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女家庭 父母偏心 换位思考 感恩为怀

人气 2191

【大纪元2013年01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伊铃多伦多报导)家是避风的港湾,是心灵的寄托。在人生的许许多多真情中,父母之情往往最珍贵。无论在外多么辛苦、多么艰难、受到多大的挫折,只要回到家,回到父母身边,就会得到无尽的慰藉。疲惫的鸟儿,在窝里呆呆,养足精神,又可以起飞。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时会奏出一幅优美的篇章,有时也会锅碗瓢盆相碰撞。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做父母有做父母的烦恼,做子女有做子女的烦恼,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感受最深刻。父母对子女偏心,在不同程度上伤害了子女,这是事实,但是情况也许比表面更复杂。

父母偏心既有客观存在也有主观感受差异

时事评论员芳卿从自身的经历来谈父母偏心。芳卿是广州人,有姐妹4个,她排行老三。在家庭里,她和小妹的性格憨厚、老实,特别是小妹常常受老大、老二的欺负。最尖酸刻薄的是老二,在家里闹得最凶。每次家里分食品,都要让老二先挑,偶尔一次后到,她一定会大吵大闹,说父母偏心,不公平。“爱哭的孩子有糖吃”,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月,她总能 得 到一些特殊对待。即使这样,从小到大,老二还是抱怨父母偏心。
  
芳卿也谈起她的一个朋友,经常说父母小时候对她多么不好,每次谈起来总是伤心不已。一个偶然的机会,芳卿遇见了这个朋友的妈妈,自然而然谈到这位朋友。出入意料的是,这位妈妈说自己的女儿小时候很坏,有许多令人无法容忍的恶习,特别是小偷小摸,经常偷父母的钱,让大人头痛不已,为此挨过许多打骂。
  
芳卿说:“同一个故事两个版本,如果有第3者,可能还有第3版本。牵涉情感问题往往十分微妙、复杂,很难用1加1等于2说得清。确实有些父母性格霸道,也有个别父母天性自私,不考虑孩子的感受,给子女造成伤害。但事情总有两面性,有些个例里,也存在主观感受的差异。也许父母并没有偏心,或者没有那么严重,只是个人感受不同而已。因为人是最复杂、敏感的动物,情感又是最难用语言说的清。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尤其是家庭里的矛盾更复杂、微妙,家庭的问题更多的是情,而不是理。”

换位思考 感恩为怀

对于在家庭里感受到伤害的孩子来说,如何对父母的偏心释怀?
  
芳卿说:“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百善孝为先’。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养的,有过生孩子经历的人都知道十月怀胎的不易,更别说孩子出生后的抚养过程。把屎把尿,一口饭一口水喂养成人,牺牲了无数不眠之夜。还要送他读书,甚至成家、立业都倾注了父母的无数心血,这其中的艰辛是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
  
“如果站在索取者的角度,确实感到不公平,因为你索取的是10万人民币和60万加币的差别;或者你感受到是父母对这个好一点,对那个差一点。假如站在感恩者的角度,情况就不一样了。中国有句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无论怎么说,父母把你养大成人都是有恩的,那么是否应该想想回报了多少父母的养育之恩?”她说。
  
芳卿说,就像不能要求天下所有的儿女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一样,也不能要求所有的父母都一样。父母也是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优点和弱点,也有自私、偏执及受文化、教育的影响,在某些具体细节上可能做法欠妥。中国有句俗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大体上,父母总是爱孩子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人子女应该明白,孝顺不仅是传统美德,不限于报答亲恩,孝顺是天经地义的事,中国传统文化将孝道列于十诫人伦关系之首,不是无因,因 为孝就是人伦社会关系的基石。

===================================

父母偏心 孩子心灵受伤的故事

最近家人的朋友造访,闲聊中讲起自己的妈妈如何偏心,如何重男轻女,讲着讲着就哭起来了,而且越哭越伤心。这位女士叫小叶(化名),28岁,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父母曾在大陆经商,几年前移民来加拿大。她母亲最近在万锦区买一套60多万的独立房送给哥哥,而小叶和她妹妹只得到10万元人们币做为嫁妆;小叶妈妈还特别跟小叶丈夫和她妹妹的男朋友说明,给儿子的这套房子与她们姐妹俩无关。
  
