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官方评论释习近平做大事信号(下)

分析:习近平做大事信号环环相扣

人气 11544

【大纪元2016年02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谢东延报导)2月10日,北京官方署名“国平”的国家级评论员发表文章,总结称习近平“依法治国”系列说法、做法是习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成就。中国问题专家认为,习近平进行军队改革稳固军权后,他想做大事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接上:北京官方评论释习近平做大事信号(上)

习阵营释放“信仰法治”有迹可寻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中国问题专家李天笑先生分析认为,习阵营以“国平”评论来总结习近平的“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成就,并将法律、宪法上升到“信仰”的高度,这跟去年习近平的一系列破格之举有关,是有迹可寻的。

李天笑关注到习近平于2015年11月3日单独会见日裔美籍著名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是一个不寻常的举动,也跟习近平提出的“依法治国”的理念有很大的关联。

早在2015年4月,王岐山曾会见福山,并在一些历史、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问题上有所交流,并不乏一些交锋的细节。

这次习近平会见福山在时间的安排上,显得对福山的会见很重视。会见完福山后,习近平就出访越南和参加“习马会”。11月4日,福山在清华大学做了题为“中国和美国政治改革的挑战”的演讲,在全球政治发展史的框架下讨论了中美政治改革的可能性,并与几位中国政治学者展开了较为深入的交流。福山认为,中国可以效仿德国等很多欧洲国家,从建立法治社会开始,然后再过渡到民主制度。

福山是一名美国作家及政治经济学人,并写有《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他在该书中认为,随着冷战的结束,“自由民主”和资本主义被给以最高地位,是“资本阵营”的胜利。

2015年11月3日,习近平接见了日裔美籍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被外界视为“破格”之举。图为2010年12月19日,福山在复旦大学与学子交流。(大纪元资料室)

李天笑表示,福山在其的《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中写道,人类政治秩序的起源与发展有三个重要部分:国家能力、法制和民主问责。福山认为,中国目前国家能力高度发达,但是法制和民主问责却欠发达。福山曾在接受亲习近平阵营的财新网采访中建议,中国可以先从法治渐渐走向民主问责。

李天笑说,“法制”在英文中是rule of law与“法治”rule by law不同。前者是政府权力在法律之下,后者是政府用法律治理。习近平提出的是“依法治国”,而且多次提出宪法至高无上,高于一切。习近平的“依法治国”,从文字上看似“法制”,但在实践操作中仍是“法治”。但从“法治”可以逐步过渡到“法制”。

福山的理论认为,国家能力、法制治和民主问责三要素的某种平衡造就成功的政治体系。即一方面,国家或政治体系要有权力去做事;另一方面,国家需要权力制约,否则就会出独裁和暴政。制约权力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法制,一个是某种形式的民主问责。

李天笑认为,习近平上台三年,经过反腐、军队改革,对权力的控制已趋于稳固,“习核心”正在形成。相对于胡温主政时的“政令不出中南海”已经完全不同。不过,江时代形成的势力还遍布各个领域,暗中“不作为”的阻力还是很大。进入2016年习近平一直在大力推进司法改革、走向依法治国。现在将法律、宪法再上升到一个高地位。这就与福山的政治理论有很大交集。如果习近平将来想做大事,“依法治国”就是重要的一步。

习近平的破格之举

习近平上台以来,有很多的做法突破了中共的框架走自己的路。

2012年12月,在纪念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提出“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接着在2013年3月中共两会当选国家主席后再宣誓“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2016年,实行公务员就职向宪法宣誓制度。

习近平打破中共的框架最突出的是在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习马会”,使两岸和平增加了希望,部分欧美媒体分别用了“历史性事件”和“令人鼓舞的一步”来对此定位。

另外,习近平在缅甸民运领袖昂山素姬羸得大选前,邀请她访华。当时昂山素姬还是缅甸的反对派领袖,是国际民主人权的象征。

2016年1月初,大陆华文出版社再版发行由美国国务院资深官员、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撰写的《蒋经国传》。《蒋经国传》是在2000年写的,中文版最早在2010年大陆出版。再版的《蒋经国传》封面上突出“台湾民主与现代化的推手”、“理解20世纪的中国,理解蒋经国的抉择”字样。

2016年新年伊始,《蒋经国传》在大陆出版。大陆媒体节录报导蒋经国晚年进行民主政治改革的内幕细节。(网络图片)

1月13日,大陆澎湃新闻网以标题“山雨欲来:蒋经国晚年最后一搏”转载了《蒋经国传》的部分内容,主要是蒋经国晚年解除台湾多年戒严,解除实施30多年的党禁和报禁,促进政治民主的敏感内容。

时事评论员周晓辉认为,在大陆仍处于禁止个人组党、禁止个人团体办报等大背景下,突出蒋经国在台湾的政治改革内容,是习近平政府在传递不寻常的信息。

2015年10月22日,《北京青年晚报》头版大标题《多数党员严重违纪的党组织应解散》,头版二条新闻是习近平的《雨中探访》。(网页截图)

去年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重新修订,称要从严治党,其中增加了处理党组织的条例,对严重违纪的党组织进行改组或解散。第二天,《北京青年报》头版以“多数党员严重违纪的党组织应解散”作大标题。接着头版第二条新闻是习近平冒雨参观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半版图片,其所用标题是“雨中探访”。从排版上可以看到,第一大标题“多数党员严重违纪的党组织应解散”和第二大标题“雨中探访”及习近平参观的图片排列紧密,互相呼应。有分析认为,不排除这是习近平授意向外界释放出“解散党组织”的信号,试水舆论反应。

中共建政大将罗瑞卿的次子罗宇去年曾向大纪元表示,习近平上台后集权有可能想用蒋经国的方式,即用专制来结束专制。罗宇最近接受自由亚洲采访时也表示,大多“红二代”支持在中国实现民主化,并呼吁习近平用专制的手段结束中共专制。#

责任编辑:李晓清

相关新闻
《蒋经国传》大陆出版 陆媒报民主政改细节
周晓辉:《蒋经国传》再版与习近平思变
中纪委再发文释信号 习对政治局提规矩
北京官方评论释习近平做大事信号(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