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

单车送信23载 严淑媛叹温暖变少

【大纪元10月18日报导】老邮局新风貌专题报导(3)(中央社记者汪淑芬台北18日电)在台北市送信的邮差严淑媛,23年来铁马送信,但社会愈进步书信愈少,让她大叹温暖也变少。例如以往年底前贺卡如雪片涌入,单车铃声都像耶诞铃声,现在贺卡都变成“伊媚儿”。

10多年前,邮局陆续将邮差的交通工具全部换成机车。台湾现有8000多名邮差,还骑单车送信的没几人,全台邮差专用的单车现已剩不到20台,台北邮局的严淑媛就是其中1位使用者。

严淑媛因为不会也不想骑机车,从青涩少女到变成3个孩子的妈,天天骑着邮局特有的绿色单车送信。除了台风及假日,无论艳阳高照或豪雨,她的单车常挂着30多公斤的绿色大邮袋,穿梭在大街小巷。

对严淑媛来说,邮差是平凡不过的工作,但23年来手中送出的信件,见证社会的变迁。

严淑媛回忆,早年的信件大部分是手写书信,每封信的字体不同,信封格式不同,信件显得很活泼。她送信时,总会对漂亮的字体多看几眼,并猜测信件可能是家书、情书,增添送信过程的乐趣。

随着电脑普及,手写书信逐年减少,取而代之的信件是电脑封装列印的水费、电费及电信费账单、税单。近几年大量增加的各卖场广告,当突然有大量明信片出现时,一定是有抽奖活动。几乎如出一辙的电脑封装列印单,严淑媛认为就是少了一份温暖。

不但手写信件减少,连耶诞卡片、新年贺卡也几乎快绝迹。严淑媛说,以前每到年底前,每天都有成堆比人还高的卡片必须加班处理,虽然很辛苦,但看到如雪片般涌入的贺卡,整个工作情绪也感染过节气氛,连单车铃声都好像耶诞铃声。但她已好多年都不必再加班,因为现在的贺卡寥寥可数。

e时代来临,信件的人味淡去,社会也似乎变得冷漠。严淑媛感慨,以前骑在马路上轻松自在,现在车愈来愈多,她得小心闪躲,之前就曾遭机车撞倒,休息了好几天才能工作。现在偶尔骑上人行道,用铃铛提醒路人单车经过,还会遭白眼甚至责骂。

她不禁自问,这些现象和电脑普及有关吗?是时代进步的代价吗?她不愿多想,因为她只是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平凡邮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