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谁的钱?能分?专家析幕后原因

人气 32
标签: ,

【大纪元2011年10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骆亚、程静报导)中国目前庞大外汇储备达3.2万亿美元,已占全球总额近1/3。随着全球经济衰退,外汇储备在迅速贬值,激起民愤,为何不用之于民?党媒17日称,外汇储备不等同老百姓的“血汗钱”,不能无偿使用。但专家认为,党媒解释并不合理,现在进退二难的局面都因中共体制造成。中共担心金融自由化而动摇共产党统治,因此施行外汇管制“剥夺”民众海内外自由贸易,导致通货膨胀,内需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出口导向型经济使国人付出沉重代价。

巨额外汇储备问题 官媒辩解

央行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外汇储备已达3.2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近1/3。对此巨额外汇储备,民间强烈质疑,是否老百姓的“血汗钱”?央行“发票子”“买”来的?外汇储备能否分给百姓?投资是否划算等。

10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外汇储备究竟是谁的钱?能不能分?》的长篇文章,找了一些御用专家进行辩解。文章说,外汇储备是央行的钱,也代表国民财富,但不能理解成一般意义上中国老百姓的“血汗钱”,不能无偿使用。

文章透露,中国企业和个人赚的外汇,以及外商不是把外汇无偿交给央行,而是通过银行卖给央行,并获得等值人民币。因此,外汇储备是央行的钱,是央行以负债方式形成的资产。如果无偿分给民众,会导致通货膨胀、央行破产等严重后果。

文章说,“花”外汇储备的两大原则是:一是有偿使用;一是境外使用,分给老百姓在境内“花”会导致人民币“二次投放”。

官媒还解释,长期以来,当局在涉外经济政策上“奖出(出口)限入(进口)”、在外汇管理政策上“宽进(流入)严出(流出)”,以及由于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企业和居民普遍不愿持有和保留外汇等因素,都助推了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

中共不开放外汇管制 百姓的钱只能白白被坑掉

旅美中国经济学家、美国《当代中国研究》杂志主编程晓农博士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用产品和劳务换得美元,本来可以让国人在国际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但北京政府用外汇管制手段剥夺了国人自由购买外国产品和劳务的权利。是北京政府把中国企业和个人获得的外汇变成了看得见用不成的纸票。

举个例子,现在国内通货膨胀严重,银行存款利率偏低,很多存款人都希望能找到一个比较安全而又能够增值的投资办法,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让外国银行和投资机构帮助中国民众购买外国的股票和债券,但这个对老百姓有益的办法被北京政府把路堵得死死的。

程晓农还说,日本民间持有的外国股票和债券数量比国家的外汇储备多得多,如果中国能够实行金融自由化并取消外汇管制,中国的外汇储备就会大幅度下降,通货膨胀就会消失,民间拥有较多存款的人也能找到财产保值的方法,但中共却死活不开这个门,因为那样一来,就可能因金融自由化而动摇共产党的统治。

程晓农认为,北京政府正常的做法,应该是取消外汇管制,让老百姓自由到国外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就看老百姓信任中国经济还是外国经济?显然,老百姓不可能信任中共,所以开放外汇管制,老百姓会把钱全部转走。因而,中共是绝对不敢开放外汇管制的,他强调,老百姓的钱只能白白给政府坑掉。这就是人民日报专家只讲了一半,不敢讲的另外一半。

外汇储备能不能分?国内学者另类解读

针对外汇储备是否能够分给民众?现在大陆经济学者中有一批人主张能分,其中之一是经济学家綦彦臣。他表示,当局这样的说法不是第一次了。问题是外汇储备分了,是较为直接的公平办法。即便政府不想分外汇给老百姓,总还得重视社会公平的呼吁吧。

綦彦臣说,中国的进口规模并不小,但没出现物价下降的效应。主要原因是垄断利益集团从中牟取了暴利。因而出现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远高于国外平均水平的怪现象。而从最普通的经济学来讲,进口量大了,国内的东西多了,物价该降,老百姓就会无形中受益。但是,中国的情况是反经济学常识的,越进口,老百姓反而越受盘剥。

