能規避此類悲劇的前提條件。
從光年到飛米CN:什麼情節嘛?光看通報,啥也看不出,只好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高坡回復說:報復社會那種為了不讓鍵盤俠亂炒作,通常才不會公布原因。
風四郎(湖南):520同一天,湖南CZ市一公園範圍,疑犯隨機刀人,公告為3死2傷,傷者人數存疑。今天,四川廣安汽車撞人,5死。……惡性事件頻繁,令人擔憂。
脫海苦:最可怕那些心理不平衡報復社會行為,無徵兆,無法防備。
責任編輯:孫芸#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皓月編譯報導)據路透社週二(5月21日)的報導,美國前總統川普(特朗普)決定不在他的封口費刑事審判中作證為自己辯護,這將會使他的辯護過程迅速結束,為陪審團下週開始的審議和裁決掃清了障礙。
自4月15日,美國史上首次對一位前總統開庭進行刑事審判以來,川普封口費案的審理已接近尾聲。此前因川普是否會出庭為自己辯護引發了數週的猜測。
法官胡安‧梅爾昌(Juan Merchan)表示,陪審員們將在下週二(5月28日),即在為期三天的陣亡將士紀念日週末之後返回法庭,聽取結案陳詞,審議可能在週三(5月29日)開始。
該案件涉及2016年大選前夕,作為總統候選人的川普涉嫌策劃向一名色情明星支付一筆款項以讓其對他們的所謂「婚外情」保持沉默。紐約州針對川普的封口費案從不屬違法事件演變成34項重罪指控,在已經超過法律追訴期限的情況下依然對川普進行了起訴。
如果川普出庭為自己進行辯護,他可能會試圖親自說服由12名陪審員和6名候補陪審員組成的陪審團,讓他們相信他的目的是保護自己的家人免受尷尬,而不是掩蓋所謂的有損其政治前途的性接觸故事。
但刑事被告通常不會在自己的審判中作證,因為這會讓他們面臨檢察官的試探性提問。
現年77歲的川普對34項偽造商業記錄的指控不認罪。他否認自己有不法行為,並一再表示自己從未與色情明星丹尼爾斯發生過性關係。
此外,川普的律師曾要求梅爾昌在陪審團開庭前駁回此案,理由是此案的一名關鍵證人沒有可信度,這名證人是與川普關係疏遠的前律師邁克爾‧科恩(Michael Cohen)。
這種撤訴動議很少成功,梅爾昌週一(5月20日)表示,他傾向於讓陪審團評估科恩的可信度。
週一,科恩第四次出庭作證,並在作證時承認,通過虛報付款金額,他從川普組織(Trump Organization)竊取了數萬美元。
川普一直對外表示,所有的指控是對他發起的「獵巫行動」(Witch Hunt,即政治迫害)是「一場虛假審判(SHAM TRIAL)」,「是由白宮和司法部核心圈直接煽動而發起的」。
責任編輯:葉紫微#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Austin Alonzo報導/秋生編譯)美國民主黨4月份在籌款方面擊敗了共和黨,但共和黨正在縮小差距。
5月20日,美國主要政黨的相關委員會向聯邦選舉委員會(FEC)提交了月度披露報表。披露報表顯示,與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NC)相比,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保持著充足的累積現金優勢。
然而,民主黨三大委員會在4月份的籌款額僅比RNC多出大約200萬美元。這與過去幾個月的趨勢明顯相反。
根據聯邦選舉委員會的文件,DNC在4月份籌集了約3550萬美元,而RNC籌集了約3200萬美元。
相比之下,DNC上個月的籌款比RNC多出1400萬美元。
4月份是RNC在主席邁克爾·瓦特利(Michael Whatley)和聯合主席勞拉·川普(Lara Trump)領導下的第一個完整月份。煥然一新的RNC承諾將與川普競選團隊密切合作。
就手頭現金而言,DNC仍遠遠領先於RNC。
DNC在本月花費了約1870萬美元,在4月結束時手頭現金約為6200萬美元。RNC當月支出約1460萬美元,在4月份結束時手頭現金約為3900萬美元。DNC還報告了約27.5萬美元的債務。
勞拉·川普是前總統川普的兒子埃里克·川普(Eric Trump)的妻子。她在X發帖表示,籌款勢頭正在增長,並將一直持續到11月大選。
她還在X帖文中將川普總統目前牽涉的案件描述為「虛假的、蘇聯式的審判」。
籌款收益證明,RNC與川普競選團隊之間新的籌款安排正在產生紅利。今年3月,川普競選團隊的官員詳細介紹了新成立的聯合籌款委員會,即川普47委員會(Trump 47 Committee Inc.)將如何向RNC、各種全國性共和黨事業以及與川普競選團隊合作的委員會發送資金。
根據FEC的記錄,最終進入RNC庫房的大部分資金都來自川普47委員會。
RNC和DNC是各自黨派的主要委員會。
共和黨在國會籌款競賽中也取得了勝利。
根據FEC的報告,全國共和黨參議院委員會(National Republican Senatorial Committee, NRSC)在3月份籌集了約1310萬美元,而民主黨參議院競選委員會(Democratic Senatorial Campaign Committee, DSCC)籌集了約930萬美元。
不過,民主黨參議院團體仍保持著明顯的現金優勢。
4月份DSCC支出約600萬美元,截至4月底手頭現金總額約為4430萬美元。NRSC在該月使用了約1170萬美元,截至4月底,手頭現金約為3800萬美元。
與此同時,民主黨國會競選委員會(Democratic Congressional Campaign Committee, DCCC)的籌款超過了全國共和黨競選委員會(National Republican Campaign Committee, NRCC)。FEC的文件顯示,4月份,DCCC募集了約1240萬美元,而NRCC募集了約1000萬美元。
然而,DCCC的手頭現金卻讓NRCC相形見絀。截至4月底,DCCC報告的手頭現金約為7,600萬美元,而NRCC的手頭現金約為5,980萬美元。
4月份,NRCC支出約610萬美元,而DCCC支出約760萬美元。
在競相發布的新聞稿中,DCCC和NRCC都慶祝了本月的收穫。雙方均表示,這是各自委員會在2023~2024年競選周期中表現最好的一個月。
DCCC主席蘇珊·德爾貝內(Suzan DelBene)在一份新聞稿中譏諷道,「隨著眾議院共和黨人在唐納德·川普的授意下繼續將黨派政治凌駕於人民之上,選民們對極端主義和功能失調越來越感到厭煩。」
NRCC主席理查德·哈德森(Richard Hudson)在一份新聞稿中說,「在這場爭奪眾議院多數席位的寸土必爭的競爭中,共和黨人的招募、宣傳攻勢都勝過了極端的民主黨人。」
兩黨各自的國會委員會的存在目的主要是為競選眾議院或參議院席位的候選人籌集資金和捐款。
在第118屆國會中,儘管有一些議員中途離職,但共和黨仍是眾議院的多數黨。
在參議院的100個席位中,共和黨占49席,民主黨占48席,但民主黨仍被認為是多數黨,因為有三位獨立派參議員:安格斯·金(Angus King,緬因州)、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佛蒙特州)和柯爾斯滕·西內瑪(Kyrsten Sinema,亞利桑那州)與民主黨建立了黨團。
全部435個眾議院席位和三分之一的參議院席位將於2024年11月進行選舉。
原文:Republicans Cut Into Democrats』 Fundraising Advantage in April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孫芸#
***********************************
頭髮的顏色決定於毛囊裏的色素,如果色素細胞受到損害,色素分泌減少,就會導致白髮出現。除了遺傳、老化,壓力也可能導致白髮,不光中老年人,年輕人也有可能因為壓力導致早生白髮。本文由中醫師分享減少壓力性白髮,讓白髮變回黑色的3個妙招。
《自然》(Nature)雜誌發表的一項動物研究發現,壓力條件下,會導致黑色素幹細胞快速增殖、消耗,並且永久耗盡,導致頭髮變白。
台灣中醫師余雅雯在大紀元《健康養成記》節目中表示,如果由於壓力而提早出現白髮的話,通常頭髮會一根一根慢慢變白,同時伴隨掉髮、頭髮稀疏或出現髮質乾枯。
如果沒有在壓力或者生理狀況上做出改善,就算拔掉白髮,由該處毛囊再生長出來的頭髮同樣還是白的,而且經常拔頭髮還會造成毛囊損傷。
無論是頭髮、指甲還是皮膚,其實都會反映出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中醫認為,從頭髮可以看出腎的健康情況。同時,腎也與恐懼等情緒有關,當人常常處在恐懼、壓力的情況下,腎上腺分泌過旺時就會消耗腎氣。
腎是身體能量的重要來源,能量會帶動氣血,當氣血充盈頭髮會茂密健康,如果氣血不暢,就會累積痰濕廢物。中醫所說的痰濕就是指相關的病理產物,所以痰濕型的白髮或掉髮問題,會合併有毛囊炎、頭皮過度出油等狀況。
緩解壓力性白髮,余雅雯從中醫的角度認為有三個重點:
1. 睡眠修復
研究發現,睡眠時間較短與腎功能較快下降之間密切相關。此外,睡眠會影響身體的修復能力,是減少壓力性白髮的重要因素。中醫認為,人的肝膽經絡的修復時間為夜間11點~早上3點,因此,保證在此時間的睡眠有助於減少白髮。
2. 運動紓壓
運動能促進腦內啡分泌,增加快樂感,幫身心舒壓。同時運動可以幫助氣血循環,能夠促進體內廢物代謝排出,也有利於頭髮健康。
3. 營養補給
食物中所含的營養可以為頭髮提供養分,對促進毛囊將白髮轉為黑髮十分重要。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食補:
• 吃黑色食物:中醫認為,黑色與腎相對應,可以多補充黑色食物,例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中藥何首烏也是黑色,可以補充氣血,滋養頭髮。
• 補充蛋白質:頭髮是由蛋白質組成,多吃魚肉、豬肉、雞肉等優質蛋白質,也能幫助頭髮健康。
• 攝入抗氧化食物:花青素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有助於保護毛囊內的黑色素細胞。可以多吃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比如藍莓、葡萄,同時它們也符合中醫指出黑色食物補腎的概念。
• 補鋅:補充鋅元素也很重要,鋅是幫助角蛋白合成的營養素,若角蛋白不足,會影響頭髮健康,頭髮會變細,容易掉髮。鋅可以從海鮮等優質蛋白質中獲取。
余雅雯表示,頭皮健康也是養好頭髮的關鍵因素。頭部有督脈、膀胱經、膽經及三焦經,這些經絡在頭部也布滿了穴位。通過針灸、推拿等刺激相應的穴位,就能夠治療相應部位的疾病。
督脈上有神庭穴、百會穴、後頂穴、風府穴及哑門穴,膀胱經上有攢竹穴、天柱穴,膽經上有風池穴、率谷穴,三焦經上有角孫穴、翳風穴。推薦用梳頭的方式,幫頭皮的這些穴位做按摩,可以在睡前花10分鐘,朝各個方向梳頭。一方面可以放鬆頭皮,有助於睡眠;另一方面增加氣血循環,讓營養物質更容易輸送到頭皮,有利於頭髮健康。@
[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吳宓辰、李凡
***********************************
三年前的夏末,再尋常不過的一個黃昏,淡妝紗衣的將門千金在蓮池邊翩然自舞。
抬望眼,她看到殘陽如血,晚霞欲燃,彷彿團團烈焰蔓延整個天際。她揮手起舞,看到因風吹拂的廣袖,也蒙上了濃郁的赤色。
這一日,司瑤總是心神不寧,跳舞時也無法投入。紅蓮舞的收尾部分,她嘗試過幾十種方式,但總是拿不定主意,直到今日還沒完成。或許,還是要等小舒凱旋,一同參詳吧。
她就這麼胡思亂想著,舞姿漸漸有些凌亂。她準備做完一個騰躍而停下,誰知兩個婢女急匆匆跑來,臉上掛著淚,妝粉也花了,一個帶著哭腔說:「大小姐,大事不好了,淮靖王府和國相府都帶著官兵來府上查抄了!」
另一個也焦急地說:「夫人已經被抓了,她悄悄讓我們來找你,小姐你快從園子的角門逃走吧!」
飛燕般輕盈的身子剛剛飛上半空的最高點,司瑤驀地聽到晴天霹靂般的壞消息,只覺頭腦空白,身軀一瞬間被抽乾了氣力,連基本的平衡都掌握不好,重重跌下。
她的左腿先挨著地面,狠狠受到撞擊,膝蓋處的疼痛利劍般刺向心口。司瑤忍著震驚和劇痛,只喃喃問著:「為什麼?」
婢女抹了一把眼淚:「他們說,司將軍通敵叛國,故意大敗給北狄,亡於亂軍之手,司家軍全軍覆沒!監軍淮靖王,親自上告朝廷,要株連司家滿門!」
「不可能!」司瑤啞聲喊道,父親是戰神,他怎麼會輸,怎麼會叛國!她質問婢女:「如果司家軍擋不住北狄兵馬,淮靖王怎麼可能在軍營相安無事?怎麼還能傳遞軍情?」
較年長的婢女收住哭聲,語速極快地回答她:「聽那王府侍衛的意思,是趕去的援軍救了淮靖王,他為了穩定軍心才對將軍下手……現在不是追究問題的時候,小姐逃命要緊!夫人在前院和他們周旋,就是為了給小姐爭取時間啊!」
什麼援軍,分明就是他安排的連環局,先設圈套讓大將軍慘敗,自己再出手收服人心,這就是淮靖王一向的手段!可憐父親為君為國的赤膽忠心!
司瑤聽聞噩耗,悲痛欲絕,可是她連哭都顧不上,她心中茫然不知如何應對這個亂局,但是她很堅定的一點是:她不要自己逃生,她是將軍府的小姐,她不能丟下母親和將軍府,獨自偷生!
遠處傳來喧囂的人聲,較年幼的婢女大驚失色,用力推著她:「小姐他們查來了,你快走啊!」
她凝眸含淚,咬著下唇不肯動身。年長婢女看看天色,一狠心拉開小婢女,閉著雙眼把司瑤向蓮池一推——
滿池蓮葉交疊得一絲縫隙也無,司瑤落水後,只有微弱的水聲,連水花都不見。清涼的池水瞬間浸透了衣裳,那沁骨的涼意也讓司瑤立刻清醒過來。池塘雖深,但她緊緊攀著荷花荷葉,倒也不至沉溺。
她正要對婢女說什麼,搜捕的衛隊已經衝入園子,兩個婢女戰戰兢兢抱在一處,怯怯地看著一隊手持利器、橫眉怒目的強壯武士衝到面前,驚駭得說不出話來。
司瑤躲在蓮花深處,親眼看到為首的一個灰袍漢子,帶著死亡的陰冷氣息緩緩上前,審問道:「司瑤在哪?」
「小姐」,年長婢女往園子後門的方向看了看,顫聲說,「小姐、小姐逃走了……」
他嘴角上揚,吐出幾個字:「好個忠僕!」他袖手忽然向蓮池一揮,三枚小型飛鏢從袖口飛射出,分三路攻向蓮花,隨即又從不角度連續射出兩次。
婢女抱得更緊了。九枚暗器先後攻打蓮池九處不同位置,有的折斷花莖,有的刺穿蓮葉,大部分沒入水中。司瑤捂著手臂不敢妄動,幸好蓮生滿池,遮住了她的身形,也掩蓋了染血的池面。
侍衛首領環視四周,心下判斷司瑤的行蹤,忽然有個手下上前稟報:「孫指揮,司小姐逃就逃了,王爺的意思是,找到證據要緊。」
「我孫逐鶴做事,還需要你一個小侍衛教嗎?」王府的指揮使,武功狠辣,行事更是專斷。孫逐鶴此時,微瞇的細長眼,掩不住冷酷的殺意,逼得手下躬身後退,不敢再開口。
他目光森然掃視排成兩縱隊的護衛:「司嶽現在是通敵叛臣,他已經被你們王爺處決,頭顱還懸掛在邊城上示眾!誰再敢為司家人求情、通融,一律視反賊嚴懲!」
原本低頭待命的侍衛,頭壓得更低了。孫逐鶴拔出腰間佩刀,向二婢女刷刷揮砍兩下,兩道血光划出一道弧形的軌跡,灑落在地上,兩個婢女先後倒在地上,再沒了動靜。
孫逐鶴收了刀,指著眾護衛:「你們幾個,出角門捉拿嫌犯;你們幾個,繼續搜查這個園子!」
從黃昏到月色東昇,將軍府經歷了最慘烈的厄運,整個府邸被搜檢得面目全非,司夫人與所有僕從收押在正院裡,一時間哭嚎聲、慘叫聲、責罵聲,連續不斷。這群虎狼之師押解所有人離去時,更是一把火毀了將軍府一切。
靠著蓮花池藏身的司瑤,終於躲過一劫。她全身浸在冷水中,身上的寒冷,手臂的傷痛,都敵不過家破人亡帶給她的痛楚。暮風吹送府中人的呼喊聲,她遙遙望著沖天的火光,那火光比黃昏時的霞光還要炫目。這一刻,她真正信了,父親走了,司府也毀了!
相府中,景物依舊,除了那池消逝的紅蓮;舞姿依舊,除了那顆千瘡百孔的心。司瑤的腦海裡,不斷回放著出事那晚的火海,她彷彿看見母親、府中僕從,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在她眼前閃現、淡出。
無蓮的水面就像一面巨大的鏡子,折射著夏日最耀眼的光芒。那一瞬,一道光線照進她的瞳仁,彷彿擊碎了她所有防線。她心頭一緊,感到天地崩塌般的絕望,她不敢看那池水,不敢看整個園子,只想在無盡的黑暗中躲避那無處逃脫的命運。
恍恍惚惚的,她好像聽到有人叫自己,但是她沒有過多的精力思考,她用力睜開眼,模糊的視野中,彷彿有什麼人在靠近她。她覺得很可笑,想笑又沒有力氣,終於她感到自己如墜深淵,意識趨向虛無。
清池畔,素衣女子容色清絕愁絕,舞姿翩躚似飛鴻,那紅蓮舞跳至尾聲階段,忽如折翼般,停滯所有動作,整個人昏倒在地……
彷彿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司瑤恢復意識的時候,嗅到幽幽的清甜香氣。她手臂微微一動,隨即恢復知覺,發現自己躺在一張柔軟的床鋪上,身上蓋著一襲輕而暖的錦衾。
她想睜眼看看四周,忽然聽到床邊有輕快的腳步聲,不敢妄動假裝繼續昏迷,繼而傳來推門聲,似乎是個年輕女子踩著碎步小跑上前:「燕兒姐姐,大人讓我來問問,司瑤小姐如何了?」
另一個女子嘆口氣:「這不還沒醒嗎。」
「是——」
「等等,我同你一道出去,司瑤小姐的藥涼了,我再去盛一碗來。」
「大人對司瑤小姐真是上心,不過一刻就打發我來看看,連這補藥都是一碗一碗地備著,姐姐你說……」
「行了,越說越沒分寸了。你看這院子,還有什麼好問的……」
姐妹倆的聲音漸漸遠了,確認周圍再無別的動靜,司瑤這才睜開雙眼,起身下床。
這正是她的閨房,桌椅床榻的樣式,帷帳窗紗的花色,大抵是記憶中的樣子。她走到梳妝台前,伸手撫摸銅鏡的雕花邊緣。視線偏移方寸,鏡中赫然顯露出自己的模樣。
司瑤伸手觸摸鏡中的自己。那女子玉顏如舊,只是眉間眼底,添了幾分憔悴,纖細的肩頸,彷彿承受不住平生的風雪。她還是她,她又不是她。
沉思之際,屋外一陣混亂,隱隱聽到「抓刺客」的叫喊聲。司瑤正留神聆聽,只覺身後的窗子吱呀被什麼撞開了,輕寒的夜風須臾而至,捲起她半垂的青絲。她準備轉身查看,就看到鏡子裡,一個矯捷的黑色身影翻身閃進房間。
她卻大著膽子轉身向他走去,而那個身影業已起身,闔上窗戶便迅速後退。司瑤方邁出兩三步,那個身著夜行衣的背影已經退到她面前,那人警覺地一轉身——兩人很有默契地,保持近在咫尺的距離,身體也彷彿凝固一般。然而燭火跳躍,兩人默默對望,恰似秋水涵霜與穹夜飛星。
來人一身黑衣,亦是黑巾遮面,只有一雙眼眸湛湛深沉,像極了五年前那個驕傲又單純的吹笛少年。若不是那眼中浮動的難以名狀的心緒,司瑤真的以為是他回來了。
暗暗嘆氣,她輕撫雲鬢,極為平靜地道一句:「楚先生為何這副打扮?」
楚雲舒扯下面巾,露出秀逸的面容:「自然是親自確認你的安危。」
一股暖意漫上心頭,面上仍是淡淡的:「勞先生費心了,看先生氣色,傷勢應無大礙了。」
「快走!」聽聞屋外護衛的聲音更近了,楚雲舒抓著她手腕往窗子方向奔去。
司瑤用力掙脫,目光波瀾不驚:「楚先生是關心則亂嗎,偌大的相府,那薛文遠怎麼可能讓我憑空失蹤?我若再憑空出現在春水閣,你置昭娘她們於何處境?」
「薛文遠是王府屬官,你多待一刻便是多一分危險!你以為他把這裡布置成將軍府的樣子,是安了什麼好心嗎?」
她隱隱含笑:「司瑤卻不知,先生對將軍府的布置如此熟悉?」
「我……」楚雲舒喉中一緊,驀地怔住了,眉宇緊鎖,眼中彷彿閃過悲涼之意,閃爍不定的微芒,更多的是在躲避她的詰問。
「想必楚先生潛入府中,探聽到了消息,難道先生和薛大人一樣,竟是故人嗎?」本就容易含混過關的問題,豈料一向灑脫的他會窘迫至此,難道真是關心則亂?
司瑤本想開口,再試探幾句,忽然凝神聆聽屋外的聲響,改變主意,正色道:「先生請先離開,換回平日衣衫,一個時辰後,光明正大地在府門外接我便是。」
他默默點頭,把勸說的話都咽了回去,速速躍窗而去。司瑤見他來去匆匆,不禁掩口一笑。輕鬆的笑意轉瞬而逝,她折回梳妝台,把銅鏡下的小屜一一拉開。
果然,那裡面擺放著各色紋樣精巧的妝奩盒,都是自己往日常用的樣式,甚至位置都不差分毫。薛文遠做事這般精細,倒讓司瑤心底生寒。不過,她也更確定了一件心事,看了看鏡中眼神堅定的自己,隨即轉身走向房門。
(未完待續)
點閱【紅蓮舞】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姜琳達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對幼兒來說,隱藏著一個致命風險。
從5月份起,加州交通安全辦公室(OTS)、加州交通局(Caltrans)與全美各地機構開展「車內防暑意識」(Vehicular heatstroke awareness)活動,呼籲人們切勿將兒童獨自留在高溫車輛內,以免造成兒童中暑甚至喪命。
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數據,過去25年來,超過965名兒童因被留在/被困在高溫車內而中暑死亡。中暑仍然是造成14歲及以下兒童非車禍死亡的主要原因。
出汗是人體調節體溫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但幼兒不會像成年人那樣排汗,因此兒童的體溫升高速度比成人快得多。
NHTSA指出,兒童的體溫上升速度是成人的3到5倍,當孩子被留在悶熱的車中時,其體溫會迅速上升。兒童的核心體溫達到104華氏度(約40攝氏度)時,就開始中暑;體溫達到107華氏度(約41.7攝氏度)時就會死亡,可能只是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就會釀成悲劇。
加州交通局提醒父母,即使在氣溫低至60華氏度(約15.6攝氏度)的天氣裡,車內溫度也能迅速升高到致命點。而將兒童留在車內無人看管的行為,無論時間長短都可能導致悲劇和無法挽回的後果。
除此之外,父母應該注意細節:孩子身上如果出現痱子或曬傷,就是最早的中暑跡象,如果後續出現其它異常症狀,應立即尋求幫助。中暑的其它症狀包括體溫高於103度(約39.4攝氏度)、脈搏加快、噁心、意識模糊、頭暈、頭痛、皮膚發熱、發紅、乾燥或潮濕,以及易怒等怪異行為。
OTS 和Caltrans呼籲家長和看護人養成以下簡單的習慣,避免中暑:
• 切勿將兒童單獨留在車內,哪怕是片刻也不行;
• 養成下車前「先看後鎖」的習慣;
• 看好您的車輛並確保兒童無法接觸鑰匙或遙控設備;
• 將錢包或公文包等個人物品放在後座,以再次提醒您下車上鎖前要查看後座;
• 寫一張便條或在乘客座位上放一個毛絨玩具,以提醒您後座上有一個孩子;
• 關心他人:如果您發現有兒童獨自在車內,請評估他們的健康狀況,如果兒童表現出不適,請撥打911,並嘗試尋找監護人。◇
責任編輯:方平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景燁編譯報導)獲得大學全額獎學金,卻在工作場所盜竊多件名牌商品。近期,一名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的大四學生因為涉嫌這樣的行徑而被起訴。
波士頓警方表示,22歲的史密斯(Justin Smith)涉嫌在他工作的「Saks Fifth Avenue」商店從事盜竊,偷走數十個手提包和錢包,總價值近5萬美元。史密斯對此提出無罪辯護。
薩福克縣(Suffolk County)檢察官辦公室指控說,史密斯在波士頓保誠中心(Prudential Center)的商店工作期間,涉嫌在兩天時間內偷走總共24個手提包和5個錢包。
檢方表示,商店錄像顯示,史密斯拿走了庫房鑰匙,不久後,商店防盜人員跟著他走到了一輛車旁邊。
警察局公告還提到,警方5月13日晚上接到了涉事商店防盜人員的報案,後者對警員說自己看到了史密斯的盜竊行為。不久後,警員將史密斯逮捕。
史密斯的辯護律師則表示,被告人是一名優秀的學生,曾因為公共活動而登上媒體,以往從未有過犯罪記錄。史密斯曾在阿拉巴馬州積極支持控槍法案,並因為這些活動而得到波士頓學院的全額獎學金。
今年即將畢業的史密斯已得到保釋。法官允許他返回阿拉巴馬州的家,但要求他在7月26日回到波士頓,以參加審前聽證會。◇
責任編輯:馮文鸞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處理災難性的中國房地產危機,中共如履薄冰。中國未售出的住宅數量可以容納美國加州和紐約州的所有家庭,或者可以住下所有德國家庭。
對中共的3千億救助措施來解決未售出房屋的供應過剩問題,大多數分析師表示遠遠不夠。
中共上週(5月17日)推出的房市紓困措施雷聲大雨點小,即便是最吸金的3千億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對龐大的房地產資金窟窿、災難性房地產危機來說,這來得太小和太遲。
紓困措施推出後,大多數中國房地產商的股票仍然保持下跌勢態。
高盛分析師表示,總體而言,中國房地產面臨三個問題。
第一個是中國地產開發商,他們預售但未完工的房子需完成,因為許多潛在購房者還在觀望,並等待房價再下降。
更重要的是第二和第三個問題,將涉及更核心的刺激住房需求和緩解房地產建設收縮的內容,這也是最難的環節——重振消費者信心和提振房價。
2024年以來,中國房價下滑的趨勢一直沒有停止,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的跌幅已經達到10%。
根據高盛的估計,到2023年底,中國可售房屋庫存為13.5萬億元,由於部分建設尚未完成,需要5萬億元的資本投資才能完成。
對比資金缺口,中共宣布的3千億元人民幣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遠遠不夠,只是杯水車薪。
全球經濟分析公司BCA Research首席新興市場/中國策略師阿瑟‧布達吉安(Arthur Budaghyan)告訴《華爾街日報》,根據他們的估算,北京需要向陷入困境的中國房地產注入至少5萬億元,才能對更廣泛的經濟產生有意義的影響。
他還強調,而且這筆錢需要迅速花完,而不是等到三到五年內慢慢花掉。
「問題在於多少、何時以及多快。」他說。
法國興業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林紫瓊(Michelle Lam)和姚偉(Wei Yao)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說,「對於低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來說,救助並不能改變遊戲規則,低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可能會繼續低迷。」
他們還認為,救助計劃需要擴大,而且需要更詳細的政策。
經濟學家一直呼籲北京出台強有力的措施提振經濟,但過去兩年的政策收效甚微。這與中共黨魁的意識形態有關。
許多經濟學家說,中國經濟本質上需要紓困市場,採取更多措施幫助房地產開發商重組債務並完成未完成的項目,同時通過直接補貼提振購房者的信心。
但是,北京一直不願推出救市舉措。《華爾街日報》在2023年曾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稱,這在一定程度上源於黨魁對緊縮意識形態的偏好。
因為中共當局很難在政治上告訴中國人,他們在泡沫時期花錢購買的住宅可能永遠都無法完工,也很難讓人脈發達的開發商大量倒閉,或者取消對出售商的支持。因為這些舉動都可能讓經濟震盪,中共擔憂由此帶來的政治風險。
此外,外部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困難。
上週,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徵收新關稅,歐盟可能也會採取類似行動。前總統川普(特朗普)表示,如果勝選,他將採取更進一步措施,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60%的關稅。
根據一項研究估計,川普提議的60%關稅可能會使中國經濟增長率下降多達0.9%。
《金融時報》中文網刊登徐瑾對房地產紓困政策的專欄文章說,「經濟不起,房價難回。」
路透社週一(5月20日)公布的一個經濟學家調查顯示,隨著房地產業投資及銷售的下滑持續惡化,中國房屋價格將會以更快的速度下跌。
調查發現,經濟學家預測,新屋價格2024年將下跌5%,而2月所作的相同調查顯示,預計房價只下降0.9%。調查預測,2025年的新屋價格可能維持不變,而2月所作的預測是增長0.5%。
路透社的調查是在5月10至17日期間做的。
調查還顯示,2024年的房屋銷售可能下滑10%,遠惡化於上一個調查所預測的5%;2024年的房地產業投資預計下跌10%,高於早前調查預測的6.1%。
很多分析師都認為,為短期內支撐房地產,中共官方將不得不出台更多的刺激措施。
責任編輯:林妍#
***********************************
「南瓜」是萬聖節的應景食材,從吸睛的南瓜燈籠,化身為餐桌上好吃的南瓜餅及南瓜派。
南瓜屬根莖澱粉類食物,可以當主食,也可以入菜。依據台灣國民健康署公布的營養成分顯示,南瓜成分中的β-胡蘿蔔素是瓜類之冠,可維持正常視覺所需的營養素,還能增進皮膚與黏膜的健康,其中富含的膳食纖維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增加飽足感,此外也含有更多的維生素C和E,具有抗氧化、強化免疫的功能。
今天介紹兩款南瓜美味料理:南瓜高麗菜泡菜、南瓜蛋捲餅,既營養又美味加分。
食材:
栗子南瓜(去皮去籽後)200g
高麗菜 500g
鹽 一大匙(去青用)
調味汁:
白醋 50g
糖 60g
蒜 45g
辣椒1小根
製作步驟:
1.南瓜洗淨剖半,放入電鍋蒸熟後,去皮、去籽、切塊。
2.高麗菜洗淨,邊洗邊撕成小片,然後加入鹽巴混勻,確定每片菜葉都沾到鹽。
3.鹽漬去青時間約半小時至一小時,高麗菜會出水,把出水倒掉,用冷開水洗去鹽分。
4.處理調味汁:蒜和辣椒用冷開水沖洗後,蒜切末,辣椒切段,然後與上述4項調味汁材料拌勻,再將蒸熟的南瓜一起放入果汁機打勻。
5.將打勻的調味汁與高麗菜一起拌勻,裝進乾燥乾淨保鮮盒,放入冰箱冷藏約4小時即可食用。
食材:
栗子南瓜(去皮去籽後)400g
中筋麵粉 400g
奶油 30g
奶粉 30g
白芝麻 30g
鹽 10g
蕃茄醬 適量
製作步驟:
1.南瓜洗淨、剖半用電鍋蒸熟,然後去皮、去籽壓成泥。
2.南瓜泥加入奶油、奶粉、白芝麻、鹽,再逐次加入中筋麵粉拌勻,搓揉成南瓜麵糰,再分成各100g的小圓球,以上述食材量約可以分成9球。
3.將小圓球桿成圓餅皮,直徑20公分。
4.平底鍋放少許油開始煎餅,煎熟後再捲成捲餅,食用時切段,淋上蕃茄醬,就是一份可口餐點。
5. 煎熟的捲餅加蛋可營養升級。在平底鍋加許油,放入蛋液,再放入南瓜餅皮一起煎,然後捲起成捲餅即可。@*
責任編輯:曾臻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綜合報導)近期,中國電動車安全事故及相關的維權事件層出不窮。一位來自廣東佛山的小米車主近日爆料稱,其駕駛的小米SU7兩次在高速路上智駕失靈,無法行駛。該車提車不到1個月。事發後,小米公司一直未發布車輛故障報告。
據紅星新聞5月21日報導,廣東佛山的聶先生報料稱, 3月28日,他購買了小米當日發布的電動汽車SU7 Max創始版,售價299,900元,於4月10日提車,此後正常使用過幾次智駕功能。
4月29日,聶先生在佛山高速上駕駛時,忽然出現智駕失靈和緊急制動失效的狀況,經線上客服諮詢後,被告知是軟件問題並進行了遠程檢測。
然而,5月1日,聶先生在高速路駕駛途中再次遇到智駕失靈,車載顯示屏提示多項功能異常,並建議聯繫服務中心。但由於是假期,拖車耗時11小時,當晚21時聶先生被告知這次是硬件問題,車輛需要修理。
聶先生對故障原因感到困惑,因為兩次相同的故障但前後說法不一,並且這次故障也影響他和家人的假日出行。聶先生說,他從5月1日到5月10日,一直與小米售後溝通車輛故障原因,耗費了很大的精力及時間成本,希望廠家正式道歉,並出具車輛故障報告。
「事發時幸好機械制動踏板沒出現故障,沒有造成人員受傷及車輛損失,但作為車主,我有權知道故障原因。」聶先生表示,即便車輛修好了他也不敢開,只好同意小米一方提出的退車方案,「但我仍想弄清楚車輛為什麼會發生故障」。
5月18日,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剛剛進行了試駕直播,在直播過程中,雷軍表示,目前小米汽車智駕技術仍處於「人車共駕」階段,因此用戶在使用時要非常謹慎。對於小米汽車的智能駕駛技術,雷軍坦言,小米造車時間僅僅3年。
實際上,自小米汽車上市以來,已被不少車主反饋遇到了相關智駕問題。
4月9日,一名江蘇的小米SU7車主在社交平台上發文稱,小米汽車自動泊車撞向了柱子。事故後車主與小米汽車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小米汽車方面承認這台小米汽車自動泊車存在問題,但遠程分析數據並未交給車主。
對於後續車輛賠付方案,車主則表示,小米汽車方面讓自己走保險解決,他提出換車的要求未得到採納,雙方還未能找到都同意的賠償方案,自己將繼續溝通維權。
此外,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有部分小米SU7車主反映,提車不滿月即發生疑似剎車失靈的情況。對此,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在社交平台上回應稱,故障是系統軟件誤識別所致,但目前已對這一小概率事件進行修復,並請用戶不必驚慌。
5月6日,福建廈門一位小米SU7車主溫先生在社交平台發視頻說,自己購買的小米SU7新車,剛出4S店就拋錨在高速上,前後駕駛39公里,又要拖車回去交付中心。小米汽車客服人員7日表示,雙方正在協商退款事宜。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電動車近期出現的安全事故以及相關的維權事件層出不窮。
5月21日,據微博網友發布視頻顯示,一輛比亞迪電動車品牌「海毆」發生自燃,著火原因未知。
對此,比亞迪相關負責人稱,漏電監測「沒有出現異常」。目前,關於上述電動車「漏電」事件雙方各執一詞。
哪吒汽車方面稱,起火事件發生後,直到數據中斷前,該車輛的多個系統的信號均為「正常」。
在5月初,雷軍在2024北京車展上的一番講話引發業界關注。雷軍坦言,自己看完北京車展「很絕望」,他評價中國車企盲目內卷全靠「蒙」。
為什麼中共國做不好電動車?原因就是因為這個! pic.twitter.com/yyG09xfmJ5
— 海外爆料 (@zhihui999) May 4, 2024
責任編輯:鄭浩宇#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第一位發布新冠病毒序列的科學家一度被「趕出實驗室」後睡在了街上,這件事罕見地在中、英文媒體及社交平台同時掀起了輿論風暴。
目前,焦點人物張永振與他的科研團隊已經重回了實驗室,其微博上說他被趕出實驗室的帖文也被刪除。但是,這場科技界的糾紛還沒結束,張永振何時能擺脫厄運還未可知。
4年前,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中共病毒)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爆發了疫情,無數人感染後死去,疫情在中共的隱瞞下傳向世界各地。
2020年1月,張永振第一個向世界公開了他發現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各國早日研究檢測試劑以及疫苗做出了貢獻。張永振因此入選2020年《自然》(Nature)雜誌年度十大人物。
在國際上,張永振是中國頂尖的病毒學家。在發現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之前,他已經因為在病毒方面的一些新發現得到了國際重視。而在中國,媒體對他沒有多少報導,一般中國人並不知道張永振是誰。
這次,關注張永振的業界人士和媒體大腕對他「被趕出實驗室」一事推波助瀾,事件衝上了熱搜,很多人認識了張永振,並同情和支持他。這或許是中共有關方面不願看到的。
2024年4月29日,60歲的張永振在微博上發文說,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以改造P3實驗室為名,用一分鐘時間通知了他的科研團隊在二天內搬離,沒給任何合理的搬遷方案。週末28日,實驗室被關閉,張和他的團隊人員被阻止進入。
從4月28日晚上開始,張永振像流浪漢一樣躺在了掛著「華東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牌子的實驗室門外。實驗室門邊有多名保安把守。晚上下雨,公衛中心不允許張和他的學生到實驗室避雨。
雨中,張永振蓋著被子靠在屋門上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廣傳,引起一片譁然。很多人看到照片,覺得這個科學家用這種方式抗議簡直不可思議。
其實,張永振可不是用行為藝術進行抗議。他是擔心外人進入實驗室移動了試驗設備。
公衛臨床中心范小紅主任,安排了一個不具備專業資質的施工隊要來搞改造,他們隨時都可能進入實驗室。
張所用的P3實驗室,是上海市安全防護等級最高的實驗室。就是在這個實驗室,2020年1月,張永振領導團隊成員在全球第一個測出了新冠病毒的RNA序列。而且,如果中國某家醫院發現了新的不明病原體,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還是往張永振的實驗室裡送樣本。因為他在這個實驗室的多項病毒發現成果在國際學術上頗有名氣。這是任何其他中國專家不能比的。
要給正在運行中的P3生物實驗室搬家,是一件極其複雜又危險的事,絕不是施工隊能做的。
一位研究人員發文表示,光是那些零下七八十度的冰箱,斷電1小時就可能毀掉5個博士的3年青春。價值數百萬的精密儀器,磕碰一下就可能導致讀數不準,更別說生物實驗室裡那些你永遠不想沾上一丁點的生物樣品和有毒致癌試劑……要搬遷,也得是科研人員自己動手。否則,幾十個液氮罐裡保存的不同生物樣品,你要怎麼處置?負壓實驗室要對外開放,你知道消毒重點在哪裡?……一旦因錯誤處置造成危險病原體洩露、珍貴實驗樣品滅失,這責任要幾顆腦袋才擔得起?
