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

中国相声史《授业演出》

过去的时代,师父授业是经常打骂的,无非是“打你今朝有过,望你日后成人”。十分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无非是“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地受罪”;“为了人前露脸,就得山后练鞭”。

一、 社会地位

在当时,相声归属江湖团体“长春会”的管辖,属于行走江湖的生意人之列。当时,凡是摆地摊靠口巧舌能挣钱吃饭的人,都叫做“吃开口饭”的,被列入了“八门”之中。所谓“八门”是指“金”——算命、卜卦、相面、测字、看风水;“皮”——卖草药及药糖的;“彩”——变大小戏法的;“挂”——表演武术、练把式的;“平”——说评书的;“畽”——说相声的,行话叫做“畽春”;“调”——卖戒鸦片烟药的;“柳”——卖唱的︰唱京戏、鼓曲、小曲皆含。

这八门里面,金、皮、调三门所言的真实性存疑,甚至有人认为那些都是骗人的行当;而彩、挂、平、畽、柳则是属于民间杂耍技艺,并不是骗人的把式,如此并列一起难免良莠不齐,显见相声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低落。

二、 演出实况

相声建立行业之后,除了“撂地”露天演出或茶园作艺之外,还经常到官宦和富贵人家作艺,俗称“走堂会”。清末到民初,北京的曲艺、杂耍一人陆续组织了宝全堂、成顺堂、桂蟾堂、福顺堂等演出班子,专应喜庆寿事的堂会,成为他们收入的重要来源。

堂会里“点活”﹙点节目﹚的方法是这样的,由班主把演员演出的节目用墨笔写在“折子”上,伙计把它递到观众面前,听凭挑选,行话叫做“觌活”,“点活”好了以后,伙计高喊一声︰“某某爷有题目,请某某某﹙艺人名﹚说一段《某某》﹙曲目名﹚!”然后演员出场开始表演观众点的节目。

这种供观众“点活”的“折子”长二吋二,宽一吋五,折子外面套着硬纸套,正中贴着红纸条,每面上有两个曲目,共分十八面,一个折子可以写到四十七个曲目,头一面上还写有“上人见喜”的吉祥话,可以说是非常的讲究。﹙也有些艺人是把曲目写在扇子上。﹚

三、 使用行话

建立行业以后,相声艺人之间相互交流日益频繁,逐渐使用了一些本行专用的特殊词语,俗称“行话”。由于民间艺人靠卖艺糊口,既需要同行的帮助与支持,又需要与整个社会相抗衡,为了保护同行跟自身,逐渐累积成的“行话”便可用来说明门户、联络感情、互相关照。

不懂“行话”的人称之为“外行”,熟悉“行话”的人称之为“内行”,强调“在家靠父母,出外靠同行”,“不懂江湖话,举目无亲朋”。此外,出于竞争性的需要,老一辈的艺人十分注重“行话”的保密性,没有师承关系是概不传授的。而相声艺人与鼓曲、杂技艺人的“行话”基本一样,经常使用的词语如下︰

“活”︰段子。

“过活”︰排练段子。

“使活”︰表演段子。

“柳活”︰学唱的段子。

“包袱”︰笑料。

“倒口”︰摹拟方言。

“使相”︰面部表情。

“盘儿尖”︰面孔漂亮。

“夯头”︰嗓子。

“泥啦”︰效果不好。

“瘟”︰平淡、效果不好。

“出盅”︰发生问题。

“抽签”︰少数观众退场。

“开闸”︰大批观众退场。

“起堂”︰观众走了。

“铆地”︰禁演。

“顶瓜”︰紧张。

“穴头”︰组班人。

“联穴”︰搭班联演。

“响蔓儿”︰名声大。

“大蔓儿”︰名演员。

“包袱”点︰爱笑的观众。

“杵头”︰钱。

“抛杵”︰给钱。

“杵门子”︰要钱。

“硬买卖”︰挣钱多。

“空码儿”︰外行。

“调侃儿”︰说行话。

“抖婆子”︰姑娘。

“抖花子”︰小女孩。

“怎科子”︰小男孩。

“仓果”︰老太太。

“色唐点”︰外国人。

“攒儿亮”︰心里明白。

“醒攒儿”︰觉悟了。

“单春”︰单口相声。

“对儿春”︰对口相声。

“海”︰大、多。

“蹶”︰小、少。

“瓤”︰饿。

“念啃”︰没吃饭。

“念嘬”︰不好。

“撇苏儿”︰哭。

“咧瓢”︰笑啦。

“混纲”︰乱说。

“稀溜纲”︰逗趣的话。

“对托”︰正合适。

“黄调”︰不搭调。

“皮薄”︰容易懂。

“皮厚”︰不容易懂。

“码前”︰快一点。

“码后”︰慢一点。

“格念”︰别说了。

﹙待续﹚(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