“最关键的是,政府可以利用大幅进口获得的进口税,来提高对低收入和失业人群的补贴——这是个纯粹经济学分析模型,其前提是一个廉洁的政府存在。没有良心的政府,是不可能理睬这个的。”綦彦臣说。

他还认为,无偿分给民众,不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因为他们得到外汇后,大都会实现境外购买,等于进口了东西。即便去买房,最后还是房地产公司将外汇转给进口机构,还是进口。但政府不愿看到,货币主权或往大处说的经济主权受影响。因为中国法定货币、唯一普通流通的是人民币,一旦百姓用外汇在国内购房、买车、吃饭,就成了多货币流通状况。

针对文章所说分给民众导致央行破产问题,綦彦臣认为,央行只是保管人民币的机构,何来破产?把外汇分给百姓的最直接效果是,财政要有备抵资金给央行。所以,要破产也是财政破产,轮不着央行的份儿。但是,付出的备抵资金数量之大,会迫使政府出卖自己资产,比如巨型国企。但出卖巨型国企,会动摇特殊利益集团的经济特权。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之前也在微博提出,外汇储备民间化会引起通胀是一派胡言。他说:“应当改强制结汇为自愿结汇,美元等外汇自然留在民间了,由国富变成了民富。如果企业或个人通过国际贸易所得外汇全部‘私藏’,不需兑成人民币,何来二次兑换相当于印钞票的问题。”

买外国国债保值 央行成美国金融人质

针对央行“管控”这3万亿外汇,程晓农认为,这些钱存银行和投放股市都是行不通的,唯一保险的是购买外国政府发行的国债。外国政府一般大一些国家不可能倒,像美国、日本政府是不会倒台的,这种情况下,当局购买外国政府的证券,还算安全,还有一些利息回报。

因此当外币、特别美元一旦贬值,外汇储备贬值就成了当局一块心病,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博士在微博上提出这一观点,他说:“在中美双方关系中,形成一种固定格局,美国打仗,中国出钱,美国消费,中国生产。中国赚了大把大把美元,但是这些美元每年都在以5%以上的速度在贬值。”

因此胡星斗认为,中国成为美国的金融人质,系北京政府自身所为。

中国出口导向模式的失败 国人付出沉重代价

此外,巨额外汇储备源于中共长期施行出口导向型经济。程晓农分析,在自由贸易的状态下,一些国家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并不一定对发达国家经济造成不公平结果。问题是,人口大国不能依赖出口导向型经济,原因有两个:

其一,人口大国同时也就是劳动力大国,如果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劳动力都从事出口生产,就会过度抢占其它国家市场。这是中国不同于四小龙之处,四小龙可以靠出口导向型经济实现繁荣,一个小国对国际市场占领毕竟有限,不至于让其它国家感受到威胁。而中国就不同了,中国的劳动力比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总数还多,如果所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劳动力都失业了,也仍然填不满中国出口的胃口。

其二,人口大国本来应该是消费大国,如果工资正常增长,本国企业的产品可以大部分在国内销售,没有必要非出口不可。

但是,程晓农说,中国却出现了畸形发展的格局,通过引进外资把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同时却压低工人工资,把这个人口大国变成了消费能力很差的国家。于是,几亿劳动力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产品,国人却买不起,除了出口找不到销路。

程晓农表示,这样一来,中国虽然经济增长很快,但多数劳动者仍然很穷,一个人口大国变成了消费小国和出口大国;相应地外汇储备急剧增加,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国内企业纷纷转入房地产投机;物价和房价上涨又进一步降低老百姓的购买力,因此中国经济就更加依赖出口;中国对过度出口的依赖继续增加外汇储备,不断诱发新的通货膨胀……这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中国这种发展模式的要害是对自身的一条死路。中国政府靠这个模式延续自己的统治,但中国老百姓却为这一模式不断付出沉重的代价,看不到出头之日。

相关新闻
伍凡:温家宝无力挽救中国金融火灾
徐昌生:中国企业海外融资是用谁的钱?
学者爆4万亿国企资金在海外没有监督
美人民币法案 北京再反击 专家解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