另外,如果要搬到一個新環境,所有的評估認證都得重頭來一遍,等於是異地重建一座。
上海公共衛生中心無預案的突然通知二天搬遷,實質上就是不顧公共安全的底線,要拆除撤銷這座P3實驗室。
而如果實驗室的研究項目被中斷,幾年來參與項目的復旦大學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的畢業都將受到影響。
張永振無權無勢,拿什麼來保護視如生命的實驗室、保護跟隨他的學生?他除了自己臥在門口,用身體做盾牌,別無他法。
其實,張永振一直都是在委曲求全中隱忍度日,如果不是特別緊急,他不會在微博公開。
2023年6月,上海公衛中心曾趁他不在,派保安將他辦公室內的私人物品統統給扔了。張永振悄聲忍了。
網上盛傳,這一系列糾紛與一份存在著爭議的合同和人事糾紛相關。其實,那只是最表面的顯像。
上海公衛中心,又名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也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南院,前身為上海市傳染病醫院,從成立算起已經有一百多年。
2018年3月,張永振與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簽訂了為期5年的合作協議,他以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兼職教授身分發表研究成果。
公衛中心現任黨委書記范小紅以5年合同到期為由,稱張永振不應該再「賴著不走」。
這個說法被張永振和他的學生否定。因為他們團隊中的陳姓研究員與該中心簽訂的一年期合同在6月份才結束。因此,上海公衛中心無權將團隊成員驅離實驗室。
合同糾紛只是上海公衛中心找到的一個要驅離張永振的理由。而張永振不能現在離開,卻不只是因為合同沒到期。
在張永振看來,他已經是公衛中心的編制內人員;另外,上海公衛中心拖欠科研經費和團隊成員勞務費等共計1000多萬元。這些問題解決了,他才能離開。
張永振自述,2018年,他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下稱「中國疾控中心」)的一名二級教授。上海公衛的前領導朱同玉和盧洪洲為打造一流的科研能力,多次邀請張永振,並答應每年給350萬元科研經費支持他專心搞研究。張永振感到遇見了同道人,便答應合作。
2020年,張永振完成了協議的合作任務,在國際刊物上超額發表了多篇高水平研究論文。
中國的媒體報導稱,張永振的原單位——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控所同意上海公衛中心調動張永振去做全職工作的申請,2020年9月3日派專人將張永振個人檔案送達了上海公衛中心人事處。
張永振說,上海公衛中心院委會在2020年10月也通過了他的入職決議。
按中共組織的內部調動原則,張永振的編制已經從疾控中心轉到了上海公衛中心。張永振的戶籍以及社保、醫保等都應由上海公衛中心解決。張永振也認為他自此就是上海公衛的編制內研究員,可以在公衛中心工作到退休了。
但是直到現在,張永振的入職手續還未落實。他並不清楚內在原因,但是「編制」被失去讓他難以接受。沒有了「編制」,他將面臨老無所養的困境。
由於沒有入職,上海公衛中心沒有給他繳納五險一金,他的社保中斷了兩年左右;因為沒有醫保,他的雙腿嚴重靜脈曲張,他也拖著沒有去做手術。
當年招聘張永振的上海公衛中心的老領導,在2021年和2022年被調走了。張永振表示,新領導來了,想法就(跟支持他搞科研的老領導)不一樣了,體現的是權力的蠻橫。
事情似乎沒這樣簡單,但張永振只能說這些。中國網上輿論大多都是呼籲官僚權力應尊重科學家。
與中國所有流於表面的報導文章相比,英文主流媒體幾乎都提到了一個敏感的原因——自張永振2020年1月在未經中共政府批准的情況下發布了COVID-19病毒基因組序列後,他的磨難就開始了。
2020年1月5日,張永振團隊從武漢疾控中心採集送交的生物樣本中獲得了病毒基因組序列,同時繪製出了基因組圖譜。
張永振判斷:武漢出現的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原體是SARS類冠狀病毒,是一個新型冠狀病毒,具有呼吸道傳染性。上海公衛臨床中心根據張永振的報告,立即報告了上海市衛健委和中共國家衛健委等主管部門。5日下午,張永振團隊將病毒基因序列註冊到了位於美國的基因序列資料庫GenBank,GenBank的所有資料對世界開放。
2020年1月7日晚上,張永振把總結好的有關新冠病毒的論文投到自然雜誌《Nature》上。1月11日,張永振的合作夥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病毒學家愛德華·霍爾姆斯教授在郵件中說:「香港等其它地方開始出現疑似病例,我建議你把病毒基因序列釋放出去,但是否釋放,完全由你決定。」
張永振考慮之後,授權霍爾姆斯代表他把基因序列釋放到了「病毒學組織」的Virologic.org網站共享。
當時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宣布武漢爆發了病毒疫情,正在等待中國提供數據。張永振提交的這些數據讓全世界的科學家能夠儘早地啟動檢測、疫苗研發,以及其它預防措施,並因此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
然而,自此張永振厄運開始了。
有消息透露,一些衛生官員對張永振的決定感到不滿, 認為他破壞了他們的計劃 。
在該病毒基因序列發布後的第二天, 中共最高衛生官員下令,暫時關閉張的實驗室進行整頓。同一天,曾提交生物樣本給張永振團隊的武漢市疾控中心合作機構終止了他們之間的多年合作,並退出了由張永振倡議的中國重大國家流行病毒資源調查項目,因為中共疾控中心拒絕對該項目提案進行認可。
張永振團隊很難再拿到國內其它機構提供的病毒數據和合作機會,這也解釋了從2021年以後他在國際上發表的研究文章的減少的現象。
2020年9月,張永振被迫離開了工作20年的中國疾控中心。但是,他調入上海公衛中心後,被上面的力量阻礙而失去了原來的國家人員編制。
2020年10月,上海公衛中心公開介紹了張已經被調入該中心工作,並任命他為新成立的華東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所長,而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石正麗擔任副所長。然而這個項目沒能進展,只剩一塊牌子。
2021年中期開始,對張永振器重的老領導被調離,新主任范小紅上任後,公衛中心停止了對張永振研究組的合同報酬和勞務費,這妨礙了他們的研究,尤其是對COVID-19起源的研究。
有分析認為,張永振參與COVID-19起源研究的行為,可能使他在中心新領導的眼中成為麻煩製造者。
眾所周知,武漢爆發新冠疫情後,中共當局一直在掩蓋真相,並阻撓世衛組織派人到武漢調查新冠病毒的起源。中共官方力圖管控對疫情爆發的描述,打壓異議。那麼,對張永振自主公布了病毒基因序列組的排擠和刁難,就不只是報復他,也是阻止其繼續搞COVID-19的病毒起源研究。
2020年4月,中共當局制定新政策,所有有關COVID-19的學術論文在提交發表之前都要接受審查,有關病毒起源的研究將受到額外審查,並且必須得到中央政府官員的批准。
根據新的限制,與官方說法相矛盾的冠狀病毒研究可能會被中共當局壓制。
一位中國研究人員匿名對媒體表示,中共政府的努力旨在控制敘事,並將其描繪成疫情並非起源於中國。「他們不會真正容忍任何客觀的研究來調查這種疾病的起源。」
在中共官方帶領下掀起了一場否定新冠病毒源於中國的運動。他們主要宣揚病毒起源於美國、美軍帶到了中國;還有新冠病毒起源於意大利、印度等說法。中國網絡上充斥著造謠文章,稱美國律師團起訴索賠「合成新冠病毒之王」美國專家拉爾夫·巴里克以及生態健康聯盟主席彼得·達紮克。
在中國當下政治環境,張永振這樣認真研究的病毒學家似乎沒有了存在的意義,他的處境愈發艱難。
霍爾姆斯表示,自從張永振公開了COVID-19的病毒基因組序列後,針對張的「運動」就開始了。
張永振熱愛研究病毒,是個工作狂,常年住在辦公室裡。他生活簡單,極能吃苦,幾乎沒有娛樂嗜好。他去過很多艱險的地方,洞穴、野山尋找病毒,摔斷過骨頭。
他小時候感染過腦炎、黃疸型肝炎,以及瘧疾等傳染病,幸運地活了下來。初中時他離開江蘇徐州跟隨嬸嬸到了新疆石河子,在那裡他刻苦學習,考上了石河子農學院畜牧專業。大學期間,他節衣縮食,埋頭苦學,沒有娛樂活動,衣服鞋襪都經常是穿破了的。他在2019年回答本科四年的感受時,他說的只有一個字——「餓」!
1986年大學畢業後,張永振被分配到新疆建設兵團農五師。張永振的英語好,被分到農五師的外資項目管理辦公室,因為工作出色而得到陳師長賞識。工作了五六年,也成了家。一般人也就在行政幹部的道路上走下去了,但是張永振想繼續讀書深造。1992年他考上研究生,去了廣州。1998年10月博士研究生畢業,他前往中國預防醫學科學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跟隨徐建國所長做博士後,從事感染免疫研究。
2001年,學業完成前他也已聯繫好了新單位,但是經不住徐建國所長的不停勸說,最後留下來開始接觸一個全新的領域——病毒學。在很多人眼裡,他只是一個完全由中國本土培養出來的人,也不是名校及醫學科班出身,對病毒學是外行,他能行嗎?
時間和事實證明,上天不負有心人。他取得了成就,但是他對自己嚴格對學生要求也嚴格,得罪了一些人。他性情耿直,工作起來沒日沒夜沒休假,跟著他的人也都很辛苦。這幾乎成了他的科研團隊的特點。
只是,張永振萬沒想到,奮鬥了一生,最後竟落到了惶惶不可終日的境地,連他的病毒研究也受到了嚴重限制。如果不能研究病毒,他又能幹什麼呢?
2024年1月11日,張永振在紀念他的新冠疫情披露四周年之際,在一條微博中明志,同時也暗示了他所經歷過的挑戰。
「四年前的今天早上,我們代表研究團隊堅持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張寫道,「儘管經歷了不斷的風風雨雨,經歷了人情的冷暖,經歷了世事的嚴酷,但我們無怨無悔。」
張永振是個正常的科學家,他的表白無意中露出了他跟緊繃政治思維的科技官僚們的不同。這點不同,使他在中國的政治氣候下就是一個異類,也是他被排擠和打擊的原因。
熟悉張永振的霍爾姆斯看到了他的夥伴的慘重損失,認為「在過去,在新冠疫情之前……他就像一台機器,但現在機器壞了。他就是被這件事慢慢壓垮了」。
——《人物真相》製作組
責任編輯:連書華#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純之編譯報導)加州最高法院定於週二(21日)審議一項前公投提案,該提案允許Uber、Lyft等網約車平台將其在加州的司機歸類為獨立承包商,而非享有更多福利的雇員。
據路透社報導,服務雇員國際聯合會(SEIU)及四名司機提起訴訟,指稱2020年投票通過的公投提案(即22號提案)違憲。週二,七人組成的加州最高法院將在舊金山聽取該訴案的口頭辯論。
對於該行業來說,零工工作者被視為雇員還是承包商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因為雇員有資格獲得最低工資、加班費、報銷開支以及獨立承包商不能享有的其它保護。多項研究顯示,不用提供雇員享有的福利,可使公司節省高達30%的成本。
Uber、Lyft及其它應用程式服務公司為了支持22號提案投入了超過2億美元,並表示若無此提案,成本的增加可能迫使他們退出美國最大的州市場。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員週一(20日)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包括洛杉磯和舊金山在內的美國五大城市中,在計算了包括等待時間在內的完整成本後,大多數零工司機的收入遠低於最低工資。報告指出,加州司機的薪資低於波士頓、芝加哥和西雅圖的同業。
SEIU執行副總裁約瑟夫·布萊恩特(Joseph Bryant)表示,這起針對22號提案的訴案,是為全美零工工作者爭取基本法律保護運動的關鍵一環,目的是「終結超過十年的剝削」。
加州總檢察長辦公室負責為22號提案辯護,但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由行業支持的團體「保護應用程式司機和服務」(Protect App-Based Drivers and Services)介入了此案,代表州政府發言。該組織提供了Instacart的司機斯蒂芬妮·惠特菲爾德(Stephanie Whitfield)的一份聲明。
惠特菲爾德在聲明中表示,獨立承包商的工作靈活性讓她能夠在賺取生活費的同時,專注於自己的醫療健康。她說:「這不僅關乎我個人,也是為了確保我所服務的人和家庭能夠繼續依賴這些服務。」
加州只是全美範圍內,關於零工司機和其他合同工正確分類的法律戰的一個戰場。
明尼蘇達州立法者上週末通過了一項法案,為零工司機設定每英里1.28美元和每分鐘31美分的最低工資,取代了明尼阿波利斯設定的更高標準,該標準曾促使Uber和Lyft威脅要退出該市市場。
本月早些時候,馬薩諸塞州最高法院審理了一項爭議,討論是否應該讓兩項相互競爭的提案進入11月大選的公投,這兩項提案將重新界定基於應用程式的公司與司機在該州的關係。這兩個提案中的一個,獲得了行業團體支持,與加州的22號提案類似;另一個則是賦予司機組織工會的權利。
上週,馬薩諸塞州總檢察長對Uber和Lyft提起訴訟,指控這兩家公司非法將司機定性為獨立承包商,以此規避將他們視作雇員而應支付的最低工資、加班費和帶薪病假等福利。
同時,美國勞工部也在處理幾項法律挑戰,這些挑戰針對的是一項新規則,該規則將使得許多行業的公司,包括基於應用程式的服務業,更難以將工人視作獨立承包商。
2020年11月,22號提案獲得了近60%加州選民的支持,該提案讓基於應用程式的司機不受2019年的AB5州法律的限制,AB5大幅降低了許多工人被視為獨立承包商的可能。
但是,22號提案允許基於應用程式的運輸服務將司機視為獨立承包商,條件是在載有乘客時至少支付120%的最低工資,並為符合資格的司機提供有限的福利,包括給每週工作超過15小時的司機提供醫療保險津貼,但這些福利必須根據司機開車或送貨的時間來計算。
2021年,一位州法官裁定22號提案違反州憲法,理由是它限制了立法機構將零工司機納入加州工人賠償法的權力。
然而去年,一個中級上訴法院否決了該法官的判決。上訴法院認為,加州憲法允許選民與立法機構共同對工人賠償制度進行修改。◇
責任編輯:嘉蓮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馨編譯報導)美國加州一名得到前總統川普(特朗普)支持的州議員和一名承諾為更安全的邊境而戰的縣警長將在週二(5月21日)的特別選舉中對決,以決定誰將完成被罷免的前美國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到明年1月結束的剩餘任期。
據美聯社報導,州眾議員方文思(Vince Fong)和圖萊裡縣(Tulare County)警長邁克‧布德羅(Mike Boudreaux)均為共和黨人,他們正在爭奪位於該州中央谷地(Central Valley)農場地帶的加州第20國會選區的空缺席位。該選區包括貝克斯菲爾德市(Bakersfield)和弗雷斯諾市(Fresno)的部分地區,是在民主黨占優勢的深藍色加州中最穩固的一個紅色選區。
由於川普的參與,這場競選將被視為對這位前總統影響力的又一次測試,他幾乎肯定會在11月與現任總統拜登再次對決。
川普在今年2月為方文思背書,稱他是「真正的共和黨人」。布德羅的支持者則包括川普政府的前代理國家情報總監理查德‧格雷內爾(Richard Grenell)和共和黨州參議員香農‧格羅夫(Shannon Grove)。
在加州的52個美國眾議院席位中,共和黨只占11席。如果麥卡錫曾經代表的選區繼續由共和黨人掌控,共和黨將擁有12個席位,並提升該黨在國會中微弱的優勢。
目前美國眾議院共有217名共和黨人,213名民主黨人,以及5個空缺席位,其中包括麥卡錫之前持有的席位。
此次特別選舉僅涵蓋麥卡錫的剩餘任期。方文思和布德羅將在11月再次競選為期兩年的完整任期,儘管這場補選的獲勝者將獲得現任優勢。
這兩名共和黨候選人在很多政策上都不謀而合。布德羅一直在強調自己數十年的治安經驗,並承諾要加強國家的邊境安全。方文思也承諾要結束美墨邊境的「混亂」,同時優先考慮中央谷地農場地帶的水和能源需求。
方文思曾是麥卡錫的助手,他的競選得到了這位前議長的支持。在被罷免議長之職後,麥卡錫於去年年底從國會辭職。
在3月份的初選中,方文思贏得了42%的選票,布德羅獲得了近26%的選票,其餘選票投給了其他候選人。
責任編輯:李緣#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導)不出意外,「陽光之州」的城市在美國最宜居城市的評選中奪冠。然而,今年榜單中的前十個城市分布廣泛,沒有對哪一個州「情有獨鍾」,而覆蓋了美國九個州。
週二(5月21日),《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發布其「2024-2025年最佳居住地」報告,位於佛羅里達州墨西哥灣的那不勒斯(Naples)榮登最佳居住地榜首。
報告稱,那不勒斯在就業市場和生活品質方面得分出色,幫助該市實現了這一突破,擊敗了同樣上榜的其它149個美國主要城市。在去年的排名中,那不勒斯排名第六。
與往年相比,《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評選「最佳居住地」的方式發生了一些變化,做了一些調整。
這一排名多年來一直很受歡迎。在 2024-2025年最佳居住地排名中,該媒體選擇了150個主要城市進行比較。報告稱,該排名開始關注「基於城市的數據」,而不是「基於大都市區的數據」。
要進入榜單前列,一個地方必須具有良好的價值,是理想的居住地,擁有強勁的就業市場和高品質的生活。
報告稱,愛達荷州首府博伊西(Boise)在2024—2025年躍居第二,之所以能取得這一成績,該市的價值、就業市場和生活質量指標發揮了重要作用。
報告稱,科羅拉多州科泉(Colorado Springs)、南卡羅來納州格林維爾(Greenville)和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Charlotte)也躋身排名前五。
該媒體稱,排名第六的是北卡羅來納州羅利(Raleigh)。
亨茨維爾(Huntsville)是阿拉巴馬州最大的城市,在此次最佳居住地排名中名列第七。
弗吉尼亞州的弗吉尼亞海灘(Virginia Beach)和德克薩斯州的奧斯汀(Austin)在此次排名中分別位居第八和第九。後者在意願和就業市場方面表現良好,此前曾在2017年至2019年占據榜首。
報告稱,雖然南方在前十名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科羅拉多州則是唯一有兩個城市躋身前十的州。該州博爾德市(Boulder)也進入前十名。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在給福克斯新聞的一份聲明中說,「今年的排名反映了人們對職業前景、住房可負擔性以及商品和服務成本增加的日益關注。」
「雖然生活質量仍然是許多美國人最優先考慮的問題,但一個城市的價值和就業市場對於那些尋找居住地的人來說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美國勞工統計局最近表示,4月美國整體失業率為3.9%。
另外,線上房地產經紀公司Redfin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5日的四週內,美國人每月的房屋付款中位數為2,894美元。該公司表示,這標誌著「歷史新高」。
責任編輯:李緣#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韓國廣播通信審議委員會(KCSC)5月20日宣布,將禁止頌揚獨裁者金正恩的洗腦宣傳歌。這首自4月以來在TikTok上熱傳的歌曲違反了韓國的《國安法》。
這首洗腦歌將金正恩描述為是「親切的父親」和「偉大的領袖」。
綜合路透社和BBC的報導,韓國廣播通信審議委員會(KCSC)週一(5月20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首歌把金正恩當作偶像,讚美和頌揚他。」
韓國《國家保安法》禁止訪問朝鮮政府網站和媒體,防止民眾被金正恩專制政權的宣傳活動所洗腦。
KCSC在聲明中表示,該音樂視頻的29個版本將被屏蔽,但沒有詳細說明將如何展開這一行動。
該監管機構表示:「這段視頻是典型的針對韓國民眾的心理戰內容,因為它是在一個用來與外界聯繫的頻道上發布的,主要聚焦單方面崇拜和美化金正恩。」
根據KCSC的聲明,在韓國國家情報部門要求審查該視頻是否違反法律後,KCSC做出了禁止決定。
朝鮮官方媒體經常誇張地展示朝鮮人民對其領導人的忠誠,以幫助金氏政權鞏固權力並培養對領導人的個人崇拜。
朝鮮官方的中央電視台在4月播出了這首歌。該視頻之後意外在TikTok和其它平台上瘋傳。
去年,應情報機構的要求,韓國監管機構屏蔽了一些宣傳朝鮮政權的YouTube頻道。
TikTok一直受到美國議員的嚴厲譴責。根據路透社和民調機構益普索集團(Ipsos)截至4月30日為期兩日的民調,多數美國人認同中共政府利用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來「影響美國輿論」的說法。
美國總統拜登上個月簽署了《TikTok剝離法案》,要求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在最多一年內剝離TikTok的美國業務,否則將面臨禁令。
責任編輯:林妍#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T.J. Muscaro報導/秋生編譯)星期二(5月21日),隨著選民們參加普通初選和司法選舉,選舉戰場州喬治亞州變得活躍起來,作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前總統唐納德‧川普和墮胎等全國性分歧話題將成為關注的重點。
與此同時,川普干涉喬州選舉案中的兩位關鍵人物謀求競選連任之路也面臨著挑戰。主審此案的富爾頓縣(Fulton County)高等法院法官斯科特‧麥卡菲(Scott McAfee)正受到羅伯特‧帕蒂洛(Robert Patillo)的挑戰。富爾頓縣地方檢察官法妮‧威利斯(Fani Willis)的初選對手則是克里斯蒂安‧懷斯‧史密斯(Christian Wise Smith)。
史密斯先生曾在2020年競選地區檢察官一職。他是非營利組織「全國社會正義聯盟」(National Social Justice Alliance)的創始人。根據他本人的網站介紹,該聯盟的使命是「團結全國各地的檢察官,結束警察暴行」。
麥卡菲法官於今年3月裁定,川普及其共同被告「未能履行其責任」,證明威利斯女士與喬州選舉案特別檢察官韋德(Nathan Wade)先生的關係構成「利益衝突」,也未能充分證明威利斯女士從中獲得了經濟利益。不過,他也裁定威利斯女士或韋德先生必須退出此案。川普的律師於5月17日對這一裁決提出了上訴。
威利斯女士和史密斯先生,無論誰贏得民主黨提名,都將與共和黨提名人考特尼‧克萊默(Courtney Kramer)展開對決。
喬治亞州高等法院(Superior Court)的選舉名義上是無黨派選舉。不過,麥卡菲法官是由喬治亞州共和黨州長布萊恩‧坎普(Brian Kemp)於2022年任命的。
羅伯特‧帕蒂洛是一位民權律師,根植於民主黨,目前正在對該州「就地防衛權」(Stand Your Ground)提起訴訟。他還曾與人權活動家傑西‧傑克遜(Jesse Jackson)合作,並為其提供諮詢長達二十多年,目前每週主持一檔名為「人民激情參政」(People, Passion, Politics)的廣播節目。
帕蒂洛先生還曾擔任全美刑事辯護律師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riminal Defense Lawyers)的董事會成員。他在自己的網站上提出,「法官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應該擁有更加多元化的背景,而不僅僅是擔任檢察官。」
相比之下,麥卡菲法官則在競選活動中將「追究暴力犯罪者的責任」、清理因COVID-19大流行而延誤的積壓案件,以及為非暴力犯罪者提供出路等列為優先事項。
他在自己的網站上說,「真正的正義不是把人關起來然後扔掉鑰匙,我將努力為那些犯了錯但希望成為社會有用之才的人提供一條出路。」
黨派分歧同樣在名義上無黨派的州最高法院(State Supreme Court)競選中顯現出來。
州最高法院法官安德魯‧平森(Andrew Pinson)將與挑戰者約翰‧巴羅(John Barrow)對決。在這場本應是無黨派的選舉中,黨派界限在最近幾週卻變得越來越明顯。巴羅先生堅持將墮胎作為競選活動的主要焦點,並贏得了支持墮胎團體和前州眾議員、民主黨人斯泰西‧艾布拉姆斯(Stacey Abrams)的支持。相比之下,平森法官得到了喬治亞州共和黨州長布萊恩‧坎普和其他保守派團體的支持。
平森大法官不斷強調,他將致力於保持他的選舉活動和州最高法院席位的非黨派性。
他在一份聲明中說,「作為法官,我們宣誓要對擺在我們面前的每一件事情保持公平公正,我將認真對待這一誓言,因為每個喬治亞人都應該依法得到公正和平等的對待,但不幸的是,我的對手正在進行一場極度黨派化的競選活動,其基礎就是承諾蔑視司法誓言。」
共和黨人德魯‧弗格森(Drew Ferguson)的退休為該州帶來了唯一一個眾議院空缺席位。五名共和黨人正在角逐提名,其中包括川普的前顧問布萊恩‧傑克(Brian Jack)。川普已經為傑克先生正式背書。
川普在「真相社媒」(Truth Social)上發表文章稱,他鼓勵傑克先生競選眾議院的空缺席位,並稱讚他是「一個忠誠、誠實和正直的人」。
川普說,「他代表了新一代領導層,他將成為一名偉大的國會議員,並與我和其他共和黨人合作,修復喬‧拜登對我們國家造成的損害。」
其他四位共和黨候選人包括前州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邁克‧杜根(Mike Dugan)、前州參議員邁克‧克蘭(Mike Crane)、前警官吉姆‧貝內特(Jim Bennett)和前州眾議員菲利普‧辛格爾頓(Phillip Singleton)。
瓦爾‧阿爾莫諾德(Val Almonord)和莫拉‧凱勒(Maura Keller)將參加各自的初選,競爭民主黨提名。
喬治亞州有14個國會選區。在剩下的13個選區中,10個選區的現任眾議員沒有競選對手,其他三位眾議員包括民主黨人露西‧麥克巴斯(Lucy McBath)和戴維‧斯科特(David Scott),共和黨人巴里‧路德米爾克(Barry Loudermilk)。
在今年的選舉中,坎普先生將繼續擔任州長一職,喬治亞州的兩位參議員今年也任期未滿。
喬治亞州的總統初選已於3月12日舉行。
長達數週的初選提前投票已於5月17日結束。據喬治亞州州務卿報告,已經統計了55.5萬多張選票,其中51萬多張是親自投票。
這些初選是開放的,因此選民可以選擇任何一個黨派的選票。但實際上,截至5月15日,在已收上來的選票中,有54%屬於共和黨初選,44%屬於民主黨初選。
截至5月16日,登記選民已超過800萬。
5月21日,喬治亞州各地的投票站將開放至晚上7點。
原文:Fulton County DA Fani Willis, Trump Trial Judge Face Challengers in Georgia Primarie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李琳#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曾曉薰香港報導)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21日公布,本港下半年將會舉行106項「盛事」,包括貝聿銘大型回顧展、武林盛舞嘉年華、時裝周及演藝博覽等。當局預料全年「盛事」共吸引170萬旅客,帶來約72億元消費額,以及約43億元經濟增加價值。
黃偉綸表示,下半年的「盛事」以會議及展覽項目最多,有42個、其次是文化藝術和創意項目有25個、體育有15個、金融經濟及創科相關項目有13個、節日慶典和嘉年華有11個。
下半年將會有15個全新「盛事」項目,其中7月將會有「武林盛舞嘉年華」、而6月29日至明年1月,M+博物館將會舉辦首個貝聿銘大型回顧展、10月則有香港演藝博覽、11月底會有香港時裝設計周。
體育方面,本港8月將會舉行2024女子世界棍網球U20錦標賽、10月則有WBSC棒球5世界盃、11月則會舉辦飛越大嶼及樂施毅行者等多項越野活動比賽、而12月就有「香港街馬」長跑比賽。
節日慶典方面,今年的「大坑舞火龍」將會擴大巡遊路線、另外「香港美酒佳餚巡禮」、「香港繽紛冬日巡禮」及跨年倒數亦會繼續舉行。
黃偉綸預計,有關盛事全年可為本港吸引逾170萬名旅客,帶來72億元經濟收益和43億元經濟增加價值。他又指本港上半年的「盛事」數目由原本預計的80多個增加至超過100個,有信心下半年亦會有所增長。另外,黃偉綸亦預料,隨著本港未來有啟德體育園、西沙SPORTS PARK及機場附近的SKYCITY等多個大型活動場地相繼落成,相信都能協助舉辦更多「盛事」。
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近期成為討論熱話,電影更入圍第77屆康城影展「午夜展映單元」。被問及當局會否保留場景作公開展出,黃偉綸回應指,雖然該場景在完成拍攝後已經清拆,但部件仍然保存,當局現正與有關方面商討展出布景的可能性。
今年2月美職球隊國際邁阿密訪港,隊中球星美斯未有上陣,引發一連串風波。楊潤雄表示巨星或者大型賽事仍是當局希望爭取的目標,他認為政府以及所有舉辦活動的單位,都要留心可能會發生的不同情況,作出適當準備。@
責任編輯:陳真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楊日香港報導)網上流傳有人以假學歷入讀香港大學碩士課程,近日大陸社交平台「小紅書」有帖文指,港大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本月突擊抽查部份大陸碩士生學歷證明,並要求補交官方文件,當中近200個大陸學生懷疑提供假學歷。院方20日向傳媒證實,早前發現有極少數入學申請個案涉在申請時提交虛假文件,目前正全面展開調查。
事源「小紅書」有多個帖文透露,不少於去年9月入讀港大經管學院的碩士生,在本月初,收到院方電郵要求,要求學生在5月5日前,要提供本科電子成績單和證書,且必須是就讀本科的大學官方直接由電郵發出,作為「年度最終檢查」。
港大作出相關舉動,是由於早前在讀港大碩士生涉嫌抄襲,加上之前「違紀行為」,被港大要求提交本科成績單,惟該學生未及時提供,學院起疑因此展開調查。繼而再揭發有大陸學生向中介透過以造假的成績單入讀港大。
港大經管學院昨日回覆傳媒查詢稱,早前發現極少數入學申請個案,提交虛假文件。同時更指,有中介機構聲稱提供「保錄取」服務,為申請人偽造入學文件。院方對相關行為堅決譴責,已展開全面調查,如證據確鑿涉事學生將被紀律處分,包括剝奪入學資格、取消學籍等。
不過港大校長張翔21日出席大灣區科學論壇後,被問到大學會否就事件有進一步行動,他未有回應。
教育局回覆則指,教資會資助大學在處理入學申請事宜上,具備豐富經驗,設有嚴謹的程式評審不同學歷或背景的申請,以甄選最優秀的學生,並且絕不容許不誠實或不當行為。大學會根據既定機制,就入學申請過程中出現的不當行為,採取紀律處分,並會向執法機構舉報涉嫌違法的行為。
翻查港大經管學院網頁,今年提供8個碩士課程,學費高達36萬至46.2萬元。@
責任編輯:陳真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瑛瑜香港綜合報導)佐敦華豐大廈4月10日的三級火,導致5死40傷,揭露大廈16年來都未遵辦消防安全指示。政府21日發稿稱繼續跟進、加強檢控,會在今年第二季開始,陸續檢控逾期未遵辦指示的2,000多幢樓宇的業主。另外會加強支援,與加緊推進修訂《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條例》)。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4月18日出席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時,被問到華豐大廈16年來都未遵辦消防安全指示時,表示雖有法例希望將舊式樓宇安全提升到現有水平,但不代表未遵辦消防安全指示的大廈,已危險到不宜居住。
但是政府今發稿,稱目前約有9,000幢樓宇逾期未遵辦指示,消防處及屋宇署會優先處理當中2,000多幢沒有積極進展的樓宇,有關優次主要考慮高樓齡(如屋宇署會集中處理樓齡50年或以上樓宇)、沒有裝設消防裝置及設備、屬單梯樓宇設計、有較多賓館或違規劏房、有大型僭建物等。
上述2,000多幢樓宇,屋宇署和消防處會分別在發出警告信或在指示屆滿後,向沒有進展又沒有合理辯解的業主,在今年第二季開始陸續提出檢控。
另外,政府指兩個部門會聯同地區民政事務處,按需要向業主提供協助,例如派員出席業主大會解釋《條例》的要求,及主動聯絡獲業主聘用的工程顧問或註冊消防裝置承辦商。
至於政府出資55億元、市建局執行的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已在首兩輪向合共約近3,000宗申請,發出原則上批准通知書,市建局正處理第三輪接獲的約1,300宗而又符合基本要求的申請,會陸續於本月底起向申請人發出原則上批准通知書。
政府稱市建局會持續支援獲資助樓宇,並加強監察其消防安全改善工程的進度,包括敦促尚未委聘顧問的樓宇業主加快行動、如缺乏進度又沒有合理辯解會收緊批核延長期限的申請,以及在提醒後仍未達進度要求的個案撤回資助批准。
政府表示,為進一步提升舊式樓宇的消防安全水平,保安局正加緊推進修訂《條例》的工作,以賦權消防處和屋宇署,代未能符合《條例》要求的業主進行消防安全改善工程,並在工程完成後向他們收回費用。
政府稱會加緊推進相關工作,爭取在7月將修訂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
責任編輯:陳真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又淳報導)近日,大陸古裝劇《慶餘年》第二季(簡稱:慶餘年2)開播,熱度爆表。不過,有網友發現,其中出現多個穿幫鏡頭。最明顯的是資深演員陳道明飾演的「慶帝」,被鏡頭捕捉到奔跑中穿著運動鞋。而運動鞋是現代用品,出現在古裝劇中讓觀眾倍感違和。
雖然《慶餘年2》播出後熱度超高,但劇集水平飽受爭議。除了劇情不連貫、演員演技欠佳,還有網友發現劇中多處出現穿幫鏡頭:運動鞋、紋身、電線塔、瓷磚等現代用品層出不窮。引發熱議。(點看視頻)
先是5月17日有網友發布了《慶餘年2》中飾演「慶帝」的陳道明奔跑的截圖和視頻。從中可見,陳道明穿著古裝的衣服,腳下踩著一雙現代的運動鞋,劇情是「慶帝」得知范閒「假死」後情緒激昂地跑了起來,過程中被鏡頭捕捉到穿了運動鞋。有網友指著鏡頭大喊:「《慶餘年》第二季第1集6分42秒,大家有沒發現,慶帝穿了一雙運動鞋跑了出來,看不出來是什麼牌子。」
雖然穿幫,但有網友帮打圆场,说陳道明已經69歲了,穿的是現實生活中老年人專用的運動鞋。為安全起見,拍攝時這樣穿沒太大問題。還有人結合劇情,調侃運動鞋是「葉輕眉」送給「慶帝」的。
而陳道明奔跑時的一扇門也讓不少網友感到困惑。本來這個門從外看是自動打開,但透過門縫能看到有一根繩子拉開,穿幫非常明顯。正常情況應該是僕從手動打開門,而不是用一根繩子拉開門,而鏡頭中能看到有人躲在門後移動。
之後,倒水的店小二帶著大金錶,太后鑲著大金牙。而扮演「二皇子」的劉端端在第一集出場時就被發現穿幫。在播出的畫面中,「二皇子」的右手上有紋身,為此網友調侃「時尚二皇子」。不過這個紋身鏡頭也不是一直存在,在一段劇情中,抬起手臂時紋身徹底消失,只有放下來時才會出現,這種一會兒有一會兒無的畫面,本身就是一種穿幫。
《慶餘年2》穿幫不僅存在於正片中,連劇照與預告片中也有。在第一版發布的劇照中,有網友就發現,路邊的電線塔直接入鏡,顯然與古裝時代不符。而在預告片中也有一幕台階特效出現紕漏,台階的側面竟然用現代瓷磚裝飾。
上述穿幫鏡頭拿出來鬧笑話,網友也開酸「粗製濫造」、「口碑逃不過戲劇續集往往不如第一季的通病」。
責任編輯:楊明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高敏兒香港報導)港鐵昨日表示,已為應對惡劣天氣做好一系列準備,防範水浸及塌樹,包括在較高風險的車站出入口安裝水浸感應器、及早檢查及修整露天段沿綫的樹木,並會加強就不同颱風信號的列車服務安排的訊息發布。
港鐵表示,已識別出26個較高水浸風險的港鐵站,並在其出入口安裝水浸感應器以提升預警。當中多次水浸的黃大仙站有3個出入口已安裝水浸感應器,其中水浸重災區的B3出入口,已在防水門外加設防洪板,並會試驗再加裝一套自動防洪板的可行性。所有港鐵站亦已完成今年的災難性洪水應急演練,讓職員熟習應變程序。
港鐵團隊亦已詳細檢查車站排水系統及附近渠道,確保設備運作正常。維修團隊亦會一直監察及修整露天段沿綫的樹木,減低強風中塌樹對鐵路服務的影響。
港鐵強調,鐵路安全營運是港鐵首要的考慮,在安全至上的情況下,會按天氣情況盡力維持不同程度的鐵路服務。
於颱風期間服務安排包括:在一號戒備信號或三號強風信號生效時,列車、輕鐵和港鐵巴士維持正常服務;
在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生效時,列車和輕鐵維持有限度服務,港鐵巴士會在八號信號懸掛3小時後暫停服務。如天氣突然惡化,列車、輕鐵和巴士服務可能會即時停駛;
在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或十號颶風信號生效時:露天路段列車及輕鐵即時暫停服務,包括機場快綫全綫,隧道段維持有限度列車服務,班次較疏。
港鐵續指,在九號風球發出時,已經在露天段行駛中的列車會儘可能在安全的情況下,行駛至原定的終點站,或行駛至有較大空間照顧滯留乘客,例如有連接商場的車站,讓乘客安全下車暫避。◇