小叶说,平时她妈妈也对他们姐妹另眼相看,想打电话跟妈妈聊天,说不到5分钟,妈妈就要挂电话,也从不主动给她们姐妹打电话;却时常给哥哥打电话,只是情况刚好反过来,说不到5分钟,哥哥就烦躁,挂电话。
  
另一个故事是朋友静(化名)前不久回中国,回来也带来她家的故事。静出国多年,好不容易回国一趟,自然想与全家人聚一聚。在广州生活多年的大弟也赶回来了。一家人团聚,本该开开心心,然而已经43岁的大弟在闲聊中哭了,当着全家人的面,诉说母亲没有尽到责任,没有给过他足够的关心,从未感受过家庭温暖。
  
静说,母亲已经70岁了,退休前是个小学教师。前不久给了2个儿子每人2万元人民币。这对于靠退休金生活的母亲已经是个很大的数额了。本想自己省吃俭用结余下来的存款能够讨儿子们欢心,结果事与愿违。大儿子,经济条件一直都很差,到现在连一套住房都没有,长年在广东打工,一直租房住;但他不介意,他在乎的是父母对他的关爱,并不需要他们的钱;小儿子心比天高,这点钱看不上;2个儿子都不领情。
  
静说:“母亲不懂关心儿女是事实,记得小时候从来没有对我们轻言细语过。无论家里、外面,一不顺心,就拿我们出气,非打即骂;生活上马马虎虎,我们姐弟3个就这么稀里糊涂长大了。”静说,最令人伤心的是母亲特别重男轻女,家里的钱财不会有一分给静,还时刻想从女儿这里拿给儿子。经常在亲戚面前说:“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媳妇才是自家人。”丝毫不顾忌是否伤害女儿的感情。
  
静说父母亲很霸道,做事很绝,特别是父亲,不仅对女儿区别对待,对2个儿子也是不同的方式。除了财产分配不均,还在表面上明显表露对小儿子喜爱有加。对另一个儿子歧视、嫌弃,并且这种区别还延续到儿媳和孙子,让静这个做姐姐都看不下去。
  
刚来加拿大时,静想起这些家事很伤心,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淡忘了。她知道弟弟从小受到伤害,只是没想到弟弟直到现在还记得。◇

========================

慈善公平是父母应该做到的

梁先生有2女1男3个孩子,老大老二是女儿,儿子最小。三个孩子三种性格,家里时有欢声笑语,也时有争吵,但整体来说,每个家庭成员都感到幸福、开心。老二也说父母最偏爱弟弟,但她不觉得有什么伤害,她只是认为弟弟善于讨人欢心。比如弟弟做错了什么事不做声,尽量自己处理,不像她那样遇到麻烦惊慌失措,要找爸爸处理,有时免不了挨骂。
  
梁先生说,“如果说所有的父母对每个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话,这不是事实。”他认为,做父母在心里都想对每个孩子同样关爱,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这里牵涉到问题太复杂,因为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有的人性格开朗,有的孩子内向;有的憨厚老实,有的纤细、敏感;大致上父母会偏爱较为弱势的孩子。但父母不应该明显的去伤害另一个孩子,这是父母最基本应该做到的。
  
芳卿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女儿既漂亮、聪明、乖巧、又会体贴人,儿子长相也不如姐姐,恶习也多,性格霸道。很明显,家里人都喜欢女儿,不喜欢儿子,芳卿自己也认为从内心来说更喜欢女儿。但是为了让儿子感受到同样的爱,表面上还是对儿子更好一些,她知道儿子特别在乎她的关爱。
  
“小孩比大人更能感受到周围人对他如何。大人需要用眼睛看,小孩不仅会用眼睛看,第六感官感受力更强。”她说。
  
芳卿说:“为人父母应该对每个孩子关爱,慈善公平。这并不是说把爱平均分成5等份,5个孩子每人一份;而是跟据不同情况给予,让所有孩子都感到满足。因为父母的精力有限,憨厚、性格开朗的孩子,父母少关注一点问题不大;而对敏感的孩子,父母就要多费一些心思,多付出一些关爱,这样她(他)才会感到满足。”

(责任编辑:岳怡)

相关新闻
在加拿大如何选择私立学校
加拿大经验移民一枝独秀 平均通过率超过80%
准妈妈幸福指数 美加两样情
中学生压力多多 华裔家长有妙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