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方法

关掉电视 日子更好过

陈彦玲老师家中十几年来都不看电视,她是怎么做到的?她有没有资讯焦虑?她的小孩和同学相处会不会有落差?彦玲老师日前接受教育广播电台的专访,畅谈她如何远离最令父母头痛的媒体污染,使孩子免于电视效应,营造纯净的生活环境。且听她一一细说从头……

自我负责的生命态度

教育学养、资历丰富的陈彦玲老师,常被人冠以“专家”的头衔。然而她却为专家下了一个崭新的定义: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美好的家,“专家”就是“专”门带领人们回到自己心灵的“家”;让孩子清楚生命是珍贵的、自然而然的展现生命的美好。因此她的许多建议是从“返本归真”的角度出发,感觉格外中肯、珍贵。

彦玲老师家中近十年没有电视,出门也没有手机。她说:“我在美国是研究‘儿童发展与特殊教育’,出国前在台大医学院论文写的则是‘孩子的阅读成就与家庭因素之间的关系’,所接触的文献或研究结果,都显示媒体对孩子的影响是负面大于正面。”由于无法二十四小时陪在孩子身边,一一拣择与把关资讯来源,彦玲老师在衡量购买手机、电视给孩子的后果与责任之后,愉悦地摒弃这个需求。她说:“我觉得这是我自我负责的一个态度。”

电磁波的不良影响

日本江本胜博士所作的水结晶实验发现,将放在电视旁边的水拿来作高速摄影处理后,发现这水分子是无法结晶的!人的身体有百分之七十是水,儿童的身体,水分所占的比例更高(所以孩子的皮肤才会水水嫩嫩的),从这里就很明显可以看出电磁波对身体的负面影响。

缺乏双向沟通,让人变冷漠

彦玲老师指出不管是媒体也好、故事书也好,都是一种工具。这些工具到底要带领人们往哪个方向去,是很重要、要小心厘清的部分。电视本身是种缺乏双向沟通的媒体,没有互动与行动的要求。研究发现在电视机前坐久了,人们会觉得电视上播出的内容跟他没有什么关系,比如说911这么一件国际大事,由于画面不断地重复播映,反而让人变得漠然,不会有“我必要起而行做点什么”的想法。

看不见的危机:急促

在美国,新闻主播必须将稿子改写成小学二年级可以听得懂的英文,仔细去听美国的新闻,会发现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和节奏都没有台湾那么快。彦玲老师常常建议家长做个实验:把电视新闻开着,但眼睛不要看,仔细听一段时间,会发现呼吸开始急促,因为台湾的新闻语言节奏都很快。彦玲老师在精神科工作,很清楚如果人长期处在一个比较急促的环境,精神比较容易紧绷。在紧绷的状况下,人的免疫力会下降,而免疫力一旦下降,也就更易被一些感染疾病所侵袭。

电视节目带来的影响,除了看得见的,还有看不见的,需要父母亲特别留意。

透析儿童节目的价值观

彦玲老师承认儿童节目还是有不错的制作,但毕竟都只是工具。当家长提供这样工具时,要有自我负责的态度;也就是说在选择工具之前,是不是真的仔细了解过此媒体的背后,意图建构哪一种价值观?如果是一些诉求比较不清楚的,孩子可能就会在价值观上产生混淆。

一九八五年联合国曾经提出一个警告:二十世纪所有在地球上的政府,必须花费最多的人力、时间、政策来面对人类的三大难题。这三大难题分别是“价值观”、“伦理”及“道德”的败坏。然而才过了十五年,二○○○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人类当今三大疾病:“癌症”、“忧郁症”与“爱滋病”。而这三个疾病跟之前提的人类的三大难题,有直接的相对关系。

由于电视成为现代生活最强大的价值观传播权威,父母面对拣择电视节目时,能不特别慎重吗?(待续)

(本文受访者陈彦玲曾任台大医院儿童精神科研究员、政大教育学程特殊教育召集人、台北市西区中辍生辅导计划督导、台北县七星区辅导团督导,现为台北县市教育局教师研习教授)

资料来源:教育广播电台“媒体观察站”节目。

转载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