責任編輯:陳真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瑛瑜、楊日香港綜合報導)曾任美國駐港總領事、現任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主席的郭明瀚(James Cunningham)稱,英國對香港23條立法的回應,「沒有我們希望的那麼積極,而美國就要實施制裁」。另外,一直關注香港人權狀況的英國人權組織「香港監察」20日發表簡報,要求制裁6名香港官員。
郭明瀚接受美國電視台KTSF專訪,認為23條立法是港府打算堵塞《港區國安法》的漏洞,「以確保國安法所代表的鎮壓,比原本應有的更加普遍、範圍更廣。」
他稱,中共強施國安法於香港,美國政府積極回應,制裁及採取其它行動,對付令反對與抗議聲音消失的人。在23條立法後,美國政府亦有強烈的反應,並表示將會採取更多的措施,去對付那些立法的人。他形容,華府整體而言很負責任。
郭明瀚又指出,根據《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英國政府對香港負有正式責任,認為英國政府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不過作為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主席的他,稱鼓勵英國政府已經有一段時間,然而英方的回應,「沒有我們希望的那麼積極」,美國則實施制裁,「並尋找新的方式來表明發生在香港的行為,不僅會受到國際社會的抵制,國際社會重視自由和法治,而那些行為必須被反對,並有後果要承擔」。
郭明瀚並稱,在設想如何針對中共與香港當局一些不可接受的行為,製造一些後果,希望令中共明白,有些東西對香港是不必要,而且是損害自身利益的:「我們希望能說服他們,較好的途徑是停止鎮壓,是釋放黎智英及其他政治犯,並給予香港一些公民空間,讓香港有個較好的未來。」
專訪中又提到被關押逾3年,並正接受「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審訊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郭明瀚形容,黎智英是英雄,「非常欽佩和尊敬他」,他很關心黎智英案,也關心香港的整體情況,指當局對黎的檢控顯然是出於政治動機的「荒誕鬧劇」、「政治表演審判」,旨在攻擊香港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和自由政治活動。
郭明瀚在2005至2008年曾擔任美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他提到自己在香港期間,香港有上述自由,「直到幾年前還存在」。
他並提到,要看看如何能說服中共政府釋放黎智英,及香港1,800個其他的政治犯,又形容當局對他們的判刑「是我4年前不敢想像的」。
另外,「香港監察」20日發表題為《制裁名單:為何英國須在23條立法後制裁香港官員》(The Sanctions List: Why the UK Must Sanction Hong Kong Officials in the Aftermath of Article 23)的簡報。同時促請英國政府因應最近《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俗稱《基本法》23條)生效,以及中國共產黨在英國的跨國鎮壓加劇,制裁6名香港官員。當中包括行政長官李家超、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和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
香港監察共同創辦人兼行政總監羅傑斯(Benedict Rogers)表示,英國政府制裁香港官員,會向國際社會傳遞強烈且必要的訊息,即23條立法嚴重違反香港在國際人權法下的義務。這是英國政府採取行動並宣揚價值的重要機會,特別是因應中共在英國跨國鎮壓加劇的最新事態發展。
他續指,英國政府早應制裁特首李家超,因他帶領制訂《基本法》23條立法並持續實施《國安法》,繼續令香港法治、民主和自治遭受摧毀。故此,「香港監察」促請英國政府迅速對這些香港官員施行制裁,就他們公然漠視《中英聯合聲明》和其它英國所珍視的國際法律及準則追究責任。
特區政府發聲明批評簡報,並強烈譴責。◇
責任編輯:陳真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又淳報導)5月20日,林志穎在臉書分享與周慧敏的最新合照,並晒出兩人過去合作的雜誌封面照進行對比。網友感歎「兩人看起來和30年前有什麼差別」、「兩個偶像在一起畫面太完美」。
林志穎和周慧敏日前在中國西安參加活動。在兩人20日晒出的合照中,49歲的林志穎一身白,外搭藍色印花西裝,氣色看起來非常好;大7歲的周慧敏則穿著一襲平口格紋洋裝,好身材令人驚歎。林志穎寫道:「30年不見,周慧敏依然是我們心目中的女神,玉女掌門人非你莫屬!」(點看照片)
林志穎提到,此次一見到周慧敏,就想起對方當年的成名曲《流言》,也勾起一起跑通告宣傳的回憶,並晒出當年的宣傳品包括電話卡、雜誌封面,祝對方未來日子開心、身體健康。
周慧敏也在臉書發文,表示很高興見到30多年沒見的林志穎,感覺恍如昨天。她大讚林志穎是「很有禮,很暖心的人,難怪觀眾愛了他這麼多年」。(點看照片)
看到兩人的照片和帖文,網友紛紛留言「彷彿從90年代穿越過來的」、「兩位是三餐吃防腐劑嗎?怎麼能如此凍齡」、「老天似乎在你們身上按下歲月暫停鍵」、「兩人看起來和30年前有什麼差別」。
責任編輯:楊明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澤宇香港報導)近日網上流傳有的士業界自行「放蛇」打擊網約車Uber。特首李家超昨早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表示「奉勸」外界不要自行「放蛇」,強調當中涉及法律問題,執法部門亦對「放蛇」有嚴格管制,未經訓練及對法律知識有限有誤墮法網的風險。
李家超表示,運輸及物流局一直就網約車進行相關政策研究,尤其是法律問題,以及市民「點對點」個人交通需求及海外對網約車的規管方法。他表示,預計7月局方會完成初步調研結果,並會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報告。
他又奉勸不要自行「放蛇」,強調當中涉及法律問題,並指執法部門對「放蛇」有嚴格管制,要在認識法律規限才去做,以及需訓練應付突發情況。他強調未經訓練及對法律知識有限就不要做,否則有誤墮法網的風險,如有任何投訴應向執法部門舉報。◇
責任編輯:陳真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楊日香港報導)環保署轄下的回收站「綠在區區」開放時間短,覆蓋率低,一直為人詬病。立法會議員梁熙昨早接受港台節目訪問,就相關議題提出如加開晚站、增智能回收桶等建議。
梁熙稱,「綠在區區」開放時間短,很多時候市民放工很難有機會去進行回收儲積分。「綠在區區」合約3年更新一次,當時所設計的合約未必符合現時環境所需,市民對環保意識亦已大幅增強,故他建議更新合約時,可開設晚間站。唯「綠在區區」晚間站應有補貼,「因為原有資源未必可以支援到日間又開站,夜晚又開站。」
他續指,一星期設三日晚站,兩日平晚,一日周末,基本上已能覆蓋很多市民需要。他亦認為,現時「綠在區區」流動站所設位置不太方便,因一般不會設在巴士站、大型屋苑門口,變相市民要提著回收資源甚至廚餘,到地政容許放街站的較偏遠地方。
就「綠在區區」覆蓋率低,梁熙就指固定回收點成本高,一份合約3年約2,000多萬,一年平均便要約760萬,「一下子要增加多(回收點)一定好貴。」他反建議可以增智能回收桶,以填補相關設施空缺,一年成本只涉15萬,短期內要增加覆蓋,智能回收桶遠較「綠在區區」回收點有效率。◇
責任編輯:陳真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麥碧香港報導)天文台在今日(21日)下午2時50分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本港部份地區錄得超過50毫米雨量,而南丫島的雨量更超過90毫米。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渠務署分別在社交平台指,收到1宗山泥傾瀉報告及3宗淹水報告。
土力工程處在社交平台專頁「Geo Channel 土力場」發帖指,本港持續受大雨影響,離島區的大嶼山的雨勢特別大。處方暫時收到1宗山泥傾瀉報告,事故位於嶼南道。土力工程處已派員視察,相關政府部門亦已開始清理現場。提醒市民應留意山泥傾瀉風險,遠離斜坡。
而渠務署則在社交平台專頁「下水水 Drainy」發文表示,截至下午2時,共確認 3宗淹水個案。個案位於大嶼山翔東路、嶼南道及塘福。人員已於1-2小時內,完成處理及清除淹水。
帖文又表示,自昨晚開始,渠務署已派出超過30隊人手加強巡查,包括全港約220個容易受淹水影響地點,與及曾經受較嚴重淹水的地點,例如黃大仙、東區、西貢及將軍澳,並已迅速完成清理淤塞渠道等工作,以減低淹水風險。@
責任編輯:陳真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玉山編譯報導)(續上週)當購買汽車時,你最重視的是什麼?一項調查發現,「可靠性」是四分之三美國受訪者的第一個考慮因素,緊隨其後的是「安全」。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可靠性得分如此之高。駕駛者希望高枕無憂,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投入大量資金的車輛可以使用多年,而不是讓他們滯留在高速公路上。
無級變速箱(CVT)正在佔據新車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它們是一種製造成本較低的自動變速箱。名義上它們的效率也更高,因為它們根本不需要換檔。大多數車輛CVT都使用橡膠帶連接引擎側和變速箱的驅動軸側,就像前面提到的正時皮帶一樣。該皮帶也可能是系統中最薄弱的環節,並且比舊的傳動設計磨損得更早。CVT還需要更頻繁的換油。儘管製造成本較低,改裝CVT仍能讓駕駛花費數千美元。因此,就可靠性而言,CVT和自動變速箱大致相同,但CVT的維護計劃要求更高。
電動和混合動力車在新車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這主要歸功於其卓越的燃油效率。此外,與傳統引擎配置相比,它們還具有一些可靠性優勢。
當今大多數混合動力和電動車都配備了所謂的再生煞車系統。該系統本質上是在減速或滑行下坡時反向運行電動馬達。馬達產生的摩擦力會減慢車輛的速度,同時將電力送回電池並延長電動續航里程。
配備再生煞車系統的汽車也有常規機械煞車作為備用,但只有在停車的最後時刻或緊急煞車時才需要使用它們。因此,煞車片和煞車碟盤的使用壽命可以更長。它們在維修前可以行駛約45,000英里(72,420公里),而不是15,000英里(24,140公里)。如果需要維護煞車,其零件和人工費用可能高達1,000美元,在車輛的整個使用壽命期間,這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全電動汽車在使用過程中也需要很少的液體更換,因為它們不需要引擎油或冷卻液。電動輔助轉向和煞車系統同樣無需潤滑即可運作。這可節省大量時間和金錢。請注意,這種可靠性優勢僅適用於純電動車。由於混合動力汽車使用內燃機,因此大多數傳統的保養間隔仍然適用。
然而,燃氣發動機確實比電動車有優勢。他們缺乏昂貴的鋰離子電池。這些電池在數百個充電週期後會退化,續航里程也會降低。電池的保固期通常長達八年和100,000英里(160,934公里)。然而,更換超出保固期的設備將產生相當大的費用。對於小型電池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來說,零件和人工成本很容易就會超過5,000美元,而對於長續航里程電動車來說,零件和人工成本最高會超過10,000美元。
在購買下一輛車之前…
當向經銷商或賣家發送電子郵件時,不要害怕詢問有關預期汽車的傳動系統組件的問題。知識淵博的銷售人員應該能夠告訴你車輛是否配備正時鏈、CVT或再生煞車。另外,請在線搜尋這些特定型號的規格。如果某個組件出現常見問題,人們可能會對此提出意見。Kelley Blue Book、Consumer Reports和J.D. Power等網站也可以提供專家資源,讓你在購買車輛時獲得更多資訊。◇
責任編輯:鍾義雲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訊)2024年無獨有偶劇團《自私的巨人》全美巡演計畫繼西雅圖、亞特蘭大兩大城市巡演後,預計於6月1至2日巡演到德州休斯頓,於亞洲協會德州中心進行2場演出及1場偶戲工作坊,通過適合闔家觀賞的偶戲製作,呈現台灣偶戲與劇場藝術的無限創意。
無獨有偶劇團成立於1999年,秉持著「萬物皆為偶」的創作概念,開創當代台灣偶戲藝術的新風格,以及充滿魔幻與哲理的美學。該劇團至今已經推出50多部作品,始終致力於偶戲原創內容和跨文化偶戲藝術探索。
本次巡演的節目《自私的巨人》,是一部適合闔家觀賞的經典戲劇作品,改編自英國文豪王爾德(Oscar WILDE)的著名童話,講述巨人從自私變得慷慨,最終在上帝的指引下走入天堂。節目結合引人入勝的故事、繽紛的視覺效果和才華橫溢的演員陣容,為所有年齡層的觀眾帶來絕佳的視覺饗宴。
在文化部的支持下,本次巡迴演出也進行專為家長及小孩設計的偶戲工作坊,讓親子透過偶戲世界的探索增加彼此的了解與黏著力,進一步發揮巡演效應。
誠摯邀請大家與偶師、偶劇腳色一起經歷如詩的經典童話,看強悍巨人如何破除冰雪,分享愛的力量,讓冰凍的花園再現繽紛的色彩。
鏈接:
https://asiasociety.org/texas/events/selfish-giant-puppetry-performances-taiwans-puppet-its-double-theater
地點:Asia Society Texas Center亞洲協會德州中心(1370 Southmore Blvd, Houston, TX 77004)
演出訊息:
·6月1日(周六)晚上7:00
·6月2日(周日)下午2:00
偶戲工作坊:6月1日(周六)下午1:00
責任編輯:王梓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新唐人電視台報導)「TikTok平台挑戰」不斷釀悲劇。麻州一名14歲少年去年參加「One Chip Challenge」(死神薯片挑戰)後送醫不治。最新驗屍報告顯示,其死因是因為攝入了大量的辣椒提取物。
TikTok近年流行一波「死神薯片挑戰」熱潮,即挑戰者吃下一片用地球上最辣的辣椒製成的Paqui薯片,並分享吃完後的感想。這個挑戰數年前爆紅,有關短片獲超過數十億觀看次數。
Paqui薯片是一款玉米薯片,使用了兩種全球最辣的辣椒粉製造,而「死神薯片挑戰」是吃了該薯片後不喝水或不食其它東西解辣,看誰可以堅持最長時間。
來自美國麻州伍斯特(Worcester)的14歲少年沃羅巴(Harris Wolobah)是一名高中2年級學生,他在學校進行這種挑戰,吃下Paqui薯片後引發健康問題死亡。
沃羅巴的母親表示,兒子吃下薯片後立刻出現胃痛症狀,於是家人將他接回家。他一開始似乎有好轉,還準備去參加籃球選拔賽。想不到之後沃羅巴就陷入昏迷,家人將他送醫搶救,但在醫院宣告不治。
當時警方曾表示,有關當局正調查這名青少年的確切死因。而死者母親表示,沃羅巴應該就是死於「死神薯片」所引發的并發症。
麻州公共安全和安保執行辦公室發言人表示,沃羅巴的死因於今年2月27日確定,死亡證明於3月5日交到伍斯特市辦公室。
美聯社報導,官方最新給出的驗屍報告中,死因列為心臟驟停,「因為近期攝取了含有高濃度辣椒素的食物」。
報告還顯示,沃羅巴患有心臟腫大和先天性心臟缺陷。
沃羅巴死亡的消息傳出不久,辣薯片廠商Paqui就要求零售商停止銷售這種產品。
早前已有3位加州高中學生吃了這款薯片之後需要就醫。在明尼蘇達州的一所學校,曾有7名學生在吃了這款薯片後身體不適需要醫護救助。
隨著社交媒體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青少年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尤其是社交媒體上的一些不良導向,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甚至會令青少年在無知的情況下觸犯法律。其中以TikTok危害最大。
3月2號,英國一名11歲的男童Tommie-leeBillington在追風TikTok上的「鉻化」(Chroming)挑戰時,因為吸入有毒揮發氣體,導致心臟驟停,搶救無效死亡。
去年3月,13歲的澳大利亞墨爾本女孩Esra Haynes也因參與Tiktok的「鉻化」挑戰,心臟驟停8天後不幸去世。
南加州康普頓聯合學區(CUSD)警長吳韋霖曾對大紀元表示,在眾多的社交媒體平台中,TikTok對美國青少年帶來的負面影響極大。
「現在很流行『TikTok挑戰』。」他表示,這類挑戰涉及很多打架、騷擾等違法行為,青少年為了衝高網絡人氣跟風參與,很可能讓自己承受被逮捕、罰款,進管教所的後果。
吳韋霖還表示。TikTok挑戰經常是一個月一換。曾經有一個月的挑戰內容是毀壞學校廁所裡的公物,例如拔掉廁所的肥皂盒、拆掉洗手盆、在馬桶裡燒火、將馬桶砸碎等等。
還有一個月的TikTok挑戰是鼓勵學生在學校打老師、打校長。「更可怕的是要去性騷擾,就是你是男的話,要去摸女生的身體,然後拍視頻。」
吳韋霖提醒家長告誡孩子切勿跟風參與挑戰,畢竟一旦觸犯法律,即便刪掉相關視頻,網絡記錄也無法徹底消除,而這些都將成為孩子未來發展中的污點。◇
責任編輯:馮文鸞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香蓮編譯報導)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週二(5月21日)敦促德國銀行高管,加大力度遵守對俄羅斯的制裁,停止規避制裁的努力,以避免自己銀行受到可能的切斷美元使用的處罰。
根據路透社報導,耶倫週二在與德國銀行家們的一次會議上說,美國財政部新近授權對協助俄羅斯軍事相關交易的銀行實施二級制裁,這有助於挫敗俄羅斯為烏克蘭戰爭採購所需物資的努力。
她說:「俄羅斯繼續採購敏感物資,擴大在國內製造這些物品的能力。我們必須保持警惕,並且更加努力。」
耶倫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這次會議上發言說:「我敦促在座的所有機構採取更嚴格的合規措施,加強對俄羅斯規避企圖的關注。」
她直接發出警告,要求高管監督其銀行的外國分行和子公司遵守制裁規定,並要求外國代理銀行客戶同樣履行,尤其是在高風險司法管轄區。
她說:「俄羅斯迫切希望從德國和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獲得關鍵物資。我們必須保持警惕,防止克里姆林宮為其國防工業基地輸送供給,並利用我們的金融系統來實現這一目標。」
就在耶倫發出警告前不久,美國財政部成功迫使奧地利的奧合國際銀行(Raiffeisen Bank International)放棄了一項涉及與一位俄羅斯富豪的交易。
本月早些時候,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奧合國際銀行(RBI)放棄了競購與俄羅斯大亨奧列格‧德里帕斯卡(Oleg Deripaska)有關的15億歐元(16億美元)工業股份的交易。
該交易的失敗對這家銀行來說是一次新的挫折。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該銀行因與莫斯科的關係而飽受批評。這種壓力突顯了華盛頓對歐洲銀行與俄羅斯關係的不滿與責難。
一位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美國財政部曾書面警告奧合銀行,由於與俄羅斯的交易,該銀行進入美國金融體系的管道可能會受到限制。
5月6日,美國財政部副部長沃利‧阿德耶莫(Wally Adeyemo)致函奧合銀行,表達了對其在俄羅斯的存在及其一項15億美元交易的擔憂。
奧合銀行宣布這一消息前,其購買建築集團Strabag股份的計劃已經承受了數週的壓力,此舉旨在解凍凍結在俄羅斯的銀行資金。
一位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承認,西方銀行在退出俄羅斯時面臨著「很多限制」,但它們不應像奧合銀行那樣尋求擴大在俄羅斯的業務。這位官員補充說,奧地利監管機構應採取更積極的態度,以避免系統性損壞機構聲譽的風險。
該官員表示,財政部將「審慎」實施二級銀行制裁,並與銀行合作確保合規。他說:「僅是二級制裁的存在就讓我們在某些方面達到了我們的目標。」
德國最大的兩家銀行:德意志銀行和德國商業銀行的發言人表示,他們已大幅減少了在俄羅斯的業務,並遵守制裁規定。
耶倫說,最令人擔憂的是經由中國、阿聯酋和土耳其而逃避對俄的制裁。她表示,財政部「正在努力挫敗我們在中亞、高加索和整個歐洲所看到的任何逃避制裁的行為」。
責任編輯:李琳#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在墨西哥城工薪階層居住的聖拉菲爾區,一家叫El Califa de Leon的墨西哥卷餅小吃店最近獲得米其林星,吸引民眾排長隊,想要品嘗到底有多好吃。
300度的烤架,牛肉發出滋滋聲,裹上現做的玉米餅(Taco),上面擠上檸檬汁和少許鹽,還有幾滴辣椒醬,香軟脆的滋味瞬間充滿口腔。
El Califa de Leon的老闆何塞·路易斯·羅德里格斯·阿維拉(José Luis Rodríguez Ávila)一本正經地接受「美國之音」採訪說:「說實話,我還沒太習慣,這是一個意外驚喜,我們從來沒想過得獎或得到榮譽。」
這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得米其林星級墨西哥卷餅街頭小店,這一消息瞬間刺激了需求飆升。
米其林星因「高品質烹飪」而出名。墨西哥有157家餐廳獲得米其林指南認可。米其林的最高榮譽是三顆星。
在「預算有限」類別中,這家街頭Taco店獲得了一星。店內只收現金,價格從53到82墨西哥比索不等,大約在3到5美元之間。
阿維拉過去32年來一直在這家餐廳工作。他告訴《華盛頓郵報》,米其林星獎也證明,當用愛和優質原料精心製作時,最簡單的食物也可以變得非凡。
他說,食物不一定要花俏才出眾。尤其是Taco,不需要豪華餐廳。
阿維拉介紹說,這家小店自1968年以來就在聖科斯梅大道(Avenida Ribera de San Cosme)上,連續多年在同一個攤位上賣Taco。
這是小店只有10×10英尺,除了白瓷磚和一個巨型鐵板燒,談不上什麼裝飾。因店內空間有限,顧客只能站在櫃檯前吃Taco,要是遇到人多很忙時,有時甚至在店外站著吃。不過,這些都沒有阻止來自各路的顧客湧向這家不起眼的小吃店,而他們的食物味道60年都沒有改變過。
「美國之音」採訪的一名德國遊客說,他的朋友們轉發了這家店的鏈接,說讓他們一定要去試一試。然後他們昨天就來試過了,隊伍比今天排得還要長,然後他們計劃今天早點來排隊,發現隊伍還是很長。
責任編輯:林妍#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王蘭多倫多報導)約克區警方對五名涉嫌去年底旺市持械入室搶劫案的男子提出控罪,警方相信這些疑犯是更大犯罪網絡的一部分。
警方表示,案發於去年12月24日凌晨,警方接報在Forest Drive和Harmonia Crescent地區的一處住宅遭入室搶劫,三名蒙面劫匪闖入並用槍指著住客,攻擊他們並索要錢財。
警方趕到後與劫匪交火,一名嫌犯被當場拘捕,兩人駕車逃離,安省特別調查組介入調查。
警方稱,沒有人受重傷。
警方發現疑犯駕駛的車輛,為一個多月前卡爾加里市持械劫車案的被搶車輛。
警方在後續調查中,確定了另外四名嫌犯的身分,他們總共犯下37宗罪行,並繳獲了一把額外的槍枝,一把霰彈槍。
警方表示,正在指控Onion Lake原住民33歲的洛林·沃爾夫(Lorrin Wolfe)、多倫多26歲的阿里·穆罕默德(Ali Mohammed)、多倫多32歲的科沃斯·巴薩拉(Keworth Bassaragh) 、Onion Lake原住民36歲的傑米·李·托圖西斯(Jamie Lee Tootoosis)和Thunderchild原住民埃爾西·吉米(Elcee Jimmy)。
警方相信這些嫌犯是更大的犯罪網絡的一部分,呼籲目擊者提供綫索,可撥打:1-866-876-5423,內線:6630。
責任編輯:嚴楓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章佩兒薩默維爾市報導)5月19日傍晚,麻州薩默維爾市(Somerville)聯合廣場(Union Square Plaza)迎來摩肩接踵的人群。這是首屆「新英格蘭香港節」,從當天下午4點至8點,吸引了大批遊客參與。
節日中的多元文化表演、互動遊戲和各式各樣的香港美食攤位,讓參與者親身體驗到香港的傳統與現代面貌。這場節慶從傳統舞獅、武術開始,接下來還有各種粵語歌、粵曲表演,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深入瞭解香港文化的機會。此外,現場還有如波士頓臺灣影展協會、「Boston One」龍舟隊等其它文化攤位。
此次活動由薩默維爾藝術委員會(Somerville Arts Council)與多方合作夥伴一同主辦,在展示香港文化的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社區的文化交流。
薩默維爾市長巴蘭坦(Katjana Ballantyne)亦派代表出席了活動,在開場時強調了薩默維爾市支持多元文化活動的重要性,並對能在該市舉辦如此具有文化意義的活動感到自豪。市長不僅表達了對主辦方的感謝,也展望了未來城市將持續支持類似活動,以增強社區的多樣性和包容性。
首屆「新英格蘭香港節」負責人Natalie說,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聚集社區中的香港人,共同慶祝和推廣香港文化。她亦感謝薩莫維爾市政府、移民辦公室及藝術委員會的支持。
Natalie表示,這次活動不僅是為了香港人,也旨在為所有講廣東話的人、當地華人、薩默維爾居民、亞裔,以及所有對亞洲文化感興趣的人提供一個交流平台。
她強調,5月是亞太裔傳統月(AAPI Heritage Month),這個活動正好可以作為慶祝的一部分,增加亞裔群體間的聯繫和親切感。
這次新英格蘭香港節原定於5月18日舉辦,但因為雨天而延遲了一天。隨著活動的圓滿結束,組織者和參與者都期待,這個香港節成為每年都會回歸的文化節慶。◇
責任編輯:馮文鸞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楚方明多倫多報導)加拿大和美國政府表示,兩國將首次共同投資關鍵礦產生產公司,以努力增加地區供應。
據加通社報導,加拿大自然資源部和美國國防部共同向財富礦業公司(Fortune Minerals Ltd.)和洛米科金屬公司(Lomiko Metals Inc.)注資約3,250萬元,前者正在加拿大西北地區開採鉍和鈷,後者則專注於魁北克省的石墨開採。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長威爾金森(Jonathan Wilkinson)表示,與美國的合作將有助於確保綠色經濟和數字經濟所需的關鍵礦產供應。
美國國防部表示,其投資與其國防工業戰略保持一致,並顯示出對加強北美材料供應鏈的共同承諾。
財富礦業公司將從加拿大獲得750萬元,從美國獲得640萬美元。該公司表示,由於在傳統資本市場上很難吸引到對關鍵礦產的投資,該公司對這筆資金表示感謝。
洛米科金屬公司將從加拿大獲得490萬元,從美國獲得840萬美元。該公司表示,它致力於幫助提供能源轉型,這些投資是令人振奮的里程碑。
責任編輯:文芳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皓月編譯報導)前美國副國務卿盧嵐(Victoria Nuland)週日(5月19日)表示,她認為,烏克蘭應可以將俄羅斯基地作為打擊目標,美國「是時候」取消打擊俄羅斯境內軍事目標的禁令了。
盧嵐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新聞節目《本週》(This Week)採訪時表示,美國和盟國應該在打擊俄羅斯基地方面給予烏克蘭更多的幫助。
近日,俄羅斯在烏克蘭東北部哈爾科夫地區取得了近18個月來最大的領土進展。哈爾科夫作為不在前線的烏克蘭第二大城市,俄羅斯對其的攻擊顯然已經升級了這場戰爭。據《國會山報》報導,上週由五名烏克蘭議員組成的代表團前往華盛頓,與拜登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會面,試圖推動美國撤銷該武器禁令。
同時,烏克蘭還要求拜登政府幫助確定俄羅斯境內的目標,以便基輔使用自己的武器進行反擊。
烏克蘭領導人也一再表示,他們自己的武器在攻擊俄羅斯境內的合法軍事目標方面遠不如美國製造的武器有效。
白宮發言人表示,美國現行政策不支持在俄羅斯境內提供此類目標援助或使用美國武器。該發言人表示,「我們不鼓勵或促成俄羅斯境內的襲擊,這是我們的長期政策。」
俄羅斯最近從距離烏克蘭邊境大約40公里的別爾哥羅德發動了對哈爾科夫的攻擊,一些烏克蘭官員認為,如果允許他們打擊該俄羅斯州內的目標,這些襲擊本可以避免。
今年3月退休的盧嵐向媒體表示,哈爾科夫的襲擊事件表明,美國「是時候協助烏克蘭打擊俄羅斯基地了」。
盧嵐表示,「我認為現在是時候了,因為俄羅斯顯然已經升級了這場戰爭」,「我認為是時候給予烏克蘭人更多幫助,打擊俄羅斯境內的這些基地了」。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週訪問基輔時表示,美國致力於確保烏克蘭能夠贏得對俄戰爭,但強調這個陷入困境的國家應集中精力在奪回被占領領土。
責任編輯:李琳#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Deborah George報導/趙孜濟編譯)一隻紅尾鵟(red-tailed hawk)為自己建造了一個獨特的家: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歐文市(Irving)的一根150英尺高的相機杆上。
紅尾鵟羅謝爾(Rochelle)以羅謝爾大道(Rochelle Boulevard)這條街命名。在過去的十年裡,它在那裡築起了一個巢穴,就在德克薩斯州交通部(TxDOT)的一根杆子上的攝像頭下。在那裡,它產卵,照料它的幼雛,有時,它天真地看著鏡頭,讓員工們感到有趣。
「高桅杆環的頂部有一個機櫃,它們嵌套在機櫃的頂部。」TxDOT的交通系統管理員克萊格‧伯根(Craig Burgan)在一份新聞稿中說。
TxDOT員工非常喜歡像羅謝爾這樣的紅尾鵟。
「我們愛它們。它們的行為很有趣,尤其是當卵孵化時,我們可以看到幼雛成長和進食。」伯根先生說。
羅謝爾花了很多時間來美化她的巢穴和照顧她的幼雛。雖然她的伴侶(尚未命名)也曾幫忙,但羅謝爾是巢穴的主要看護者。
關於紅尾鵟及其雛鳥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地區。伯根說,當地媒體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並在幾次廣播中對這隻特殊的紅尾鵟的家族進行了報道。
今年早些時候,羅謝爾產下了兩枚卵,監控TxDOT攝像頭的員工一直期待著看到羅謝爾的幼雛孵化出來。然而,不幸的是,卵被大風吹走了。根據新聞稿,羅謝爾大約在同一時間失蹤,「沒有回到巢穴」。
由於羅謝爾每年都會返回巢穴,TxDOT員工相信她明年會回來再次產卵。他們希望看到雛鳥從新蛋中出來。
來自達拉斯的TxDOT公共信息官員托尼‧哈策爾(Tony Hartzel)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大紀元時報》,羅謝爾每年都會返回巢穴,「TxDOT期待明年春天再次見到它。」
原文「Red-Tailed Hawk Has Made a Texas Highway Camera Her Home for a Decade: ‘They’re Fun to Watch’」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
責任編輯:韓玉#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楚方明多倫多報導)加拿大統計局週二(5月21日)公布,加拿大4月通脹率降至2.7%,低於3月份的2.9%。食品價格、服務價格和耐用品價格引領整體通脹下降。4月通脹下降符合預期,核心指標繼續寬松,增加了6月央行降息的可能性。
加拿大4月通脹下降,符合分析師們之前的預計。接受路透社調查的分析師們此前預計,通脹率將從3月的2.9%降至2.7%。4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5%,也低於0.6%的預期。
統計局表示,汽油價格回落起到了緩和作用,不含汽油價格的年通脹率從3月的2.8%降至2.5%。
統計局表示,4月初,汽油價格曾加速上漲,增加了通脹的上行壓力,因為改用夏季混合燃料的成本增加,供應問題導致的油價上漲以及聯邦碳稅的增加都導致了油價上漲。
服務價格同比上漲4.2%,商品價格同比上漲1%。
數據顯示,食品雜貨價格同比上漲1.4%。肉類價格漲幅居前,其次是水果、海鮮和非酒精飲料。
同時,4月餐飲價格漲幅也有所放緩,從3月份的5.1%降至4.3%。
通脹放緩並不意味著過去幾年的價格上漲正在消失,因為通貨膨脹仍然是物價上漲。
統計局表示,從2021年4月到2024年4月,食品雜貨價格上漲了21.4%。
目前的年通脹率更接近加拿大央行2%的目標。
4月,央行行長麥克萊姆(Tiff Macklem)表示,央行六人委員會尋求通脹持續降溫,然後再降低借貸成本。
數據顯示,央行偏愛的核心通脹指標也有所緩和。CPI中值連續4個月放緩,從3月的2.9%降至2.6%,CPI調整值(CPI-trim)從3.2%下降至2.9%。
加拿大央行6月5日宣布下次利率政策,而週二的通脹報告是央行做決定前公布的最後幾項重要數據之一。在通脹數據公布之前,貨幣市場認為,央行將政策利率維持在5%的23年高點的可能性約為60%。
目前的通脹率為2.7%,是自2021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略低於央行的預測。央行曾預計,2024年上半年通脹率將保持在3%左右,到年底將降至2.2%。
自2021年3月以來,加拿大通脹一直在2%以上,並在2022年6月觸及8.1%的40年高點,央行一度預計,通脹率將在2025年降至2%。
責任編輯:文芳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每天為讀者梳理翻牆必看的文章:
1.中國中產受重創 留學生斷供危機蔓延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在海外面臨父母「斷供」的問題。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擁有家族企業的中產階層受到重創,家庭經濟已經不堪重負,而留學生在國外的生活和學費開支巨大。斷供後海外留學生何去何從,備受關注。
2.已婚副院長欺騙女子感情 長安大學回應惹議
長安大學一已婚副院長張某某被指隱瞞已婚事實,在婚戀網站上註冊帳號,欺騙女子感情。該女子舉報後,張某某被長安大學處分。該女子不買帳,認為長安大學的處理過於輕描淡寫,沒有對外通報處理結果,無法對師德失範者起到震懾作用。此事引發公眾關注。相關話題衝上大陸的5月21日熱搜榜。
3.台立法院審議擴權法案 3萬人場外抗議
5月21日,台灣立法院繼續處理國民黨、民眾黨所提的國會職權行使法修法,並通過了二讀。當天上午,場外有40個民團集結,並提出五大訴求,要求法案退回委員會重審。截至當地時間21時10分,主辦單位宣布現場抗議人數達3萬人。
4.菲律賓敦促中共開放南海淺灘 接受國際監督
週一(5月20日),菲律賓向中共提出挑戰,要求中共開放斯卡伯勒淺灘(Scarborough Shoal,也稱巴霍德馬辛洛克Bajo de Masinloc,中國稱黃岩島),接受國際監督。菲律賓此前曾指責中共破壞該淺灘的海洋環境。
5.借維穩欺壓掠奪 三退民眾:中共是動亂之源
河南省洛陽民眾平安:「2013年被當地政府強拆私宅,2018年因上訪、實名揭露當地政府官員腐敗反而被關進監獄4年。在幾年的上訪歷程中,看到的是百姓得不到公平的對待,公檢法部門與政府官員官官相護,一同欺壓百姓。」
6.涉與殺傷性武器有關 中國研究員在澳簽證被拒
過去幾天,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中國研究人員朱小龍(Xiaolong Zhu,音譯)成為了新聞報導的對象。對他來說,這並非是個好消息。朱小龍在澳洲留學的簽證被拒,因為他與參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有關。澳洲的國家科學機構也切斷了與朱的關係。
7.姚國付:「怪」老頭令人叫絕的見解和失傳故事
又一天的下午,我剛進公園大門,一個聲音注入我的耳中:「你跟那個『怪』老頭還挺聊得來呀,都說些啥呀?」我望向他:是一個中年男子。我說:「瞎胡扯,聊些陳穀子爛芝麻的事。」接著問他:「你跟他聊過嗎,你對他了解多少?」他說:「沒有,他不跟凡人搭話。就聽說他當過勞改犯,沒有退休金,靠他兒子每月給點錢維持生活。」我說:「噢,是這樣一人?」
8.異見人士加國神祕死亡 中共叛逃特工揭新信息
中共前特工埃里克(Eric)去年叛逃到澳大利亞,他於上週二(5月14日)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新聞(ABC News)《四角》(Four Corner)節目採訪時,揭示出流亡加拿大的中共異見人士華涌在加國卑詩省神祕死亡案件的新信息。
9.華裔工程師殺妻案未決 房屋遺產已掛牌待售
前谷歌華裔工程師陳立人(Liren Chen),殺死妻子于軒一(Xuanyi Yu)案,震驚了整個華人世界。現在看來,此案離最終的判決尚待時日,但這對夫妻名下的房產已經放盤。
10.觀台灣總統就職儀式 前大陸官員如是說
中華民國5月20日舉行新總統賴清德就職儀式,民進黨正式進入第三個執政任期,中共當局加強了大陸網絡上相關消息的封殺。那麼中國民眾是如何看待台灣民選政府換屆呢?
