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

中国相声史《 “撂地”作艺》﹙上﹚

天桥风光

清末民初时代北京杂耍的演出场所并不多,除在茶馆、杂耍园子演唱外,主要还是在街头和庙会“撂地”作艺。用艺人自己的话说︰“两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有块地就能演。”金受申《北京的老书馆》一文中记述清末以前北京只有八家书馆,多是贵族出入的场所。其余都在便道搭棚子或“撂地”摆场子。

一、 天桥风光

“天桥”一地是杂耍艺人“撂地”作艺的重要场所,相声“撂地”的发祥地就在天桥爽心园,这里对天桥的情况做一简略的介绍︰

北京天桥地区的十字路口处原有一座石桥,那是清朝皇帝每年冬至要到天坛祭天的必经之路,因而称之为“天桥”,但在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以后,河道被填平,桥栏被移走,改成马路,但人们仍习惯称之为天桥。到了道光、咸丰年间,天坛与先农坛根附近用不着付地租,许多摊贩云集此处,发展成为市集。光绪二十七年以后﹙1901年﹚日渐繁荣,1914年正式定名“天桥市场”。

在天桥西边,剃头棚、百货摊、小吃摊的南端有空闲土地,艺人于此设立了杂耍场“撂地”卖艺;地场分为三等,上等的设有遮凉布棚与板凳;中等的只友一圈板凳;下等的什么设备都没有,只有一块空地。除相声场子外,还有三弦拉戏场子、把式场子、戏法场子、摔跤场子、评书场子、大鼓书场子、竹板书场子、莲花落场子、渔鼓场子、河南坠子场子、滑稽二簧场子、拉洋片场子、练中幡场子、盘杠子场子等等。据《北平日报》1930年2月14日载,天桥杂耍场子最多时有六十二个。

二、 人群百态

逛天桥的人五花八作都有,突出是个“逛”字;买点便宜的百货,吃点风味小吃,看看什样杂耍,不顾风吹日晒,漫步轻游。游客之中没有绅士富贾、大人先生,多是城里的建筑、搬运、清洁、铁路、煤业等行业的工匠以及店员伙计、人力车夫等。劳累之余,到天桥来,用不着高昂的费用,就可以欣赏什样杂耍,得到休息。

此外,还有失学、失业的青年以及进城做工的庄稼人也常常光顾天桥,一到下午,黑鸦鸦的人群像潮水似的涌来涌去,“相声”就在人群之中,以“说”、“学”、“逗”、“唱”求得生存。然而挣钱并不容易,有时说完一段要打钱,观众却一哄而散。艺人出于无奈,不得不要“生意口”,甚至说些损人的话︰

“小哥儿几个伺候您一场不容易,玩意儿是假的,精气神是真的,带着零钱,您费心掏点儿,带多了多给,带少了少给。”

“您若身上不方便,没带钱,许您白瞧白看,请您站脚助威!”

“您若看完扭脸就走,给人群撞个大窟窿,拆了我的生意,那可是奔丧心急,想抢孝帽子戴!”

有时为了凑够整钱,加演小段,凑足以后,再接着演。当时流行的硬币是大铜子儿,一毛钱换二十六枚,一场表演下来,挣不了几毛钱。可以说每天卖艺所得,只是勉强糊口,加上盘踞在南城一带的恶霸、地痞、流氓、特务、侦缉队、警察、宪兵勾结一起,作威作福,敲骨吸髓;地头蛇也会无端寻衅,欺侮艺人更是屡见不鲜。

三、 天桥作艺

相声艺人用白沙子在地上画个大圈就开始表演,行话叫做“画锅”,无非靠它吃饭的意思,自嘲是“刮风减半,下雨全无”,过的是“雨来散”的生活,有时为了迎合观众,表演的内容较为粗俗。像《天桥一览》所指出的︰“在天桥这些杂耍都是富有低级趣味,非‘撒村’﹙说粗野难听的话﹚不受欢迎。所以焦德海的相声,云里飞的滑稽皮簧,从开场到散场,常常是人山人海,围个风雨不透。”

艺人常常对观众说︰“您往这儿一站,歇歇腿儿,我们小哥儿几个逗的您哈哈大笑,大把的赏几个,就是我们的德能之处。”;“没有君子不养艺人,没有您不圣明的!”有时还宣扬相声的娱乐性︰“说个笑话凑个趣儿,打个哈哈解解闷儿,理儿不歪,笑不来,您可千万别较真儿。”因此,有人称相声是“耍贫嘴的”。

﹙待续﹚(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