11.王友群:毛澤東為何打倒總參謀長黃克誠?
毛澤東當政27年,中央軍委共有六位總參謀長——徐向前、粟裕、黃克誠、羅瑞卿、黃永勝、鄧小平;兩位代理總參謀長——聶榮臻、楊成武。徐向前因病沒有上任,由聶榮臻代理。
12.加拿大移民部長:將修改留學生畢業後工簽
十多年來,加拿大的留學生們可以攻讀任何高等教育課程,並且在畢業後仍然有資格獲得開放式工作許可,無論他們的學習是否與加拿大經濟的需求相關,但這種情況即將改變。
13.「人人受苦」 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拖延付帳時間
價格戰和利潤下滑的衝擊下,一些中國電動車製造商需要比前幾年更長的時間結清應付帳款,這是中國汽車市場面臨壓力的又一跡象。製造商延長付款開始給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帶來衝擊,導致供應鏈中的弱者面臨倒閉風險。
14.被中共鐵拳砸醒 昔日粉紅退黨反共
中共的鐵拳砸醒無數被其謊言宣傳洗腦的「粉紅」。近日,大陸網絡寫手趙庭講述自己經歷金融平台爆雷後,看到無數人血本無歸、追討無門,得知這是當局在背後主導後,他無比震驚,所以決定退黨,從「粉紅」變為反對中共。
15.美國進口的8000輛寶馬涉強迫勞動問題
根據美國聯邦參議院週一(5月20日)公布的一份報告,德國汽車製造商寶馬公司(BMW)向美國出口了至少8000輛Mini Cooper汽車,其中使用的電子元件來自一家被制裁的中國供應商。
責任編輯:方曉
***********************************
黃油(Butter)在歐美國家及部分亞洲國家廣受歡迎,並且是法國料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煎牛排或烤吐司時使用黃油調味,能讓食物更加香濃醇厚。黃油主要分為兩類:動物黃油(天然黃油)和植物黃油(人造黃油)。動物黃油從新鮮牛奶中提取,富含脂肪,有助於生長發育並改善貧血;而植物黃油則含有對健康不利的反式脂肪酸。在選購和儲存黃油時有一些技巧,請觀看視頻了解更多。
Jonathan Liu:康美中醫診所所長
‧ 加拿大公立學院中醫教授
‧ 中醫、針灸教學和臨床20餘年
每週二~週六鎖定直播!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呂城
***********************************
【大紀元2024年05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趙鳳華綜合報導)菲律賓丹轆省自治市班班(Bamban)最近成為矚目的焦點。該市市長郭華萍(Alice Guo)因涉嫌參與中國境外詐騙前往參議院接受質詢,意外牽出背景疑雲,被質疑是否是中共的「資產」。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報導,菲律賓執法人員發現,班班市一家網上賭場(Pogo)實際上是一個中國境外詐騙中心的幌子。
去年3月,警方突襲了該詐騙中心,解救了近700名從事網絡詐騙的人員,包括被迫冒充網上戀人詐騙的202名中國公民和73名其他外國人。
調查人員發現,35歲的市長郭華萍擁有這個Pogo的一半土地,而且該詐騙中心就在她辦公室的後面。郭華萍卻聲稱,她在兩年前,即競選市長前,就賣掉了這塊地。
這個詐騙中心占地近八公頃,不但擁有雜貨店、倉庫、游泳池,還有一個酒窖。該中心的工作人員在一排排擺放著電腦的白色長桌上工作。
調查人員還發現,有一架直升機和一輛福特征服者(Ford Expedition)车型轎車登記在郭華萍的名下。但她聲稱,這些資產早就被賣掉了。
在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執政時期,Pogo行業在菲律賓盛行。但小馬克斯(Ferdinand Marcos Jr.)總統上任後,對該行業展開了審查。因為執法人員發現,很多Pogo其實是販賣人口和網上詐騙犯罪的幌子。
在參議院的聽證會上,郭華萍對於她的個人和商業背景的回答含糊其詞,引發強烈質疑。在聽證會後,參議員漢迪夫洛斯(Risa Hontiveros) 詢問郭華萍,她是否是中共的「資產」。
上週四(5月16日)晚些時候,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郭華萍的案件表示擔憂。
小馬科斯總統說:「沒有人了解她。我們想知道她從哪裡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與移民局一起調查她的國籍問題。」
在參議員的質詢下,郭華萍終於承認,她的出生證明是在她17歲時才在當地政府登記的。她解釋,這是因為她出生在一所房子裡,而不是醫院或診所。但她無法提供更多細節。
她還說,她只在家裡上學,家裡還養豬。不過,她記不起家庭學校組織的名稱,只說出了一位老師的名字。
郭華萍說,她的父親是菲律賓人,但在商業記錄中,她的父親被認定為中國公民。
據馬尼拉媒體公司GMA News報導,郭華萍在2022年的競選演說中說:「很多人都在問,郭華萍是誰?我是來自班班的郭華萍。我的母親是菲律賓人,父親是中國人。」
當漢迪夫洛斯參議員詢問郭華萍出生和教育的更多信息時,得到的答覆只是「我會再聯繫你」。
漢迪夫洛斯參議員表示,對郭華萍的回答感到震驚,尤其是她的背景,「郭華萍市長,以及像她這樣背景神祕的人,是在為中(共)國效力嗎?安插在我們國家,以便他們能夠影響菲律賓的政治?」
出席聽證會的參議員張僑偉(Sherwin Gatchalian)說:「班班市市長郭華萍對我們的問題總是回答『我不知道』,她甚至不記得自己住在哪裡,這讓人很難相信。」
菲律賓的地方官員往往有家族背景,但郭華萍的姓氏在菲律賓華人中並不常見。當地的選舉委員會表示,郭華萍在2021年,突然登記參選班班市長,並順利當選。
在班班市的政府官網上,赫然可見郭華萍的宣傳照。在介紹該市的網頁上,「打擊販賣人口和暴力侵害婦女兒童犯罪」被列入首要政績 點擊看詳情。
介紹中說:「2023年標誌著班班地方委員會打擊販賣人口和暴力侵害婦女兒童行為取得了重大進展。」
菲律賓與中共當局因在南海的領土爭議而關係緊張之際,郭華萍的案件備受外界關注。
但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上週四表示,對郭華萍的調查旨在防止外國公民在菲律賓擔任公職,並表示,「菲律賓不一定只關注某一個國家」。
他說:「我們將加強執法。法律是存在的,問題是有些人認為這些人可以把錢帶進來,或者他們被賄賂了。」
菲律賓政府正在對郭華萍的案件展開進一步調查。
大紀元向郭華萍市長發送郵件尋求置評,但在截稿前對方還沒回應。
責任編輯:孫芸#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皓月編譯報導)據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向歐洲版《政客》(Politico Europe)透露,布魯塞爾官員正在推動烏克蘭最早於下個月開始正式加入歐盟的談判。
報導稱,五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外交官說,他們的目標是在6月25日啟動正式談判。與此同時,來自歐盟和基輔的外交官們正在努力,試圖說服一直對烏克蘭加入歐盟持反對意見的匈牙利政府。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已經進入第三年,烏克蘭長期以來希望加入西方集團。
去年12月,歐盟領導人做出歷史性決定,同意開啟烏克蘭入盟談判。但由於匈牙利的反對,啟動入盟談判的正式法律程序被擱置。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多(Viktor Orban)領導的政府此前也多次反對歐盟向烏克蘭的援助計劃,但最終在歐盟領導人的努力下於今年2月通過了一項500億歐元的額外一攬子支持計劃。
據知情的外交官透露,布魯塞爾和基輔正在與布達佩斯進行密集的雙邊外交,以解決有關烏克蘭境內匈牙利少數民族的問題。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安德烈‧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與匈牙利外交部長彼得‧西雅爾托(Péter Szijjártó)在4月舉行電話會談後,雙方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據一位外交官稱,基輔已對布達佩斯提出的11點要求做出了回應,目前正在等待匈牙利的回應。
其中一位知情的歐盟外交官表示,如果在6月9日歐洲議會選舉之前啟動入盟談判,可能會將其變成一個選舉問題。另一方面,布魯塞爾的官員們猜測,匈牙利可能希望在7月1日接任歐盟理事會六個月輪值主席國之前,儘快解決烏克蘭入盟談判問題,所以將入盟談判時間設在了6月的最後一個星期。
入盟談判一旦啟動,歐盟國家必須就所謂的談判框架草案達成一致。
自歐盟委員會於3月向27國政府發出該草案以來,各國一直在就該草案進行討價還價。其中兩位外交官說,到目前為止,技術層面的談判進展順利,他們預計新的草案將在未來幾週內送交歐盟各國代表。
責任編輯:李琳#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剛剛看到中共外交部於5月21日發布的一個當日起施行的制裁通告,覺得非常搞笑。通告稱「美國威斯康星州前聯邦眾議員麥克‧加拉格爾近年來頻繁採取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侵犯中方利益的言行」,因此依據中共的《反外國制裁法》的若干規定,中共決定對加拉格爾採取以下反制措施:一、凍結在中國境內的動產、不動產和其它各類財產;二、禁止中國境內的組織、個人與其本人進行有關交易、合作等活動;三、對其本人不予簽發簽證、不准入境。
為何中共對加拉格爾如此仇視?且在其剛剛卸任議員後就予以制裁?是因為,加拉格爾在美國國會中是少數超級鷹派議員,他曾是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和情報委員會成員,並擔任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主席。該委員會專注與中國相關的議題,並努力揭示美中關係日趨緊張背後的相關原因和應對辦法。
在任該委員會主席期間,加拉格爾主持了若干與中共有關的聽證會。他因為對中共有著清晰和準確的認知,因此對中共態度極為強硬,常常在中國問題上發表一系列立場強硬的看法。比如禁止美國對中國經濟的整個特定領域進行投資,例如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改變華爾街對中國的投資方式;支持並訪問台灣;提醒拜登不要輕信習近平,等等。
對於美國主流社會一些與中共有關並引起爭議事件,加拉格爾也恪守職責,予以質詢。如去年11月,加拉格爾和美中戰略競爭委員會的首席民主黨眾議員拉賈‧克利胥納莫提曾致信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質詢他為什麼蘋果要取消史都華的脫口秀演出。史都華告訴其工作人員,關於和中國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潛在脫口秀話題「引起了蘋果高層的擔憂」。
兩位議員在信中表示:「美國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戰略競爭不僅是軍事、經濟甚至科技實力的競爭,這也與價值觀有關。在沒有外國勢力不當干涉的情況下,透過創造性表達負責任的、開放的思想交流,這是我們的制度與中共的最鮮明的區別。」
加拉格爾還是美國公開區分中共與中國、中國人的政要之一。去年11月APEC峰會前,加拉格爾專程趕到舊金山和一些著名的中國海外民運人士共同召開了一個關於中國未來方向的「國事會議」的新聞發布會。
在回答問題時,加拉格爾繼續重申了他的觀點,即美國的敵人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黨魁。他說:「越來越多地,我們看到的威脅是一小撮人和黨內最高層的一個人,是以中國共產黨這種形式的馬列主義組織。」他也強調,「中國人民不是美國的敵人,而是中共的主要受害者。」「我們越是做出這種區分,我們的戰略就會越成功。」
據說,在美國政界,對中共強硬是美國兩黨能夠取得共識的為數不多的議題之一,而加拉格爾在其中顯然功不可沒。這也就難怪中共對加拉格爾恨之入骨,並且在其卸任沒多久就發出了所謂的制裁。
然而,對加拉格爾的制裁不過是一場鬧劇,大陸網友看得一清二楚。有網友留言調侃道:「禁止他吃中國食品。」「禁止他去唐人街吃中國食品。」「禁止他及家屬使用中國產品。」還有的網友問:「他在我國有財產嗎?」「他來過中國嗎?在中國有生意嗎?」
的確,制裁人家先要公示人家在中國是否有財產,是否有生意,否則制裁不就是一場空話嗎?而且就常理判斷,以加拉格爾的反共立場,又怎麼會到中國來做生意和存有資產呢?
這不由得讓人想到2020年7月13日,中共外交部宣布對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以及美國國務院國際宗教自由無任所大使布朗巴克,聯邦參議員盧比奧、克魯茲,聯邦眾議員史密斯實施相應制裁的鬧劇。這是中共對9日美國國務院和財政部針對殘害新疆人的新疆一把手陳全國等四人實施制裁進行的回應。他們被制裁只因為質疑中共對新疆人的迫害,只因為堅定反共,中共在制裁的同時還恬不知恥地說,「新疆事務純屬中國內政,美方沒有權利、沒有資格橫加干涉」,不過中共並未公布具體制裁措施。
從如今中共對加拉格爾的制裁內容看,北京針對布朗巴克、盧比奧、克魯茲和史密斯制裁也無非是限制簽證,連凍結海外資產都做不到。與加拉格爾一樣,深知中共邪惡的他們,會將資產存在中資銀行嗎?至於簽證限制,也是雷聲大雨點小。以美國要與中共脫鉤的態勢看,有多少美國政要會不顧生命危險來中國呢?
是以,不論是之前對布朗巴克、盧比奧等的制裁,還是剛剛的對加拉格爾的制裁,沒有美國人會真正在意,相反,對於中共的謾罵和瘋狂之舉,美國官員早已有了免疫力,也早已看清了中共的無恥、顛倒黑白。多一次制裁又能如何呢?其可能達到中共都沒想到的效果,那就是使更多美國政要加大反共力度。
而中共在台灣新總統就職典禮後,推出這個制裁,不過是通過裝模作樣恫嚇美國官員,來挽回自己的面子,並繼續在國人面前擺出一副「硬氣」的醜態,騙騙那些無知的國人。但此舉實際上只能將中共的愚蠢、色厲內荏暴露在世界和中國人面前,讓美國人推出更多的反共舉措。中共真是做什麼都在砸自己的鍋。
責任編輯:莆山#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馬尚恩洛杉磯報導)加州共和黨大會(CAGOP 2024 Convention)於上週五至週日(17至19日)在舊金山召開,兩千多名共和黨人出席。現任美國共和黨大會聯名主席、川普的二兒媳萊拉‧川普(Lara Trump)與會,華人社區多位政界菁英及華裔候選人也紛紛到場。
加州眾議院第49選區共和黨籍候選人、南加州華人律師劉龍珠在會後表示,這次大會讓他對美國的未來更有信心。他特意帶去了兩件簽滿支持者姓名的大號白色T恤,並上台向萊拉‧川普展示華人社區的心聲。他說:「萊拉很感動,她對我說:『這件T恤太美了。』」
參加會議前,當劉龍珠宣布準備在會場上展示有支持者簽名的T恤時,他發現要簽名的人太多了。甚至其它州的華人也打電話來,要求簽上自己的名字。
劉龍珠說,與會的政界人士和他的理念基本一致,大家志同道合,而且都有背水一戰的決心。
以與會的加州參議院第25選區候選人黃美蘭(Elizabeth Wong)為例,劉龍珠說,黃氏家族從18世紀就移民美國,黃美蘭認為共和黨的價值理念和華人的傳統價值觀實際上是一模一樣的。基於此,他表示:「並不是我們支持川普、支持共和黨,而是華人支持我們自己的傳統美德——勤奮讀書、勤奮工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並非巧合。」
這次大會也讓劉龍珠見證了華人社區挺川的熱情。他提到個別華人媒體的錯誤說法——稱川普不喜歡華人,理由是他在疫情期間用了「中國病毒」一詞。
「這是大錯特錯的。」劉龍珠表示,大家常說什麼「香港腳」「西班牙流感」之類的詞,但並沒有歧視香港人或西班牙裔的意思,不能因為川普說過中國病毒,就認為他不喜歡華人。
會議期間,劉龍珠通過和華裔領袖互動,感到近幾年華人社區普遍擔心的問題有以下幾個:
第一,「工資沒漲,但物價飛漲。其實,大家過得越來越窮了。日子應該是越過越好,不是越過越慘。」
第二,對開放邊境政策不滿。劉龍珠表示,華人並非反對移民,而是反對那種對納稅人不負責任的福利政策。他以紐約為例,有的無證移民甚至被安排住進星級酒店。「政府並不做蛋糕,而是分蛋糕的。」他說,大家反對的是政府把那些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工作的人賺來的血汗錢分給別人,自己卻拿不到,「這不公平」。
第三,社會治安問題。「對壞人包容,對好人殘忍」,全美前幾年出現這一風潮,在加州更為明顯,劉龍珠說:「警察也好、執法機關也好,成了壞人;而做了壞事的犯罪分子好像是無辜的,成了受害者。那些被打死打傷、被強暴的人怎麼辦?這種做法是黑白顛倒、是非不分。」
第四,加州公立學校12歲的孩子如果告訴老師,父母不認同自己對自己性別的不同認識,政府就可以把孩子帶走,放到他們的系統裡去養育,剝奪父母的權利。劉龍珠質疑,兒童還未長大成人,就可以做出對自己身體和健康有重大影響的變性決定,而飲酒卻要等到21歲?
他提醒華裔選民,既然有那麼多擔心,就一定要積極參與投票;只有投票參與,才能發出自己的聲音,「投票既是你的權利,也是你的義務;只有去投票,才能實現美國真正的民主自由」。
參加本屆共和黨大會的加州政界人物還包括:現任聯邦眾議員朴銀珠(Michelle Steel)、加州眾議院第41選區候選人馬丁內斯(Michelle Martinez)、舊金山灣區聯合市副市長王耀明(Jeff Wang)、南加州阿卡迪亞市議員彼得·亞曼森(Peter Amundson),及聖蓋博市議員陳履正(Eric Chan)等。◇
責任編輯:嘉蓮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雯綜合報導)國際刑事法院(ICC)5月20日決定對以色列總理和國防部長申請逮捕令,此消息在國際社會引發軒然大波和廣泛批評,同時,這也引起人們對ICC的疑問,為什麼ICC沒有通緝如中共黨魁習近平和朝鮮世襲領導人金正恩等在內的國際公認的大獨裁者呢?
美國前總統川普政府時期的國務院伊朗問題顧問加布里埃爾‧諾羅尼亞(Gabriel Noronha)於當天在X平台上列出了一個沒有被ICC起訴的大獨裁者的名單,其中有: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他屠殺了超過50萬敘利亞人;
「(中共黨魁)習近平,他將百萬維吾爾人關進集中營;
「(委內瑞拉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聯合國報告指控他犯有『反人類罪』;
「(伊朗精神領袖)阿里‧哈梅內伊,伊朗獨裁者。」
上述幾人與朝鮮金家王朝的世襲領導人金正恩,都被國際社會指控犯有嚴重侵犯人權的罪行。
前川普政府國務院發言人摩根‧奧塔格斯(Morgan Ortagus)在X平台上發帖指責ICC是一個「假法庭」,她說道:「我們在上一屆政府中正確地制裁了ICC,這是一個假法庭。他們一直想追究維護法治的民主國家——美國和以色列。然而他們對習近平、阿薩德、哈梅內伊、金正恩和馬杜羅的罪行卻視而不見。」
委內瑞拉是上述被點名國家中唯一簽署並批准了《羅馬規約》(Rome Statute)的國家,該規約是建立ICC及其管轄範圍的條約。
ICC於2002年成立,位於荷蘭海牙,有全球唯一常設的國際刑事法庭,其任務是調查和起訴國家級別的種族滅絕、危害人類罪、戰爭罪和侵略罪。目前有123個國家締約《羅馬規約》並成為ICC成員國。
美國、以色列、俄羅斯、蘇丹、敘利亞和伊朗都簽署了《羅馬規約》,但是都沒有最後批准該條約。
共產中國和朝鮮既沒有簽署也沒有批准該條約。
ICC曾表示,無法調查有關中共對維吾爾族和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犯下種族滅絕罪和反人類罪的指控,因為中國沒有簽署《羅馬規約》。
聯合國要求將朝鮮移交給ICC,但ICC也沒有採取行動,理由也是因為朝鮮沒有簽署《羅馬規約》。
ICC檢察官卡里姆‧汗(Karim Khan)週一(5月20日)發布聲明表示,他向ICC處理巴勒斯坦局勢的第一預審分庭提交了逮捕令申請,他申請逮捕的對象包括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和以色列國防部長約阿夫‧加蘭特(Yoav Gallant),以及哈馬斯的三名領導人:葉海亞‧辛瓦爾(Yahya Sinwar)、穆罕默德‧德伊夫(Mohammed Deif)和伊斯梅爾‧哈尼亞(Ismail Haniyeh)。
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簽署了《羅馬規約》。
美國總統拜登和國務卿布林肯已經嚴厲譴責,ICC將以色列與哈馬斯同等對待是「可恥的」,因為「哈馬斯是一個殘暴的恐怖組織,(去年10月7日)對以色列猶太人進行了二戰大屠殺以來最嚴重的殺戮,目前仍扣押著包括美國人在內的數十名無辜者(作為人質)」。
在5月20日以前,得到過ICC逮捕令的在任國家領導人只有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他被指控兩項罪名;利比亞領導人穆阿邁爾‧卡扎菲(Muammar Gaddafi),被指控兩項罪名;蘇丹總統奧馬爾‧巴希爾(Omar al-Bashir),被指控十項罪名。他們的罪名中都包括種族滅絕罪。
但是,ICC針對普京及其同夥發出的逮捕令實際上並沒有起到減緩俄烏戰爭的作用。
一位時政評論員理查德‧哈納尼亞(Richard Hanania)在X平台上發帖說:「普京去年被ICC起訴。這就是為什麼從那時起俄羅斯已經輸掉了戰爭,普京正在監獄裡爛掉。沒有!等等!那還沒有發生呢!戰爭並沒有受到影響,甚至已經沒有人記得發生過這件事了。」
近日還發生了一件表面上不相關的事,即伊朗總統易卜拉欣‧萊希(Ebrahim Raisi)在5月19日因為乘坐的直升機失事而死亡。其死亡消息在20日得到確認。
歐盟為萊希的意外死亡表示了哀悼,而聯合國也為此默哀片刻。
但是,伊朗被國際社會普遍認定是哈馬斯和中東其它恐怖組織的主要資助者,萊希2021年上台後在總統任期內殘酷鎮壓異議人士,他也被認為是伊朗的實際獨裁者、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的潛在繼位者。
而萊希在成為伊朗總統前先後擔任過法官和檢察官,他將「殺人」作為他的「成就」,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暴行之一是,萊希領導的「死亡委員會」曾在1988年下令處決多達3萬人,甚至包括兒童。
一些批評人士對於歐洲和聯合國不分善惡的立場表示不滿,捍衛民主基金會高級顧問理查德‧戈德堡(Richard Goldberg)在X平台上發帖說:「對納粹表示哀悼。對猶太人提出起訴。這就是今天的歐洲。」
《千禧年郵報》(The Post Millennial)的編輯阿里‧霍夫曼(Ari Hoffman)也在X平台發聲說:「聯合國的國際刑事法院一邊指責以色列犯下戰爭罪,一邊支持哈馬斯的謀殺強姦犯,並向那名謀殺恐怖分子(萊希)致敬,這是瘋狂的。」
責任編輯:李琳#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王蘭多倫多報導)亞省居民投訴加拿大郵局的投遞員不將包裹送到門前,居民不得不追著郵遞員取貨。
據CBC報導,亞伯塔省紅鹿市居民喬什·克拉爾卡(Josh Kralka)正在家工作,參加網絡會議,突然他收到手機通知,說他家門口有動靜。
他查看了門鈴攝像頭的視頻,看到一名加拿大郵局的員工走到房子前面,把一些東西塞進郵箱。
他等會議結束後,就從地下辦公室跑上去取包裹,卻看到取件通知,通知稱,他的包裹將於第二天在一家藥房中的郵局領取。
克拉爾卡很困惑,為什麼送貨員不敲門或按門鈴看看是否有人在家。車道上停著兩輛車,他的妻子也在家。
「我有點困惑。」他說,「當我走出去,看著郵箱時,我以為包裹太大了,放不進去……但那裡有一張預先寫好的送貨單。」
他認為,該通知是在承運人到達之前寫的,「這就是我感到沮喪的原因……他沒有在我家門口寫下紙條。我有視頻記錄,他走上車道,手裡拿著所有東西,然後把紙條塞進箱子裡。」
克拉爾卡跳上車,決心找到快遞員,並希望找到他的包裹。沒過多久,一切就完成了。
加拿大郵局的送貨車就停在幾條街之外。
克拉爾卡在貨車後面停下,跳下車,問為什麼他的包裹沒有被放下,以及為什麼快遞員沒有努力看看是否有人在家。
「我基本上就是走到他面前。我問他,『我的包裹在哪兒?這是你的單據。』」
這名員工在伸手到貨車後部遞出小盒子之前道了歉。
但對於加拿大郵局,克拉爾卡還有更多的問題。
為什麼在快遞員到達克拉爾卡家之前就已經填寫了「無法送達」表格?如果包裹放在貨車後面,為什麼快遞員走到前門時沒有帶著它?」
加拿大郵局表示,已將克拉爾卡的疑問轉達給紅鹿市的投遞團隊,並向克拉爾卡道歉。
該郵局表示,紅鹿團隊將跟進承運商,查明事情真相,並採取額外措施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加拿大郵局發言人還表示,郵遞員會遵循運輸標籤上的指示,標籤上可能會標明將包裹放在安全的位置,或者包裹是否需要簽名。
克拉爾卡說,這無關緊要,因為送貨失敗通知在投遞前已經填寫完畢,而且快遞員沒有嘗試查看是否有人在家。
代表紅鹿市郵政工人的加拿大郵政工人聯合會818地方工會主席瑪吉·戴維森(Maggie Davison)拒絕接受採訪,但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工會對克拉爾卡的經歷「非常遺憾」。
她說,他們仍在等待有關該事件的所有細節,但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她說,這些原因包括「郵遞員缺乏培訓和支持、人員短缺(意味著個人郵遞員的工作量增加),以及可能影響順利投遞的許多因素。」
本月,加拿大郵局報告稱, 由於包裹遞送領域競爭「激增」,信件郵件持續減少,以及地址和遞送成本的增長,2023年該公司虧損7.48億元。隨著業務不斷從郵件轉向包裹,它正在「進行戰略投資,以改善服務和追蹤、增強網絡、提高容量並提升客戶體驗」。
但也存在挑戰。加拿大郵局表示,其包裹遞送市場份額已從Covid-19疫情爆發前的62%下降到2023年的 29%。 去年包裹和交易郵件收入下降了2.17億元。
責任編輯:嚴楓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近日,據日本共同社報導,來自美國國務院的消息人士稱,拜登政府將於7月向美國駐日本大使館派遣一名專門負責監測中共政府和商業活動的官員,這是拜登政府加強針對中共的情報搜集工作的一部分。被派往駐東京大使館的官員據悉擁有在中國和日本工作的經驗,預計任期三年。
報導指,在東京派駐此類官員是華盛頓在東亞的首次此類行動,不過此前,美國國務院已在駐曼谷、布魯塞爾、羅馬和悉尼等其它國家首都的美國大使館增派了約20名類似官員,負責監測中共。執行這些專門任務的外交官被稱為地區中國事務官員,他們主要任務是收集和分析有關中共進軍其所在地區或國家的信息。
地區中國事務官員項目現隸屬於美國國務院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局下轄的「中國事務協調辦公室」(China House),該部門大概有60至70名工作人員。該機構成立於2022年12月,旨在更好地協調美國對北京的政策。
眾所周知,中共對全球多國各個領域滲透嚴重,並以此逐漸影響所在國的高層和各界人士,影響該國政治、經濟、外交、學術等方面的政策。根據美國2018年出爐的胡佛報告,中共早已全面滲透和操弄美國政府、大學、傳媒、智庫、企業和僑界,美國政府中的不少官員、國會中的議員、企業家大佬等,都深度與中共勾兌,出賣美國的利益。
而這種情況並非只發生在美國,在西方國家、發展中國家都並不少見。大紀元2019年曾發表文章,報導中共間諜為何盯上比利時,指出比利時布魯塞爾是歐盟眾多機構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所在地,外交官、議員和軍事官員在比利時相互交流,分享八卦和想法,因此比利時的戰略位置使其成為中共在歐洲施加影響的重要場所。根據德國報紙《世界報》援引的歐盟外國和外交機構――歐洲對外行動局一項未發表的評估報告表明,約有250名中共間諜在布魯塞爾工作,大大超過俄羅斯。
2021年6月,德國《世界報》也曾發表重磅長文,詳解中共對西方媒體的可怕滲透。文章列舉了一些人的故事,他們或是政客、媒體人,或是名不見經傳的學生等,看似毫無共同點。但他們做了一件相同的事:向西方人推銷中(共)國。他們把中(共)國描述成一個民主、進步的國家;一個有吸引力的旅遊地和可靠的貿易夥伴;一個對維吾爾人沒有進行種族滅絕和對香港自由戰士沒有進行暴力打壓的國家。這些人因此而獲得金錢或者獲得地位和影響力。不久前曝出的德國歐洲議員助理是中共間諜的醜聞,應是最新一例。
同年《日經亞洲》也報導指,日本確認約有5000名中共黨員為近300家公司或關聯公司的雇員,他們大多數從事製造業。東京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松田靖弘表示:「假設黨命令他們收集情報,他們別無選擇,只能遵從。」
還有2023年11月底,英國BBC播放的紀錄片《祕密與權力:中國在英國》講述的就是中共利用西方人來監視在英國的港人民主活動人士,與英國高等研究院校進行軍事研究合作,並且損害學術自由的內容。
無疑,近五年來,中共對西方的滲透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國家的警覺,並開始在近兩年高調曝光。對於中共的滲透,美國派出監測官員前往一些友邦國家,不僅僅是為了收集中共滲透該國的情報,也是為了推動並與其聯合抗共。比如,即將被派往東京的官員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推動建立不依賴中國的半導體和其它重要商品的供應鏈。
除了派駐監測官員到友邦國家,今年5月美國國務院還公開了此前成立的八人小組消息,專門協助盟友和夥伴抵禦中共在經濟領域的報復和脅迫行為。據報,小組將以「諮詢公司的方式」向相關國家提供幫助。
根據美國之音的報導,2021年,在中共因為台灣問題對立陶宛在政治、經濟上施壓,阻撓其與台灣的密切合作,包括台灣可以以「台灣」而不是「台北」的名義在立陶宛設置辦事處後,美國施以援手後,十多個國家主動找美國尋求意見和幫助,不少國家希望能從美國那裡得到「立陶宛待遇」,即加強與美國的經濟合作。
當然,在立陶宛等國遭受中共威脅和打壓問題上,美國也加大和其它盟友之間的協作。比如,在立陶宛事件上,歐盟也增加了與立陶宛的經貿往來,在抵制中共的打壓上,取得了相當的成功。無疑,中共通過經濟制裁來削弱不聽話小國的策略,正在被美歐聯手破解。
從美國上述兩舉措可以看出,業已意識到中共是美國也是世界的「頭號威脅」的美國,正從以往的被動應對走向主動出招圍堵中共。已然一條路走到黑的中共除了跳腳還能怎麼辦?
責任編輯:莆山#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大家好,我是唐浩,今天都好嗎?
今天焦點:賴清德上任連發五劍,中共奪台灣夢碎?補上一把屠龍刀,台灣可加速中共衰敗解體。
⊙歡迎訂閱我們在 「乾凈世界」分頻道:https://tinyurl.com/ymtdx9f9
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賴清德正式就職上任,賴清德在就職演講裡宣示了什麼樣的兩岸政策路線?賴清德對中共發射了哪些「隱密砲火」?為什麼中共奪取台灣的「中國夢」將幻滅?賴政府的兩岸政策還缺了什麼關鍵的屠龍刀,可以重挫中共、鞏固台灣的長治久安?本集節目,與您探討。
今天我們想來聊聊這兩天華人圈的最大新聞,猜到了嗎?就是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賴清德,正式宣誓就任了。
為什麼要聊賴清德呢?不只是因為他成為中共在台海另一端的新對手,更重要的是,我認為賴政府上任之後,不但會讓中共在兩岸關係上變得更被動,而且還會讓中共攻奪台灣的夢想幻滅,甚至只要賴政府多做一件事,就有可能加速中共政權走向衰敗瓦解。怎麼說呢?
賴清德在就職演講裡明確表態,他的兩岸政策會是「不卑不亢,維持現狀」,但其實在我來看,賴清德的演講不但是不卑不亢,而且是「有攻有防」,還對中共當局射出了好幾把利劍。
第一把劍,就是賴清德說兩岸關係會「不卑不亢,維持現狀」。「不卑不亢」就是台灣不會對中共的文攻武嚇低頭投降,「維持現狀」就是台灣不會接受中共的「一國兩制」,也不會宣布台灣獨立,這樣不但可以贏得美國與盟友們的信任,還可以讓中共找不到合理藉口來出兵台海、興風作浪。
第二把劍,他要求中共要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還強調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一點讓中共相當尷尬,因為兩岸各自有主權,那不就是兩個國家嗎?可是台灣又沒有宣布獨立啊,那不就表示台灣老早就有主權了嗎?
因為中華民國早在113年前就已經建國,而且還有將百年的鎮國玉璽呢。中共國是1949年才建政,到現在才75年,這樣說來,誰才是大哥呢?誰才是真正的中華正朔呢?這個歷史事實,總是讓中共尷尬無言。
第三把劍,賴清德說,要中共「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拿出誠意,和台灣民選合法的政府」進行合作。言外之意,不就是暗示中共政府不是人民選出來的、中共的政權合法性是有問題的嗎?
第四把劍,過去中共一直批評是台灣政府不願意開展兩岸交流與對話,而賴清德這次說,希望兩岸「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
大家知道,中共不可能同意「對等、尊嚴」這些原則的,所以這等於是告訴全世界,台灣願意兩岸開展和平的對話,但問題是中共自己不想也不敢對話。所以這個呼籲兩岸對話的主張,就等於把球踢還給中共,但中共不敢接球,這就讓他們陷入被動了。
第五把劍,賴清德說台灣將持續和民主國家們組成「民主共同體」,來強化民主韌性、因應各項挑戰。說白了,這等於是告訴中共,雖然中共處處打壓台灣的外交空間,但是台灣還是成功地把台海「國際化」了,也就是台灣不再只是個小島,而是台灣加美國、加日本、加歐洲、加上N個國家的民主共同體。
換句話說,賴政府要把台灣與更多的民主盟友們緊密相連,讓中共攻打台灣的難度與代價大幅地提高,讓中共的勝算大幅下降。賴清德射出這五把劍,其實是宣告了台灣不再害怕中共的文攻武嚇,而且還從中共的打壓底下找出一條出路與活路。
其實在我看來,賴清德上任之後,不但會讓中共在「統一台灣」的路上更加頭疼,而且還可能走向「夢醒夢碎」。為什麼呢?
因為對中共來說,如果真的硬是動武攻打台灣,不但戰敗的概率很大,付出的戰爭代價和風險也非常大,還可能讓習近平的政權不保。況且這幾年中共被歐美國家實施高科技制裁,他們的備戰工作也受到影響,所以中共短期內並沒有足夠的戰力和裝備來拿下台灣。
因此呢,走「軍事武統」這條路,顯然行不通。但是中共很可能會採取另外一條路,叫做「強制性的和平統一」,也就是通過軍事封鎖等等的手段包圍台灣,對台灣實施「圍城戰」,逼得台灣不得不投降。
但是這種「強制性和統」,也不是那麼簡單的。知名的中國問題專家、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就說,「強制性和統」要成功,必須得同時滿足三個條件:第一,中共要足夠強大;第二,美國產生孤立主義不想對外打仗;第三,台灣領導人沒有抗壓性,被恐嚇後馬上就屈服了。
我們看看這三個條件,第一,中共現在經濟衰退、失業高漲,不但政府沒錢了,連軍方內部都跟習近平彼此懷疑、互不信任。這樣的中共,顯然不是強大,反而是日薄西山。
第二,美國現在有孤立主義嗎?並沒有,美國不但介入烏克蘭的防禦工作,還積極調整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圍繞著台灣打造新的作戰計劃。
像美國海軍和台灣海軍4月份才舉行了海上聯合演習,而且美國駐日本大使前兩天也才剛剛親自走訪了距離台灣最近的日本領土「與那國島」,其實都是在向中共警告:你千萬別想對台灣動武,否則美日聯軍一定奉陪。
第三個條件,台灣領導人的抗壓性。我們剛講過,賴清德對中共明確表態了,他的態度是「不卑不亢」,而且他還呼籲台灣人民可以有和平的理想,但不能對中共有幻想,而且還要「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換言之,賴清德沒打算對中共低頭投降,反而要全力捍衛國家安全。
那我們就可以看到了,中共想要「強制和統」台灣的可能性,基本上是零,因為這三個條件通通不具備。
但是中共又沒有足夠能力動武拿下台灣,而且中共的經濟還在下滑,又得祕密援助俄羅斯打仗,所以說中共「統一台灣」的「中國夢」,最後很可能會夢碎幻滅。中共黨魁很可能會終生都高喊「統一台灣」「統一台灣」,喊到他入土為止。
我們可以看到,賴清德面對中共的態度,不但是「不卑不亢」,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強硬,他不但在演講裡對中共射出了五把利劍,而且還試圖把台灣內部的統獨對立消弭掉。
所以他在演講裡說,「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都是我們國家的名稱。這個說法非常大膽,也很有企圖心,看得出來他想把台灣人民、不分政治立場地凝聚起來,守護台灣這個共同的家園。
不過,我認為比較遺憾的是,賴清德的兩岸政策跟蔡英文一樣,都缺了一項重磅武器,或者說一把「屠龍刀」,就是應該公開強調「中國不等於中共」「中國人民不等於中共官員」。
大家知道,「中國不等於中共」這個概念最早是在《九評共產黨》這本書裡提出的,後來在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以及蓬佩奧的中國顧問余茂春的大力推動之後,「中國不等於中共」已經成為現在美國政壇的主流意見,也就是要把中國人跟中共政府給區分對待。
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以及國際媒體彭博社等等,最近也都反覆強調這個概念。因為經歷過去這幾年的交手之後,西方社會已經明白到,真正跟西方國家為敵的,是中共政權,不是中國人民,是中共政權故意綁架著中國人民來仇恨西方。所以並不是所有中國人都跟中共同一陣線,相反,還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民不願意跟中共站在一起。
換句話說,「中國不等於中共」已經是一個主流的國際政治思路,這個思路不但可以幫我們明確地區分誰是敵人、誰是無辜,還可能幫我們吸納更多的朋友,來聯合抵抗共同的敵人。
我不確定蔡英文跟賴清德是不是知道「中國不等於中共」,但是賴清德的就職演講裡顯然是沒有區分中國跟中共這兩個概念。但是,假設如果賴清德也跟著美方使用「中國不等於中共」,那會怎麼樣呢?
第一,台灣能在國際戰略上與國際社會進一步接軌,可以更精準地鎖定中國共產黨來進行圍堵和抵抗,避免為了反擊中共而把全中國人民都樹立為敵。
第二,中國不等於中共,那麼「反共就不等於反中」,所以就可能爭取到中國社會裡的同樣反對中共的人民,可以爭取他們的理解,化解他們對台灣的誤解與敵意。
而且,台灣內部也有很多人是「心懷中國」但反對中共的,所以如果可以明確喊出「中國不等於中共」「反共不等於反中」,這樣也有助於消除台灣內部的對立隔閡,凝聚台灣的內部團結。
第三,台灣向來以高度成熟的自由民主而受到國際社會肯定,也受到中國人民的嚮往,那如果台灣能更細緻地區分出中國與中共的差異、「反共不等於反對所有中國人」,那麼是不是會讓中國人民看見台灣社會的自由開放與包容?是不是會讓像照妖鏡一樣,照出中共政權的專制和狹隘?
其實,中共雖然是個惡狠狠的流氓黑幫,但它最害怕就是它欺騙、綁架的人質們,一一棄它而去。所以過去蓬佩奧也好、布林肯也好,只要他們一提到「中國不等於中共」,中共就緊張得抓狂跳腳,還發出「萬言書」用粗魯的字眼辱罵蓬佩奧。
這一點恰恰說明了,中共不怕貪官遍地、軍隊沒戰力,不怕外資外企逃出去,最怕中國人民棄它遠去,看懂中國不等於中共,更怕中國人民聯手外國,把共產黨趕下台,把中共國還原成沒有共產黨的傳統中國。
所以啊,「中國不等於中共」確實是一把讓中共恐懼的屠龍刀,如果賴政府也能跟著美國一起舉起這把屠龍刀,那麼不但很可能會讓兩岸關係打開新的高度與格局,還可能加速中共的自我衰敗與解體,從而更鞏固台灣的長治久安。
好,今天就說到這裡。感謝您收看,我們下次再會。
—
尋道路上
霧漫十里連天濃
曦綻一曙破長空
東風湧浪雲濤散
碧泉尋仙駕紫龍
唐浩
《世界的十字路口》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
【大紀元2024年05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靜、駱亞採訪報導)近日,中共再推出重磅「救市組合拳」。北京一直在救市,但收效甚微。專家認為,中國房地產體量過大,政府救市的幅度過小;中共內外交困下,房地產未來充滿不確定性,而中共救市不過是政權保衛戰,成敗關乎中共存亡。
上週五(5月17日),中共央行連發三個通知,取消全國首套和二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下調首套房貸款最低首付款至15%,第二套房首付降至25%。
之後,央行又稱擬設立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預計可帶動銀行貸款5000億元。
前內蒙古政府法律顧問室執行主任杜文對大紀元表示,如果加上前三項措施,預計釋放資金在萬億以上。雖然低於外界預期,但這是迄今為止,中共最大規模的房地產救市行動。
「他們期待市場在此強刺激下自行修復,但結合以往對股市和房市的救護歷史,我完全持悲觀看法。」
杜文解釋,如果國際形勢不發生重大變化,則有可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是日前美國對中共外交產生了新的轉向,對中共與俄羅斯的深度合作深表擔憂。
近日,俄羅斯總統普京高調訪問中國,與中共黨魁習近平發表聯合聲明稱,「深化戰略夥伴關係」。而美國及歐盟領導人多次警告,拒絕中共目前的腳踏兩隻船策略,要求中共必須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做出明確選擇。
杜文認為,中共左搖右擺之際,一旦美國在此關鍵時刻投下重磅制裁炸彈,北京能否承受,會成為巨大問題。這種情況可能導致中國經濟環境更加惡化,尤其是在外部壓力增加的情況下,內部政策的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目前的方法是典型的飲鴆止渴,本來中共政府的債務已經世界第一,公共債務危機是與房地產危機和金融危機並行的三大危機之一。他們的方法是以無限透支共產黨信譽的方式集中做大政府債務危機,以一個大危機來化解兩個小危機。」
他說,這樣做有掩耳盜鈴之嫌。按這個模型繼續往下走的後果是人民幣崩盤。「因為當貨幣超發到一定程度,它的國際匯率首先就會崩潰。這無疑會對中國的出口和國內整體經濟造成九死一生的重創。」
中共近年來一直在救房地產業,但週一(20日)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1—4月土地出讓收入同比下降10.4%,較第一季(-6.7%)擴大,仍顯示了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居民購房意願不足,開發商資金緊縮等問題。
此前當局公布,1—4月新房待售面積為3.91億平方公尺,較去年同期成長24%。4月房地產投資當月同比下降至-10.5%,1—4月累計為同比-9.8%,比2023年下降0.2個百分點。
4月70大中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房價和成交量環比跌幅均創2015年來新高。全國房地產待售面積達到7.46億平米,已超過2016年2月創下的高點。
曾在政府工作的杜文,因不願與上級同流合污貪污和挪用公款,曾被陷冤獄12年。他說,「我們所有的職務犯都不信任何的公開統計數據,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東西水分太大、太假。目前看到,即使是官方上了十級美顏的房地產數據還是那個樣子。」
杜文認為,這個數據趨勢完全是全面崩盤之兆。這種情況可謂萬分危急。
央行此次拿出3000億,希望能撬開各個銀行5000億。中國問題專家王赫20日對大紀元分析,力度現在是比較小,中共現在還沒有說傾國家之力來救房地產。
中國的房地產體量超大,按照一些機構的估算,2020年房地產市值規模達到了450萬億元,是當年GDP的4倍多。
王赫認為,「這麼大一個房地產體量,說明什麼?它綁架了整個中國的經濟增長,綁架了中國的地方財政,綁架了中國的銀行貸款,也綁架了中國民眾的財富。」
中國民眾的財富70%都在房地產上。王赫說,這個泡沫非常大,一旦破滅,就是個滅頂之災。去年當局稱,中國經濟GDP達126萬億,就這麼大體量,也無法承受房地產泡沫破滅。
第二,王赫說,中國房地產泡沫破滅的情況是高度扭曲的,跟日本和美國有很大區別,他們可以通過市場經濟自然釋放出去。而中國通過20年樓市的發展,是一個反現代化的行為,房企、地產商跟政府、黑社會結合起來,對中國人進行收割。
王赫質疑,央行只釋放三千億,要國企、國家隊來收購房地產,但資金足夠嗎?收購時,對那個項目資產的評估估價,是按照市場原則正常估價,還是人為地進行壓低,變相搶奪?中共三令五申搞「白名單」制度,實際各大銀行都是暗中抵制等,很難實行下去。
杜文則披露,「其實中共黨內就當前的經濟形勢討論日久,一個普遍的共識是,中國經濟的基本面還不錯,所有的問題都是信心的問題。如何讓世界和民眾重拾對共產黨的信心是最大的焦點。」
「一種觀點認為,走出困境的最根本方式是進行政治體制調整,向右轉,重回改革開放,與西方重歸於好,否則輸再多的血都沒用;另一種觀點是繼續加強中央極權,走先軍政治、安全第一的朝鮮式路線。而習近平在這兩種觀點中左右搖擺。」
杜文認為,「總體來看,雖然這次的救市行動規模空前,但能否真正實現預期效果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國內經濟結構性問題尚未解決,加上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中國經濟未來走向根子還是在於政治。」
房地產對中共政權至關重要。杜文認為,房地產穩定則金融穩,金融穩則經濟穩,經濟穩則共產黨政權穩。反之則共產黨政權不在。
有分析認為,此次對房地產放大招或紓緩「短痛」,卻可能造成風險,押注的成敗關乎「國運」。杜文表示完全贊同這種說法,「這個比喻很貼切。因為這個事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
眾所周知,中國經濟由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拉動,而投資和消費是圍繞房地產而展開。房地產事關裝修、建材、家電等多個行業,是就業與消費的核心動力。
更為關鍵的是,杜文說,「房地產的巨量稅收,一直是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資金來源。比財政源泉更重要的是,房地產與金融機構深度綁定。銀行要是崩潰了,老百姓的所有資金都會一夜蒸發,後果不堪設想。」
杜文表示,習一直都知道房地產是灰犀牛,必須制止房地產市場過快擴張、房價過快上漲。各地都在為了嚴控指標搞一刀切。結果房子能賣時不讓賣,現在沒人買時再放開,為時已晚。
「我聽多位生命走入最後盡頭的市長們同我反思過,不是地方出了問題,不是習近平的腦子出了問題,而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大搞中央極權、一刀切政治的政治體制出了問題。」
「這種地方政府缺乏自主權、市場缺乏自由與靈活性的政治體制,註定了經濟部門一抓就死、一放就亂的結局。」「大家普遍認為,習近平最需要的反思是政治體制改革方向問題。如果再不進行政治轉向,就死定了,到時候為時已晚。」
他認為,「一旦房價崩塌,房地產行業停擺,政府運作會受嚴重影響,就業、還貸就會出問題,一旦還貸出問題,銀行壞帳暴增,銀行就會倒閉,銀行一倒閉,老百姓存在銀行裡的錢就灰飛煙滅了。當老百姓的利益灰飛煙滅的時候,就是民心盡失、喪失政權的時候。」
「所謂政權就是一個人心相背的問題。因此對於習近平來說,所謂的救市就是在救中共政權。因此我稱本輪習近平的救市是政權保衛戰。」
責任編輯:房夏焥#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上週,一名前英國海軍陸戰隊成員被指控在英國幫助中共監視香港活動人士;週二(5月21日),警方表示,此人被發現死在一個公園裡,死因不明。這名陸戰隊員目前正在等待審判。
綜合英國媒體報導,37歲的內政部移民執法官員馬修‧特里克特(Matthew Trickett)於週日晚上在伯克郡(Berkshire)梅登黑德(Maidenhead)的格倫費爾公園(Grenfell)被一名公眾發現死亡。警方稱他的死亡「原因不明」。
5月14日,特里克特在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出庭,面臨根據《2023年國家安全法》提出的兩項指控。
泰晤士河谷警方發言人表示,警方趕到現場,發現了一名男子。雖然進行了緊急治療,但遺憾的是這名男子在現場被宣布死亡。
「對死亡事件的調查正在進行中,目前被視為原因不明。正式身分確認已經完成,我們可以確認該男子是馬修‧特里克特,37歲,來自梅登黑德。」警方說。
「他的家人已獲通知,他們正在得到官員的支持。我們懇請你們在這個困難時期尊重他們的隱私。」
警方表示,將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屍檢。
5月13日,三人涉嫌協助香港情報部門和進行外國干涉活動被起訴,涉案三人分別是38歲的韋志良(音譯,Chi Leung Wai,也稱Peter Wai)、63歲的袁松彪(譯音,Chung Biu Yuen)和37歲的馬修‧特里克特,均被指控協助外國情報部門和外國干涉。
倫敦警察廳當時表示:「這些指控所涉及的外國情報機構是香港情報機構,」當時,警方表示,雖然所指控罪行「令人擔憂」,但據信不會對公眾構成任何更廣泛的威脅。
據稱,去年12月20日至今年5月2日期間,三人同意進行信息收集、監視和欺騙行為,這些行為可能為外國情報部門提供實質性協助。
他們還被指控於5月1日強行進入英國一處居住地址。
特里克特出庭後,有人拍到他雙手捂住臉,身後跟著幾名攝影師。在保釋期間,他與泰晤士河谷警方保持聯繫,因為他被要求定期到警察局登記。由於他死前的這類接觸,警方已將其轉交給警察監管機構——警察行為獨立辦公室(IOPC)。IOPC已決定此事應由泰晤士河谷警察局專業標準部(Thames Valley Police’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Department)進行調查。
英國天空新聞報導,特里克特的律師、貝里斯律師事務所(Berris Law)的高級合伙人朱利安·海耶斯(Julian Hayes)表示:「令人遺憾的是,泰晤士河谷警方證實,發現的屍體……是我們客戶的屍體。」
「我們自然對這個消息感到震驚,並盡力支持他的家人。」
英國《電訊報》報導,一名鄰居形容特里克特「友善而有禮貌」,但也表示他「在國外的時間比在國內的時間還要多」。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鄰居表示,警方於5月2日突襲了特里克特的公寓。
特里克特的家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為失去深愛的兒子、兄弟和家庭成員而哀悼」。他們補充說:「如果媒體在這個困難時刻尊重我們的隱私,不要在我們悲傷的時候打擾(我們),我們將不勝感激。」
特里克特19歲時加入海軍陸戰隊,服役七年。退伍後,他成立了自己的保安公司,為工程師、外國政要、企業組織以及富裕家庭擔任保鏢。
特里克特會說西班牙語,據信曾在海外工作過。 他住在伯克郡梅登黑德。他曾受僱於希思羅機場的英國邊防部隊,然後於今年2月加入內政部移民執法部門。
自2020年以來,香港政府通過一項全面的國家安全法,侵蝕香港人的民主權利,自此之後,數以萬計的香港人移居英國。人權組織警告說,移居英國的香港人面臨中共政府支持者的「跨國鎮壓」。
責任編輯:李寰宇#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君成加拿大溫哥華採訪報導)週一(5月20日),第124屆維多利亞日遊行在卑詩省首府維多利亞市盛大開幕。家人相聚,遊客相隨,藍天白雲下鼓聲震天,號角齊鳴,逾3,300位遊行者,約7萬多觀眾共襄盛典。
上午九點,加拿大海軍軍樂團率先出場,各軍團的方陣緊隨其後,步伐齊整,軍禮瀟灑,贏得觀眾陣陣歡呼。
多支來自華盛頓州的大型學生軍樂團令遊行更加充滿青春活力。五彩繽紛的花車、彩旗隊、摩托車隊,各式卡通人物、海盜船長,精彩的表演贏得孩子們陣陣歡呼。
維多利亞居民Nando對《大紀元時報》記者說:「我從五歲起就(每年)來了,所以有40年了。」
「這勾起了我許多童年的回憶」,退休政府官員Charles Klasen說。
「它勾起了我許多童年的回憶」,查爾斯•克拉森(Charles Klasen)說,「我喜歡樂隊,喜歡小丑,我喜歡遊行中展示的多元文化,我覺得這真是太棒了!」
克拉森現住在維多利亞的布倫特伍德灣(Brentwood Bay),是一位退休政府官員。小時候的他家在科布爾山(Cobble Hill),距離維多利亞大約45公里。每年來看遊行,可不是一件小事。「對我父親來說,這是一次不尋常的旅行。」他回憶道。
50多年間,路名變化了,家鄉的兩所小學,「Cobble Hill 1號」和「Cobble Hill 2號」,也分別變成了一所咖啡館和一處私立學校,不過,維多利亞日的傳統卻不曾在他心裡褪色。
他舉起專業相機,記錄著一個又一個經過的隊伍。他說:「我很高興能回來,好久不見!」
知名導演傑奎•凱斯(Jacqui Kaese)和先生特倫特•凱斯(Trent Kaese)一起來觀看維多利亞日遊行。
傑奎是聚光燈學院(Spotlight Academy)選角導演、表演教練和藝術總監。他2016年獲得商業卓越獎,2017年獲得納奈莫市卓越文化獎。
她培養出的學生曾與好萊塢頂級級明星,如妮可•基德曼、羅伯特‧德尼羅、馬特‧達蒙合作;校友學生包括卡梅隆‧布萊特(《暮光之城》)、科林‧福特(《我們買了個動物園》)、布萊克‧伍德拉夫(《悄悄話》)等。
傑奎說很久沒來看維多利亞日遊行,「很高興能出來走走,看看所有的本地人,還有很多對本地人的支持。看到這些很開心。我也喜歡消防車團隊。」
「文化體驗」!傑奎說,「這些文化體驗你不是經常能看到,這很好。」
「我最喜歡這些人!」她目送著遠去的法輪大法遊行隊伍遠去,非常高興地對大紀元時報記者說。
傑奎拿著法輪大法的傳單,一字一句地朗讀起來:「以真、善、忍為原則的自我修煉。」
「我想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想遵守的」,她說,「謝謝(法輪大法的)啟迪。」
她又加重語氣地說:「我感受到這些能量,非常棒,每個人都笑得很開心,非常鼓舞人心。」
凱斯先生一直很喜歡法輪功的腰鼓隊。「我們喜歡傳統,總是很有趣。」他說。
希斯•莫蒂默(Heath Mortime)是維多利亞的一位維修經理。「我很高興,我喜歡遊行,我喜歡軍樂團」,他說。
他指著法輪大法的團隊說,「那裡有軍樂隊,法輪大法的功法(演示)很棒,他們令人印象深刻,我喜歡打鼓隊。」
當地居民Kelsey說,「喜歡腰鼓隊,當然。」不過要讓她評出最喜歡的團體,還有點為難:「我感覺很好,每一個團體都非常棒。」
兩位居民幾乎每年都來看行。莫蒂默說:「這是最大的遊行之一,有軍樂隊參加。軍樂隊大多都在各種遊行中,我喜歡!」
Kelsey說:「我一直住在維多利亞,我就是喜歡來支持。」
Wayne帶著兩個女兒一起來看遊行。「這是維多利亞的傳統,我覺得我們很享受。」他說。
女兒Rachel坐在父親邊上,笑意盈盈地說:「我覺得來這裡是件好事,因為你會看到很多不同的東西,體驗到很多不同的事情。我從小就在這里長大,出來看看有什麼新東西,真的很酷。」
Wayne喜歡軍樂隊,對急救人員,如消防局的團隊也頗為欣賞。「不同的社區團體在這裡都有代表,我覺得遊行隊伍裡的社區團體多得裝不下啦。」他說。
看到法輪大法的隊伍,他高興又有些嚴肅地說:「很高興看到他們。」
他認為「真善忍」是非常好的原則。「我認為他們慶祝是件好事。他們應該可以自由地慶祝他們所相信的任何信仰或宗教。」
「我也有同感」, 女兒Rachel說:「體驗新事物並找到真正的自己也很酷。」
「了解不同的文化。」父女二人心意相通地說。
「我感覺棒極了。這讓我感覺更好了」,退休政府官員Terry開心地舉著法輪大法小蓮花掛件說:「她能給我們帶來能量和好運,幸福,對嗎?」
Sandy認真地回憶「真、善、忍」三個字如何念。當記者告訴她後,三位女士一遍一遍地重複道:「真、善、忍」、「真、善、忍」,當最後大家都學會時,三個人一起歡呼起來。
「這是Leo,我是Tiana,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遊行。」媽媽開心地和記者介紹道。
「我們最喜歡頭戴頭盔的摩托車」,Tiana說,「我們剛剛還看到我們的老鄰居在法輪大法的隊伍裡。」
Tiana一直喜歡法輪大法的隊伍。「我們總是很喜歡他們來,因為他們總是那麼開心,對他們所做的事情總是那麼熱情。」
Leo三年級了,聲音清脆又落落大方地說:「我感覺(遊行)很好。」
觀看維多利亞遊行是當地居民Nando一家人的傳統, 他指著坐在自己身邊的一排家人說:「我一直和他們一起來,大概有15年了。」
看到法輪功團體的腰鼓隊,Nando興奮地說:「我很喜歡,非常喜歡。我的妻子每年都會來這裡,看著最後一排那位敲鼓的先生,她非常激動。」
德國遊客Niclas和太太Lisa都很喜歡這場盛大的遊行。
「很適合孩子們觀看,非常有趣」,Lisa表示, 「最喜歡音樂, 還有摩托車(方陣)。」
法輪功方陣腰鼓隊的表演給Niclas留下了深刻印象,Lisa開心地說:「我也想(和他們一起打鼓)。」◇
責任編輯:李盈
***********************************
【大紀元2024年05月20日訊】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秦鵬觀察》。今天是美東時間5月20日,京港台時間5月21日。
今天焦點:他的離去,讓習近平沉痛哀悼「失去了一位好朋友」。伊朗總統萊希出事,中南海為何如喪考妣?百度百科換成報導中共領導人過世的黑白色!其中,卻刻意隱藏了幾個重大信息。
疑雲重重,誰將繼承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位子?伊朗高層可能陷入混亂時期。
首先,還是請大家在評論區,關注我的YouTube新頻道以及乾淨世界頻道,謝謝。
5月19日,網絡傳出一個驚人消息,伊朗官媒報導,總統萊希乘坐直升機「硬著陸」,救援人員正在搜救。隨後,飛機殘骸找到,同機的伊朗外交部長等無人生還。
消息傳來,最哀傷和緊張的,除了伊朗本國,就是東邊的羅剎國了,伊朗民眾上街頭燃放煙花的視頻,居然也被微信等刪除。不過,中國網民隨即就熱傳一些隱晦消息,比如,笑北京大學失去了一名人才。去年,萊希首次訪問中國,受到習近平和李克強接見,萊希到北京大學演講,還獲得了北大名譽教授的稱號。
萊希生死,也牽動了中南海的心。北京時間5月20日上午,中共外交部稱,「中方對萊希總統乘直升機發生「硬著陸事件」深感擔憂,祝願萊希總統及機上人員安然無恙。我們正在密切關注相關事態,並將為伊方救援工作提供一切必要支持和協助。」
而後,當萊希的命運塵埃落定,習近平給伊朗第一副總統發去了唁電,表示深切哀悼,聲稱「他的不幸遇難是伊朗人民的巨大損失,也使中國人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
而百度百科更貼心,不僅把相關詞條換成了中共領導人才用的黑白色,而且字裡行間,也透出如喪考妣的哀傷,比如置頂視頻寫著「易卜拉欣‧萊希:鐵拳反腐,硬剛美國,伊朗總統墜機」。
那麼,萊希到底是個什麼人,讓中共如此哀傷呢?從百度百科來看,他出生於「一個教士家庭,自幼受到宗教薰陶」;1975年未成年的他到「什葉派最重要的神學中心」學習,積極投身伊斯蘭革命;擁有「伊斯蘭教法學博士學位」;「2016年被任命為伊朗最大慈善基金會主席」,「任伊國家監察組織主席時曾於1997年來華出席第七屆國際反貪污大會,2000年7月訪華。」2021年,「得票率約為62%」高票贏得總統選舉,等等。這簡直是個少年英才、深受人民愛戴的國家英雄。
但這是真的嗎?那為什麼很多伊朗人對他的去世歡欣鼓舞呢?黨媒當然不會告訴你。所以,我們只能在國際媒體那裡尋找真相。於是,看到了一副完全不同的面孔:
萊希的父親是一名著名的神職人員,雖然他在萊希5歲時就去世,但是這樣的家庭幫助了他後來的節節高升。15歲時,他確實到了神學院學習,但是中共官媒刻意漏掉的是,他的老師,包括伊朗現任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後,哈梅內伊擔任總統,20歲的萊希被任命為卡伊市檢察官。1983年,他與一位有權勢的神職人員的女兒結婚。二年後,年僅25歲的萊希,被任命為首都德黑蘭的副檢察官。
2016年,時任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任命萊希為伊朗宗教基金會的監護人,但這並不是什麼慈善基金,而是高層小圈子們的金庫,管理著什葉派八位伊瑪目的聖地,並在全國各行業擁有龐大的經濟控股權。
2007年,萊希競選總統,敗給了同為神職人員的魯哈尼。2019年,他被哈梅內伊任命為司法機構負責人,進一步加強與各重要機構的關係。2021年,伊朗再次舉行總統選舉。在選舉之前,監護委員會取消了幾位著名的改革派候選人的資格,才使萊希毫無壓力地贏得了選舉,但人民的投票率卻達到1979年革命以來最低。
除了家庭顯赫、和哈梅內伊的師生關係,萊希快速升職,還因為他有一個外號「德黑蘭屠夫」。2021年6月19日,萊希成功當選為伊朗總統,在國際社會引起了廣泛憤怒。同日,聯合國人權組織翻出了1988年的舊案,稱他擔任德黑蘭副檢察長時,在沒有死刑判決的前提下,祕密處決了數千名政治異見者。
當時,最高領袖霍梅尼發布了一道追殺令,下令處決超過3萬名監獄中的政治犯。萊希和伊斯蘭教法法官、德黑蘭檢察官情報部副部長、監獄部門負責人等,成了「死亡委員會」的核心成員。
對此,伊朗官方拒不承認。2021年,在一次媒體見面會上,萊希說:在我的任期內,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捍衛人權,對抗那些破壞人民權利、犯下類似孤立主義罪行或採取反安全行動的人。
但是,2016年,伊朗前副最高領袖蒙塔澤里的長子,曝光了1988年的一份內部會議錄音帶。在錄音中,蒙塔澤里將這次處決描述為「伊斯蘭共和國歷史上最大的罪行」。他強烈批評這種處決,並向死亡委員會表示:歷史將譴責我們,並將把你們登記為「罪犯」。
一年後,蒙塔澤里失去了霍梅尼指定繼承人的地位,而哈梅內伊在霍梅尼去世後成為伊朗最高領袖。萊希,也因為步步緊跟,繼續步步青雲。
萊希去世,中共為什麼悲傷?很多人可能無法理解,因為伊朗的最高領袖是宗教領袖,而不是總統本人,會覺得不過死了一個二把手而已!
但問題是,哈梅內伊上月剛好屆滿85歲,曾經多次傳出健康有問題。誰會繼承哈梅內伊的最高領袖地位,早已變成了伊朗國內政治的最大難關。而萊希,恰恰是宗教派們屬意的哈梅內伊繼承人。
一般分析人士都認為,萊希去世無改伊朗強硬派的立場,相反,可能會讓更多強硬人士上台。就像我們剛剛說的那樣,萊希2021年勝選,一大原因就是所有溫和務實派都被排除在外。今年的國會選舉,亦是同一狀況。而2022年,年輕女孩阿米妮因為戴頭巾露出一些頭髮被逮捕後離奇死去,引發了民眾抗議,也被鎮壓下去。之後,伊朗當局更加嚴酷,上個月還將一位被指控支持示威的饒舌歌手判處死刑。
所以,中共的哀痛,並非害怕地緣政治變動,而是因為獨裁者之間的惺惺相惜,以及認為自己投資那麼久的外國最高領導人突然間沒了,感覺十分可惜。
這種獨裁者的晚年心態,中共前黨魁毛澤東也有。其中最顯著的,是因水門事件下台的美國總統尼克松。毛一而再、再而三對他表示同情。尼克松的女兒朱莉和丈夫第二年來華,受到驚人的熱烈歡迎。毛對她說:「馬上給你父親寫信,說我想念他。」朱莉回美國後,中共駐美聯絡人員告訴她,毛「把你看作一家人」。這樣的話,毛一生中大概沒對第二個外國人說過。
1976年2月,尼克松再度來訪。在為尼克松準備的文藝節目裡,毛特意安排了他心愛的古典詩詞演唱,什麼「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對尼克松,這些都是對牛彈琴,他聽得枯燥無味,疲倦已極。毛是在為自己抒發感情。
毛澤東還同情被他趕到大海對岸的蔣介石。1975年4月5日,89歲高齡的蔣介石死在台灣,臨終遺言棺材不落土,要等共產黨垮台後葬到大陸去。令人想不到的是,毛澤東私下為他舉行了一場個人的追悼儀式。那天,毛只吃了一點點東西,沉默莊嚴地把張元幹的送別詞《賀新郎》的演唱錄音放了一天。他時而靜靜地躺著聽,時而用手拍床,擊節詠嘆,神情悲愴。
尼克松、蔣介石都是被推翻的,在毛生命的最後歲月裡,他最擔心的,就是自己被推翻。埃塞俄比亞的海爾‧塞拉西,他只見過短短的一次,根本沒什麼交情。可是,該國王被軍事政變趕下台,死在監獄裡時,毛著實傷心一番,不斷說:「做得好好,為什麼要把別人推翻呢?怎麼會落到這個下場呢?」
我們知道,習近平相信預言,也總擔心有人要害朕,所以對軍隊和高層不斷清洗。不知道,當他給萊希發出唁電時,是不是和毛澤東類似心態?
萊希的死,也為一個很多人不知道的人物,哈梅內伊的兒子穆吉塔巴掃清了一條晉升之路。而這,可能加速伊朗高層的分裂。因為,伊朗目前存在幾大問題:
第一,對萊希之死,現在有很多猜測,有直升機老化的意外事故說,也有外部被美國或以色列打下的說法,還有內部人下手的猜測。如果哈梅內伊的兒子繼位,會增加陰謀論,撕裂高層。
第二,伊朗高層權力由三類人分擔:一類是當初被伊斯蘭革命蠱惑的左派知識分子,如前總統內賈德等;一類是軍閥,如被美軍炸死的蘇萊曼尼;還有一類,是伊斯蘭教士階層,裡面又有兩種,一種是前總統魯哈尼那樣戴著白帽子的,一種是萊希、哈梅內伊以及前宗教領袖霍梅尼這樣的黑帽子派。
宗教領袖帽子顏色的差異,是因為,萊希和哈梅內伊都是伊斯蘭先知默罕默德的後裔,也就是所謂「聖裔」家族成員,而當年什葉派與遜尼派之所以分道揚鑣,最重要的爭執點,就是伊斯蘭統治者哈里發到底應該由聖裔家族代代相傳,還是應在皈依者中搞「有德者居之」,持前一種觀點的什葉派特別看重神職人員是否屬於「聖裔」,所以在裝束上就做了區分,讓人一望便知。
不出意外,下一任最高領袖應該是萊希這樣的黑帽子派接替。但是,如果哈梅內伊兒子繼位,無疑將引發很多人、乃至「黑帽派」內部的反對。因為,霍梅尼當年發動革命的一個理由,就是批判巴列維王朝化國為家、搞父死子繼。
伊朗存在的第三大問題,是經濟問題。在2010年—2020年的十年中,伊朗里亞爾對美元的貶值已經超過了400%,造成國內怨聲載道,間接導致了魯哈尼的倒台。2021年上台的萊希,曾經向國民許諾提振經濟,穩定幣值。但在其更加激進的外交政策下,近年來伊朗的經濟形勢卻更加糟糕,僅去年一年,伊朗貨幣就貶值43%。今年一個季度,居然又貶值20%。
所以,隨著內賈德、魯哈尼、萊希這些當年衝在伊斯蘭革命最前面的「年輕人」相繼老去,伊朗中青代對伊斯蘭革命的熱情正在顯著地降低,再加上經濟持續低迷、貨幣貶值、失業率增高,以及備受爭議的以教法代替世俗法,如果哈梅內伊死後,伊朗真的進行「父死子繼」,伊朗社會能否抗得過這波衝擊,真的會非常成為問題。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和中共走得近的,近些年不管是個人還是國家,都有點喝涼水都塞牙,接連倒楣。所以,伊朗接下去會發生什麼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好了,我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請喜歡我節目的朋友,在評論區訂閱我的新頻道。2024,讓我們一起關注歷史大轉折時刻!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ix7du7PHahnSJm8dctzDA
歡迎訂閱乾淨世界頻道:https://www.ganjing.com/zh-CN/channel/1eiqjdnq7go7cVXgAJjJp39H61270c
《秦鵬觀察》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
一月大選藍掌立院
2024年1月13日台灣第5次總統直選,民進黨的賴清德與蕭美琴,獲得558萬6千019票,當選為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與副總統。依目前現有的法律,當選的正富總統,於5月20日宣誓就職。而新當選立法委員,則於2月1日報到,在大法官呂太郎見證下宣誓就職。這次因國民黨獲52席、民眾黨8席、偏藍無黨籍2席,聯合起來有62席,擁有絕對多數。而民進黨只獲51席,所以國民黨輕易地,就拿下立法院正副院長,而掌控立法院的運作。
國黨立委赴中聽訓
國民黨立委在總召傅崐萁帶領下,有不分區立委翁曉玲、林倩綺、區域立委王鴻薇、張智倫、廖先翔、羅明才、鄭正鈐、邱鎮軍、游顥、陳玉珍、陳雪生、林沛祥、徐欣瑩,及原民立委黃仁、盧縣一、鄭天財等總共有17位立委前往中國,4月27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政協主席王滬寧。王說:「我們都是中國人,都屬於中華民族,是一家人。」一家人就應該常來常往、經常交流,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傅崐萁也表示,希望兩岸可恢復大交流、大繁榮、大和平,讓台灣百工百業感受兩岸是一家人。結果傅等一行爭取到,連中國人自己都不想要的方艙醫院組合屋。事實上國民黨赴中期間,共機仍持續擾台,中國從來就沒有放過台灣,而藍白立委卻一再推動「利中滅台」法案,來讓台灣逐步香港化。
違法亂紀癱瘓社會
5月17日國民黨聯合民眾黨,企圖強行通過: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立法院聽證權及調查權、藐視國會罪、強化人事同意權、立法院正副院長記名投票選舉,等國會改革五法。因為沒經過黨團協商,企圖以絕對多數的暴力強行通過,當然引爆民進黨強力杯葛,而釀成多位藍綠委員掛彩受傷住院。國眾兩黨的立院暴力,在瞬間已引起台灣社會,有血性青年的高度關注,當天深夜及已有上千人湧往立院,要聲討惡質立委的肆意濫法。或許這將是引爆下一波太陽花學運的導火線。
總統就職隆重揭幕
台灣政治一波接一波高潮迭起,緊接著517藍白綠對決後,國際世人更關注5月20日賴蕭正副總統的就職典禮,就在各界矚目下,隆重地拉開序幕。這次從世界各國前來台灣慶祝的國際友人,有51團、508位外賓;邦交國訪賓中,有元首團8團、副元首團1團、外長團1團、特使團有海地和教廷2團。
友邦元首蒞臨祝賀
邦交國的貴賓有:史瓦帝尼國王恩史瓦帝三世暨王妃、馬紹爾群島總統海妮暨夫婿、帛琉總統惠恕仁伉儷、巴拉圭總統貝尼亞、貝里斯總理布里仙紐、聖露西亞總理皮耶、聖文森總理龔薩福伉儷、吐瓦魯總理戴斐立伉儷、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副總理韓利及瓜地馬拉外長馬丁涅茲。
多國政要出席慶典
非邦交國貴賓有: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慶賀團,及歐洲議會友台小組議員、英國、日本、澳洲、韓國等國國會議員。美訪團由前白宮國家經濟會議總監迪斯,及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共同率團,成員包括美國在台協會(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現任主席羅森柏格,及前國務卿龐培歐、前美國在台協會駐台北處長酈英傑等,成員背景涵蓋國安、外交及經濟等重要領域,而且都是資歷完整且嫻熟台美雙邊關係、印太區域事務的前資深官員。
就職演說舉世關注
賴清德當天在長達31分鐘的就職演說中,曾提到9次中華民國、3次中華民國台灣、82次台灣,直呼對岸是中國,並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在致詞中他希望:一、行政立法協調合作,共同推動國政。二、民主台灣,世界之光。三、民主台灣,世界和平舵手。四、民主台灣,世界繁榮推手。五、樂民之樂,憂民之憂。六、團結力量大,繼續壯大國家。七、台灣新世界,世界新台灣。未來,政府會跟產業界密切合作,也將把握三大方向,來推動台灣的發展。第一個方向是:「前瞻未來,智慧永續」。第二個方向是:「競逐太空,探索海洋」。第三個方向是:「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
台灣中國互不隸屬
依據賴清德的見解與邏輯,有主權才有國家!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由此可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所以他呼籲每一個人,都要團結、愛護國家;任何一個政黨,都要反併吞、護主權,不可為了政權犧牲國家主權。
世界台灣值得信賴
國家定位他指出,當世界上有越來越多國家,公開支持台灣的國際參與,在在證明了,台灣是世界的台灣,台灣是全球和平繁榮值得信賴的力量。因此他強調,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也不論先來後到,只要認同台灣,都是這個國家的主人。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皆是我們自己或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都一樣響亮。就讓我們不分彼此,大家一條心,大步走向世界!
美國賀電正視台灣
520當天九時正,賴清德、蕭美琴協同蔡英文,唱國歌及向國旗暨孫中山遺像行三鞠躬禮後,在司法院院長許宗力監誓下,宣誓成為第16任總統暨副總統。但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美國時間5月19日,在國務院官方網站卻直呼,致賀賴清德就職第五屆民選台灣總統。https://www.state.gov/taiwans-presidential-inauguration/ 。台灣之所以無法順利參與國際,其矛盾與困境在這張賀電中展露無遺。當國際社會直呼賴清德是台灣總統,但他卻向孫中山宣誓就職,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並且高呼中華民國不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這是順理成章的事實,那聯合國的2758號決議,又算啥米?難不成還把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成是叛亂組織,中華民國有天還想班師回朝,入主中原?中華民國究竟是要代表誰,中國、台灣、還是兩者全包?真是令人傷腦筋喔!
台灣中國早無瓜葛
賴清德甫於520接掌總統職務,馬上就要著手處理藍白紅聯手的挑戰,而且還要扛起叩門世衛大會的重責大任。或許這正是所謂的時代考驗台灣,而台灣端看執政者的睿智。從美國國務院的賀函,其實早已明白點出台灣面臨困境的問題所在,那就是台灣幾時,才能務實地走出中國的糾葛?台灣應該就是台灣,不應該也不會是那、大而不當的中華民國。相信走出中華民國,就不會再受到聯合國2758號決議的困擾,自然就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所爭,這也會、也正是國際所認同。走出中華民國、台灣才能出頭天!台灣自1895年4月17日,被中國依據馬關條約割讓後,早已與中國田無溝水無流,毫無瓜葛,請不要再與中國死死糾纏。今年8月26日,台灣即將屆滿400週年的歷史時刻,但願台灣能展翅高飛,勇敢航向新世界,也讓世界迎接新台灣。
2024年5月21日
謝鎮寬
加州海沃
編者注:文中觀點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意見。
責任編輯:王洪生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季薇多倫多報導)房地產網站Point2發布研究報告稱,擁有最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加拿大城市,有不少在安省。
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加拿大人,可能值得考慮搬到安省的伯靈頓(Burlington),或任何其它在這方面名列前茅的城市。
Point2週一(5月20日)發布報告稱,基於工作強度、健康和幸福感、宜居性方面的30個關鍵指標,對加拿大100個最大城市進行排名,排名分為全國範圍和各省城市兩個部分。
加拿大工作與生活平衡最佳城市,名列前10的是:魁北克省的萊維(Lévis)、魁北克市,高居第一和第二;卑詩省北溫哥華區,排第三;安省伯靈頓,第四;魁省布蘭維爾(Blainville),第五。第六至第十,依次是安省奧羅拉、魁省三河市、魁省拉瓦爾、魁省格蘭比、安省新市(Newmarket)。
安省10大最佳工作與生活平衡城市是:伯靈頓、奧羅拉、新市、卡利登、奧克維爾、荷頓山、米爾頓、渥太華、旺市、密西沙加。
伯靈頓93%的居民,生活滿意度很高。報告稱,這或許得益於該市是加拿大犯罪嚴重率最低的城市之一。奧羅拉和新市,在預期壽命、醫療專業人員數量與人口比例方面,得分很高。
研究表明,工作安排的靈活性、工作與生活平衡,有助於減輕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員工的心理健康。
責任編輯:岳怡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編譯報導)股票獎勵增加了薪酬方案的價值,2023年,美國最大公司的執行長(CEO)薪酬達到了新的高度。除了現金工資,豐厚的股票獎勵使CEO們的薪酬大幅攀升。
《華爾街日報》在對上市公司數據和分析提供商MyLogIQ提供的四百多家公司的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半數高管的年薪至少為1,570萬美元,創下了年度調查中CEO薪酬中位數的最高紀錄。而一年前,這些公司的薪酬中位數約為1,450萬美元。
在收入最高的25位主管中,有8位來自科技界,金融公司和媒體或娛樂公司各有5位。(點擊這裡查看完整名單)
其中,薪酬最高的是博通(Broadcom)執行長陳福陽(Hock Tan),年收入為1.62億美元,前提是他必須留任五年,而該公司股價必須在2025年10月之後達到特定目標,才能獲得其全部薪酬。博通表示,自2006年以來,在執行長陳福陽的領導下,該公司的表現優於競爭對手。
排名第二的是帕洛阿爾托網絡公司(Palo Alto Networks)執行長尼凱什‧阿羅拉(Nikesh Arora),薪酬總計1.51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股權獎勵,包括三年內授予的股票。
黑石集團(Blackstone)執行長蘇世民(Steven Schwarzman)排名第三,年收入為1.2億美元。該公司去年總回報率為83%,超過了美國同行。
排名第四的是有線電視營運商Charter Communications執行長克里斯托弗‧溫弗瑞(Christopher Winfrey),總薪酬為8,910萬美元,主要是五年內歸屬的期權和股票,而且其中大部分只有在公司股價自授予時上漲28%至152%的情況下才能獲得。
Fair Isaac執行長威爾‧藍辛(Will Lansing)以6,600萬美元的總薪酬排名第五,其中包括3,000萬美元的一次性留任和領導力獎勵(五年內授予)。
總體而言,執行長的現金薪酬中位數(包括工資和年度獎金)保持在380萬美元左右。
在表現最佳的25家公司中,有6家是芯片和電腦硬件製造商,其中包括表現最好的英偉達(Nvidia),而旅遊或運輸行業有4家。
王家加勒比集團報告稱,執行長賈森‧利伯蒂(Jason Liberty)薪酬為1,720萬美元,總回報率162%,而在2022年和2020年,當郵輪(遊輪)業受到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旅行禁令打擊時,總回報率分別為-36%和-43%。乘車共享巨頭優步(Uber Technologies)的回報率為149%,而2022年和2021年的回報率分別為-41%和-18%。
《華日》分析的25家表現最差的公司中,近三分之一從事醫療保健行業,其中包括6家製藥或生技公司。
英偉達公司表示,在COVID(中共病毒)相關產品需求疲軟導致公司未能實現財務目標後,該公司去年沒有向高層管理人員支付獎金。該公司表示,首席執行官阿尔伯特‧布爾拉(Albert Bourla)去年獲得了1,750萬美元的股權獎勵。
責任編輯:林妍#
***********************************
絕對不要相信「用言辭羞辱兒童或讓他丟臉,就能影響並真正改變他的行為」,就算有時候兒童似乎因此改變了行為,也只是因為他害怕被嘲笑。以下案例足以讓我們判斷,「以譏笑來激勵」是多麼荒謬不可取:有位男孩是旱鴨子,因此總是被朋友取笑。最終,他再也受不了這些揶揄,就從跳水板直直躍入深水中,人們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把他從溺死邊緣搶救回來。或許,這就是一旦怯懦的人面臨失去尊嚴的危險時,反而會衝動做出完全違反自身怯懦性格的愚行。但是這種做法根本不合宜,正如這個例子,怯懦者往往用一無是處的方式想要克服懦弱性格。然而,真正的懦弱其實是「男孩害怕承認自己不會游泳」這個事實,因為這會讓他在朋友圈中無法立足。他不顧一切跳入水中,不僅沒有克服自己的怯懦,反而凸顯出他不敢面對事實的怯懦習性。
懦弱是一種永遠都能破壞人際關係的特徵。成天擔憂自身狀況的兒童再也無法花心思關注他人,還很樂意不惜犧牲同伴以便成就個人尊嚴。懦弱反而會喚醒個人主義、好鬥的態度,徹底破壞兒童的社會情感,但還遠遠無法徹底破壞對他人意見的恐懼。膽小的人總是害怕被他人譏笑怒罵、害怕被無視或是被貶低,因此總是任由他人的意見擺布。他就好似生活在周遭全是敵人的國家,因而發展出猜疑、善妒,又只為自己著想的性格特徵。
怯懦的兒童長大後,經常會變得挑三揀四、碎念不停,無法心甘情願讚美他人,且要是他人得到讚美還會滿肚子酸水。一旦這種人想要採取某種「貶低他人,而非自力實現成就」的方式來超越他人,就會顯現出他的脆弱。對於看見這項脆弱的人來說,協助兒童擺脫對他人帶有敵意的情感,是責無旁貸的任務。
看不到這個層面的人當然情有可原,不過他也絕對不懂如何矯正由敵意造成又不討人喜歡的性格特徵。只是說,一旦我們知道問題出在「調節兒童心態以便良好適應世界和人生,進而為他們指出錯誤」,並充分解釋「他奢望的,其實是輕易就能得到的尊嚴」,這樣一來我們就知道,可以引導兒童轉往什麼方向發展。我們明白,必須強化兒童對其他人抱持友好情感的意識;我們也知道,必須教育兒童,不要因為他人成績不好或是做錯事情就貶低對方;否則,他們就是在催生他人心中的自卑情結,進而剝奪他們的勇氣。
一旦剝奪了兒童對未來的信心,他就會逐漸退縮並逃離現實,轉向對生活毫無用處的層面、努力構築一套補償機制。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務—且幾乎可以和神職畫上等號—就是確保在校兒童不會失去勇氣;而且假使兒童帶著滿腹挫折入學,校方和教師就應該要協助他重拾自信。這一點和教育者的天職密切相關,因為唯有兒童對未來充滿希望和快樂,否則就是失敗的教育。
有一種類型的挫折只是短暫現象,尤其是發生在企圖心過大的兒童身上—儘管他們取得進步,但是因為已經通過最後一場考試、必須轉向職業選擇,有時候他們還是會失去希望。也有一些企圖心過盛的兒童,要是沒有拿到第一名,經常就會在一段時間內鬥志全失、放棄努力。無意識的衝突已經在這類兒童心中蠢蠢欲動好一陣子,並且突然間炸裂,孩子可能會表現得「全然困惑或者神經焦慮」。若沒有及時察覺到他們的挫折感,這些孩子將來會變成總是虎頭蛇尾;等到年紀漸長,就會動不動換工作,而且從來都不相信自己可能得到好下場,也總是害怕失敗。
這時,兒童的自我評價是最重要的。但是,我們不可能藉由詢問兒童,就瞭解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無論我們採用什麼圓滑的手段,最終都會得到不確定或定義不清楚的答案。有些兒童會說:他們自我感覺非常良好;也有兒童會說:自己一無是處。深究後者說的話,可能會透露出他們身處的環境中,恐怕大人已經對他們說過幾百次:「你真是一點用也沒有!」或是:「你真是笨死了!」
聽到這麼嚴厲的責備,很少兒童不覺得被刺傷;不過有些兒童會貶低自己的能力,以便保護自我。
但是,就算詢問,也無法得知兒童對自己的真正評價。或許,我們可以改成觀察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舉例來說,他是會抱持自信、果決的態度面對;或是,就像我們在多數灰心喪志的兒童身上看到的,表現出猶豫不決的姿態。我們可以用一個例子概要說明這一點:有個男孩一開始會勇敢迎向前去,但是隨著他愈接近任務,就愈表現出畏畏縮縮、拖拖拉拉的模樣。最終,男孩乾脆在真正接觸到任務之前,就停了下來。
有時候,這類孩子會被形容為懶惰鬼;有時候則會被說是心不在焉;說法或許不同,但結果總是一樣。這些兒童沒有符合我們預期像正常人一樣完成任務,反而老是被過程中的障礙困住。有時候,這樣的兒童太容易就成功愚弄長輩,讓他們真的認為這個孩子能力不足。當我們牢牢記住整體局面,並且用個體心理學的原理來闡述就會發現:所有的麻煩都是源自缺乏信心,也就是「自我評價低落」。
──摘自:《阿德勒正向教養心理學【給孩子勇氣的成長之書】》小樹文化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編譯報導)面對美國日益嚴重的債務問題,包括美國最大銀行執行長在內的華爾街大佬們都表示了擔憂。
上週,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Jamie Dimon)公開表示,他擔心一場經濟危機迫在眉睫,那些不受控的政府赤字支出可能會激增。
他在接受英國天空新聞(Sky News)採訪時說:「國家都可以借錢並推動一定的增長,但不會不停地帶來好的增長。」
「我認為,美國應該清楚地意識到,我們必須更多地關注我們的財政赤字問題,這對世界來說很重要。」他補充說。
戴蒙接著表示,赤字是「我們通脹較高的原因」,他希望美國政府「真正專注於」減少赤字。
「到某個時刻,它就會引發問題,所以為什麼要坐著不動呢?」他反問道。
他表示,這個問題或許將由市場引起,然後政府被迫處理這些問題,搞不好還得用比早點處理更不舒服的方式。
在川普(特朗普)時代減稅和美聯儲低息措施下,美國經濟走向快速增長,但隨後COVID疫情衝擊了整個經濟,紓困政策帶來了國家債務猛增。
到拜登總統上任後,除了延續之前川普時期的紓困政策,更是在國會支持下通過《降低通脹法案》、《芯片法案》以及《基礎設施投資法案》等巨無霸支出項目,加上給烏克蘭、以色列等的軍事援助資金,讓政府支出一路飆升。
「美國花了很多錢。在COVID疫情期間和之後,我們的赤字現在為6%。花太多錢了,當然這顯然也推動了經濟增長。」戴蒙說。
2023財年,美國政府赤字支出為1.7萬億美元。
對沖基金橋水的創始人雷‧達利奧(Ray Dalio)近期也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投資者應該「擔心美國債務狀況」。
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商學院前院長格倫‧哈伯德(Glenn Hubbard)在接受自媒體「Before the Bell」採訪時表示,美國的國家債務利息支付幾年前基本為零,現在已變得與國防開支一樣大。
他說,下一任總統將不得不處理這個棘手問題。
「他可能不會在競選時提到這個話題,但無論他是誰,他都不得不應對此問題。」哈伯德說。
美國政府的支出遠多於收入,僅2024財年前七個月已經有六個月出現預算赤字。
本財年迄今為止,赤字已累計達到約8,550億美元——超過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這使得美國的累計債務負擔增加了34.6萬億美元。
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的全球研究主管賈森‧托馬斯(Jason Thomas)告訴CNN,問題不僅僅是巨額債務和赤字,而是美國赤字相當於GDP的近7%,而數據卻顯示,經濟處於充分就業並充分發揮潛力狀態。
他解釋說,這意味著,如果美國陷入衰退——即使稅收收入下降,政府也需要增加刺激計劃的支出——赤字可能達到GDP的9%或10%。
「這絕對是不可持續的。」托馬斯說。
隨著赤字增加,聯邦政府必須發行更多國債。這意味著他們必須提高收益率才能吸引更多投資者。這也會提高整個金融市場的借貸成本,並損害經濟增長。
而作為負債累累的債務方,美國又必須為不斷增長的債務支付利息。據彼得森基金會稱,政府目前每天在利息支付上花費24億美元。隨著在利率接近零的時期發行的國債到期並被收益率更高的債券所取代,這些支付額預計將在未來十年內翻一番。
戴蒙告訴天空電視台:「我認為,如果你想讓國家處於良好狀態——且赤字為6%,債務占GDP的比例為100%,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而我們越早關注它,會越好。」
責任編輯:林妍#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皓月編譯報導)美國國家氣象局風暴預報中心(Storm Prediction Center)週二(5月21日)早晨警告,中西部部分地區可能會遭受破壞性冰雹、大風和強龍捲風的侵襲,屆時可能會爆發嚴重雷暴,並有可能出現至少EF2級(50—61米/秒)的龍捲風。
預計週三(5月22日)從德克薩斯州到紐約州西部的1500英里範圍內還將出現更多的強雷暴天氣。任何風暴都可能帶來破壞性的狂風和冰雹。週三還可能出現龍捲風,主要集中在德克薩斯州到肯塔基州之間。
風暴預報中心表示,超過2500萬人處於三級或四級(最高五級)嚴重雷暴風險之下。週二早晨,強烈風暴正穿越中西部部分地區,但更危險的風暴將在白天形成。
預計風暴將在下午達到最強,並延續至週二夜間。
最大的風險區域集中在愛荷華州大部分地區、伊利諾伊州西北部、密蘇里州北部、威斯康星州西南部、明尼蘇達州東南部。
週二下午和晚上,風速高達90英里/小時(約145公里/小時)的颶風級風力可能橫掃該地區。這些強風可能損壞樹木和電線,從而威脅電力供應。
愛荷華州的德梅因市是最強烈風暴和潛在龍捲風的重災區,但芝加哥、密爾沃基和其它人口密集區同樣面臨破壞性風暴的風險。
由於強降雨引發的山洪暴發也對愛荷華州、明尼蘇達州、威斯康星州和內布拉斯加州的部分地區構成威脅,這些地區已發布洪水警報。預計一些地方的降雨量可能達到1至3英寸(2.5厘米至7.6厘米),某些地方的總降雨量可能高達5英寸(13厘米)。
過去一週,嚴重風暴多次橫掃美國,包括上週四(5月16日)颶風級強風暴襲擊了德克薩斯州休斯頓,造成至少4人死亡、近90萬戶居民在炎熱的天氣下斷電。
據PowerOutage.us網站的數據顯示,截至週二下午1點,哈里斯縣還有超過14萬戶家庭和企業尚未恢復供電。
本週,危險的熱浪正在德克薩斯州南部地區蔓延,並將在週末到達墨西哥灣沿岸中部地區。
最嚴重的高溫預計將從週末開始在休斯頓地區出現。據國家氣象局稱,陣亡將士紀念日(5月27日)可能是該市今年迄今為止最熱的一天。
熱指數是衡量人體實際感覺有多熱的指標,在本週工作日的大部分時間裡,下午的熱指數都會攀升到90華氏度(約32.2攝氏度)以上,偶爾還會達到100華氏度(約37.8攝氏度)。週末的熱指數可能達到105華氏度(約40.6攝氏度)到110華氏度(約43.3攝氏度)。
據CNN引述電力供應商CentrePoint週一的一份聲明稱,哈里斯縣的電力恢復工作將在週三晚上「基本完成」。
責任編輯:李琳#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王蘭多倫多報導)抵制Loblaw旗下商店的組織者表示,他們決定將抵制活動延長至五月以後。
用來抱怨和談論高雜貨價格的Reddit群組吸引了數萬名會員,這些會員發起抵制加拿大最大雜貨店的計劃。
據加通社報導,抵制活動組織者艾米麗·約翰遜(Emily Johnson )週二(5月21日)發布的新聞稿中表示,對會員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人希望繼續這場抵制活動。
新聞稿稱,抵制者將「無限期」延長抵制活動並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將重點放在宣傳工作上。
「社區已經表達並表現出對延長抵制和繼續關注Loblaw的極大支持。我們期待在Loblaw第二季度財務報告發布後看到我們的影響。」新聞稿中說。
隨著人們對食品通脹的不滿情緒加劇,Loblaw公司反駁了對該公司的批評,稱該公司與食品價格上漲無關。Loblaw表示,該公司一直試圖通過推遲供應商的漲價要求來緩解價格上漲。
上週,這家雜貨商表示,已準備好自願簽署食品雜貨行為準則,這是一份旨在為供應商和小型零售商提供公平競爭環境的協議。
在利率上升的壓力下,食品通脹一直在放緩,但價格仍明顯高於幾年前。
責任編輯:嚴楓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訊)美南國建會(ACAP)將於6月1日(星期六)在Marriott Sugar Land(地址:16090 City Walk, Sugar Land, Texas)舉辦2024年年會暨科學工程技術研討會,專題為「2024與時俱進開創人工智慧新紀元」科學工程研討會,會議共有以下主題:環境保護、健康、奈米及複合科技、青年專業人士交流講座、人工智慧、商務、能源、科普。
活動聯合以下社團: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美南分會、休士頓華商經貿聯合會、美國華人石油協會、美南大專院校聯合校友會、海外青年文化大使及駐休士頓經文處科技組共同策劃,歡迎大家前往參加!
上午會議:環境保護會議、健康會議、奈米及複合技術會議、青年專業人員交流會議。
下午會議:人工智慧會議、商務會議、能源會議、科普會議。
該活動感謝中華民國國科會、新竹科學園區、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等官方協助,另外還有台灣塑膠、鴻海科技公司、Foxconn、Lovett Homes等企業贊助。
美南國建會(ACAP)是一個由擁有工程、科學、醫療保健、商業、人文、教育、藝術和文化等廣泛專業知識的美籍華人專業人士組成的協會。ACAP成立於1978年,目前會員總數約200名,會員來自但不限於德克薩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肯色州和俄克拉荷馬州。自2001年,ACAP與摩根大通、殼牌石油公司和馬拉松石油公司合作舉辦了首屆多元化高峰會年會。自此,每年度會議獲得了更廣泛的支持,並有來自大休斯頓地區其他大型企業和組織的300至400名與會者參加。
相關資訊可連絡ACAP Advisor 劉志忠(Paul Liou),電話:713-858-8988。
責任編輯:王梓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Christopher Balding撰文/原泉編譯)經濟學家和民眾普遍認為通貨膨脹是壞事。
通脹削弱了購買力,使商品和服務的實際價格更高,使人們對未來的決策,如投資和工作地點更不確定。然而,中國在近期物價下跌之後,卻面臨相反的物價趨於恆定問題。那麼,如果中國需要通脹,為什麼求而不得呢?
實際上,認為經濟學家不希望出現通脹是錯誤的。在現實中,普遍的經濟共識認為,央行應該把2%左右的低通脹率定為目標,並保持穩定的通脹率。在正常時期,2%—2.5%的通脹率被認為是「溫和適中」,既不會過高以致於阻礙經濟增長,但在經濟低迷期,又足夠高,可以降低通脹率以刺激經濟增長。
雖然大多數公眾不太關注通脹預期,但經濟學家往往更關注央行花費大量精力作出預判。通脹預期非常重要,因為它影響著消費者和企業做出許多決定,這形成一個死循環。如果消費者預期未來價格會上漲,他們可能會立即購買,從而導致價格上漲,從而證實了他們的預期。央行以穩定低增長的價格預期為目標。
所有國家,尤其像中國這樣的高負債國家,以及美國的聯邦政府,都需要低通脹和低利率。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政府為長期債券支付1%的利息,但通脹率平均為2%,那麼政府實際上支付的是負1%的實際利率。
為了管理經濟增長、通脹和利率預期,中央銀行從一開始就假定問題在於需求過剩。也許是利率過低、企業和消費者借貸過多、或者是政府赤字過大,從而推高了經濟活動,使其超過長期增長率,從而推高了通脹。但是,如果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而且通脹的驅動力不是來自需求過剩,而是來自過度供給呢?
中國的消費率非常低,大部分經濟活動都是由房地產、基礎設施和工業發展的投資驅動。從房地產到商品製造業,當另一個行業出現供過於求時,商品價格就會下降。因此,如果一個國家的通脹動力源於大規模供應過剩,從而壓低價格,再加上政府專注於增加工業投資,那麼降低利率會帶來什麼效果呢?
如果通貨緊縮的問題是需求太少,那麼降低利率將有助於通過刺激投資來增加需求。然而,如果問題在於過度供給,降低利率只會增加投資和供應,使價格長期下跌。換句話說,與傳統觀點相反,降低利率不會增加通脹,反而會降低物價。
實際上,這就是中國面臨的難題。過去一年,儘管房地產貸款出現停滯,製造業和工業部門的貸款卻增長強勁。在COVID-19疫情爆發前,生產者價格為負值,疫情過後,生產者價格有所回升,但之後又轉為負值,2023年7月下降了5%,最近下降了3%。
由於大多數重要行業嚴重依賴政府補貼和激勵措施來維持運營,新的融資要麼支持那些本應該退出市場的企業,要麼在已經過剩的市場中建立新產能。降息通常被視為促進通脹的最佳渠道,但隨著新產能的投入和企業為生存而掙扎,降息可能會加劇通脹。
現實情況是,這是一個政治決定,沒有簡單的解決辦法。美國和歐洲的中央銀行都維護自身的獨立性,而中國人民銀行(中共央行)則像中國的一切事物一樣,是服從於共產黨的政治動物。北京已宣布要主導生產,特別是在關鍵高科技領域。換句話說,儘管這可能會導致通縮,但共產黨無意改變其貨幣政策以推動更高質量的增長。
如果經濟學發揮作用,那麼政策分析和如何處理利率問題就會變得簡單明了,儘管有些東西超出了正常的框架。然而,在中共的指導下,不能指望理性地討論經濟問題。
作者簡介:
克里斯托弗·鮑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曾任越南富布賴特大學(Fulbright University Vietnam)和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教授。他的研究領域涵蓋中國經濟、金融市場和技術等。他是總部位於倫敦的英國外交政策研究智庫「亨利‧傑克遜協會」(Henry Jackson Society)的高級研究員。他曾在中國和越南生活了十多年,後來移居美國。
原文:Why China Needs Inflation but Can’ t Get It?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陸希休斯頓報導)媽祖遶境美國完成舊金山行程之後,在董事長蔡咏鍀率團陪伴之下,媽祖娘娘與千里眼和順風耳將軍,於5月18日晚間抵休斯頓,由休士頓臺灣同鄉會代表們接機,隨後駐駕天后廟,展開兩天的「美國遶境文化藝術節」首次休斯頓「見面會」。
隔日19日上午8點,國際社區領袖、政商僑領和虔誠信眾們興奮地聚集在僑教中心,以虔誠穩重的心雙手合十,向「世界和平女神」媽祖頂禮、結緣。在休斯頓警察局擔綱保安並派八名騎警陪同之下,首次中國城區封街,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有潮州會館率领的舞獅、青商會的舞龍、FASCA青年文化大使的三太子擔任開道,陪伴媽祖熱鬧出巡,沿途吸引主流民眾觀看,將臺灣文化體驗帶進美國社區,讓國際友人親身體驗來自臺灣的心靈饗宴,對臺灣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遊行走到中國城中心的惠康廣場,虔誠信眾大排長龍等待;在前二日經過暴風雨大休斯頓仍在面對風災善後及修復,媽祖的駕臨更顯溫馨和撫慰心靈,意義非凡。在媽祖神尊離轎「登殿安座」於惠康廣場之後,安排有「擲筊」及「鑽轎」,讓信眾祈福,而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也帶來經過加持的保護令「平安符」,擲筊取得以保佑出入平安、健康。
20日晚間在Lam Bo舉行工商團拜聯合廟會活動,主辦方臺灣休士頓同鄉會會長王慶隆致詞表示經過昨天的遊行,充分展現了媽祖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感謝支持協助的休士頓旅遊局,全程護航的長榮航空,協調安排當地休士頓西南區管委會以及潮州會館天后廟等,還有臺灣駐外經文處全力協助。更感謝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帶領的團隊。
經文處處長蕭伊芳特別感謝僑務委員陳逸玲和咨詢委員宋明麗,並指出媽祖遶境不只是臺灣文化的體現,也是凝聚人心,團結僑社的力量,感恩媽祖「選擇」繞到美南休斯頓。她提到昨天在天后廟遇到遠從佛州開車而來的僑胞,真的令人感動。西南管區董事林富桂代表休市長John Whitmire頒發感謝狀給予促成本次活動的相關單位,不僅是文化交流,更促進兩地友好關係。
蔡咏鍀從臺灣帶來「白玉媽祖」贈送給西南區管主席李雄和長榮航空等單位;蔡咏鍀致詞中提到媽祖的信仰超越了國界與種族。在2013年舉辦的「世界媽祖會北港」總計有來自全球4643尊媽祖及各種神尊齊聚,創下新的世界記錄,也讓全世界看到臺灣。希望海外僑胞每年黃曆3月19日北港朝天宮迎媽祖的大日子,相約在臺灣。該團隊特別感謝恆豐銀行董事長吳文龍,晚宴中宣佈捐助北港朝天宮10萬美元。
責任編輯:王梓
***********************************
【大紀元2024年05月13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Anne Johnson報導/曲志卓編譯)金錢不僅僅是一種物資商品。它代表安全。如果你精心維持,未來的生活就會容易得多。你把錢放在哪裡幾乎和賺錢一樣重要。這就是經紀(佣金)、退休、支票和儲蓄帳戶發揮作用的地方。
這些帳戶之間有什麼區別?了解哪些是保存你辛苦賺來的錢的最佳場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決定將儲蓄存放在哪裡時,了解哪些帳戶可以保護你的資金對於決定最佳行動方案至關重要。
經紀帳戶(brokerage)是投資帳戶。它允許你買賣證券,包括股票、債券和共同基金。銀行帳戶不持有證券,它只持有現金存款。
經紀帳戶通常以滾動方式出售資產,因此你可能會從沒有用來投資的現金中賺取利息。它可能有風險,但收益率通常高於銀行儲蓄帳戶。
銀行儲蓄帳戶是持有現金儲備的地方。它支付年收益率(APY),通常回報率較低。它通常是一個安全穩定的地方來存放你的資金。
使用銀行支票帳戶,你可以支付帳單、購物和使用ATM。如果你想投資,你也可以將資金轉移到一個單獨的帳戶。
經紀支票帳戶具有與銀行支票帳戶相同的功能。你可以支付帳單並使用自動取款機。不同之處在於你可以直接進行投資。你不必轉移資金,因為它已經在經紀公司,可以直接購買證券。
與銀行不同,經紀支票帳戶的開立和維護費用通常最低。
經紀公司將未投資的資金存放在一家或多家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保險的銀行中。這意味著你未投資的資金一旦轉移到銀行,就會投保。好的一面是,如果經紀公司使用多家銀行,你可能能夠獲得額外的保險。
將資金存入經紀支票帳戶的好處是你可以方便地進行投資。但經紀支票帳戶的利率通常低於其它存款帳戶。它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諮詢財務顧問,以確定它是否適合你。
你可能聽說過「現金管理帳戶」(CMA)一詞。這個詞可以與「現金帳戶」互換。CMA可以與投資帳戶相關聯。
CMA是一個非銀行帳戶,通常在線管理。它僅由經紀公司(也稱為提供商)提供,是傳統銀行帳戶的替代方案。
經紀帳戶可以從市場表現中賺錢,但CMA則不然。
提供商不會將錢存放在CMA中。當你為CMA提供資金時,提供商會將資金存放在稱為「程序銀行」的各種銀行中。正是在這些銀行,你的錢才能賺取利息。
FDIC通常為項目銀行提供保險。當你的資金在轉移到計劃銀行之前存放在經紀公司時,它們不在FDIC的承保範圍內。但還有另一種保護。
FDIC是美國政府的一個機構,在投保銀行倒閉時保護存款損失。它為每家投保銀行的每位存款人提供25萬美元的全面保險。此外,保障亦為不同「所有權類別」的存款提供單獨的保障。
參與券商的保護屬於證券投資者保護公司(SIPC)。它是一家根據聯邦法規成立的非營利性會員制公司。但SIPC不是監管機構。與FDIC不同,SIPC不是美國的代理人。
SIPC負責監督成員公司的清算。清算可能是由於破產、財務困難或客戶資產丟失造成的。
SIPC為每位客戶提供高達50萬美元的證券和現金保護,但現金保護有25萬美元限額。例如,如果你有20萬美元的證券和30萬美元的現金,你就有5萬美元現金超出25萬美元的上限,所以你只有20萬美元的證券和25萬美元的現金受到保護。
客戶只能就客戶的「淨資產」向經紀公司提出索賠。這是經紀公司欠客戶的現金和證券的價值減去客戶欠公司的債務。
這種保護僅適用於現金和證券。這意味著商品期貨不包括在內。保護也僅適用於個人帳戶。養老基金是一個個人帳戶,因此,總共能收到50萬美元的證券和25萬美元的現金。因此,個人受益者得不到保護。
如果你想將資金投資於證券,經紀支票帳戶很方便。你的支票帳戶就在那裡,你不必花時間轉移投資資金。
但是,你的經紀公司持有你的資金並將其轉移到FDIC銀行之間可能存在差距。如果你擁有廣泛的投資組合,這可能會使你無法獲得一些SIPC覆蓋。
與你的財務顧問討論利弊,以便你做出明智的決定。
《大紀元時報》版權所有©2024。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和主張,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或招攬之用意。大紀元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的建議。大紀元不擔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或時效性。
原文「Choosing a Brokerage Checking Account Over a Savings Account」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高靜#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馨綜合報導)雀巢公司(Nestle)將在美國市場上銷售一種價值5美元的新型冷凍披薩和富含蛋白質的意大利麵食,該公司稱,這種產品是專門為服用Wegovy或Ozempic等減肥藥物的人設計的。
據路透社報導,這家總部位於瑞士的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說,它為那些服用了稱為GLP-1激動劑的人開發了這些含有更多蛋白質、鐵和鈣的新產品,GLP-1激動劑是廣受歡迎的抑制食慾的藥物。雀巢向各大雜貨商出售其旗下DiGiorno pizza和Stouffer’s兩個品牌的餐食。
雀巢美國公司膳食部總裁湯姆‧莫伊(Tom Moe)表示,該公司將把新品牌「Vital Pursuit」中的這些膳食作為「食品解決方案」,為那些希望用「正確的營養——高蛋白、優質纖維、正確的礦物質(如鉀和維生素C)」來補充服用這些減肥藥物後所需營養的人提供服務。
這些產品將於10月份在超市上架,售價為4.99美元或以下,比塔吉特百貨(Target)一款售價4.79美元的披薩略貴。
雀巢公司最大的品牌包括KitKat巧克力棒和雀巢咖啡,從去年開始,該公司又研發GLP-1減肥藥的配套產品。
莫伊說:「我們在這方面進展很快。」
雀巢公司首席執行官馬克‧施奈德(Mark Schneider)去年10月表示,該公司正在「仔細」監測,看看推廣使用這些藥物是否會削弱對該公司食品的需求。他當時還說,雀巢公司正在開發「配套產品」,這些產品可能會限制服用該藥物的人「瘦肌肉的質量損失」。
一些投資者擔心,食品公司會因為抑制飢餓的藥物而損失銷售額。但雀巢和康尼格拉(Conagra)等公司的高管認為,這些藥物為牛肉乾、爆米花和冷凍餐等產品的銷售提供了新機會。
大約八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服用過GLP-1藥物,但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估計,未來四年可能會有1000萬至7000萬美國消費者服用這些藥物。
莫伊說,雀巢公司在開發「Vital Pursuit」品牌餐食時與服用GLP-1藥物的人進行了交談,並會很快向他們提供樣品。他說,該公司首先向沃爾瑪推出了這一品牌,然後又向克羅格( Kroger)和塔吉特等其它大型零售商推出了這一品牌。
責任編輯:林妍#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台灣的台積電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先進芯片製造商,對全球經濟具有重要影響。美國及其盟友一直想要確保台積電的製造不會落入中共手中。有報導爆料,如果中共入侵台灣,荷蘭芯片設備製造商ASML(阿斯麥)和台積電有辦法使台積電擁有的「極紫外光刻機」(EUV)無法工作。
EUV是全球最先進的芯片製造設備,只有ASML公司可以製造。
據彭博社5月21日報導,兩位知情人士表示,由於全球絕大多數先進半導體在台灣製造,如果中共對台灣發動攻擊,屆時會發生何事,這是美國政府官員先前曾私下向荷蘭和台灣官員表達的擔憂。
另兩名知情人士表示,當荷蘭政府針對上述威脅與ASML會面時,該公司向荷蘭官員保證,公司有能力遠程讓這些機器無法運作。荷蘭已經對中共對台灣的可能入侵進行了模擬,以便更好地評估風險。
EUV的大小與城市公車相當,需要定期維護和更新。知情人士表示,作為其中的一部分,該公司可以遠端強制關閉EUV,就像「緊急停止開關」(kill switch)安全機制一樣。
報導說,遠程關閉適用於ASML的極紫外光刻機(EUV)系列。台積電是EUV最大的單一客戶。
知情人士說,EUV需要頻繁維護,如果沒有ASML的備用零件,它們很快就會停止運作。
ASML、台積電和荷蘭貿易部的發言人拒絕向彭博社置評。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美國國防部和美國商務部的發言人沒有回覆置評請求。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此前接受CNN採訪時曾向中共暗示,即使其武力攻台,也不會讓台積電為其服務。
劉德音說,戰爭沒有贏家,所有人都是輸家。台灣人已在台灣建立自己的民主體制,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沒有國家能以武力控制台積電,一旦採取軍事行動或入侵,將會使台積電工廠無法運作。要知道台積電是一個精細複雜的製造工廠,從原料、化學物質、設備零件、工程軟體到檢測,都必須與歐洲、日本和美國等國家即時聯繫,台積電是靠著許多人的努力才能運作,因此就算靠武力控制,也無法正常運作。」
「台積電若停止運作,將為中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為他們最先進的零組件供應將會突然消失,所以在採取任何行動之前,我想他們必定會三思。」劉德音警告說。
ASML為某些客戶提供聯合服務合同,讓他們自己進行一些日常維護,從而允許台積電等客戶訪問自己的機器系統。
EUV光刻機是目前最尖端的芯片生產工具。當前全球能夠製造EUV的企業只有ASML一家企業。荷蘭政府自2019年起就禁止對華出售EUV,引發中共不滿。
EUV利用高頻光波列印現有最小的微芯片晶體管,從而製造出具有人工智能用途以及更敏感的軍事應用的芯片。
去年5月,美國國會議員塞思‧莫爾頓(Seth Moulton)表示,「應該讓中國(中共)清楚知道,如果你們要入侵台灣,美方就要炸毀台積電。」不過莫爾頓也強調,他只是為了嚇阻中共而拋出這個議題,不是因為這是最佳策略。
美國一直在努力阻止中共獲得高端芯片,並和盟友聯合限制對華出口先進芯片製造設備和先進芯片。目的是防止中共利用高端芯片發展軍事。
美國向台積電投資數十億美元,將其芯片生產部分轉移到北美。台積電還在日本建設設施,這可能有助於保護其免受中共攻台的影響。
儘管中共沒有統治過台灣一天,但一直宣稱對台擁有主權,並表示不會放棄武力攻台的選項。美歐一直警告北京,不要改變台海現狀。
全球大約90%的最先進芯片都是在台灣製造。保護台灣維持現狀不僅對美國,對西方發達國家也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何塞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去年4月在法國《星期日報》(Journal du Dimanche)發文說,歐洲必須非常關注台灣問題,應派軍艦在台灣海峽巡邏,以確保該地區的和平現狀。
「針對台灣的(侵略)行動必須被拒絕,這不僅僅是出於道德原因,這也是因為從經濟角度來看,將給我們帶來極其嚴重(後果),因為台灣在生產最先進的半導體方面具有戰略作用。」博雷利說。
責任編輯:林妍#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香蓮編譯報導)上週美國宣布對中國產品加徵新關稅,這在股市上產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贏家:馬來西亞橡膠手套製造商。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上週,大馬大型橡膠手套生產商Top Glove的股價觸及近兩年來的最高點,僅上週三(5月15日)就大漲30%。當地同行Hartalega Holdings和Kossan Rubber Industries,以及泰國競爭對手Sri Trang Glove的股價也大幅飆漲。
在今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前,拜登總統對中共採取強硬立場,上調了對中關稅, 將對中國產電動車和半導體的關稅從將25%提高到100%,這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對馬來西亞股市的投資人來說,關注的焦點是針對醫療和手術用橡膠手套的關稅,美國對此類中國商品的關稅將從現在的7.5%提高到2026年的25%。
新加坡最大證券公司大華繼顯(UOB Kay Hian)的分析師傑克‧吳(Jack Goh)在一份報告中說:對中國產手套的關稅加高至25%「將鞏固馬來西亞手套製造業的市場領導地位 ,並減輕先前對中國生產商因激烈競爭而喪失市場份額的擔憂」。
馬來西亞是天然橡膠的主要生產國,擁有大量低成本的外籍工人,也是世界上許多最大醫用手套製造商的所在地。 美國是醫用手套的重要市場,根據Hartalega公司年度報告,去年北美占該公司收入的50%。
疫情期間,由於全球對橡膠手套的需求上升,馬來西亞手套製造商的股價上漲。 但隨著疫情結束,需求萎縮,對生產商造成了打擊。
此外,馬來西亞手套製造商也面臨中國同行的激烈競爭,如英科醫療、藍帆醫療和中弘普林。吳估計,中國公司的全球市占率將從2019年的約7%上升到2023年的32%。
根據大華繼顯的計算,目前中國製造商每1,000件產品的平均銷售價為17美元,而新關稅將使其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上升至19至20美元,從而縮小了與馬來西亞的價格差距。
Top Glove公司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的季度淨虧損為5,100萬馬來西亞林吉特(約1,08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64億林吉特虧損有所收窄。 大華繼顯的報告稱,競爭格局的改善將 「使(馬來西亞手套製造商的)盈利能力和利潤率在2026年超過疫情前的水平」。
馬來西亞投資銀行Maybank(馬來亞銀行)將Top Glove的股票評級從「賣出」上調至 「買入」,目標價從每股0.80林吉特上調至1.21林吉特。 同樣,它也將Hartalega Holdings的目標價從3.02林吉特上調至4.36林吉特。
「我們預計這一最新進展將縮小中國和馬來西亞所製造的手套之間的價格差距,使馬來西亞手套在美國市場更具吸引力。」Maybank在最近的報告中說。
隨著美國提高關稅,中國手套生產商將開拓其它市場,在那裡引發與馬來西亞公司的新競爭。
但Maybank指出,馬來西亞製造商仍可參與競爭。 「雖然中國手套生產商有可能將重心轉移到歐洲市場,但我們相信馬來西亞手套生產商將有能力參與競爭,尤其是在過去兩年,經過幾輪成本合理化和去產能化之後,成本效率已得到了提高。」
責任編輯:李琳#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編譯報導)紐約市房租飆升,平均房租約達3,475美元/月。有報告說,面對如此高昂的租金和預付費,95%的公寓都超出了普通工薪層的承受範圍。
根據Zillow Group Inc.旗下StreetEasy和tech:nyc的一份新報告,2023年紐約人的平均年收入略低於8.9萬美元,如果按照房租支出不超過年收入30%的標準來看,紐約人每月最多可負擔2,216美元的住房費用。
換句話說,如果不超出30%的收入負擔能力,普通工薪層只負擔得起市場上4.4%的公寓。
報告還發現,除了高月租,預付費也更高。2023年的平均預付費為1萬454美元,這包括一個月的租金、押金和經紀人費用。
紐約和美國其它大部分地區一樣,工資跟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報告稱,2023年紐約市租金中位數上漲了8.6%至3,475美元,而紐約的平均工資僅上漲1.2%。
而且住房短缺情況還在進一步惡化。紐約市的住房缺口達到38萬套,超過了舊金山、芝加哥和波士頓都市區的總和。
紐約市的住房負擔能力危機對藍領工人的打擊最大。報告稱,從事醫療保健支持、食品供應和交通服務的人員2023年的收入不到7萬美元,這意味著市場上99%的公寓他們都負擔不起。
即使是年收入為13萬5,089美元的科技員工,也只能負擔市場上35%的公寓月租。
報告稱:「租金支出增加會導致租房者的預算出現更大的缺口,並且很難為長期目標(例如房屋首付)進行儲蓄。但許多紐約人別無選擇。」
責任編輯:林妍#
***********************************
【大紀元2024年05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婕美國聖地亞哥報導】5月18日,聖地亞哥臺美基金會/臺灣中心舉辦27週年慶並頒發高中生獎學金和模範母親獎。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的美國臺灣傳統週巡演也於當天下午在臺灣中心禮堂舉行。
基金會新任董事長陳淑慎表示,臺美基金會走到今天,靠的是大家的努力和支持。「我們是一個公益組織,在大約30年之前開始做,今年我看到又有人是第一次贊助,就是這樣承先啟後的。有人出錢,有人出力,還有很多義工幫忙。也有年輕人進來。」
臺美基金會今年的「應屆高中畢業生獎學金」有10位獲得者。今年的「茂均紀念獎」頒發給了腦癱協會聖地亞哥分會。「模範母親」獎由游素蓮獲得。
陳淑慎說,「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就對這個社會出點力,希望社會更好、更和諧。這是我們大家共同的期待,未來也會加強在這方面的努力。」
當天的活動由臺美基金會年輕的新董事黃昱雯主持,她也是臺美菁英協會(Taiwanese American Professionals)聖地亞哥分會的共同主席。
黃昱雯表示,一些年輕人來到聖地亞哥工作、生活,但是他們對臺美基金會並不了解,她希望今後籌備更多讓年輕人感興趣的活動,「讓他們來這裡更了解我們的文化。」#
責任編輯:鄭念啓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季薇多倫多報導)最新研究發現,沒有高中文憑的加拿大人的平均收入,漢密爾頓居民最高。
據《多倫多太陽報》報導,賭博專家Casivoo根據加拿大統計局2021年的數據,對沒有高中文憑的加拿大人的平均收入進行了分析。
沒有高中文憑的加拿大人,平均收入為27,760元。
各大城市來看:
漢密爾頓居民,平均收入37,190元,比全國平均高出9,430元。
緊隨其後的,是卑詩省的阿伯茨福德(Abbotsford)和米申(Mission),兩市並列第二,沒有高中文憑居民的平均收入為32,260元,比全國平均高出4,500元。
亞伯塔省的萊斯布里奇市(Lethbridge),平均收入為32,120元,比全國平均高出4,360元,排名第三。
亞省的埃德蒙頓,平均收入為31,340元,比全國平均高出3,580元。
卡爾加里、溫哥華和多倫多,都排在前10名。
Casivoo表示,一些石油產業城市,例如埃德蒙頓和卡爾加里登榜,意味著這些城市的工資水平較高,並且不需要高學歷;多倫多和溫哥華,則是更具創業精神的熱點城市,或許解釋了它們為什麼能夠躋身前10名。
沒有高中文憑的加拿大人,平均收入排名前10/地區如下:
1. 漢密爾頓,安省,37,190元
2. 阿伯茨福德、米申,卑詩省,32,260元
3. 萊斯布里奇市,亞省,32,120元
4. 埃德蒙頓,亞省,31,340元
5. 卡爾加里,亞省,30,300元
6. 溫哥華,卑詩省,29,400元
7. 多倫多,安省,28,240元
8. 紅鹿市,亞省,28,170元
9. 貴湖(Guelph),安省,28,140元
10. 布蘭特福德(Brantford),安省,27,990元
該研究雖然提供了有趣的數據,但沒有全面了解沒有高中文憑的加拿大人的財務狀況。例如住房、飲食和交通等生活成本,以及稅收等情況。
責任編輯:岳怡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接上文)
又一天的下午,我剛進公園大門,一個聲音注入我的耳中:「你跟那個『怪』老頭還挺聊得來呀,都說些啥呀?」我望向他:是一個中年男子。我說:「瞎胡扯,聊些陳穀子爛芝麻的事。」接著問他:「你跟他聊過嗎,你對他了解多少?」他說:「沒有,他不跟凡人搭話。就聽說他當過勞改犯,沒有退休金,靠他兒子每月給點錢維持生活。」我說:「噢,是這樣一人?」
我向「怪」老頭兒坐的長椅處走去,遠遠看見他早已坐在那兒了。我快步走過去,他看見我,用目光和微笑迎接我。我到椅旁,依舊坐在他的右邊。坐下後就急不可耐地問:「剛才進公園門時一個中年人跟我說,你曾是勞改犯,沒有退休金,靠兒子養老,是真的嗎?」他微笑著說:「我是騙他們的,退休前在原地區建築公司工作,先當後勤主任,後來帶領一支工程隊在全地區各縣搞建築,當時工資低得可憐,退休後一個月給兩千多塊錢退休金。簡直就跟打發要飯的一樣,與我對國家的貢獻相比根本不成比例。中國的勞工跟勞改犯沒有多大區別。所以我跟他們說我是勞改犯。」聽完他的話我想,此人真是太清醒了!大多數人被中共洗腦,認為自己的飯碗(工資)是共產黨給的,退休金是共產黨賞賜的,對共產黨感恩戴德。這人卻知道自己貢獻大,報酬太少,真是極其少見的清醒人。就問他為啥這麼清醒。他說:「事兒在那兒明擺著哩,只要自己會思考就能認清。」
接著他給我講了一般人都詬病的國民政府在抗日戰爭時期「抓壯丁」的真相:日本是個強國,武器先進,兵強馬壯,國軍必須得有數倍與敵的兵力才能抵抗得住,國民政府深知這一點,也知道一旦亡國,損失大的是有產者,有產者最不願意看到國亡,因此就先動員有產者的子女入伍參戰。地主、資本家的子女先是適齡青年,能參戰的幾乎都參戰了,但仍不夠用,後來大城市連初中學生都入伍了,仍不夠用時才徵召窮人子弟。咋招呢?一家只有一個男丁(青壯年)的不征,兩個以上的出一個。也是先進行動員,講保家衛國人人有責的道理。動員之後,明大理曉大義的戶都自願地送自己的子弟去部隊保家衛國。但也有不通情達理的逃避兵役,抗拒徵兵政策。對此類人經再三說服仍拒不服從者就依法採取強制手法迫使其服從命令。於是就出現了「抓壯丁」這個事兒。具體實施時也是具有人性化的,抓的時候有的人認為,國家政策讓當兵保衛國家應該去,我不去國家要強制我去是有道理的,那就去吧,就順從了。但也有很少一些人置國家政策與民族大義於不顧,死硬抗拒,硬要逃跑,此時就對空鳴槍,命令其站住返回來服從命令參軍。膽小的就服從了。也有膽大的聽見槍聲和命令依然要跑。對這種人也不開槍打他,跑了就算了。沒有打死打傷人的現象發生,也沒有窮追不捨一定要把逃跑的人追回來的事情。這就是「抓壯丁」真實情況。
這番真實詳細的關於「抓壯丁」的陳述,不僅使我產生了對國民政府、國民黨、蔣介石「抓壯丁」政策的理解,認為他們做得有理有節有人性,甚至覺得過於心慈手軟,對大敵當前敢於抗拒服兵役的人怎麼那樣對待……跑了就白跑了,不進行任何追究處分。更進一步想到,國民黨之所以輸給共產黨丟掉政權逃亡孤島台灣就是因為仁慈手軟。同時又想,個人或政黨、政府就得有仁慈之心,有仁慈之心,丟了政權不丟人心,最終人民會理解,神佛會護佑,終會有好報。這一點已被今天的現實證明:今日的台灣已經走上自由民主法治的人間正道,經濟繁榮,社會安定,人民幸福。深受世界人民尊重,蒸蒸日上,前途光明。比殘暴無情,不擇手段屠殺好人而奪取政權,遭到全人類的痛恨、詛咒、圍剿,以至於落到今天日薄西山,臭名昭著的下場的中共,不知要好多少倍。
在一個秋高氣爽、晴空萬里的下午,我又去了公園。在公園轉了一圈後就自然而然地到了「怪」老頭坐的地方。只見他依然像一座穩塔似的在長椅上坐著。看到已到他跟前的我,就熱情地讓我坐下,我依然坐在他的右邊。這次我想了解一下他是否信神信靈魂轉世,就問他:「你見多識廣,聽說過靈魂轉世的故事嗎?」他自豪地說:「我的鄰居吳大伯就是沒喝迷魂轉世的,還是閻王爺的好朋友呢!」他真是一個談話高手,一句話就引起了我的興趣。他接著說:
城西北方離這兒十八里有個周營,莊主就姓周,有幾頃地。心地善良,為人正直,嫉惡如仇,同情弱者。因此得罪了一些破皮無賴。但他卻在五十幾歲時得急病突然死了。死後魂兒悠然自在地去見好朋友閻王爺。閻王爺見好朋友來了,熱情招待:倒上好茶邊喝邊聊。他對閻王爺說:「求你給我安排個差事幹幹,我不想再轉生當人了,人間太複雜、太醜惡、太麻煩。」閻王爺看了看生死博,上面寫著:此人轉生的時間已快到了,應轉生到雙石碑吳家。閻王爺心中有數後,就叫鬼差換茶。鬼差端來一杯微微泛黃的茶水。閻王爺對他說:「這是一杯忘憂茶,喝了能忘掉一切憂愁和煩惱。你喝完後休息休息再給你安排事兒。我有要事得去辦。」閻王爺離開。他知道這是迷魂湯,就說:「好,你忙去吧。」當閻王爺走遠後他迅速地把迷魂湯給倒掉了。頃刻之間他便到了城西南方的雙石碑轉生到吳家,是一個有幾畝地的善良人家。
周財主因為沒有喝迷魂湯,在他心目中自己仍然是「周財主」——五十多歲,有文化,有見識。而生養自己的父母都是二十來歲的小青年,他無論如何無法叫他們爹娘。於是就裝啞巴不說話。但裝出來的啞巴總會露出些破綻,天長日久破綻越來越多,人們、特別是他父母更能感受到他的啞巴是裝出來的。起初也裝著不知道他是裝的,一直到他十二歲時,他父親覺得應該想個辦法讓他說話,不然就難以娶妻生子續香火。說理的方法都用了卻沒有起作用。就用威嚇這一招,找幾個壯漢把他架到井邊,說要是再不說話就把他扔到井裡淹死!貪生怕死的心打敗了他不說話的意志籬笆,他終於說話了,也放下了「財主」的身分叫爹喊娘了。
就在他十二歲不再裝啞巴正常說話這一年,前世家中出了大事——幾百畝地被潑皮無賴惡走了。無賴知道周財主暴死,地契沒傳給妻兒,就精心編造了一套理由,說財主生前暗地裡跟他賭博,輸了一大筆錢,錢的數額正好跟他家的土地等價,就把地契抵押給他。他當時有大生意要做,就到外地做生意去了,想著生意做成了就不要這地了,老周走了,孤兒寡母怪可憐的。可生意做賠了,不得不要了。他家人不信,官司打到縣衙。縣官叫雙方拿出地契,但都說找不到了拿不出來。縣官說讓他們回家找地契,誰找來地就給誰。無賴歪門多,就偽造一個地契。他知道縣官要是認真辨認過不了關,就行賄給縣官,縣官就貪贓枉法把地判給了無賴。周家感到冤枉死了,卻沒辦法。
消息傳到十二歲的「周財主」耳中,他思忖再三,覺得應該幫前世妻兒討回土地。就回到周營找到前妻對她說地契所在的地方。前妻不信。說:你一個十幾歲孩子咋會知道地契在哪兒呢?他不想暴露真相,就撒謊說:「我是個小偷,常在你們家裡到處扒查,見到地契在那個地方擱著。」其前妻按他說的地方去找,真的找到了。她拿著真地契與兒子一起到縣衙呈給縣官。縣官本就知道無賴的地契是偽造的,現在周家拿出了真地契,就依法把地判還給了周家。
「周財主」在今世吳家成了實際上的當家人,地種的好,做生意也賺錢。經過多年積累又成了擁有百畝土地的財主。因為城裡有生意就在城裡買了房子,成了「怪」老頭父親的鄰居,歲數比他父親大。因此,「怪」老頭就稱吳大伯。隨著歲月的流逝,吳大伯老了,也不再避諱投胎轉生的事了。不僅如此,漸漸地還津津樂道地主動跟別人說呢。就一五一十地跟人說了他前世今生的傳奇經歷。
剛說完這個故事,他的電話響了,讓他回去。我們就分別了。
(未完)
責任編輯:李勵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2003年中一連數月,台灣發生多起類似、且備受矚目的案例。
例一,2003年6月12日新聞報導,台南縣新營市三興街173巷共八戶人家,因出入巷口為私人土地,四年前王姓地主準備蓋房子而發生訴訟,最高法院判決住戶有通行權,地主建屋不成還要負擔土地稅,於是提起侵權民事賠償。如今台南地院認定使用就應付費,於是判決該八戶人家應給付以往16年來的通行費,每戶23萬元,今後八戶每年共須付二萬一千元通行費,直至未通行為止。
例二,2003年7月28日新聞報導,台北市青田街的狹小巷弄中,有著清新綠蔭,不久前因為有住戶修剪「自家」樹木,引發居民齊心護樹,進而發起「愛青田、救老樹」活動,希望市府文化局等相關單位儘速訂定樹木保護法執行細則及修剪準則。也就是說,即使是種在自家私有土地的樹木,屋主也不能「自由」修剪,換言之,「私產」變為「公產」。
例三,也是發生在2003年7月底,苗栗縣竹南鎮龍鳳里,有一口百年的埤塘,因為縣府施工不當,造成埤塘成為死水池,魚蝦死亡、水質污染,而大人小孩也都失去夏天嬉戲場所。於是當地有心人士,偕同兩位妙齡女郎及小孩,集體近乎裸體入埤抗議,希望找回純淨的百年埤塘。
例四,2003年8月20日,桃園地檢署偵辦一起牛隻竊案紛爭。據了解,新屋農民彭某2001年9月,發現所飼養牛隻在一個上午遭竊十多頭,其中一頭一歲多取名「愛愛」是他特別鍾愛的,讓他心疼不已,也導致彭某時常開車四處找尋。2002年12月間,彭某在大園鄉一處農田發現一頭黃牛頗像「愛愛」,他停車觀看,而該頭牛也不斷揚頭、甩尾且朝他叫,明顯認得他。於是彭某報警處理,最後警方與兩造飼主協商,決定將該隻牛由彭某帶回保管。但最後這位黃姓飼主否認偷牛,也表示不知該頭牛是贓物,於是循線找出當初買賣交易者,那知前前後後共有十餘名飼主,人人表示自己是養牛者,檢察官偵訊了半天,難以判定誰才是牛隻真正主人。
例五,2003年9月中旬新聞報導,高雄縣岡山鎮有位蔡姓企業家,夫婦倆為解決鄰居出入不便問題,分別買地或提供自己土地開路供鄰居通行或開闢溪畔園道,並且時常出資鋪路、開水溝,樂善好施卻行事低調不愛人知。
這五個案例儘管看似各有特色,其實有一個共同點,此即都與「產權」有關,有的難以判定產權誰屬,有的為了私產被欺占而興訟,有的私產卻面臨被強制不能自由使用,而有的竟然自願將私產大方作為公產。
關於例四牛隻到底屬於誰的案子,記得小時候曾看到兩位婦人「爭子」的故事,聰明的判官急中生智,提出「將小孩剖成兩半,一人分一半」的建議,結果有位婦女表示若要如此做,她將忍痛放棄,最後判官卻將小孩判給她,因為「母子連心」在此婦人身上看得到啊!不知桃園檢察官有沒有想到這則應該算是廣為人知的古代案例?也許可以獲得很好的啟示。
關於例二和例三,都是明顯的「私產」遭受到侵犯的例子,一是受到街坊鄰居強烈要求,而且這些民眾還要求並付諸行動要政府出面來「強制」,方法是「立法」限制私人行使對自己財產的使用權,亦即「私產變為公產」。另一個例子是政府「無意間」侵犯了私產,用經濟學的語言來說,就是出現了「負的外部效果」,因為縣府施工不當,對於地方民眾的權益產生不利,而民眾屢次陳情無效,於是藉由荒謬的「半裸體」抗議方式引來各家媒體之報導,終於形成一股「有效的」無形壓力,讓事情獲得縣府的立即注意而有解決的可能。
例一的情況是私產擁有者遭到侵犯,過了一段時日才發覺而為衛護私產告上官府,問題的癥結在於「侵占者」是「無知的」,亦即這些人不是有意侵占,如今被告上官才發覺代誌大條,想一想自己也好似「無辜受害者」,他們是否要為自己的「疏忽」而付出代價呢?進一步言,「使用者」是否一定要付費呢?
1991年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寇斯(R.H.Coase)早已為我們揭示「使用者不一定要付費」的謎底。他在1960年10月出刊的《法律與經濟學刊》中發表〈社會成本問題〉一文,提出了石破天驚的異於主流之論點,關於A對於B造成傷害的問題,我們一般認定的是:我們應該如何限制A的行為。寇斯認為這種想法是錯的,因為我們所處理的問題是帶有「交互的性質」。因此,若要避免傷害到B,可能因而對A造成傷害。因此,寇斯認為我們必須決定的問題是:我們應該准許A去傷害B呢?還是應該准許B去傷害A?而這種問題其實就是如何減輕「傷害程度」的課題。
寇斯舉例說:有一家糕餅工廠,其機器所產生的噪音與震動聲干擾了一位醫生的診療工作。若要避免醫生受傷害,就會對糕餅工廠的主人造成傷害。此例揭示了問題的本質:我們若限制了工廠主人的生產方式,以期醫生的工作量可以提高,必須付出的代價,就是糕餅工廠的產量將會減少。這樣做到底值不值得呢?看來很難有定論,也就怪不得實際人生會這麼的紛擾了!
至於例五的情況,當然不必多說,私產擁有者大方的放棄私利而造福地方民眾,不但沒有紛爭出現,而且得到眾多人的讚美,博得「善名」且營造鄉裡和諧氣氛。如果這位樂善好施者的行為能廣為傳布,其它的個案也不會發生,結果會是:台北市青田街的街坊民眾不必煩勞政府出面「強制」,那戶剪樹的人家會在鄰人告知情況後,就會自動的與眾人協商出一種好方法來皆大歡喜;例一的地主會大方地讓鄰居有巷道可以自由通行,也當然不會有賠償金的事了;例四的這隻牛,在大夥兒相互謙讓下,最後歸給最愛護且最需要這頭牛的農民;至於例三,也當然不待眾怒抗議,縣府在接到反應後就即刻善後,不會讓傷害行為繼續出現。
這樣子的「大同」景象,不正是「桃花源」美麗境界嗎?不也是凡間人民夢寐以求的嗎?可不可能達成呢?我想絕大部分的讀者會回答:「不可能!」可是上舉例五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問題就在:這類好心腸的「利他者」有多少?能不能將這種心態廣為傳布?回到紛爭處處的實際世界來,「自私自利」似乎已被認為是常態,自那麼古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不就是座右銘了嗎?因此,要推動例五蔡姓企業家的善舉,的確是很難,但,很難就該雙手一攤而放棄嗎?是不是可以人人由自己做起,日常生活中為別人多想一想,多多幫助人家一些,社會風氣在無形中不就可以很快地改過來了呢?「心動不如行動!」台灣人民趕緊付諸行動,早日將「爭權奪利」惡習趕走吧!
—原載於2003年10月16日《貿易雜誌》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朱穎
***********************************
【大紀元2024年05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戴德蔓台北報導)ChatGPT讓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成為顯學,主導文創CEO江秉承耗費一年時間、投入八位數並開發出媲美Sora的影片製作技術,5月20日舉行《VMOVIE平台》發佈會,期待運用高科技AI技術解決影視界資金不足問題。導演陳奕先則提醒,AI只是一項工具,不能讓AI幫你思考,創作者要遠離思想怠惰,才能駕馭AI,創作出感動觀眾的故事。
主導文創 CEO 江秉承表示,自己在影視行業深耕多年,最常聽見導演碰到的問題就是預算不足、演員期待有更大的舞台比如說前往好萊塢的演出機會、演員面臨年紀變大無法拍戲的窘境。他與團隊一直在思考這些問題,他們花了一年的時間打造了《VMOVIE平台》,期待解決大家的需求,做到一個想法創意即能生成影片。
彭小刀也現身發佈會,主辦單位驚喜播放AI生成影片,彭小刀開心道:「自己好像成為好萊塢大明星,也算是夢想解鎖。」現場也播放任潔玲AI生成影片,業界人士說,「這項AI技術,完成大家逆齡的夢想,恢復往日再出道一次。」
據暸解《VMOVIE平台》已經將視覺從2D更超越提升到3D,就是從用照片變臉所謂的ebook 到影片的生成。目前平台上有30個電影套件,之後每一個月也會增加30個電影套件,讓這個拍攝內容更加的多元,提供大眾更多的選擇。只要花台幣599元就可以有專屬的分場腳本、台幣9999元製作專屬1分鐘的影片。
儘管AI可以解決資金與技術問題,不過江秉承也提到,「不合邏輯是人類最真珍貴的寶藏,所謂不合邏輯也就是『愛』」,AI只做合邏輯的事,所以團隊也希望優化這套系統,讓大家可以駕馭AI,而非被AI駕馭。
電影《志氣》的導演張柏瑞向《大紀元時報》表示,AI對創作者來講,或者對投資人來講,它是一個很好的媒介,比如前導片要花很多錢,可是透過這個項目可以先把storyboard(分鏡腳本)做出來,而且是動態的。不過,這樣的技術做廣告、MV、自媒體都沒問題,但與電影還是有些距離,因為電影是有情感的藝術呈現,而科技對於人類細膩的情感,真的很難處理。
對於AI產出的作品是否有同質性太高的問題?張柏瑞提到,AI可以處理一些你下的指令,但要進入故事本質與情感交流是有困難的,所以創作者還是可以有自己的創作,透過AI將系列的東西做出來,不過他提醒,這些都是大數據,都是從資料庫取得,所以版權也是要注意的事項。
張柏瑞說,儘管AI提供了很多方便與解決資金不足問題,但電影是第八藝術,有很多種不同面向的呈現,比方說建築物、場面、人物、服裝、音樂,任何一項都可以成為電影的賣點,這些都是創作者將來要努力的地方。他提醒創作者,AI可以成為電腦的技術的創作工具,如果想要有所表現,創作者應該要充實自己的內涵,寫出可以感動觀眾的故事才是關鍵,「當大家的工具都是一樣的時候,比的就是你內在的內涵怎麽超越別人」。
導演陳奕先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說,觀眾不會被很絢麗的畫面感動,真正感動觀眾的是創作者要說的故事,創造的角色,AI無法理解人類複雜的感情,AI也不需要理解創作者為何這樣編排分鏡,但它會幫忙彙整出來,就比如沒有Photoshop之前,要合成一個東西很難,當大家都會Photoshop時,比的不是誰的Photoshop看起來比較炫,而是畫面讓人有更多情感的觸發,所以Photoshop只是一個工具而已,在他看來AI也是這種情況。
陳奕先認為,未來不管是實拍或是3D製作,最後取決你要講什麼故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故事可以用文字就讓人家感動,拍出的畫面可能會更感動,如果文字沒有辦法說服任何人,就算再炫的技術做出來,大家還是不知道要表達什麼。
陳奕先引用導演李安的一句話「創作者要遠離思想怠惰」鼓勵創作者,絕對不能夠讓AI幫你思考,而且你要想的比AI想的更深遠更縝密,這樣你才能夠駕馭這樣的工具。
陳奕先說,李安這句話讓他到現在還印象深刻,「我覺得要遠離思想怠惰,這是創作者一定要隨時提醒自己,永遠沒有人可以帶領你思考,尤其是AI,所以你能夠做的是駕馭AI,不要覺得做出來很炫就滿意了,應該要往下繼續探索。」
責任編輯:于曼
***********************************
中耳炎是指鼓膜內的中耳部分出現了炎症,大部分是感冒或鼻炎引發的併發症。鼻子和耳朵由咽鼓管連接在一起,它是一個耳管,所以一旦鼻部患病,細菌就很容易進入到耳內。要是得了中耳炎的話不但耳朵疼痛、發熱、化膿,還會出現聽力下降和眩暈症。吞咽東西的時候還會感覺耳朵裡有咔咔的聲音。韓醫學認為耳朵和腎臟相關。耳朵和五臟中的腎氣相聯,所以能夠聽到聲音。只有腎臟功能調和時耳朵才能聽到五音。腎臟儲存精氣,只有當精氣協調,腎氣旺盛時耳朵才能聽到五音。
過度勞累會導致氣血受損,腎臟受到傷害的時候精氣也會減少,因此耳朵就會失聰,聽不到聲音。 因為韓醫是從這種角度來治療耳疾,所以西醫束手無策的慢性耳病韓醫卻能治癒。
《東醫寶鑑》中說耳聾都是由熱引起的。其實在過去,傷寒之類的熱病後遺症中就有很多是耳聾,或者患上嚴重中耳炎導致的耳背。當然聽力減退並不都是由熱病引起的,除了病菌感染的炎症之外,外傷、腫瘤、藥物、噪聲、上了年紀等都會導致耳背。
中耳炎根據症狀不同, 可以分成很多種。中耳部位出現紅腫,並感覺到耳管慢慢腫大堵塞耳朵的現象是耳脹;產生分泌物,鼓膜充血或中耳腔內粘膜腫脹發熱,這是耳痛;不僅潰爛化膿,鼓膜裡面的膿和分泌物還形成粘稠的膿水,這叫做膿耳;耳疳是耳朵裡流出黑色膿液,並伴隨惡臭。持續化膿會讓分泌物滲到骨組織內部形成膿塊,慢性中耳炎繼續惡化,還持續流膿,那就是耳漏。
在韓醫學裡,耳脹或耳痛的時候要用清熱舉風的藥劑,因為它具有消炎、鎮痛和殺菌效果;患上膿耳或耳疳的時候使用滲水濕藥。而耳漏這種持續流膿的病症就需要使用扶正祛邪的藥。我治療中耳炎的原理是從增強腎臟之母——肺臟的功能入手,強化肺功能以提升腎臟的功能,腎氣入耳,最終對耳病起到治療作用。
虎耳草和牛蒡對中耳炎有療效。當耳痛的時候把虎耳草洗淨晾乾,並撒上鹽,然後榨汁。把一兩滴藥汁滴進耳朵,或者把兩三滴牛蒡汁滴入耳內都可以起到排出膿水和清熱的作用。
黑豆煮爛食用,可以提高身體抵抗力。空腹喝山茱萸一天三次,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提高抗菌能力,防止中耳炎發展成慢性炎症。
為了避免中耳炎,平時要注意防止耳朵進水。如果進水的話要立刻用乾淨的布擦乾。挖耳朵的時候如果形成傷口,也會轉變成中耳炎,所以要小心。預防急性中耳炎最好的方法是在冬天儘量不要得感冒。
一定要養成飯前洗手,每天刷三次牙的習慣。擤鼻涕的時候為了不給耳朵造成負擔,要兩邊交替著擤。冰激淋或者方便麵、碳酸飲料、餅乾、酒等會造成胃腸功能低下,或者鼻腔內的水腫、免疫力低下等,所以要少吃這些食品。(節選自徐孝錫《扁鵲了願在扁康》,有刪減。)
※※※※※※※※※※※
我是來自美國洛杉磯的Lily,今年60歲。
我曾患有過敏性鼻炎二十多年。1989年開始出現了聲音沙啞的毛病。1995年來美國後,由於工作壓力大,過敏性鼻炎最初是季節性發作,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嚴重,後來常年處於發作狀態。我去看西醫,醫生說這種病是無藥可治的,只能多做運動,又去看中醫,也只是當時有點效果,不久就又發作。所有的醫治方法幾乎都嘗試過了。
整天都是頭暈腦脹的,很容易出現疲勞,那時,就會有耳鳴現象。由於鼻塞特別嚴重,晚上不能躺下睡覺,健康狀況更加糟糕。滿臉都有妊娠斑,氣色不好,心情煩躁,總想發脾氣。可由於身體長期休息不好,很虛弱,連發脾氣的力氣都沒有了,整個人一天到晚無精打采。受我的情緒影響,家裡的氣氛也很沉悶。
我於2017年10月開始服用扁康丸。服用第一瓶時,明顯感覺呼吸順暢一些,也覺得有力氣了;服用第二瓶時,晚上可以睡得很好了;可是又出現了流鼻血現象,打電話諮詢扁康丸全球服務中心,得知是治療過程中的排毒現象後,鬆了口氣;服用第三瓶時,出現了發燒、蕁麻疹的排毒現象;服用到第五瓶、第六瓶時,檢查身體肝指數升高,但是有了之前的經歷,沒有像剛開始出現排毒現象時那麼緊張了。但還是有一些疑慮,免不了要打電話諮詢。
整個的治療過程中都是這樣,就這麼反反復復的幾個月。隨著繼續服用,再去醫院做檢查,結果顯示肝指數正常了,蕁麻疹也好了,也沒有再流鼻血。一直服用到第九瓶的時候,晚上睡覺竟然可以不用枕頭平躺了,我終於可以很舒服地睡覺了。
2018年6月不但我的鼻炎徹底好了,整個人感覺精力充沛,而且臉上的妊娠斑都不見了,皮膚白裡透紅,氣色非常好,很多認識我的人都說我看起來年輕了。困擾我這麼久的過敏性鼻炎終於康復了,神清氣爽的感覺真好!
(扁康丸全球服務中心提供)
(國語/粵語 24小時專家諮詢)
• 電話:800-210-5501
• 網址:www.pyunkang.us
責任編輯:孫誠◇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簡綜合報導)週二(5月21日)訪歐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呼籲,歐盟需要與美國一起打擊中國產能過剩和傾銷。她還警告說,中國廉價出口浪潮對全球經濟構成嚴重威脅。
在前往意大利參加七國集團財長會議的途中,耶倫在法蘭克福發表講話, 她表示美國及西方盟友必須「團結應對」中國過剩的製造業,否則他們本國的行業將面臨風險。
耶倫週二強調,美國無意執行反華政策,但中共的行為對全球經濟構成威脅。
「當我們坐在這個房間裡時,中國(中共)的產業政策看起來似乎很遙遠,但如果我們不採取戰略性的、團結的方式做出反應,我們和世界各地企業的生存能力或會面臨風險。」她說。
「對中低收入國家以及全球工人的支持,對於全球經濟的實力是至關重要的。」她補充道。
在耶倫發表上述言論的一週前,白宮對中國科技產品包括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礦產等產品大幅加征關稅,其中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徵收的關稅從25%提高到100%,太陽能電池關稅從25%提高到50%,鋰離子電池從7.5%提高到25%。她表示,關稅上調是「戰略性和有針對性的舉措」。
美國此舉將保護賓夕法尼亞和密歇根等州的工業,該地區的藍領階層是總統拜登和共和黨人川普(特朗普)爭取的對象,這些搖擺州的選民將在今年的美國大選中投下關鍵一票。
耶倫4月份訪問北京時發出的警告,中國大量的製造業補貼或加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德國總理朔爾茨、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對此表示支持。
雖然歐洲支持反對中國過剩產品傾銷,但在美中不斷加深的貿易緊張局勢中,歐洲希望尋求中間立場。
與美國相比,歐盟向中國出口了更大比例的商品,歐盟試圖通過符合WTO規則的調查和報告,來解決大量廉價的中國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和電動汽車問題。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已經表示,布魯塞爾將採取與華盛頓的「一攬子(對華)關稅」的不同做法。她一直在推動歐洲與中國關係「降低風險」,這種做法得到馬克龍的支持。
歐盟委員會正在調查中共政權對汽車企業的補貼是否損害了歐洲汽車業,但歐洲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德國等國家反對調查。
上週,德國總理朔爾茨在斯德哥爾摩的一次演講中表示,從中國進口到歐洲的電動汽車中「至少有一半是西方品牌」。
歐盟有些人士認為,拜登政府的《通脹削減法》刺激了對美國製造業的投資,但損害了歐洲的利益,耶倫回擊了這種說法。
「我們不僅僅在國內創造機會。到2022年,美國與歐盟的綠色能源產品貿易額將超過20億美元,歐洲國家可以成為這一領域的領導者。」耶倫表示。
耶倫還呼籲美國和歐盟在關鍵礦產方面加強合作,稱兩國的供應鏈目前「過度集中在中國」,並呼籲進行多邊開發銀行的發展 。
耶倫也呼籲歐洲和美國共同反對俄羅斯的侵略及伊朗「支持恐怖主義」,包括商定如何釋放價值約3000億美元的俄羅斯凍結主權資產,以援助烏克蘭。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金融時報等的報導)
責任編輯:林妍#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採訪報導)一位剛來美國一年半的大陸高中數學老師最近再一次拜讀了李洪志大師的《為甚麼會有人類》一文,發現自己對法輪功和「真、善、忍」的「忍」字有了全新的認識。
他認為,法輪功學員之所以能夠抵抗住最邪惡中共的最邪惡的迫害,就是因為他們信守了「真、善、忍」三字原則,特別是其中的「忍」——他們「承受」「忍受」住了甚至「活摘器官」這麼慘烈的苦難,卻仍然堅持修煉,並且在瓦解中共。
「我內心深處對法輪功就是感恩和感謝」,這位老師說,「因為他們是對抗邪惡的最強大的力量,而且任何力量也戰勝不了他們,因為他們是神的子民,得到了神的祝福和力量。」
原大陸高中數學老師翟德雲,2022年底從南美「走線」來美。他說,他原來對法輪功遵循的「真、善、忍」的「忍」認識不足,所以他「為了反共而加入了中國民主黨,而沒有選擇加入法輪功」。
「我以前和很多人一開始都這麼認識的,以為『忍』就是『面對邪惡置之不理』,成為『吃瓜群眾』。」翟德雲說,看了李大師的《為甚麼會有人類》之後,他的認識變了。
「李大師說的很明確,在神的眼裡,我們人待的這個地球就是垃圾排放之處,垃圾再處理,分門別類,需要很艱苦的過程——該提升的提升,該歸類的歸類……」
「所以這個『忍』不是傳統認識上的『忍』,不是不反擊、不還擊,而是說,人類在這個塵埃世界中,面對的困難和挑戰太多了。在中國,由於共產黨的宣傳那麼邪惡,那樣的環境下還有那麼多中國人修煉法輪功,你想像他們要承受多少?!所以我現在對『忍』的認識是:就是他們『承受災難』的能力,忍受來自各個方面的苦難。」
「所以,『真、善、忍』中的『忍』不是我原來理解的那樣,面對強暴置之不理的懦弱,而是選擇內心更加強大,選擇更加合適的方式和有效的手段瓦解共產黨,包括『三退』就是最有效的瓦解中共的手段——用最小的能量、最符合人性的方式、減少損失地對抗反人類的中共。」
「這個『忍』讓法輪功學員變得強大,是一種抵禦苦難的強大,任何人不能改變他們的強大,即便是個女人,她的內心也是最強大的。任何人都不能改變他們內心的強大,世界上沒有什麼力量能夠戰勝他們——這是我對『真、善、忍』中的『忍』的新認識,那就是必須承受苦難,這些都是我們未來的福報。」
翟德雲的長輩們信佛,雖然他沒有系統地了解佛教,但是對「因果報應」很相信。來美國之前,他開始信耶穌,他相信「有一位創世主」。
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大師2023年1月在大紀元上發表《為甚麼會有人類》一文後,翟德雲看過一遍,只感覺很深奧,還沒有具體的理解。最近再一次拜讀此文後,他有一個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大道至簡、至高」,「有一位創世主在主宰這個世界和宇宙」。
「我對李大師所說的『三界』有一個很大的觸動,他說我們是在『慾界』,是『塵埃』和『垃圾』,這就很能夠解釋到目前社會的現象和狀況了,這是我最大的感覺。」
他說,「李大師這個提示,幫助我們理解很多事情:有很長的路要走,一界比一界更高」,「垃圾成為真正的垃圾;另外一些人,比如修煉法輪功的人,崇尚『真、善、忍』天理、宇宙的真理來修煉的話,就是提升;李大師說的很明白,那就是要去『修』,這就有很大的學問了。」「其實李大師在這篇文章裡也說出了答案,就是你要走一條正的路,修正的路。但是其實正路是很難走的,這一點和《聖經》裡講的是一樣的,就是說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孩子,到小學生、中學生,就是這條路很難走。」
但是,翟德雲理解道,「創世主創造我們的目的不是讓人受苦,沉浸在垃圾中,一直忍受苦難,一直在這裡耗。不是的,人類是有期限的,人類真的進入到抉擇的時候了。」
「讀李大師的文章後感到,人類進入了最後的期限了,人真的要自己做出很好的選擇了;這所有的一幕一幕、一層一層、一代一代的歷史,其實都是在告訴你:人類的倒計時不代表人類的消亡,而是代表人類的提升和最後的總結;肯定要有分門別類的最後的時間。」
「修煉好的得到提升。我感覺人類中就是有離開的,得道的人、修煉的人終究會被提升上去的,這個基督教都有類似的、不謀而合的地方:創世主造人類有這個時間點。」
翟德雲認為,「李大師是站在一個神的高度來告訴我們一些事情」,這讓他感到「醍醐灌頂」般地受到「啟蒙」。
「這篇文章你仔細去讀,會感到每一個段落、每一個層次都給人一種很清新的感覺,像來自天外的清新的風,讓你聞到花香和青草的味道。這和我們平時聽到、看到的那種心靈雞湯不一樣。你在這裡感受到像打開了天窗一樣,清新的風帶來特別清新的感覺。你還會想:這種清香來自哪一種花?來自哪種草地?這和一般理論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翟德雲再次表示,他感到此文深不可測,他還在思考和理解當中。
讀過此文之後,翟德雲也理解了為什麼法輪功學員能夠經受住中共那麼殘酷的迫害而屹立不倒,他說,「因為他們心中有創世主」,「有李大師的教導」,「他們是神的子民」,「得到神的祝福和力量。」
翟德雲用三個詞來形容法輪功學員的群體,那就是:「自信」「自律」和「自強」。
「法輪功學員真的有自信,他們心中有創世主,有李大師講的教導,所以他們有自信;他們也自律,因為他們要修成正果,他們有一套自己的做法,他們知道怎麼做才是創世主所要的正道。」
翟德雲說,「他們還自強,他們能抵抗來自外面的壓力和苦難,面對活摘器官,還繼續修煉。我親自聽他們講過,他們在牢裡就知道誰走了就被消失,永遠不能回來了⋯⋯但面對那種苦難,他們還繼續修煉,你想他們得有多麼強大的內心的力量?」
他說,在中國大陸,哪怕在寒冷的冬天,在別人都凍得瑟瑟發抖的天氣裡,法輪功學員還在外面發真相傳單。「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他們?如果他們內心不強大,他們能承受得了那種寒冷嗎?」
這種內心的強大是任何人都戰勝不了的,翟德雲表示,「法輪功學員是對抗邪惡的最強大的力量,而且是不可磨滅的,因為他們是神的子民,獲得了神的祝福和力量。別說共產黨江澤民和習包子,任何力量也戰勝不了法輪功,因為他們是來自神的力量。」
翟德雲最後說,「我內心深處對法輪功就是感謝和感恩!」
責任編輯:孫芸#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週二(5月21日),中共外交部宣布對美國眾議院「對中共委員會」前主席麥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進行制裁。此舉正值賴清德就職台灣總統的第二日。
中共外交部宣稱制裁的理由是,加拉格爾近年來頻繁採取「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侵犯中方利益的言行」。但外交部沒有列出到底哪些言行觸犯了中共利益。
外交部宣稱,將凍結加拉格爾在中國境內的動產、不動產和其它各類財產;禁止這位前美眾議員進入中國境內;禁止中國境內的組織、個人與加拉格爾進行有關交易、合作等活動。
加拉格爾通過他擔任研究員的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聲明回應說,這些制裁至少揭示了中共和新冷戰的兩個重要事實。首先,「我們正在應對一個永遠偏執的馬列主義政權」。這個政權完全致力於與西方憲政民主、普世人權和言論自由進行長期鬥爭。
他還說,其次,中共與美國之間不存在道德等同性。美國制裁犯下種族滅絕罪和販賣致命芬太尼前體化學品的中共官員。而中共制裁的是說出自己想法的美國官員。
「隨著中共企圖讓自由捍衛者噤聲,我們應該繼續揭露中共在國內日益嚴重的專制鎮壓和在國外的侵略行徑,並堅定地促進美國及其盟友的安全、自由和繁榮。」
「此外,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一年多來,中共及其在美國的辯護者一直批評我去了台灣而不是中國旅行。現在,我卻不被允許前往中國。相反,我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重返台灣,與他們討論如何增進台海兩岸的和平與穩定。」加拉格爾說。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IPAC)週二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表達了對加拉格爾的支持。
「IPAC聲援前成員麥克‧加拉格爾,他因有效領導了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共產中國)構成的挑戰,而受到北京不公正制裁。我們知道,這些制裁無法阻止他開展重要工作。」
代表威斯康星州的聯邦共和黨眾議員加拉格爾於4月19日離任。他在離任前擔任眾議院「對中共委員會」(全稱「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
幾天前,加拉格爾正式加入華盛頓特區的美國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成為傑出研究員。在週一的首次活動中,加拉格爾討論了中共如何助推了肆虐美國的芬太尼貿易,並「強調了加強印太地區威懾的必要性」。
他說,「我們無法將東歐發生的事情與印太地區的威懾需求截然分開。」這位前共和黨議員認為,烏克蘭戰場上發生的一切與習近平是否入侵台灣息息相關。
加拉格爾一直是中共的強硬批評者,也是台灣的堅定支持者。
今年2月,加拉格爾率團訪問了台灣,會見了時任總統蔡英文和時任副總統(現總統)賴清德。加拉格爾當時表示,不管是民主黨或共和黨,都會儘一切所能來深化台美之間的關係。他指出,這次他率跨黨派議員訪問團訪台,想要傳達的是,中共若做出侵略台灣的決定,一定會失敗。
「自由正受到獨裁侵略的攻擊。我們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警惕,才能將這份自由的禮物傳遞給下一代。」他當時說。
加拉格爾還引導「對中共委員會」對北京入侵台灣進行沙盤推演,未雨綢繆提出應對中共的政策。
他也是美國封殺TikTok法案的推動者。拜登總統於4月24日把這一法案簽署成法律。法案要求TikTok的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在最長不超過一年的時間內完成與TikTok的剝離,否則這款應用程序將被禁止在美國應用商店上架。
在中共對加拉格爾制裁的前一天,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對賴清德就職台灣總統表示祝賀,此舉惹惱了中共。中共外交部週二表示,中方對布林肯的做法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責任編輯:林妍#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Zachary Stieber報導/李皓月編譯)週日(5月19日),負責審理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特朗普)刑事案件之一的聯邦法官表達了對特別檢察官傑克‧史密斯(Jack Smith)的擔憂和失望。
由川普總統任命的美國地區法官艾琳‧坎農(Aileen Cannon)表示,史密斯及其團隊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在對一些信息是否公開還是對公眾保密的問題上採取了不一致的立場。
佛羅里達州南區地區法院的坎農法官在一份法庭令中寫道,「在兩份有關信息保密的獨立文件中,特別檢察官無條件地表示,他不反對完全公開之前封存的與檢方不當行為指控有關的備審記錄。鑒於(特別檢察官)多次的陳述,加之辯方沒有提出任何反對意見,法院根據有利於公眾查閱的一般推定,對這些材料進行了解封。」
然而,解封的材料中包含了特別檢察官在所有其它文件中一再表示應該保密的有關大陪審團的細節等信息。坎農法官要求其對這種不一致做出解釋。
「在回答這些詢問時,(控方)律師解釋說,特別檢察官採取解封的立場是為了公開透明地反駁辯方在審前動議中提出的檢方行為不當的指控」,坎農法官寫道,「這樣做無可厚非。但該解釋中沒有任何依據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特別檢察官不能在維護其辦公室誠信的同時,維護他一再告訴法庭並堅持至今的對證人安全和規則(《聯邦刑事訴訟規則),Federal Rules of Criminal Procedure)第6條的關切,而法庭在其關於封存/修訂的多項命令中已儘力滿足了這些關切。」
坎農法官表示自己「對這些事態發展感到失望」。
「在有充分的事實和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密封和修訂規則應該得到一致和公平的應用。除非向法庭充分披露並進行適當的案情陳述,否則當事人不應提出有損於任何先前陳述或立場的請求。」她補充道。
此案是針對川普總統涉嫌不當處理機密文件而提起的。
坎農法官的法庭令是在史密斯和川普總統就修訂提出對抗性動議後發出的。5月9日,法官命令雙方提交動議。該命令涉及川普總統提出的幾項動議,包括一項基於檢方不當行為指控而提出的撤案動議,這些動議尚未列入備審案件目錄,修訂提案也尚未公開。
控辯雙方和法官都同意,應隱藏潛在證人的姓名和可明確識別其身分的信息,以及「輔助名稱」和地址等個人身分信息。法官在新的法庭令中接受了雙方同意的修訂內容,但也有少部分例外。川普總統提出的刪節部分證人證詞的建議遭到拒絕。
坎農法官說,「對這些刪減沒有提供任何依據,而且法院此前已經拒絕了將潛在證人聲明的內容刪減的請求,這些聲明是審前動議所依賴的。」
法官還拒絕了特別檢察官提出的刪減相同信息的請求。
坎農法官說,在雙方對修訂有異議的情況下,她將「暫時接受」川普總統對於部分材料屬於(總統行政)特權範圍的描述,以待她對(總統行政)特權爭論進行審查。她也將接受特別檢察官對《聯邦刑事訴訟規則》第6條方面的立場,儘管在該法庭令中對此提出了一些擔憂。
經授權刪減後的文件預計將在未來幾天內提交。
《聯邦刑事訴訟規則》第6條部分規定,包括政府律師在內的一些人不得披露大陪審團審理的任何事項,但有少數情況例外。
原文Judge in Trump Case Says She’s Concerned With Special Counsel Jack Smith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
責任編輯:李元瑞
***********************************
賴蕭調鼎鼐,新政盼鴻圖。
革弊奸頑剷,掄才社稷扶。
財經聯世界,科技盛園區。
心手連朝野,邦家展壯途。
責任編輯:林芳宇 @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導)週二(5月21日),俄羅斯物理學家阿納托利‧馬斯洛夫(Anatoly Maslov)被判犯有「叛國罪」,並被判處14年流放地監禁。像他這樣獲得類似罪名指控的俄羅斯高超音速導彈開發專家已不止一位。
現年77歲的馬斯洛夫白髮蒼蒼,他站在聖彼得堡法庭的玻璃箱中,聚精會神地聽著法官宣讀判決結果,面無表情。此前,他經歷了不公開審判。他堅稱自己無罪。
據聖彼得堡市法院新聞處稱,聖彼得堡市法院判定馬斯洛夫犯有叛國罪,並下令讓他在最高安全級別的監獄中服刑14年。檢察官要求判處科學家17年徒刑,辯護律師表示,由於馬斯洛夫的年齡和健康問題,這麼長的刑期相當於無期徒刑。馬斯洛夫2月在審前拘留期間曾心臟病發作。
馬斯洛夫的律師奧爾加‧丁澤(Olga Dinze)表示,辯方計劃對週二的裁決提出上訴。
她說,馬斯洛夫生活簡樸,畢生致力於俄羅斯科學事業,曾多次拒絕出國前往西方大學的邀請。
馬斯洛夫是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理論與應用力學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專門研究高超音速技術。這是對俄羅斯先進導彈計劃有重要應用的理論領域。
他於2022年6月被捕。
除了馬斯洛夫,自2022年以來,他所在的研究所還有兩名高超音速專家因「叛國罪」被捕。另外兩人——亞歷山大‧希普柳克(Alexander Shiplyuk)和瓦列里‧茲維金采夫(Valery Zvegintsev)正在等待審判。
這三人以及其他一些在類似案件中受到指控的科學家,都曾在與高超音速導彈開發相關的領域進行過理論研究。高超音速導彈是一種尖端武器,能以高達10倍音速攜帶有效載荷,穿透防空系統。
俄羅斯總統普京多次表示,俄羅斯在這些武器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承認在烏克蘭戰爭中使用了這些武器。
Pervy Otdel(第一部門)是一個專門為叛國罪和間諜案中的人辯護的協會。該協會律師葉夫根尼‧斯米爾諾夫(Yevgeny Smirnov)表示,所有被指控的科學家背負的罪名都差不多。他們被指控在參加國際會議或研究時洩露國家機密。
「對馬斯洛夫的任何定罪都是嚴重違法的行為。」他說,「我確信馬斯洛夫沒有犯下被指控的行為,他是俄羅斯當局政策的受害者。」
三位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研究所的同事們去年發表了一封罕見的公開信,稱馬斯洛夫、希普柳克和茲維金采夫是無辜的,他們發表或提交給國際會議的科學論文都經過了審查,以確保其中不包含受限制的信息。
他們表示,這些案件在俄羅斯學術界產生了寒蟬效應,使科學家無法開展工作。
對此,克里姆林宮當時回應稱,這些人面臨「非常嚴重的指控」,他們的案件由安全部門處理。
Pervy Otdel的斯米爾諾夫對路透社表示:「很明顯,迫害科學家純屬俄羅斯當局的一個政治步驟,他們試圖表明全世界的情報部門都在試圖竊取俄羅斯武器的祕密。」
斯米爾諾夫表示,被關的科學家並非直接從事武器研究,而是研究與高速相關的物理過程。
他說,他們傳遞的所謂機密是「公開發表的,任何人都可以獲得」。
責任編輯:林妍#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
退團隊
我是一名基督徒,深知共產黨的邪惡,偶然得知更多中共迫害法輪功學員的真相,在此我選擇正義與善良,退出曾經加入的邪黨組織中的共青團和少先隊,做一個乾乾淨淨的中華兒女。
聲明人: 陳善蓮
2024-05-21 16:21
https://tuidang.epochtimes.com/index/showpost/id/31715738
嚮往民主,渴望自由
快50歲了,人生經歷讓我看懂了很多,對這個邪黨的本質認識也越深,恐懼感也越來越強烈,鼓起勇氣退黨,但最終沒有勇氣署上真名和郵箱,請原諒!
退出邪黨!
聲明人: 嚮往光明又膽小
2024-05-20 19:45
江蘇南京
https://tuidang.epochtimes.com/index/showpost/id/31713009
責任編輯:欣明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綜合報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在海外面臨父母「斷供」的問題。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擁有家族企業的中產階層受到重創,家庭經濟已經不堪重負,而留學生在國外的生活和學費開支巨大。斷供後海外留學生何去何從,備受關注。
近兩年來,大陸各大社交平台上,富二代家族企業倒閉,留學斷供等相關實例頻頻被曝光。
近期,《ELLEMEN睿士》報導了一名中國富二代留學生小J,被家裡斷供後發生的故事。
小J是安徽人,原本家境優渥,家族經營著工廠。小J一直以來悠然度過留學時光。
然而2022年,小J家族生意受到嚴重打擊。小J不得不自立更生以維持自己在英國的博士學業。為了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小J開始自救。她先是搬離了原本獨居的單身公寓,與人合租以節省開支。
接著小J開始尋找各種兼職工作,以賺取生活費和學費。小J瞄準同為富二代留學生市場,繞過代理商,開始代寫論文業務,還做校對和文書修改,中間穿插一些口語陪練的業務。為了賺英鎊,小J還去應聘英國的餐廳服務員和酒吧調酒師。從衣食無憂到獨自謀生,小J認為這是人生的體驗。
近二十年以來,因為國內的應試教育導致學生壓力太大,為了讓孩子跳出內卷的圈子,越來越多的大陸有錢人選擇把孩子送到國外留學。
從2019年底起新冠疫情持續的幾年來,「動態清零」「全民檢測」與「封城」成為大多數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詞彙。極端的防疫政策,讓中國經濟付出巨大代價。
極晝工作室官方澎湃號曾報導,19歲的小穗過去的人生順遂到易如反掌,高中在美國,大學去了加拿大,沒有國內教育的過多的管束,小穗有足夠的資本享受充沛的自由。讀的大學學費一年三十多萬人民幣,她獨自住一間月租人民幣上萬的房子,還有一隻小貓。貓糧直接買寵物店最貴的,夜晚在朋友的德撲牌局豪擲三萬現金,突然想去波士頓就隨手買張第二天的機票。她自如地遊走在各式社交場。
2023年7月,小穗得知家庭變故。情況遠遠超出了她的預期。其家族企業是做高新科技的,還是上市公司。
小穗說,疫情期間,公司生意變得很艱難。沒有開單,工資一直要支出。她的父親還以為疫情過後,公司會好起來。但是資金鏈最終在2023年出現問題。當年過年的時候公司不得不裁員。
當時她爸爸說,如果我們家不行了,你休學一個學期可以嗎?她的第一反應是不信。小穗說自己萬萬沒想到留學斷供斷到自己頭上。
小穗決定暑假先回國,面對未知的現實。她開始有意切斷加拿大的社交關係。這個變故成了她的祕密,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生活還維持著體面,過山車一樣反覆的情緒,都在社交媒體的小號上發洩。有時候她覺得自己快承受不住了,想跳進海裡,生病也不想去醫院。
在國內上網課認識的同學,紛紛從全國各地坐上了出國的飛機。小穗的簽證都辦好了,卻停在了原地。在美國的同學時不時問她,什麼時候回來?她只能回答,我也不知道,看情況。
她感慨道,疫情三年,經濟低迷無差別地蔓延到了一些中產家庭。有家庭投資餐飲業幾乎賠光了,還要繼續填窟窿;有家裡做工程的,項目少了,原來拖欠的工程款收不回來;有人家裡的長輩因為生意上的事身陷囹圄,還有的因為老人生重病,投入太多救治成本,加上進出口、消費低迷,家裡的服裝生意更加不堪重負。
身陷危機的中產家庭不得不做出選擇。因為高額的成本,留學成了首先被割捨的選項之一。
中共在疫情三年中的極端封控,導致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因家庭財富縮水而陷入經濟困境。去年以來,大陸各大社交媒體平台上,頻頻曝光富二代「留學斷供」尋求幫助的故事。
教育諮詢公司清柚教育(Cheersyou)告訴彭博社,在疫情前,中國留學生很少出現問題,但最近接受諮詢的學生中至少有10%的人因資金不足而改變留學計劃。
在意大利留學的戴林去年發視頻表示,留學生斷供是很可怕的事情。她說因為一個留學生如果是讀本科的,因為斷供連本科都讀不完,他就拿不到學位。那麼他人生的選擇就變少了。所以可以考慮轉向學費少的國家繼續學業。
她說,她正在意大利留學,還沒畢業。意大利的消費和學費都比較低。那些斷供的留學生可以考慮轉到意大利來上學,至少先把本科學歷拿下來。
她說,她在意大利一年的花費不超過10萬人民幣。如果需要,她可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責任編輯:高靜#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章洪、駱亞報導)中華民國5月20日舉行新總統賴清德就職儀式,民進黨正式進入第三個執政任期,中共當局加強了大陸網絡上相關消息的封殺。那麼中國民眾是如何看待台灣民選政府換屆呢?
前大陸官員杜文觀看了就職儀式,他對大紀元表示,台灣政府換屆平穩過渡了,「台灣民主的成功,用實踐證明了華人也可以適用民主制度,而且很成功。作為一名華人,我為此感到驕傲」。
他希望,「永遠不要出現中國人內戰的局面。自相殘殺無論如何都不可取。願和平萬歲。」
對於賴清德在就職儀式上的演講,中共反應激烈。5月21日,中共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抨擊賴清德的就職演說是「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大肆宣揚分裂謬論,煽動兩岸對立對抗,妄圖『倚外謀獨』『以武謀獨』」。中共官媒也大規模加以抨擊。
不過,5月20日當天,中共軍機擾台的力度卻明顯減小。台灣國防部報告說,當天自上午6時至晚上7時止,偵獲共艦8艘次在台海周邊活動,上述期間無中共軍機逾越海峽中線與西南空域。而在5月20日前,中共軍機不斷越過中線侵擾台灣,最近離基隆僅43海里。
杜文對大紀元表示,「目前看來,(台灣政府)平穩過渡了。」
「對於賴清德的演講稿和行動方案,大陸應該早已在第一時間掌握,它們都是提前做預案。」杜文說,「賴總統的表態很平和,北京應該沒有太多擔心,覺得盡在掌握中。但國台辦肯定是要繼續吼叫一番的。」
他說,「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演說中的論述,我認為沒有超出蔡英文總統既往的論述,基本上延續了以往一貫的中華民國的立場。中華民國的立場不是台獨立場,這是一個既定的歷史事實而不是政治話術。」
「台灣本身就是國共內戰的一個結果。在內戰過程中,共產黨沒能對台灣實現武力征服,之後靠吐口水就能奪下台灣嗎?我就覺得很難。」杜文說。
就職演講中,賴清德以《中華民國憲法》具體闡述兩岸互不隸屬,不卑不亢,維持現狀。他呼籲,中共停止在台海的敵對行動,幫助維護台海和平。賴清德說,「面對來自中國(中共)各種威脅滲透,我們必須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
自2016年蔡英文當選中華民國總統以後,中共不斷加大對台灣的各種恐嚇,台海局勢不斷緊張。賴清德1月當選後,中共就不斷釋放武攻台灣的信號,中國的網絡上曾出現了大量武力攻打台灣的聲音。5月20日,網絡上再次出現「武統」的聲音。
杜文表示,「不可否認的是,大陸(中共)正在厲兵秣馬積極準備武力征服台灣。
「以我在國內的觀察,(中共)政治圈對於武力解決台灣問題一直都爭議很大,一種觀點認為,台灣不能打,打台灣的政治和經濟損失太大,不符合共產黨的現實利益。
「台海兩岸局勢緊張,自從1949年開始一直都非常緊張,沒什麼大不了的。緊張氛圍是一種壓力促和的戰略方式,並不是真正想打,真想打早就打了。
「另一種觀點認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不打不可能完成對台灣的征服,晚打不如早打,越晚打,隨著台灣的國際融入越深入,所承受阻力和損失就會越大。」
杜文表示,「國內各派觀點不一,我認為不會打。因為打不合算,還容易把(中共)自己折進去。但對於中共來說,戰略威懾不可或缺。」「台灣確實面臨實實在在的現實威脅。」
賴清德在就職演講中還表示,希望中共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拿出誠意,和台灣民選合法的政府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可以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生來台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
杜文對此並不樂觀,他表示,「共產黨始終奉行的一個邏輯就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如果要談,那也是城下之圍地談。」
「和平環境下,談判實現統一的可能也是有的,那就是等大陸民主以後,真正的民主化以後,大家在制度上、意識形態上沒有差異以後,同文同種、文化、感情甚至血脈聯繫這些因素都是有走向統一的基礎。但是就當今的國際形勢來而言,這種大一統又有多大意義呢?」
大陸一位法學博士王登(化名)對大紀元表示,「中共完全不守法治,完全不遵守國際規則,甚至連它自己制定的法律規則也不遵守,所以跟這樣的人做交易,跟這樣的人合作,你對你的前途根本缺乏可預見性。」
他說,中共容不得台灣和香港這樣的民主存在,「台灣的民主政治的存在,跟香港的經過英國人殖民將近一百年建立的自由法治的政治存在,對大陸的意義是一樣的,都是映照出、反襯出中共在大陸的共產極權專制的整體的邪惡,正是因為有這種對比,所以中共才惱羞成怒,才早就暗藏殺心、才鐵了心地首先要把香港搞亂。」
賴清德將繼續蔡英文路線,即融入民主國家聯盟。賴清德說,「在民主社會,人民的利益至上,這是民主的根本;國家的利益優先於政黨的利益,這是政黨的天職」,「不受外來勢力的影響,堅定守護民主。」
王登說,台灣從1996年李登輝第一次以全民直選投票的形式當選總統以來,28年了,台灣的民主基本上大致上成熟了。不過像台灣立法院的黨派之爭,民進黨、國民黨的黨派之爭,在理性辯論、理性投票方面,台灣的高層立法院兩黨還是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出逃澳洲的中共公安部政治保衛局的祕密警察ERIC對大紀元表示,「台灣的民主探索,雖然不是一帆風順,也許迄今仍有許多問題,但對華人世界,仍是一個具有示範意義的橋頭堡,無論表揚還是批評,民主就是在爭議中完善。」
「台灣的實踐和探索,提供一個生動的觀察窗口和實驗基地。這對華語世界真正融入現代政治文明,意義重大。」
ERIC表示,台灣是站在反抗中共極權擴張的第一線,「台灣就是大陸(中共)的眼中釘肉中刺,同時也是示範和對比,將來還可能成為其掘墓人」。
對於賴清德的演講內容,中共表現出來很心虛,不敢讓中國民眾知道,一位微博用戶寫道:「搜了一天的新聞,都不知道那個賴到底說了些什麼。」
就職演講當天,中國社交網絡微博屏蔽了涉及賴清德就職典禮的標籤。一些微博網民發布了賴清德就職典禮直播的截屏,但這些圖片很快就被平台刪除了。
責任編輯:林琮⽂#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23歲國人林男因涉嫌在暗網經營毒品交易平台,允許來自全球的用戶匿名買賣毒品,並在紐約甘迺迪機場被捕。外交部21日證實,我駐美同仁除已就本案與美國執法單位保持聯繫,確保國人在美司法調查過程中獲得公平待遇外,未來也將密切掌握美方調查進展。
美國司法部20日表示,23歲台灣籍男子林睿庠涉嫌在「暗網」經營毒品交易平台,讓世界各地用戶匿名買賣毒品,近日在紐約甘迺迪機場被捕。
對於國人林睿庠涉嫌在暗網上販賣毒品被捕,與國合會社群官方帳號4月底貼出役男「林睿庠」到聖露西亞協助訓練,兩人是否為同一人。
外交部發言人劉永健2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據外交部所掌握的訊息,林姓國人今年5月19號,在紐約轉機時被捕,因涉嫌在網路建置毒品銷售平台,遭到逮捕,目前已進入美國司法調查程序。
該林姓國人在2023年以資訊專長申請國合會外交替代役,經審查合格後,於同年11月3日派至駐聖露西亞技術團服勤,預計今年7月4日退役。
劉永健表示,林姓國人在聖露西亞服勤期間言行正常,也充分配合技術團工作,他於退役前依相關規定請假並經外交部核准,於5月18日離開聖露西亞,預計經紐約轉往新加坡,於5月19日在紐約被警方逮捕。
劉永健強調,目前我國駐美同仁除已就本案與美國執法單位保持聯繫,確保國人在美司法調查過程中獲得公平待遇外,未來也將密切掌握美方調查進展。
責任編輯:陳玟綺
責任編輯:陳玟綺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景燁波士頓報導)在5月19日的寒雨天氣下,波士頓Fort Point公共碼頭的人群中洋溢著熱情歡快的氣氛。波士頓臺灣龍舟隊(BTBC)在這裏慶祝他們的兩艘新龍舟正式下水,並為9月到來的世界錦標賽加油打氣。
「今天的天氣呢,遇水則發。希望我們今年的船技呢,繼續常勝,繼續平安及健康。」BTBC隊長邱偉哲說。
自2018年成立以來,BTBC屢獲佳績,包括羅德島龍舟賽冠軍,全美龍舟賽第5名等等。今年9月,他們將前往義大利,作為美國隊伍參加「第14屆俱樂部船員世界錦標賽」。因此,隊員們都很興奮能擁有自己的龍舟,可以更方便地訓練及擴大團隊。
「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因為有多少團隊會買船?這是數量很少的事情。」邱偉哲說。
BTBC的這兩艘新龍舟主要由玻璃纖維製作,其重量比木製龍舟輕一些,但每艘的價格也要1萬多美元。能夠買下這兩條船,藥華藥(PharmaEssentia)、E-ink等贊助商的幫助必不可少。
當天,藥華藥創始人林國鐘、E-ink財務處長林朝仲都來到現場,向BTBC贈予了代表這兩家公司的旗幟,將其插在兩艘龍舟的尾部。
在現場參與慶祝新龍舟下水的嘉賓,還有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廖朝宏、僑教中心主任潘昭榮、「龍舟博物館」創辦人伍振中(Peter Ng)等等。
「我去年第一次來(波士頓),參加的第一個大活動就是羅德島龍舟賽。看到你們拿到冠軍的時候啊,我真的非常的興奮。」廖朝宏說。
他談到,隊員們都有自己的工作,而在業餘划船;因此,能夠從一開始什麼都不會,發展成為現在的優秀船隊,是非常不容易的。
「你們在這邊,帶給大家很多的驕傲跟光榮。」廖朝宏說。
這次典禮的主持人,是龍舟隊資深成員陳奕如。典禮期間,嘉賓們為新龍舟的龍頭點睛,並且共同向神明敬香,祈求未來平安、順利。
隊員之一、曾在臺灣獲漢字書法大獎的林科銍現場揮毫,寫下「波士頓臺灣龍舟隊旗開得勝」大字。當時還在下雨,其他隊員紛紛上前幫他撐傘,幫助他順利書寫橫幅。
參與慶祝活動的伍振中除了介紹「龍舟博物館」項目之外,還為大家即興表演擊鼓。典禮最後,BTBC隊員們登上兩艘新船,為嘉賓們帶來了一場表演賽,贏得熱烈喝采與掌聲。
BTBC主教練盧信瑋感謝經文處、僑教中心及贊助商的支持。「沒有你們,我們就沒有辦法拿到這個成績。」他說。◇
責任編輯:馮文鸞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26歲中國留學生蔡可欣(Kexin Cai,音譯)就讀於美國新罕布什爾州藤校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近日突然失蹤。5天後,當地警方發現她死於康涅狄格河中。
當地警方資料顯示,蔡可欣是達特茅斯學院心理與腦科學系的博士研究生,住在西萊巴嫩,最後一次有人看見她是上週三(5月15日),蔡可欣曾在西萊巴嫩德雷克巷附近出現過。
警方表示,蔡可欣失蹤前可能騎著一輛銀白色的寬胎電動自行車,但是沒有人知道蔡可欣後來去了哪裡。
5月20日早上,萊巴嫩警察局長菲爾‧羅伯茨表示,警方和志願人員出動船隻、直升機和無人機進行了搜索,達特茅斯學院也有約30人到附近的樹林裡搜尋。警方稱,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蔡可欣的失蹤和任何犯罪行為有關。
20日下午4點,一名漁民報告稱,康涅狄格河沿岸有可疑跡象,急救人員下午5點36分左右打撈起一具屍體,隨後被確認為蔡可欣的遺體。
達特茅斯學院建於1769年12月13日,位於美國新罕布什爾州漢諾威鎮,是美國一所頂尖私立研究型綜合性大學,也是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
2023年美國最佳大學排名,達特茅斯學院位列第12位。該學校出過很多知名校友,其中包括3位諾貝爾獎得主、24名美國州長和2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責任編輯:夏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